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論英雄,三國時期有哪些與酒有關的故事,你知道嗎?

2020-12-25 深淵三國殺

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深淵三國殺,「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不論是文學藝術創作還是文化娛樂亦或是飲食烹飪、養生保健,酒在各方面都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三國時期作為我國的酒文化的發展時期,不論是技術,原料,還是種類等都有很大進步,三國時期的酒風極「盛」,酒風剽悍、嗜酒如命,陶元珍先生評價三國酒風時曾引用這樣一段話:「三國時飲酒之風頗盛,南荊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飲。」

今天深淵就想和大家分享分享三國時期的酒與故事!

首先說起三國中的酒,深淵腦中浮現的第一個人便是曹植。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鬥」,但是生在帝王家的曹植可以說是一個合格的詩人卻做不了一個合格的帝王。

從銅雀臺建成時,曹操讓大家賦詩,「植援筆立成」,曹操以為「最可定大事」,對其寄以厚望到「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曹植的人生可以說是大起大落。

曹植的一生,是才華橫溢的一生,亦是孤獨的一生,生於王室,長在侯門,置身於風譎雲詭的環境,卻無心權力,空有滿腹才華,卻只可與清風明月為伴,唯有愛與美酒不可辜負。

其實深淵一直想知道,要是曹植與李白兩人生在同一時代,兩人同桌飲酒作詩是何場景?

之後影響較深的便是「溫酒斬華雄」,那時候深淵還小,深淵一直不明白一件事情,明明華雄是關羽斬的,為什麼要叫做「溫酒斬華雄」,溫酒何許人也啊?

稍大一點了,再看終於知道「溫酒」是熱酒的意思,然後問題又來了,喝酒為什麼要熱酒,是冷得不好喝嗎?(突然魯豫)

其實深淵個人認為真的就是因為熱的比冷的好喝,因為深淵自己對比過喝熱的米酒和冷的米酒,熱的口感更加醇厚也更加綿順。而且一杯熱酒下肚,渾身都會變得暖洋洋的(我才不信熱的更養生更健康那種鬼話,喝酒的人只管哪個酒口感更好,誰管他健不健康)

還有比較出名的就是曹操和劉備的「青梅煮酒論主播」,說起「青梅煮酒論主播」啊我最喜歡的就是MC子龍,山怒斬雪翼雕,風豪邁衝雲霄……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篇文章將兩人心態描寫刻畫的淋漓盡致,一個長歌當哮,豪氣沖天,指點群雄;一個寄人籬下,一味謙恭,裝孬不折本。

不過,雖說三國時期,大家普遍都愛酒,但是其中也有異類,他就是高順。

深淵覺得高順其實也不是不愛喝酒,就是怕喝酒誤事,所以給手下下了禁酒令。看到高順死不降魏而且陷陣營也是真的猛,我就想呂布是真滴菜,怎麼就那麼不會用人呢?

不過高順就是再不愛喝酒,再怎麼禁酒,該他喝酒他還是要喝酒。太后賜的酒誰又能拒絕呢?

最後,小夥伴們還知道三國中什麼關於酒的故事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青梅煮酒論英雄,青梅酒的製作方法
    說起青梅酒大家也許並不陌生,像日本比較有名的除了清酒就是青梅酒了,我們日常在家中同樣也可以自己製作青梅酒,那成熟的青梅可以用來泡酒嗎?青梅酒的功效有哪些呢?今天除了會向大家講解成熟的青梅是否可以用來泡酒之外還會向大家科普一下青梅酒的做法哦。
  • 三國時期,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曹操為何不直接殺了劉備?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先主備傳〉關於三國的很多故事大家想必都是耳熟能詳的,而其中「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更是流傳千年直到今天還被人們津津樂道。那麼,在當時佔盡優勢的曹操為何沒有把未來很大可能成為自己心腹大患的劉備殺掉,難道真的只是因為劉備在當時的表現給他留下「此人不過如此」的印象嗎?
  • 青梅煮酒論英雄
    讀《紅樓》,每讀一遍困惑更深一層;讀《三國》則是越讀頭腦越清晰。《紅樓》給我的感覺是沉醉痴迷,《三國》則是另一份讓人高山仰止的欣賞和讚嘆。《紅樓夢》裡給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而《三國演義》,每次想起來,「跳」進腦海的就是這句「青梅煮酒論英雄」。
  • 三國殺哪些皮膚再現名場面?劉備青梅煮酒,關羽溫酒斬華雄
    三國殺的很多質量不高的皮膚其實都是有背景故事的,不少三國演義的名場面都在這裡完美還原。甚至還有聯動皮膚,每個參與事件的主人公都有描繪,放在一起看別有感覺,一起來鑑賞一下吧!青梅煮酒&魏武大帝劉備和曹操曾經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把劉備的筷子都嚇掉了。
  • 青梅煮酒,不論英雄
    翻開歷史長卷,穿越時空,追源溯流,你會發現,青梅是個被人所愛的事物,它是美好,是故事,是一壇溫酒,是一種意境。它是24節氣之外的節氣,是春夏秋冬之外的季節。它跨過芒種、夏至,甚至跨過小暑。它的存在,無法忽視,又難以歸類,只知梅子黃時,雨紛紛。
  • 煮酒論英雄(詩酒人生)
    這幾句,出自三國時期曹操寫的《短歌行》。  人生苦短,對酒當歌,手舉杜康佳釀,心憂家國興亡。瞧,曹操不只會打仗,還很會寫詩。  劉備不如曹操會寫詩,但他年輕時曾得名師盧植指點,好歹也算個文化人。  兩個文化人一起喝酒,就有了《三國演義》裡的名場面:青梅煮酒論英雄。  這場好戲,發生在河洛地區。
  • 「酒史」煮酒論英雄-曹操煮酒煮的是白酒嗎?
    「青梅煮酒」比喻雙方見面,雙方都是英雄豪傑。挾天子令諸侯的曹操,豪氣沖天,指點群雄;寄人籬下的劉備,裝傻充孬,隱忍不發。這真是場國字號的酒局,但作為好酒之徒,難免好奇,他們當時喝的到底是什麼酒?煮酒在古代意為燙酒,但《三國》作為文學作品,在文字處理上要匹配其韻律,「煮酒」對應「煞」的氣氛,正應和「論英雄」,如果將其換成「燙酒」,顯然就渲染不出當時的氣氛。天寒燙酒喝會保護腸胃,但結合當時的地域的天氣情況,「天雨將至,雷聲大作」,能推斷當時正值盛夏,故溫度必然不會太低,故排除天氣因素。
  • 煮酒論英雄可能發生嗎
    三國時,董承約會劉備等立盟除曹。劉備恐曹操生疑,每天澆水種菜;曹操聞知後,以青梅綻開,煮酒邀劉備宴飲,議論天下英雄。當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聞之大驚失箸。時雷雨大作,劉備以膽小、怕雷掩飾而使曹操釋疑,並請徵剿袁術、藉以脫身。《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章回中,有如下描述: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
  • 連麗如說青梅煮酒論英雄 | 評書三國演義
    說青梅煮酒論英雄,在歷史上確有其事,但說得沒有這麼詳細,沒有這麼動聽,事情是有的。
  • 三國時期的「好酒之風」?酒在三國有怎麼樣的作用?
    非常著名的有魏晉時期嗜酒如命的曹植和陶淵明,唐朝時期的"酒中仙"大詩人李白和借酒消愁憂國憂民的杜甫,宋朝時期的歐陽修與蘇東坡都是喝酒的行家。既然那麼多人愛喝酒,但翻開與酒有關的三國故事,發現酒也不是那麼好喝的,為何這麼說呢?
  •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識破劉備韜光養晦之策,為何還要放虎歸山?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識破劉備韜光養晦之策,為何還要放虎歸山?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合,分分合合,你爭我鬥,政權更替過程中,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劉備、曹操和孫權三國鼎立時期,將此歷史定律演繹得淋漓盡致。
  • 古人煮酒論英雄!冬天喝白酒,真的可以「煮」嗎?
    中國歷史故事浩如煙海,「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婦孺皆知,唐詩宋詞中有關煮酒的詩詞亦不鮮見,足見古人「煮酒」乃常事。當今的愛酒人士,也有效仿古人溫酒的,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冬天喝酒到底要不要加熱。首先小編要指出的是,青梅煮酒中的酒,指的是「黃酒」,黃酒風味特別,加熱前和加熱後完全是兩個體驗,溫一溫(一般加至45度左右)酒味即出,口感更加香醇。黃酒適合這樣喝,白酒也適宜嗎?加熱的酒與常溫的酒有何差別?從養生角度來講,熱酒與常溫酒其實並無差別。
  • 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論的是什麼?
    青梅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在那麼多的英雄人物中,曹操怎麼就能看的出來劉備是一個英雄呢?在看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時,我們可能不由自主的想到另外一個著名的一個歷史故事《鴻門宴》。範增也是在無數反秦英雄中一眼看出,劉邦才是項羽的最大的對手。
  • 三國風雲:青梅煮酒,論天下英雄只此二人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魏國有五子良將,蜀國有五虎上將,吳國有四都督。但是在曹操看來,偌大的三國,能夠包藏宇宙,吞吐天地的真英雄,其實只有曹操和劉備二人。沒想到,還是被曹操一再試探,最為有名的就是這一番煮酒論英雄。當時青梅成熟,曹操想起自己望梅止渴的典故,不由多了感慨,正好劉備在他麾下,便邀請他青梅煮酒,一番敘話。酒興一時起,曹操便想和劉備點評天下英雄。
  • 今日芒種,農村風俗「青梅煮酒論英雄」酸甜爽口,初戀的味道
    「芒種」至,仲夏始;此時節氣溫不斷升高、雨量日漸充沛,我國很多地區先後迎來雨季;飲食應以清熱利溼為宜,如扁豆、青梅、冬瓜等,薏苡仁、赤豆、西瓜等,防止暑溼之邪傷害人體。芒種習俗芒種習俗有三,一青梅煮酒,二送花神,三安苗。
  • 「青梅煮酒論英雄」裡的酒是什麼酒
    這煮酒論天下英雄,看的小便真是如劉備一樣緊張又刺激一開始曹操約劉備,劉備心裡是高興啊,一方面有很緊張,畢竟天下如今這形式對劉備來說不容樂觀,這一不小心說錯了話,可就被曹操拿住了把柄。這兩位英雄一位長歌當嘯,豪氣沖天,睥睨群雄。一位寄人籬下,韜光養晦,氣宇不凡。這樣的兩人一起飲酒,這酒局必定是不用一般。曹操借喝酒的名頭,來探一探這劉備是否是自己稱霸天下的隱患。
  • 程傑:「青梅煮酒」事實和語義演變考
    然而這正是長期以來我們共同的認知,電視劇、各類通俗讀物乃至於《三國演義》的學術整理本均作此理解[ 中央電視臺電視劇《三國演義》第14集《煮酒論英雄》案上陳設一盤青梅、一小壇浸有青梅的酒。農村讀物出版社2002年版陳雲鵬整理《說唱三國》第35回:「(曹操說)『今見此梅不可不賞,又置煮酒正熱,特請使君園亭小酌』……杯盤已設,一盤青梅,一壺熱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
  • 記憶中的這瓶酒----青梅煮酒說沙城酒廠
    》裡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董承約會劉備等立盟除曹。劉備恐曹操生疑,每天澆水種菜;曹操聞知後,以青梅綻開,煮酒邀劉備宴飲,議論天下英雄。當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聞之大驚失箸。時雷雨大作,劉備以膽小、怕雷掩飾而使曹操釋疑,並請徵剿袁術、藉以脫身。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的場景為後人留下了許多英雄佳話。
  • 當時的劉備是個無權無勢的人,他有資格與曹操「煮酒論英雄」嗎?
    要知道「青梅煮酒論英雄」這個故事在正史中並沒有記載。這一段經典故事橋段是小說《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根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的相關記載改編而成的。說直白點,「青梅煮酒論英雄」這純粹是一段杜撰的故事。這就是事實。
  • 青梅煮酒論英雄時,劉備為何不主動推舉曹操為當世英雄?
    《三國演義》第21回「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邀請劉備前來做客,實則是因為前有漢帝認劉備為大漢皇叔,後又有許田圍獵,劉備、關羽之不忿曹操欺辱漢帝,曹操懷疑劉備胸有大志,早晚必成大患,故借「青梅煮酒論英雄」來試探劉備的志向和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