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論英雄時,劉備為何不主動推舉曹操為當世英雄?

2020-12-22 紅樓不紅

《三國演義》第21回「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邀請劉備前來做客,實則是因為前有漢帝認劉備為大漢皇叔,後又有許田圍獵,劉備、關羽之不忿曹操欺辱漢帝,曹操懷疑劉備胸有大志,早晚必成大患,故借「青梅煮酒論英雄」來試探劉備的志向和實力。

而很多讀者對這個情節疑惑的點在於:劉備已然知道此宴系「鴻門宴」,曹操要試探自己,那麼在曹操詢問,誰可當天下英雄的時候,劉備為何不直接稱曹操是英雄,以作諂媚之狀,卸下曹操對自己的警惕,反而遍舉各路諸侯?

這個情節其實很有寫實意味,細細品味其實著實意思,筆者試來分析:

劉備為何不直接稱曹操為英雄?

按照很多讀者的想像,劉備可以裝小人之樣,阿諛奉承曹操,在曹操詢問「玄德久歷四方,必知當世英雄,請試言之」的時候,劉備完全可以給曹操倒酒賠笑:以吾觀之,曹丞相才是當世唯一的英雄!然後曹操會誤以為劉備如此小人之態,安能胸有大志?進而放下對劉備的警惕。

這個想法看似妥當,實則愚蠢至極,因為這招根本騙不過曹操,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如果曹操是第一天認識劉備,這招或許有用,但問題在於,曹操和劉備早就相識,並且對劉備的人品有一定的了解,且不見《三國演義》之第11回,劉備兵微將寡,尚且先去北海救孔融,其後又僅帶三千兵前來解徐州之危,陶恭祖三贈徐州而劉備不受……

這些種種,都足以說明劉備是個仁德寬厚之人,曹操也一直對劉備是這樣的印象,所以青梅煮酒論英雄時,劉備稱「天下英雄,只有曹丞相一人」,曹操絕對不會認為劉備是在奉承,因為劉備本身就不是個奉承的人,相反,曹操會覺得:劉備真具慧眼,竟然能識天下英雄,久後必為大患,當早除之。

所以,此舉看似聰明,實則是「小聰明」,而劉備則深諳此道,故在論英雄時,刻意避免提起曹操。

劉備深通交際之道,始終掌握主動權

而在此基礎上,我們繼續來看「青梅煮酒」時,劉備與曹操的交談,便會發現劉備這個人確實非一般人可比,在跟曹操的對談中,看似曹操咄咄相逼,劉備步步進退,實則劉備一直佔據主動權,先看原文:

操曰:「玄德久歷四方,必知當世英雄。請試言之。」玄德曰:「備肉眼安識英雄!」操曰:「休得過謙。」玄德曰:「備叨恩庇,得仕於朝。天下英雄,實未有之。」操曰:「既不識其面,亦聞其名。」玄德曰:「淮南袁術,兵精糧備,可謂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如張繡、張魯、韓遂等輩皆如何?」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掛齒。」玄德曰:「舍此之外,備實不知。」——第21回

細品劉備這番話,著實精通說話之道,一點兒問題也沒讓曹操揪出來。曹操讓其評論天下英雄,劉備說自己眼界不夠,識不得英雄,將皮球踢回來;曹操讓劉備別謙虛了,劉備又說:我每天待在朝廷,哪裡知道什麼天下英雄呢?再次將皮球踢給曹操。曹操沒耐心了,直接來一句:你沒見過英雄,總聽說過吧,你隨便說說!

至此,在這場互相揣測的談話中,曹操已經落了下風,劉備接下來先後舉淮南袁術、河北袁紹、荊州劉表、江東孫策、益州劉璋,還有張繡、張魯、韓遂等人,皆被曹操一一否定。

看似曹操居高臨下,佔據對談優勢,實際完全不是這樣。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好比有人問我的月工資有多少,我就可以學劉備,顧左右而言他,列舉我們公司上到總經理,下到清潔工阿姨的工資待遇,但就是不說我自己,用這種方式磨提問人的脾氣,直到他放棄這個問題。

劉備便是這麼做的,你問我誰是英雄,我一連給你舉出七八個人,而且還都是你看不上的,從評價袁術「冢中枯骨」,到評價劉璋「守戶之犬」,所有的評價都是貶低,恐怕曹操腦中貶低的詞語都快說完了,最後實在被劉備磨得沒有耐性了,最終自己攤牌了: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但曹操自己說出這個答案,那麼就無法起到試探劉備的作用了,在這個基礎上,劉備故意裝作被雷聲下掉了筷子,就輕鬆騙過了曹操。

這就是說話的藝術,就好比諸葛亮遊說江東,周瑜明明準備攻曹,卻假裝要投降的樣子,諸葛亮便以曹操好人婦,要「攬二喬於東南兮」激周瑜,讓周瑜自己說出「我與曹賊不共戴天」,由此觀之,先主與軍師同樣是裝糊塗的舌辯達人啊!

相關焦點

  • 三國時期,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曹操為何不直接殺了劉備?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先主備傳〉關於三國的很多故事大家想必都是耳熟能詳的,而其中「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更是流傳千年直到今天還被人們津津樂道。那麼,在當時佔盡優勢的曹操為何沒有把未來很大可能成為自己心腹大患的劉備殺掉,難道真的只是因為劉備在當時的表現給他留下「此人不過如此」的印象嗎?
  • 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論的是什麼?
    青梅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在那麼多的英雄人物中,曹操怎麼就能看的出來劉備是一個英雄呢?在看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時,我們可能不由自主的想到另外一個著名的一個歷史故事《鴻門宴》。範增也是在無數反秦英雄中一眼看出,劉邦才是項羽的最大的對手。
  •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識破劉備韜光養晦之策,為何還要放虎歸山?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識破劉備韜光養晦之策,為何還要放虎歸山?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合,分分合合,你爭我鬥,政權更替過程中,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劉備、曹操和孫權三國鼎立時期,將此歷史定律演繹得淋漓盡致。
  • 劉備一事無成,為何曹操卻十分看重他?他有什麼資格煮酒論英雄?
    三國演義中,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談論實勢英雄,已經成為大家口中的一段佳話。然而這個故事的發生背景卻很讓人疑惑,那個時候的劉備已經人到中年,沒有地盤,沒有士兵,在諸侯眼中可謂是「一事無成」,但是為何曹操卻如此看重他?他到底有什麼資格能和曹操煮酒論英雄?
  • 青梅煮酒論英雄
    《紅樓夢》裡給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而《三國演義》,每次想起來,「跳」進腦海的就是這句「青梅煮酒論英雄」。▲良宵花解語            ▲ 煮酒論英雄第一次知道《三國演義》是在四十年前了,偶然在村子裡一戶鄰居家見到《三國演義》的連環畫。清晰地記得我讀的第一本是《三顧茅廬》,當時我大概讀二年級。已經基本能看懂連環畫上面的那些文字。
  • 曹操在煮酒論英雄時,那麼好的機會為什麼不殺了劉備?
    曹操何嘗不想殺了劉備,只是可惜,曹操情緒激動了一波,郭嘉言辭含蓄了一波,劉備前所未有的反應快了一波。小說演繹《三國演義》關於這一段的描寫可謂是非常之精彩成功,給後人留下了「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羅貫中在辭藻上百般打磨,人物刻畫細緻入微,好不痛快。
  • 青梅煮酒論英雄,青梅酒的製作方法
    說起青梅酒大家也許並不陌生,像日本比較有名的除了清酒就是青梅酒了,我們日常在家中同樣也可以自己製作青梅酒,那成熟的青梅可以用來泡酒嗎?青梅酒的功效有哪些呢?今天除了會向大家講解成熟的青梅是否可以用來泡酒之外還會向大家科普一下青梅酒的做法哦。
  • 當時的劉備是個無權無勢的人,他有資格與曹操「煮酒論英雄」嗎?
    要知道「青梅煮酒論英雄」這個故事在正史中並沒有記載。這一段經典故事橋段是小說《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根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的相關記載改編而成的。說直白點,「青梅煮酒論英雄」這純粹是一段杜撰的故事。這就是事實。
  • 青梅煮酒,不論英雄
    當雨季來臨時,只能說梅雨時節。歷經多年,我們也忘了到底是青梅先掛上枝頭,還是雨季先到來人間。三毛說,雨季不再來。恐怕她那裡是沒有青梅的,如果有,雨季一定還會來。它是詩歌中不可磨滅的意象。文人墨客將其寫成詩,是一川煙雨,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是借問落梅凡幾曲,從風一夜滿關山。
  • 連麗如說青梅煮酒論英雄 | 評書三國演義
    說青梅煮酒論英雄,在歷史上確有其事,但說得沒有這麼詳細,沒有這麼動聽,事情是有的。
  • 曹操既然認為劉備也是天下英雄,為何煮酒論英雄時不殺了劉備?
    三國時期,曹操特意青梅煮酒與劉備討論天下英雄,許多人不理解,當時那麼好的機會為什麼曹操不殺了劉備?其實,以曹操的行事風格,當時不殺劉備肯定有諸多方面的考慮。但是,按照個人理解,當時曹操不殺劉備,是因為曹操沒有必要去殺劉備、也不需要殺劉備、當時殺劉備太不划算。下面聊一下個人的理解。一.曹操沒有必要去殺劉備當時的劉備,儼然已成了「孤家寡人」,一無地盤,二無軍隊,並已經正式投靠了曹操,住在重兵之下的許昌。
  • 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劉備完全在掌控之下,絕好機會為什麼不下手
    「青梅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裡的一個情節,正史《三國志》中,曹操論的是自己和劉備,沒有論到劉表、孫策、劉璋等人。不過,曹操倒的確挺欣賞劉備的,說天下英雄只有他們兩個人,其他如袁紹、袁術之類的不算什麼。演義中,劉備聽了這話,嚇得丟掉了手中的筷子。
  • 孫策短短數年就吞併江東,為何曹操青梅煮酒時不承認他是英雄?
    那麼為何曹操在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時候,說孫策不是英雄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孫策在建安四年曹操和劉備論英雄的時候還沒有達到一生中的巔峰,對曹操而言孫策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毛頭小子罷了,怎麼能算英雄呢?只不過僅僅過了一年,孫策就讓曹操頭疼不已,直接發愁到:「猘兒難與爭鋒也!」幸虧這時候劉備已經跑了,不然曹操這臉肯定被自己打的生疼。
  • 煮酒論英雄(詩酒人生)
    劉備不如曹操會寫詩,但他年輕時曾得名師盧植指點,好歹也算個文化人。  兩個文化人一起喝酒,就有了《三國演義》裡的名場面:青梅煮酒論英雄。  這場好戲,發生在河洛地區。  暗流湧動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的代表作。
  • 劉備在青梅煮酒時,是寄人籬下之人,為何曹操對他的評價會那麼高
    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著名的橋段,那就是「青梅煮酒論英雄」。在這個橋段中,曹操和劉備評價天下誰是英雄。在劉備故意敷衍,說了幾位當時有實力的地方勢力的首領後,曹操都不認同。最後,曹操對劉備直截了當地說明,「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這一句話嚇得劉備的筷子都掉到了地上,多虧了當時天上響雷,劉備才藉機掩飾了過去。但是,曹操為何要對劉備說這樣的話呢?
  • 煮酒論英雄可能發生嗎
    三國時,董承約會劉備等立盟除曹。劉備恐曹操生疑,每天澆水種菜;曹操聞知後,以青梅綻開,煮酒邀劉備宴飲,議論天下英雄。當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聞之大驚失箸。時雷雨大作,劉備以膽小、怕雷掩飾而使曹操釋疑,並請徵剿袁術、藉以脫身。《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章回中,有如下描述: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
  • 笑看青梅煮酒:張遼獻計殺劉備楊修斟酒坑曹操,曹操爛醉劉備開溜
    青梅煮酒論英雄,天下英雄唯曹劉。這段故事大家都知道:觥籌交錯間暗藏刀光劍影,談笑風生中蘊含凜冽殺機。曹操處處挖坑,劉備從容應對,最後是曹操放下戒心,劉備嚇得趕緊找藉口開溜。在《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青梅煮酒論英雄都像平靜的海面之下暗潮洶湧,而在宋元雜劇中,青梅煮酒論英雄被搬上舞臺,卻成了一幕喜劇:張遼獻計殺劉備,楊修斟酒坑曹操,曹操爛醉如泥,劉備成功開溜,曹操一怒之下將楊修重打四十軍棍轟了出去。話說那是在建安三年,被呂布打得走投無路的劉備只好依附曹操。
  • 劉備青梅煮酒,關羽溫酒斬華雄
    三國殺的很多質量不高的皮膚其實都是有背景故事的,不少三國演義的名場面都在這裡完美還原。甚至還有聯動皮膚,每個參與事件的主人公都有描繪,放在一起看別有感覺,一起來鑑賞一下吧!青梅煮酒&魏武大帝劉備和曹操曾經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把劉備的筷子都嚇掉了。
  • 「煮酒論英雄」,劉備為什麼不稱曹操為英雄
    ▼《三國演義》裡面有個經典橋段「煮酒論英雄」,講的是劉備和曹操併力破呂布後,劉備和曹操回到許都,漢獻帝和劉備認了親,並封劉備為左將軍。曹操對劉備很好,吃飯時坐一桌,出去時也坐同一輛車。有一天,曹操請劉備喝酒,席間問劉備當今誰可稱為英雄,劉備blabla說了一大堆人,有什麼冀州袁紹,淮南袁術,荊州劉表等等,曹操不滿意。
  • 青梅煮酒,為什麼曹操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青梅煮酒,為什麼曹操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在三國演義裡,曾有一段著名的青梅煮酒的故事,曹操與劉備論天下英雄,在曹操眼中:『袁紹需雄霸四州,兵甲數十萬,但剛愎自用、見小利而忘大義,非英雄也;袁術兵精糧足,卻只是冢中枯骨,也不是英雄;劉表雖雄居一方,卻虛有其表,守城之賊也,不算英雄;孫策、張魯、劉璋等也不算英雄。'劉備在曹操這番話之後,就說:『那誰才算英雄?'曹操指著劉備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