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確實是一個非常熱鬧的時期,像火燒赤壁、草船借箭、三顧茅廬、煮酒論英雄、桃園三結義等一個個經典故事都讓我們茶餘飯後津津樂談。一個個名人英雄也仿佛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三國的故事肯定還不止這些,就小編知道的都還有像七擒孟獲、空城計以及舌戰群雄等等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小編雖然也很喜歡去讀這些故事,也佩服古人的才略與智慧,古人亦凡人,小編更喜歡的是研究他們與美食之間的故事。
(在吃貨眼中沒有什麼事是不能用吃來解決的)
諸葛亮
饅頭篇
饅頭在我們今天看來已經不是什麼特別的食物了,也算不上什麼美食,但在那時候,饅頭還是比較美味的了,相傳饅頭還是諸葛亮發明的。
蜀漢建興三年(225年)秋天,諸葛亮採取攻心戰,七擒七縱收服了孟獲,與西南少數民族建立良好關係後,班師回朝。行軍至瀘水,時值九月秋天,忽然陰雲布合,狂風驟起;兵不能渡,回報孔明。孔明遂問孟獲,獲曰:「此水原有猖神作禍,往來者必須祭之。」孔明曰:「用何物祭享?」獲曰:「舊時國中因猖神作禍,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並黑牛白羊祭之,自然風平浪靜,更兼連年豐稔。」孔明曰:「吾今事已平定,安可妄殺一人?」遂自到瀘水岸邊觀看。果見陰風大起,波濤洶湧,人馬皆驚。
孔明甚疑,即尋土人問之。土人告說:「自丞相經過之後,夜夜只聞得水邊鬼哭神號。自黃昏直至天曉,哭聲不絕。瘴煙之內,陰鬼無數。因此作禍,無人敢渡。」孔明曰:「此乃我之罪愆也。前者馬岱引蜀兵千餘,皆死於水中;更兼殺死南人,盡棄此處。狂魂怨鬼,不能解釋,以致如此。吾今晚當親自往祭。」土人曰:「須依舊例,殺四十九顆人頭為祭,則怨鬼自散也。」孔明曰:「本為人死而成怨鬼,豈可又殺生人耶?吾自有主意。」喚行廚宰殺牛馬;和面為劑,塑成人頭,內以牛羊等肉代之,名曰饅頭。
饅頭就是這樣來的了,後來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密切結合生活飲食上的需要,逐漸演變成把裡邊裝上肉餡的饅頭稱為「包子」了。
博望鍋盔篇
博望鍋盔是河南省傳統的漢族小吃。筋香柔韌,絲毫沒有夾生的感覺。這博望鍋盔也跟諸葛亮有著有著不可分的關係。
三國時諸葛亮初出茅廬第一攻———火燒博望屯後,留大將關羽鎮守博望,抵抗曹操南侵。時值天旱,用水奇缺。軍士飲水造炊十分困難,軍心不穩。關羽派兵士請諸葛亮出謀,諸葛亮投書於錦囊。關羽指使人如法製作,果然得到形圓如盔的鍋盔。當時製成的鍋盔大如盾牌,厚如酒樽,眾軍士食之脆酥可口,穩定了軍心,關羽憑博望鍋盔堅守住了博望。
從此,"博望鍋盔"便出了名,綿延千載,流傳至今
諸葛烤魚篇
諸葛烤魚是一道漢族傳統名菜,屬於川菜系或湘菜系。小編也很喜歡吃烤魚的呢。
當時隱居琅琊縣的諸葛亮最愛吃的一道菜是烤魚,這種烤魚其用料和做法與普通的烤魚多有不同,別具特色。諸葛亮每備有家宴時,常邀幾位好友共品烤魚美味。後來,諸葛亮離開隆中,輔佐劉備打天下;一年後,他專程邀幾位好友共品烤魚美味,派人將製作烤魚的名廚接到身邊,負責軍中飲食;劉備成都稱帝後,諸葛亮又將其推薦至宮中,為御廚。這種烤魚不但諸葛亮百吃不厭,劉備、關羽等人也很喜歡吃,成了皇家御宴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諸葛亮去世後,民間有人就將這種絕技烤魚改名為「諸葛烤魚」
曹操
如果說諸葛亮是一個美食發明家,那曹操就算得上是一個真正的美食家。
《曹操集四時食制》記載曹操很愛吃雞,對雞肉哪個部位的味道如何非常專業,甚至深入到其行軍酒令中,就比如「雞肋」的故事。
當年曹操進攻漢中,久攻不下,準備撤兵,但又心有不甘,猶豫不決。一晚廚師送雞湯來給曹操吃,湯中有雞肋,這時恰巧夏侯惇來問當晚的軍令口號,曹操有所感觸,隨後說道:「雞肋。」眾將不解其意,只有主簿楊修理解,讓手下人收拾行囊,並說「雞肋,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魏王不久要班師矣。」曹操被楊修猜中心思,惱羞成怒,以擾亂軍心為名,殺了楊修。但過了不久,還是班師回中原了。
另外還有一道非常有名的菜——曹操雞,也跟曹操是有關的。
曹操雞
曹操雞也稱為逍遙雞,為安徽省合肥市漢族傳統名菜。
相傳三國時期,合肥因地處吳頭楚尾,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從都城洛陽率領83萬大軍南下徵伐孫吳(即歷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戰),行至廬州(今安徽合肥)時,曾在教弩臺前日夜操練人馬。曹操因軍政事務繁忙,操勞過度,頭痛病發作,臥床不起。行軍膳房廚師遵照醫囑,選用當地仔雞配以中藥、好酒、精心烹製成藥膳雞。曹操食後感到味精美十分喜愛,隨之病漸愈,身體很快康復,爾後每進餐必常食此雞。由此,後人傳於世,「曹操雞」聲名不脛而走。於是這道菜便在合肥流傳至今。
曹操吃的雞呢也不是一般的雞,而是華佗給他進獻的「烏骨雞」,毛腳五爪、烏皮烏骨、白肉、綠耳等,被稱為「白鳳」。中醫認為烏骨雞滋陰壯陽,對人體非常有益,歷代為皇家貢品。看吧,說曹操是一個真正的美食家一點都不為過吧。
還有一道菜是曹操親自命名的,叫官渡泥鰍。
官渡泥鰍
在和袁術在官渡對峙的時候,軍糧匱乏,一個餓得不行的士卒在水澤中抓泥鰍燒著吃,被以違反軍紀為名抓過來交給曹操處罰,曹操讓這個士卒再依樣燒了兩條吃,覺得味道非常鮮美,並沒有處罰這個士卒,反而讓他推廣到全軍,解除了一時的饑荒。官渡之戰大勝後,曹操再次獎賞這名士卒,而且把這道菜命名為「官渡泥鰍」。
除了以上者兩道菜品以外呢,還有一個我們比較熟悉的一合酥的故事了。
一合酥
匈奴進獻了點心,曹操很高興,揮筆寫了「一合酥」,楊修解為「一人一口酥」,號召大家分吃了,並且得到了曹操的誇獎,後來一合酥也進入了曹操官府名菜之中。
曹操作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美食家呢,跟曹操有關的美食故事肯定還遠不止這些。如果你還有更多與古人有關的美食故事,歡迎與我們聯繫。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吧。
-END-
您的點讚和分享都是對小編的最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