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愛民如子,免費給無家可歸的百姓建房子

2020-12-23 楊喜光老師

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到底有多麼的愛民如子呢?

朱元璋由於出身非常的貧苦,所以當了皇帝以後,特別的關心底層的老百姓,特別想幫助底層的老百姓解決衣食住行的問題。

朱元璋關心百姓

在洪武七年的時候,朱元璋頒布一道聖旨,讓南京的官員在南京的附近找一塊空地蓋房子,免費給沒有住房的老百姓居住。

聖旨頒布以後,南京的官員不敢怠慢,很快就執行了。一共建了260間的瓦房給無家可歸的百姓居住。

一個月以後,朱元璋又下了一道聖旨,讓華亭縣(也就是現在的上海)的官員蓋房子免費給老百姓居住,華亭縣的官員很快就完成了任務。

兩個試點兒都非常的成功,朱元璋非常的高興,於是下令將這個免費住房政策向全國進行推廣。

明朝福利房

雖然說後來的這個政策由於當時的國力、生產力所限,沒有實施的非常完美,出現了很多問題,但是也讓非常多的老百姓受惠。

而到了啥也不是的清朝,也建了很多的房子免費給人居住,但是,與明朝完全相反的是,清朝的免費房不是給老百姓住的,而是給旗人住的。

在清朝,全國各地的大城市都有專門的一塊地方,建起漂亮的房子,高高的圍牆,給旗人居住,把中國的老百姓和旗人隔離開來,清朝的老百姓稱之為滿城。

清妖滿城

所以說清朝跟偉大的洪武大帝朱元璋所建立的了不起的大明王朝根本就沒有辦法相提並論,了不起的大明王朝是真正的關心底層的老百姓的疾苦的,而啥也不是的清朝只關心自己的特權,只關心自己的享樂,只想著永遠奴役中國人。

清朝,啥也不是!

相關焦點

  • 【經典】曹休曾孫任縣令愛民如子百姓稱為聖君
    殺人償命,就在這個寡婦將要被處決時,曹攄到任,他認真審核這個案子,又到獄中見了這個寡婦,認為其中有冤情,就對其進行重新審理。(如圖)  果然,案情真相大白,臨淄縣的官員、百姓得知此事後奔走相告,稱頌寡婦孝順老人,敬佩曹攄明察秋毫。
  • 朱元璋性格剛毅,為何聽馬皇后的?大明建朝她有三分功!
    朱元璋一生只有馬氏這一位皇后,兩人先苦後甜,結髮之妻夫唱婦隨,不僅與朱元璋南徵北戰,還幫他處理瑣事井井有條,隨後作為皇后寬厚親近待人,深得後宮眾人與百姓們的愛戴,她與朱元璋的感情自是非常深厚,這唯一的後位也代表了她在朱元璋心中的位置。
  • 百姓:好皇帝
    如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等,這些名字好聽且好記。到了清朝的時候,皇帝的名字就非常的奇怪,清朝皇帝的名字都是一些生僻字,生活中很少見到用到,如康熙的名字叫做玄燁,雍正的名字叫做胤禛,嘉慶的名字叫做顒琰。
  • 明朝三大福利機構造福百姓,清朝啥也沒有
    貧苦百姓出身的朱元璋所建立的了不起的大明王朝有三大社會福利機構:第一個是養濟院,養濟院是幹嘛的呢?就相當於現在的養老院、孤兒院,專門收留一些無家可歸的,無人照料的孤寡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還有一些孤兒。
  • 此封書信中8個字讓朱元璋勃然大怒:這位明朝清官,我竟看走了眼
    在反腐這個時代,明朝可以算得上很是嚴肅了,這也朱元璋的苦出身有著很大的關聯,正是因為他來自於社會最底層,看到了貪官汙吏的危害,因此一朝他上位,首先就是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在明朝初期,朱元璋從戰場主帥搖身變成皇帝,把從前殺伐果斷的勁兒也帶到了龍椅上,很多大臣因此而遭殃。在稱帝之前的一些兄弟和下屬,也死在了朱元璋自己的手裡。
  • 朱元璋姓「朱」,百姓「殺豬」該如何避諱?朱元璋一字解決問題
    首先非常感謝小可愛們在茫茫網際網路中點開我的文章,這是我的榮幸,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精彩的東西,喜歡小編的可以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轉發呦朱元璋作為數百位皇帝中的一個傳奇朱元璋當上皇帝,確實將很多社會中嚴峻的問題解決掉,為百姓打造出一個盛世。在那樣的封建社會當中,繁文禮節有很多,百姓在做事的時候要處處注意,尤其是要避諱皇家,不能隨意使用皇室的字等。如果有冒犯的話,就會引來殺身之禍。
  • 八爪蜘蛛朱元璋
    朱元璋之所以不辭辛苦,從不休息,甘願當這麼一隻忙碌操勞的大蜘蛛,因為他終生忙著鞏固自己的江山和兒孫的帝業。他認為建基立業猶如蓋大房子,房子有固定的地基,不變的樣式,建好了可以千秋永固,後代子孫可以永享富貴。他不管什麼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自由之類的動態變化,他非得要嚴密的牢牢的控制每一個社會原子,把帝國刪繁就簡,由動態變成靜態,確保最無能的後代繼位也不會被推翻。
  • 十年前《廣東五華發現朱元璋賜建牌坊》的重磅消息,震驚南粵大地
    2010年4月24日,《羊城晚報》發表該報記者黃蔚山與廖偉軍合作採寫的新聞報導《六百多年文物藏深山——五華一個四面環山的小山谷裡發現明朱元璋賜建的牌坊》。中國新聞社、中國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東人民廣播電臺、陳氏宗親網等中央、省、市媒體,陸續對朱元璋賜建牌坊進行了宣傳、報導。
  • 宋仁宗趙禎是絕對的仁君,他體恤愛民,整個朝代和諧太平
    這一個「仁」字,從做人角度來說,宋仁宗孝順、節儉、愛民,幾乎滿分;而作為帝王,需要的是胸懷天下,是全局性和戰略性的「仁政」,是內強國家富民生,外強外交抗外侮,這一項他只能得80分。仁宗之「仁」,很小的時候就顯露無遺。 趙禎是宋史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數得著的勤政帝王,每日必臨朝,而且無論巨細,只要有奏章,全部親自批閱。
  • 鄭板橋一首詩,道盡古代那些心繫百姓的地方官的拳拳愛民情
    但鄭板橋在擔任地方官時,理政有方,體恤百姓,且勤儉廉政,愛民如子,因此深得百姓擁護。鄭板橋還力倡文事,善於發現人才,提攜後進,在他花甲之年離任濰縣時,百姓夾道相送,並給他修造生祠,感念他當政濰縣時的愛民恤民之情。鄭板橋的一片拳拳愛民之心,在他的這首《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詩中,就已表露無遺。
  • 大腳馬皇后與朱元璋的一世情緣| 原創
    那時候正是元朝末年,政治腐敗,社會黑暗,再加上連年洪水橫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各地開始爆發農民起義。1352年,郭子興在定遠起兵,率領起義軍攻下濠州後,自稱元帥。當時家境悽慘、當和尚也備受欺負、已經走投無路的朱元璋,前來投奔郭子興的義軍。
  • 從朱元璋的「誰阻攔百姓進京告狀就誅誰九族」說開去
    周大開        對於放牛娃出身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其他方面表現如何先且不論,單單就他的那個「誰阻攔百姓進京告狀就誅滅誰九族」政策,就值得今人讚頌!        朱元璋出身貧寒,深知民間疾苦,為了防止明朝官員犯罪、魚肉百姓,他採取了一個最具特色的「民拿害民官吏」制度。
  • 從朱元璋到朱瞻基,四代皇帝皆有一無法抹去的汙點,暴露人性之惡
    然而,這種極其野蠻的殉葬制度卻在離現代只有600多年的明朝再度死灰復燃,從明太祖朱元璋到明宣宗朱瞻基(建文帝失蹤例外),整整四代明朝皇帝都在死後強迫大批妃嬪、宮女為他們殉葬,連宅心仁厚,愛民如子的明仁宗朱高熾也不例外。
  • 南京發現朱元璋女兒墓,當中還有人居住,平時就睡在公主棺材上
    前言 對朱元璋這個皇帝,史上的記載還是很多的。宋濂在《閱江樓記》中,就有和朱元璋有關的藐視:「逮我皇帝,定鼎於茲,始足以當之。由是聲教所暨,罔間朔南。」其中的皇帝,指的就是朱元璋。寫的就是朱元璋曾經在獅子山上建了一座高樓的事情。
  • 朱元璋微服私訪,扮成乞丐去要飯,為何回來後連殺五位大臣?
    作為歷史上有名的布衣天子,朱元璋對於貪官汙吏的憎恨,是毋庸置疑的。而民間也流傳著不少與他有關的治貪懲貪故事。在這些故事中,勤政愛民的朱元璋經常微服私訪,一來視察民間疾苦,二來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找到那些貪汙腐敗的官員。
  • 大明的國姓是「朱」,民間百姓吃豬肉怎麼辦?朱元璋只改了一個字
    大明的國姓是「朱」,民間百姓吃豬肉怎麼辦?朱元璋只改了一個字在我們華夏5000年的文明史上,對於名字的使用權自小就非常的慎重 ,作為擁有傳統文化的文明古國,皇上對於自己的名字更有著別樣的歷史是意義。朱元璋為老百姓著想。隨著儒家文化的深入骨髓,我們不僅懂得禮讓的尊幼有序,更知道君君臣臣的距離,要守好自己的規矩,做到不逾越到他人的職位當中是一件多麼難能可貴的事情。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打下了天下,那麼多的「朱」姓皇帝不僅想起那些為對於美食趨之若慕的百姓們該如何使用豬肉 。
  • 成語 憂國愛民 詳解
    憂國愛民yōu guó ài mín成語簡拼
  • 張士誠在蘇州一帶深得百姓擁戴,為何最後卻敗給了朱元璋?
    但為何在元末深得民心的張士誠卻輸給了朱元璋呢?爆史君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由於張士誠是鹽民出身,所以他十分了解下層百姓的艱辛。在他執政初期,勵精圖治,致力於革除元朝的弊政。張士誠憑藉較高的人氣,深得百姓信賴。張士誠敗給朱元璋的原因既然張士誠如此深得民心,他為何又會在與朱元璋的戰爭中輸掉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首先,張士誠革命立場不堅定,曾投靠過元政府。
  • 朱元璋百萬子孫,滿清為何一個不留?比滿清人更狠的是大明百姓
    一旦大明劫,朱元璋的百萬子孫又何以自託於大明?朱元璋可能吃了讀書少的虧,所以給後世子孫挖了這麼大的一個坑。清朝人為什麼對明朝皇室一個都不留?非但清朝冷酷無情,之前的歷代王朝也從不客氣。劉裕殺晉安帝和晉恭帝後,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