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青梅煮酒:張遼獻計殺劉備楊修斟酒坑曹操,曹操爛醉劉備開溜

2020-12-25 半壺老酒半支煙

青梅煮酒論英雄,天下英雄唯曹劉。這段故事大家都知道:觥籌交錯間暗藏刀光劍影,談笑風生中蘊含凜冽殺機。曹操處處挖坑,劉備從容應對,最後是曹操放下戒心,劉備嚇得趕緊找藉口開溜。

在《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青梅煮酒論英雄都像平靜的海面之下暗潮洶湧,而在宋元雜劇中,青梅煮酒論英雄被搬上舞臺,卻成了一幕喜劇:張遼獻計殺劉備,楊修斟酒坑曹操,曹操爛醉如泥,劉備成功開溜,曹操一怒之下將楊修重打四十軍棍轟了出去。

話說那是在建安三年,被呂布打得走投無路的劉備只好依附曹操。當年的曹操很夠意思,不但幫擊敗擒斬呂布為劉備報了仇,還替劉備奪回了被呂布搶走的妻子。

劉備帶著妻子兄弟在曹老闆手下混飯吃,還被大漢天子劉協封為左將軍、豫州牧。天天跟曹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成了炙手可熱的紅人,也引起了一些別有用心者的注意,比如「國舅」董承。

之所以稱董承為「國舅」,裴松之有個解釋:「董承,漢靈帝母董太后之侄,於獻帝為丈人。蓋古無丈人之名,故謂之舅也。」

按照正史記載,董承也不是什麼好鳥,他是董太后的侄子,同時也是董卓的爪牙——一直跟著董卓的女婿牛輔混,一起幹了不少壞事。

不知道用了什麼辦法,董承居然把女兒嫁給了大漢天子劉協,並且於建安四年由衛將軍升任車騎將軍,成了高於左將軍、低於司空的準三公級高官。

車騎將軍董承看左將軍劉備跟司空曹操(建安十三年之前,曹操一直是司空而不是丞相,當時漢朝無丞相)關係不錯,就想讓劉備做一回荊軻聶政,並偽造了大漢天子劉協的衣帶詔——事實上當年劉協還是很有權威的,連曹操覲見,也要脫鞋解劍(後來才得到「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的待遇),被虎賁軍拿著出鞘的鋼刀看著,劉協一生氣,曹操也汗流浹背,生怕被虎賁軍一刀砍了。

曹操很不願意覲見劉協,更提不到時時監視,如果劉協要幹掉曹操,有的是機會,根本就不用偷偷摸摸搞什麼衣帶詔,即使想找幫手,也不會找董承。

但是董承拿出「衣帶詔」,劉備也動心了,而曹操對此也有所察覺,但是卻不能毫無憑據地以司空的身份對車騎將軍董承和左將軍劉備下手——曹操這個人最大的弱點,就是有時候很愛面子,所以至死也沒敢代漢自立。

有心除掉劉備以絕後患,但又苦無真憑實據難以下手,曹操就找來了夏侯惇、張遼、許褚商量對策。曹操之所以不找荀彧毛玠等人,是因為荀彧毛玠似乎已經有了倒向劉協一方的趨勢。

許褚打架在行,出主意不行,夏侯惇失去一隻眼睛之後,腦袋也不大靈光,只有張遼還是一如既往地精明強幹,他白門樓大罵曹操的下一秒就心悅誠服,變臉比翻書還快,說明他先罵呂布後罵曹操,都是早有算計的:向曹操表明自己很有骨氣,並且已經跟呂布恩斷義絕。

夏侯惇許褚一籌莫展,張遼卻眼珠一轉就來了主意:「我在城外有一片石榴園,園子裡有一個凝翠樓,您可以在樓上擺一桌酒,讓老許去請劉備赴宴。酒宴之間把那個大耳朵灌醉,讓他不省人事,我們就可以說他酒後罵皇帝,然後順理成章地把他宰了……」

曹操一聽此計甚好,就命許褚去請劉備:「你是個爽快人,劉備不會防備,不管你用什麼辦法,把劉備拉進石榴園,就算你完成任務。」

許褚喜歡喝酒,這一點人所共知,所以劉備雖然心有疑慮,但還是應邀赴宴——關羽張飛和簡雍雖然不想讓劉備去,但也不想惹惱正在生拉硬拽的虎痴。

劉備關羽張飛來到石榴園,許褚自己找地方去喝酒,關羽張飛被張遼「留住」,夏侯惇帶人周邊埋伏,然後曹操就發現了一個大問題:千算萬算,少算了一個倒酒之人,總不能讓我曹大司空給劉大耳朵頻頻倒酒吧?

讀者諸君都知道,後漢三國時期的酒真的是「酒水」,可以像喝茶一樣喝個不停,如果曹操親自給劉備倒酒,自己可能連夾菜的時間都沒有了。

萬般無奈之下,曹操喊來了自己的文字秘書楊修楊德祖——一個在曹操看來很聰明也很討厭的傢伙。

曹操讓楊修負責行酒,確實是個昏招:楊修早就知道曹操要殺劉備,正想辦法營救而無計可施,曹操卻主動召喚,這豈不是給瞌睡蟲送來了枕頭?

懵然不覺的曹操把楊修拉到一邊面授機宜:「我想如此這般整死劉備,一會兒你倒酒的時候,給劉備倒滿,給我只倒半杯,我倆平喝,喝趴他!」

漢朝的酒杯不是青銅就是陶瓷,沒有透明的玻璃杯,每人一席相隔六七尺,根本看不見對方杯中有多少酒。

當然,酒杯只是咱們現在的叫法,當年曹操劉備那個級別的人喝酒,用的是很大的「爵」或「觥」,後來老百姓把「爵」當成了計量工具,比如梁山好漢聚餐,總是叫喊「打兩角酒來」。

楊修心領神會地頻頻點頭,表示「包在我身上」,但是真正拿起銅勺給二人盛酒的時候,卻每次都給曹操盛滿十分,卻只給劉備盛八分,氣得曹操吹鬍子瞪眼,楊修卻振振有詞:「曹公是貴人,貴人不飲凹面酒,玄德公貴不及曹公,所以只可飲八分。」

曹操賭氣跟劉備賭酒,每次滿斟滿飲,而劉備的觥爵之中只有幾滴,沒多長時間,曹操自己先喝趴了。

曹操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楊修開始暗示劉備:「你看那大雁,只為貪圖一口吃的,就一頭扎進了獵人的落網,你看那大樹,枝繁葉茂,肯定有人想要把它斬草除根……」

劉備喝的那點酒還不夠潤喉嚨的,當然聽懂了楊修的潛臺詞。正當劉備準備拔腳開溜的時候,曹操忽然醒了過來,拉著劉備要接茬喝:「咱們用大碗喝酒,但要行個酒令——歷數天下英雄好漢,說對了吃酒三碗,說錯了罰水三碗!」

曹操這是醉人不醉心,琢磨著自己故意說錯,喝點涼水醒醒酒,卻忘了旁邊當裁判的是那個「討厭」的楊修楊德祖。

劉備搶先答題:「當世第一條好漢是呂布呂奉先,方天畫戟無人能敵,我們哥仨一起上也沒拿下他。」

曹操「醉眼朦朧」地搖頭晃腦:「三姓家奴何足道哉?」

楊修馬上鼓掌喝彩:「曹公說的對,玄德公錯了。曹公飲酒三碗,玄德公罰水三碗!」

曹操捏著鼻子灌進三大碗酒,劉備又搶答了:「西楚霸王項羽,也是一條英雄好漢!」曹操按照規矩必須提出反對意見:「他是英雄好漢,。為啥被逼得烏江自刎?」

楊修接著鼓掌:「曹公英明,項羽怎配稱英雄?曹公……」

還沒等楊修說出「吃酒三碗」,曹操已經勃然大怒:「這廝到底是哪夥的?惇子你上來,咱不殺劉備了,先把楊修這小子拉下去重打四十軍棍!」

夏侯惇拖著楊修去打軍棍,曹操一頭栽倒不省人事,樓上樓下亂作一團,劉備趁著亂勁兒,腳底抹油——溜了。

這就是宋元雜劇中「張遼獻計殺劉備,楊修斟酒坑曹操」的故事,有點歷史依據,但又跟演義小說不同,曹操被惡搞的對象,整個青梅煮酒論英雄的過程充滿了喜劇色彩,至於其中的真實性與合理性,倒沒有人去深究了。

當然,也有人說:當年青梅煮酒,曹操是真把劉備當成了朋友,並想跟劉備一起聯手做一番大事,最終掃平割據勢力興復漢室。對此筆者持贊同意見——曹操的野心是一點點培養起來的,建安四年的曹操,可能還真沒有篡漢之心。如果他真想幹掉劉備,根本就不需要試探和藉口……

相關焦點

  • 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論的是什麼?
    青梅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在那麼多的英雄人物中,曹操怎麼就能看的出來劉備是一個英雄呢?在看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時,我們可能不由自主的想到另外一個著名的一個歷史故事《鴻門宴》。範增也是在無數反秦英雄中一眼看出,劉邦才是項羽的最大的對手。
  • 三國時期,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曹操為何不直接殺了劉備?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先主備傳〉關於三國的很多故事大家想必都是耳熟能詳的,而其中「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更是流傳千年直到今天還被人們津津樂道。那麼,在當時佔盡優勢的曹操為何沒有把未來很大可能成為自己心腹大患的劉備殺掉,難道真的只是因為劉備在當時的表現給他留下「此人不過如此」的印象嗎?
  •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識破劉備韜光養晦之策,為何還要放虎歸山?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識破劉備韜光養晦之策,為何還要放虎歸山?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合,分分合合,你爭我鬥,政權更替過程中,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劉備、曹操和孫權三國鼎立時期,將此歷史定律演繹得淋漓盡致。
  • 曹操既然認為劉備也是天下英雄,為何煮酒論英雄時不殺了劉備?
    三國時期,曹操特意青梅煮酒與劉備討論天下英雄,許多人不理解,當時那麼好的機會為什麼曹操不殺了劉備?其實,以曹操的行事風格,當時不殺劉備肯定有諸多方面的考慮。但是,按照個人理解,當時曹操不殺劉備,是因為曹操沒有必要去殺劉備、也不需要殺劉備、當時殺劉備太不划算。下面聊一下個人的理解。一.曹操沒有必要去殺劉備當時的劉備,儼然已成了「孤家寡人」,一無地盤,二無軍隊,並已經正式投靠了曹操,住在重兵之下的許昌。
  • 青梅煮酒,為什麼曹操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青梅煮酒,為什麼曹操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在三國演義裡,曾有一段著名的青梅煮酒的故事,曹操與劉備論天下英雄,在曹操眼中:『袁紹需雄霸四州,兵甲數十萬,但剛愎自用、見小利而忘大義,非英雄也;袁術兵精糧足,卻只是冢中枯骨,也不是英雄;劉表雖雄居一方,卻虛有其表,守城之賊也,不算英雄;孫策、張魯、劉璋等也不算英雄。'劉備在曹操這番話之後,就說:『那誰才算英雄?'曹操指著劉備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 曹操在煮酒論英雄時,那麼好的機會為什麼不殺了劉備?
    曹操何嘗不想殺了劉備,只是可惜,曹操情緒激動了一波,郭嘉言辭含蓄了一波,劉備前所未有的反應快了一波。小說演繹《三國演義》關於這一段的描寫可謂是非常之精彩成功,給後人留下了「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羅貫中在辭藻上百般打磨,人物刻畫細緻入微,好不痛快。
  • 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劉備完全在掌控之下,絕好機會為什麼不下手
    「青梅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裡的一個情節,正史《三國志》中,曹操論的是自己和劉備,沒有論到劉表、孫策、劉璋等人。不過,曹操倒的確挺欣賞劉備的,說天下英雄只有他們兩個人,其他如袁紹、袁術之類的不算什麼。演義中,劉備聽了這話,嚇得丟掉了手中的筷子。
  • 曹操為何不殺司馬懿,反而除掉楊修?3年後,劉備發現曹操的高明
    然而,劉備出其不意,而且佔盡兵力、人員、地勢上的優勢。在與曹操對峙數月,老將黃忠除了夏侯淵之後,曹操便決定放棄漢中了。在《三國志》有這樣的記載,「夏侯淵與劉備戰於陽平,為備所殺。夏五月,引軍還長安。",可以看出,在漢中一戰之中,是劉備贏了。但是曹操就徹底輸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 歷史上的曹操,到底有沒有與劉備和孫權這兩人見過面?
    在曹操手下做事,那麼肯定見面機會不少。舉兩個例子,一個是白門樓下斬呂布,一個是青梅煮酒論英雄。建安三年(198年),劉備軍隊奪取了呂布軍隊的黃金。於是,呂布派遣中郎將高順和北地太守張遼進攻劉備,曹操雖派夏侯惇援救,但被擊敗。沛城最終被攻破,劉備妻子再次被擄,劉備單身逃走。
  • 當時的劉備是個無權無勢的人,他有資格與曹操「煮酒論英雄」嗎?
    要知道「青梅煮酒論英雄」這個故事在正史中並沒有記載。這一段經典故事橋段是小說《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根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的相關記載改編而成的。說直白點,「青梅煮酒論英雄」這純粹是一段杜撰的故事。這就是事實。
  • 劉備在青梅煮酒時,是寄人籬下之人,為何曹操對他的評價會那麼高
    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著名的橋段,那就是「青梅煮酒論英雄」。在這個橋段中,曹操和劉備評價天下誰是英雄。在劉備故意敷衍,說了幾位當時有實力的地方勢力的首領後,曹操都不認同。最後,曹操對劉備直截了當地說明,「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這一句話嚇得劉備的筷子都掉到了地上,多虧了當時天上響雷,劉備才藉機掩飾了過去。但是,曹操為何要對劉備說這樣的話呢?
  • 三國殺哪些皮膚再現名場面?劉備青梅煮酒,關羽溫酒斬華雄
    三國殺的很多質量不高的皮膚其實都是有背景故事的,不少三國演義的名場面都在這裡完美還原。甚至還有聯動皮膚,每個參與事件的主人公都有描繪,放在一起看別有感覺,一起來鑑賞一下吧!青梅煮酒&魏武大帝劉備和曹操曾經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把劉備的筷子都嚇掉了。
  • 青梅煮酒論英雄時,劉備為何不主動推舉曹操為當世英雄?
    《三國演義》第21回「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邀請劉備前來做客,實則是因為前有漢帝認劉備為大漢皇叔,後又有許田圍獵,劉備、關羽之不忿曹操欺辱漢帝,曹操懷疑劉備胸有大志,早晚必成大患,故借「青梅煮酒論英雄」來試探劉備的志向和實力。
  • 再讀《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上)曹操煮酒論英雄
    不錯,馬騰推薦的就是劉備。董承說:「劉備雖然是皇叔,但他正跟著曹操混,怎麼肯參與呢?」馬騰說:「前天圍場,曹操越禮時,我看見劉備身後的雲長要拔刀殺曹操,被劉備給制止了。他不是不想殺曹操,曹操手下太多,他怕弄不贏而已。你試著去求他,他一定會答應。」
  • 劉備一事無成,為何曹操卻十分看重他?他有什麼資格煮酒論英雄?
    三國演義中,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談論實勢英雄,已經成為大家口中的一段佳話。然而這個故事的發生背景卻很讓人疑惑,那個時候的劉備已經人到中年,沒有地盤,沒有士兵,在諸侯眼中可謂是「一事無成」,但是為何曹操卻如此看重他?他到底有什麼資格能和曹操煮酒論英雄?
  • 曹操被劉備所騙斬殺呂布,劉備另藏心機,多年後被世人贊服
    曹操攻打呂布時,劉備投靠了曹操為其獻策獻計,而且把自己的兵馬也都交給了曹操,專心的攻打徐州。曹操其實很喜愛呂布的,曹操雖然良將千人,但是真的能獨當一面,又具有更強的軍事才能的將領,少之又少。典韋、許褚、曹洪等只能算是武夫,張遼、于禁、夏侯淵等雖有智謀,但是武功尚淺。
  • 三國時代找一個同時見過曹操、劉備和孫權的人,居然這麼難找
    劉備分別見過曹操和孫權,劉備和曹操「青梅煮酒」論過英雄,劉備還專程去京口拜見過孫權,後來又娶了孫權的妹妹,這些都記載在史書裡。唯一不好確定的是曹操有沒有見過孫權。曹操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話,這發生在濡須口之戰時。《三國志》記載:「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吳歷》進一步記載:「權行五六裡,回還作鼓吹。
  • 「煮酒論英雄」,劉備為什麼不稱曹操為英雄
    ▼《三國演義》裡面有個經典橋段「煮酒論英雄」,講的是劉備和曹操併力破呂布後,劉備和曹操回到許都,漢獻帝和劉備認了親,並封劉備為左將軍。曹操對劉備很好,吃飯時坐一桌,出去時也坐同一輛車。有一天,曹操請劉備喝酒,席間問劉備當今誰可稱為英雄,劉備blabla說了一大堆人,有什麼冀州袁紹,淮南袁術,荊州劉表等等,曹操不滿意。
  • 曹操和劉備:英雄?奸雄?梟雄?
    兩個曾改寫天下的人物於亭中煮酒對飲。一個是曹操,一個是劉備。酒至半酣,天邊密雲不雨,陽光隱隱從雲縫中透出,蜿蜒有如龍形。席間也醞釀著一場煞是精彩的心理博弈。曹操問道:「劉使君知道龍的變化麼?」劉備作懵懂狀:「未知其詳。」曹操慷慨激昂道:「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
  • 戰場上劉備屢戰屢敗,曹操為什麼還如此看重劉備?
    戰場上劉備屢戰屢敗,曹操為什麼還如此看重劉備?對劉備和曹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歷史上劉備曾經多次打敗仗,而在徐州不僅僅被呂布打得大敗,甚至連妻兒老小都給丟了,而後來了劉備在得到曹操的幫助之下,直接給了他一支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