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孟津境內的三國名將曹休墓嗎?曹休家族不僅有名將,更有愛民如子的清官。本篇就為您講述曹休曾孫、西晉洛陽縣令曹攄(shū)的故事。
【關鍵詞】曹休
曹攄的出名,首先在於他有一個名氣很大的曾祖父。按《三國志》的記載,三國名將曹休,子曹肇,曹肇孫曹攄,也就是說,曹攄是曹休的曾孫。
2010年5月17日,孟津送莊鎮三十里舖村發現三國名將曹休墓。該墓位於邙山東漢帝陵東側,墓葬形制為東西向,由墓道、甬道、耳室、前室、後室、北側室、南雙側室等部分組成。墓內發現1枚銅印,2釐米見方,篆書「曹休」二字。這枚銅印的發現,為探尋墓主人的身份提供了確鑿的證據。
曹休死後葬在洛陽,曹攄在西晉時擔任洛陽縣令,可見曹休家族與洛陽的關係很密切。那麼,我們來說說曹休這個人吧。
《三國志》對曹休有詳細記載:「曹休,字文烈,太祖(曹操)族子也。天下亂,宗族各散去鄉裡。休年十餘歲喪父,獨與一客擔喪假葬,攜將老母,渡江至吳。以太祖舉義兵,易姓名轉至荊州,間行北歸,見太祖。太祖謂左右曰:『此吾家千裡駒也!』」
從這裡可知,曹攄的曾祖父曹休從小就是個人才,在父親死後,曹休孤身一人埋葬父親,並帶著老母親到吳地謀生,當曹操起兵之時,曹休更名換姓由荊州前往北方投奔曹操,曹操對年輕的曹休給出了很高評價:「這是我們曹家的千裡馬啊!」
曹休也的確對得住曹操對他的這個評價。公元217年,曹操的軍隊與劉備的軍隊在下辨(今甘肅東南成縣一帶)激戰,新人曹休一戰成名,勝了張飛,一時名聲大噪。公元219年,在下辨一帶逼退張飛大軍之後,曹操令曹休回師長安,拜他為中領軍,委以重任。公元220年,曹丕封曹休為東陽亭侯。同年,大將軍夏侯惇(dūn)病逝,曹休升任鎮南將軍,進入軍隊核心領導層。後來,曹休又升為徵東大將軍,領揚州刺史,晉封安陽鄉侯。公元226年,「曹三代」魏明帝曹叡(ruì)即位,已成元老的曹休被晉封為長平侯。他寶刀不老,立馬長江邊,立志要完成平定東吳的心願。
然而,曹休最終未能完成心願,公元228年,他在東吳兵敗於石亭(今安徽潛山東北),因背癰發作而死,歸葬在洛陽。
【關鍵詞】明察
曹攄字顏遠,生年不詳,少年時代就很有操守,與他的曾祖父曹休不同,曹攄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博學多才。
公元265年,司馬炎代魏,建立西晉。曹攄開始在西晉任職,曾擔任臨淄令,在任時顯示了明察秋毫的能力。
臨淄縣(今山東臨淄)有一個寡婦,年紀輕輕就死了丈夫。她贍養婆婆非常周到,婆婆覺得兒媳婦還年輕,不想讓她把大好青春浪費在自己身上,就勸她改嫁,兒媳婦卻堅守貞節,不願改嫁。
婆婆覺得是自己拖累了兒媳婦,就偷偷地自殺了。婆家的親戚認為是寡婦殺了婆婆,就將其告到官府。當時的縣令對寡婦進行拷問,寡婦看到丈夫沒了,婆婆也死了,一個人活著沒有意思,就說自己是殺人兇手。
殺人償命,就在這個寡婦將要被處決時,曹攄到任,他認真審核這個案子,又到獄中見了這個寡婦,認為其中有冤情,就對其進行重新審理。(如圖)
果然,案情真相大白,臨淄縣的官員、百姓得知此事後奔走相告,稱頌寡婦孝順老人,敬佩曹攄明察秋毫。
【關鍵詞】約囚
歷史上還有一個「曹攄約囚」的故事,說的是有一年除夕,曹攄視察監獄,對那些死刑犯頗為同情,對他們說:「你們因為自己的過錯來到監獄,現在感覺怎麼樣?今天是除夕,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想不想暫時回家見見你們的家人?」
聽到此話,死刑犯們感動得痛哭流涕,紛紛答道:「縣令大人,能讓我們暫時回家與親人團聚,我們死而無憾啊!」
曹攄將牢門打開,讓死刑犯們全部回家,並限期返回。曹攄的部屬們都說不可,說這些死刑犯罪大惡極,要是放出去,後果不堪設想。
曹攄自信地說:「大家放心吧,他們雖然是小人,但也不會忘恩負義,你們等著瞧吧!」
到了約定期限,曹攄的部屬們還是不放心,他們守在監獄門口,想看看除夕「放假」的死刑犯們會不會按時回來。曹攄卻很淡定,在縣衙按部就班地工作,從他的臉上看不到一絲擔憂。
事實果真如曹攄所料,第一個死刑犯按時返回,一個衙役飛快地跑去向曹攄報信:「曹大人,回來了一個死刑犯!」
曹攄笑道:「哈哈,你們不要激動,他們都會回來的。」
接下來,這些除夕回家的死刑犯都先後返回監獄,沒有一個超期,由此,當地人都對曹攄十分佩服,稱他為「聖君」。
【關鍵詞】仁惠
在任洛陽令時,曹攄為政仁惠明斷,百姓都很敬佩他。有一年冬天天降大雪,皇宮門前丟失了行馬(古代官府門前阻攔人馬通行的木架子),皇帝下令搜查,眾官員多方查找,一無所獲。曹攄下令將守宮門的士兵抓起來,眾官都認為曹攄抓錯了人。
曹攄說:「皇宮門禁森嚴,一般人是進不去的,行馬肯定不是外人所偷,大雪之夜,寒冷異常,一定是守門的士兵拿行馬烤火取暖了。」經過盤問,果然如此。
後來,太子司馬遹(yù)被廢,要被送往許昌,賈后下令官員不許前往送別。司馬遹的屬下偷偷來到伊河岸邊辭別太子,悲泣不已。賈后將這些人抓起來,送到河南郡(治所在洛陽)和洛陽縣的獄中。
這分明是冤假錯案,太子被廢,屬官送別一下也無可厚非。後來,河南尹將河南郡獄中的太子屬官全部釋放,而洛陽縣還沒有動靜。有人就去勸告洛陽令曹攄,釋放這些人,曹攄同意了。
公元308年,高密王司馬簡鎮守襄陽,任用曹攄為徵南司馬。當年被流放的王逌(yōu)等聚眾屯駐冠軍(地名,今河南鄧州西北),攻入城鎮掠奪。司馬簡派參軍崔曠討伐,命令曹攄為崔曠的都護。崔曠是個狡詐、殘暴之人,他欺騙曹攄到前鋒作戰,約定為曹攄擔任後援。然而,曹攄接戰後,崔曠未能如期到達,曹攄孤軍與王逌戰於酈縣(今河南內鄉縣西北),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得知曹攄遇難的噩耗,他當年的舊吏屬及百姓同往曹攄葬地送葬,一路號啕,像奔父母之喪一樣。
曹攄是一名優秀的父母官,他愛民如子,明於斷案,處事據情依理,令百姓感恩戴德,因而被列入《晉書·良吏傳》。
來源:2015年4月28日洛陽晚報
記者:餘子愚
繪圖:李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