徐州發出204份「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0-11-30 澎湃新聞

徐州發出204份「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0-11-28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話題

說起家庭暴力,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童年陰影」——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2016年制定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表明了國家禁止任何形式家庭暴力的鮮明態度。其中,「人身安全保護令」是反家庭暴力法創設的重要制度,也是該法的核心內容。

然而家暴仍時有發生,「女子不堪家暴跳樓致截癱」「山東女子方洋洋不孕被夫家虐待致死」「藏族姑娘拉姆被前夫用汽油大面積燒傷」……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

11月25日是「國際反家庭暴力日」。

徐州法院統計發現,

2016年以來全市法院共計發出

人身安全保護令204份。

其中,賈汪區法院發出

首份針對未成年人的

「人身安全保護令」;

銅山區法院發出

首份由婦聯組織代為申請的

「人身安全保護令」。

01

設立全國首家「反家暴臨時庇護所」

在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近日發布的《徐州法院少年家事審判改革白皮書》中,也提到了家庭暴力對離婚案件的影響。調查發現,家庭暴力成為徐州法院受理的訴請離婚第二大原因,以「家庭暴力」為由訴至法院的案件近年來大幅提升。

據統計,徐州地區自2016年以來的離婚訴訟,約有23%的夫妻因「家庭暴力」向法院申請解除婚姻關係,其中既包含傳統意義上的拳打腳踢暴力行為,也包含拒絕溝通等「冷暴力」。但由於家庭暴力的隱蔽性,事發時往往缺乏直接目擊證人。加之受害人證據意識欠缺,社會對家庭暴力重視程度不足等因素,導致司法實踐中認定家庭暴力困難。

一直以來,我市都十分重視反「家庭暴力」工作,賈汪區法院在全國首家設立了「反家暴臨時庇護所」,為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提供24小時內的臨時庇護。

目前,我市各級法院逐步形成以「人身安全保護令」為核心的反家暴聯動機制,逐步總結創新出「人身安全保護令適用八步法」。同時在家事審判專業化之初,即把反對家庭暴力作為家事審判改革的重要內容。制定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實施細則》及《關於涉及「家庭暴力」案件證據固定制度的實施意見》。

02

兩份頗具代表性的「保護令」

2016年以來,我市共計發出204份人身安全保護令。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是以下兩件。

案例1

第一個案件是針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令,由賈汪區法院發出。

原告王某與被告張某自由戀愛同居,分手後王某生下一個女嬰並將其非法有償送養。後被警方解救,女嬰被還給王某撫養。王某到賈汪區法院起訴被告張某,要求張某每月支付撫養費並賠償她生育孩子的費用等。庭審中,張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請求變更孩子由其撫養。

法院經審查認為,王某實施過非法送養未成年子女的行為,張某的申請符合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法定條件,遂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及受害人,並抄送了轄區公安機關、婦聯、村委會。「人身安全保護令」發出後,原告王某與被告張某在考慮問題時更關注孩子的合法權益保護,願意案外協商解決,原告王某申請撤訴。

案例2

另一個案件是銅山區法院審理的徐州首份婦聯代為申請的人身安全保護令。

銅山區居民吳某因長期遭受丈夫暴力毆打,在朋友介紹下到區婦聯求助。銅山區婦聯經過調查後,考慮當事人實際情況,決定代當事人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區婦聯通過聯繫公安、律師,收集整理了被申請人實施家暴行為的相關證據,第一時間向銅山區人民法院提交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

銅山區法院受理後,對相關事實進行了審查。很快,法院作出裁定:一、禁止被申請人陳某對當事人吳某實施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及經常性辱罵、恐嚇等方式實施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二、禁止被申請人陳某騷擾、跟蹤、接觸當事人吳某及其相關近親屬。該裁定還明確:被申請人陳某若違反本人身安全保護令,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將對其予以訓誡,並可根據情節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人身安全保護令」是反家庭暴力法明確的重要司法救濟手段。

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等原因無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其近親屬、公安機關、婦女聯合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救助管理機構可以代為申請。

最後,請記住這個號碼

12338婦女維權公益服務熱線

徐報融媒記者 王彬

原標題:《徐州發出204份「人身安全保護令」!》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張法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
    張法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1-04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坪墾區人民法院發出首例人身安全保護令
    近日,三坪墾區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了申請人於某要求籤發人身保護令的申請,這是三坪法院發出的首例人身安全保護令。 據悉,申請人於某與被申請人李某系夫妻關係。於某稱,和丈夫李某結婚以來,自己和父母時常遭受李某家庭暴力。
  • 海港法庭發出第一張人身保護令
    海港法庭發出第一張人身保護令近日,海港法庭攜手海港開發區婦聯共同維護了多年受家暴婦女嚴某的合法權益。在受家暴婦女嚴某提出人身保護申請後,李柳青庭長高度重視,仔細了解案情後,指派幹警在港西派出所處調取涉案家暴出警卷宗材料,經審查,該案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有對嚴某採取人身保護之必要,法庭依法第一時間為嚴某發出海港開發區第一張《人身安全保護令》。
  • 女子遭前夫毆打騷擾,法院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近日,張家港法院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禁止男子對前妻實施暴力、騷擾、跟蹤、接觸。陳剛和包萍原本是一對夫妻,因陳剛經常酗酒,酒後頻繁歐打包萍,後來兩人離婚。2020年10月22日,離婚後,因為房產問題,包萍向法院提起訴訟。知道情況後,陳剛動手毆打了包萍,致使包萍面部腫脹、雙耳耳鳴併入院治療。
  • 漲姿勢|如何正確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正義君覺得是時候給大家講講家暴、人身安全保護令這些事情啦!什麼是人身安全保護令?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作用有是否足夠保護弱者?什麼情況下才可以申請到人身安全保護令呢?怎麼做更有利於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申請呢?你的疑問統統交給我吧!正義君普法小課堂開課啦!
  • 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理論與實務
    如果不能,什麼情況下才可以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對此,筆者通過法律規定梳理及案例分析層層深入,明確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理論與實務。,不超過六個月,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在人身安全保護令失效前,申請人也可以申請撤銷、變更或者延長;9、第三十一條明確了申請人對駁回申請不服或者被申請人對人身安全保護令不服的,可以自裁定生效之日起五日內向作出裁定的法院申請複議一次,如果法院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的,複議期間不停止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執行;10、最後,第三十二條是關於人身保護令的協助執行,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後,應當送達申請人
  • 同居關係能否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同居關係能否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如果遭受家暴,你可以勇敢尋求法律的保護!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國法院共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5749份,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間設立「法律保護傘」「隔離牆」。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和中國女法官協會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案例,旗幟鮮明向社會表明多方合力、聯合治理家庭暴力,向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態度和決心。
  • 人身安全保護令操作指南
    《關於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操作指南(試行)》。第二條  人身安全保護令可以不依附於訴訟,單獨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包括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審查案件和人身安全保護令變更案件,人民法院受理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的,應當立「民保令」字案號;申請撤銷、變更、延長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應當立「民保更」字案號。
  • 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法律適用
    五是建立完善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當事人受到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現實危險時,可以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此外,反家暴法還將適用範圍擴大到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規定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反家暴法規定執行。  筆者主要就人民法院辦理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進行探討。
  • 男子兩次被妻子砍傷被發保護令 人身保護令怎麼申請?
    近日,重慶市梁平區人民法院發出了首份男性人身保護令。由於男子趙某和妻子常因家庭瑣事發生糾紛,男子受到妻子的毆打、謾罵。
  • 打擊家庭暴力 我國將加快完善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
    其中專章規定的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對遏制家庭暴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明確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不收取訴訟費用,申請人也不需要提供擔保,最大限度地保障當事人能夠及時、便捷地獲得司法保護。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便意在為家暴受害者撐起法律的「保護傘」。
  • 如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面對家庭暴力,該如何保護自己?可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據悉,今年我市兩級法院已申請反家暴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5件,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5件。昨日,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如果市民遭遇到家庭暴力,需要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你聽說過人身安全保護令嗎?
    吳某某向法院申請後,法院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看到了嗎,我國反家庭暴力法不僅預防和制止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行為,還包括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同居關係中暴力受害者的人身權利受到法律保護。另一起案例中,包某被男友洪某毆打、騷擾,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法院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後,洪某無視禁令,繼續通過打電話、發送簡訊和微信的方式騷擾包某。
  • 熱評|珠海首份老人保護令發出,「清官也斷家務事」是進步
    昨天,記者從珠海市香洲區法院獲悉,該院近期發出一份特殊的人身安全保護令:禁止王女士對母親林阿姨實施家暴行為;禁止王女士跟蹤、騷擾、接觸母親和進入母親的住所。林阿姨不堪女兒騷擾脅迫,多方求助無果,不得不向當地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這是珠海首份為老年人發出的人身安全保護令。以前常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因此,許多家庭暴力、家庭糾紛都隱藏在「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後面,讓家庭成員間事實上的侵權和違法行為得不到應有的懲治。
  • 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向家庭暴力說不
    最高人民法院與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25日下午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司法實踐中,人身安全保護令起到什麼作用?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涵蓋了哪些方面?  司法實踐表明,人身安全保護令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間設立了一個「法律保護傘」、一道「隔離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預防家庭暴力的發生或者再次發生。
  • 【科澤資訊】如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但以陝西省為例,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案例寥寥無幾,因此,本文結合《反家庭暴力法》,簡要介紹一下如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第二十三條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 【以案釋法】最高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三)典型意義因段某某尚在拘留所被執行拘留行政處罰,陝西省漢中市漢臺區人民法院依法適用簡易程序進行缺席聽證,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三)典型意義本案系一起針對「離婚後家暴」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典型案例。反家庭暴力法適用於家庭成員之間,現有法律對家庭成員的界定是:基於血親、姻親和收養關係形成的法律關係。
  • 夷陵區的她申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
    夷陵區的她申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0-09-04 1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林小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
    老師發現並與林小某談話後,林小某在班主任陪同下報警,配合民警調查,並委託社工組織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裁判結果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北區人民法院裁定:一、禁止林某對受害人林小某實施家庭暴力;二、禁止林某騷擾、接觸林小某。同時,將人身安全保護令向林小某的在校老師和班主任,林小某和林某居住地的派出所和居委會進行了送達和告知。
  • 吳某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
    2018年4、5月,楊某某開始對吳某某進行跟蹤、騷擾、毆打並強行闖入吳某某的住所和工作場地,限制吳某某的人身自由,搶奪吳某某住所的鑰匙、手機,在吳某某住所地張貼污衊、辱罵、威脅吳某某的材料。吳某某多次向住所地、工作場地所在的派出所報警,楊某某在經警察教育、警告之後仍屢教不改,並且變本加厲騷擾吳某某。吳某某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