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都程序猿眼中的成都和天府軟體園,先從螞蟻金服說起…

2020-12-24 騰訊網

22日,成都天府軟體園C區疑似一名程式設計師從6樓跳下身亡,有網友透漏是因壓力太大導致的。目前該帖子在知乎已有300多萬瀏覽量:

此事件引起熱議,很多人表示,成都不是很「巴適」的城市嗎?

在企鵝智庫聯合騰訊新聞等發布的《2019年新一線城市網際網路生態指數報告》顯示,「新一線城市網際網路生態指數」榜單中,北上深保持前三,成都排名第四,高於廣州、杭州,被稱為「中國網際網路的第五極」。

沒有哪個僅靠「巴適」就能衝上「中國網際網路第五極」的,一位成都網友的評論可能比較貼切,成都是一個用吃喝玩樂掩蓋野心的城市。說明人們印象中成都的「慢生活」並不是真的慢,否則成都難以在四年裡三次贏得「新一線榜首」。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成都程式設計師眼中的成都和天府軟體園。

我是一個成都天府三街的程序猿,而螞蟻金服在天府四街。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測試了一下,從我的工位出發,步行 6 分鐘就可以走到螞蟻金服的樓下,然後拍下這張照片:

途中會路過騰訊、字節跳動、萬科、攜程.......

所以,每天從天府三街地鐵站下站的人特別多,這裡面大概率聚集了天府軟體園中最有錢的一批員工: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這篇文章不聊技術,這就是一整期的荒腔走板。文章裡面我會提到成都螞蟻金服,但是更多的,我想聊的是我眼中的成都,和我所看見的天府軟體園,螞蟻金服只是恰好在天府軟體園而已。

另外,需要嚴正聲明的是,全文謹代表個人觀點,觀察角度有限。槓精勿擾。

還有,對不起,用標題黨把你騙了進來。

我眼中的成都

我的老家並不是成都。

我對成都最早的記憶應該得追溯到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也就是 2005 年,那時在學校訂閱了少年先鋒報,每周五的時候都會發一期新報紙給我們。

我就是在五年級的一個周五的最後一節課上領到了報紙,然後看到了報紙上的一個碩大的標題:《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然後翻頁一看還有一個標題我記得特別清楚:《成都有條街,名字叫錦裡》。

裡面寫的什麼內容我全忘記了,但是看完之後,就是朦朦朧朧的嚮往這個地方。就類似於小時候的音樂課,學了「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之後,對北京天安門的無限遐想一樣。

但是天安門離小學五年級的我,還是太遠了,成都還可以幻想一下。

也許,成都,就是讀書的時候課本裡面,總是提到的大城市吧。

而我第一次來成都是 2010 年的勞動節,那時候的勞動節還是黃金周,放七天。

仔細一算,轉眼 10 年過去了。

我記得那一年是我帶著我堂妹去找我表姐,坐了整整 6 個小時的班車,才到成都。那時候表姐在成都讀大學,她正在讀大二。

姐姐第一站就帶著我們去了摩肩擦踵的春熙路,那個時候還沒有一隻熊貓趴在那裡,旁邊也沒有太古裡,甚至地鐵還得再等接近 2 年半的時間,才會出現一個叫做「春熙路站」的地鐵站。

還看了一場電影,看的是甄子丹主演的《葉問2》,因為那是我第一次在電影院的大銀幕上看電影,看的非常的激動。以至於之後的每次看到葉問這個 IP 的時候,就會想起我第一次看電影的場景。

然後還去了一趟歡樂谷,我甚至到現在都記得,10 年前我排隊玩的最後一個項目是大擺錘,因為住的地方距離歡樂谷太遠了,預計會錯過末班車,所以我最終放棄排隊。

那天晚上到家太晚了,我們就在附近的路邊攤吃的晚飯,坐在臨時撐起的小桌子上,吃的什麼飯我忘了。但是,我記得姐姐怕我沒吃飽,多給我點了一個肉夾饃,吃的時候我沒拿穩,還掉了一坨肉出去。

第一次來成都好像只待了短短的 3 天時間。

但是這是我第一次觸摸到成都的樣子。和我從小長大所待的逼仄的小村莊、小縣城比起來,她是光怪陸離的,光鮮亮麗太多太多了。

後來,我上大學考到了成都。

軍訓結束之後,我便騎車去了朋友家,然後和他一起去了錦裡。

我在出發之前,我就知道錦裡不是一個非常值得去的地方。但是,我執意要去只是因為這個地方對於小學五年級的我而已,意義非凡。

小學五年級的我在課外報紙上看到錦裡時充滿了憧憬,甚至我把那份報紙放在了床頭櫃裡面,偶爾拿出來翻閱一下。而真正站在錦裡的入口處的時候,已經過去整整 7 年的時間了。

當我站在入口處,拍下一張遊客照的時候, 7 年前的報紙沒了,床頭櫃沒了,甚至床都沒了,但是那份憧憬我還能回憶起來。

從報紙中的錦裡,到現實中的錦裡。從夢開始的地方結束一段夢,然後開啟另外一段更加夢幻的旅程。

大學我在成都待了四年。用了整整四年的時間,試圖去理解這座城市。

第一個理解到的是一句詩的前半部分,來自詩聖杜甫: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這句詩就是杜甫在成都的時候,寫下的《絕句》。

成都在天氣極好的時候,是真的可以用肉眼看到雪山的。因為我在大學的宿舍裡面就看到過好幾次。

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當然我不是指看雪山很浪漫。

我指的是在公元 764 年(距今 1256 年),一個詩人在杜甫草堂,一個初春的早上推開自己的窗戶,聽見了蟲鳴鳥叫的聲音,再看到天上飛著一排白鷺,隨著白鷺飛行的路線往遠處一看,發現有一座清晰可見的雪山,恰好,他又覺得自己看到的是西嶺雪山。

其實據後來人考證杜甫看到的應該是蜀山之後四姑娘山的么妹峰。

圖片來源,四川畫報。

但是沒關係,也許是西嶺的名字和詩更搭一點,於是紙墨筆硯,一氣呵成,寫下一首千古《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詩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一首《絕句》,竟然吟唱千年,寫入了小學的課本之中。

千百年後的我們,早上起來,發現天氣極好,於是爬上樓頂,沒有聽到蟲鳴鳥叫,沒有看到一行白鷺,但是往遠處一看,也發現了一座清晰可見的雪山,於是拍下一張照片,再配上千百年前就準備好的文案:窗含西嶺千秋雪。

1256 年,白雲蒼狗,換了人間,雪山還在,詩歌還在。

難道,這不是時間賦予成都的一件極度浪漫的事情嗎?

前段時間,github 也把我們的代碼埋到北極,冰封 1000 年,這兩件事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是成都的浪漫,一個是程序猿的浪漫。

再看現在,大多數人提到成都可能都會哼兩句《成都》:

在那座陰雨的小城裡

我從未忘記你

成都 帶不走的 只有你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 喔哦

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

《成都》這首歌,也是一首浪漫的歌。

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在北京,雷子在《我是歌手》的舞臺上,讓更多的人再次認識到神採奕奕的成都。

而大多數人都喜歡這首歌的「玉林路的盡頭,小酒館的門口」。

我不一樣,我喜歡「陰雨的小城裡」。因為太準確了,成都就是一座陰雨的城市,一座下夜雨的城市。

我一次聽到這句歌詞的時候我就想到了大學軍訓的時光。大學剛剛開學軍訓的時候,特別辛苦,晚上一聽見下雨的聲音就非常開心,因為第二天可以不用早起軍訓了。

但是第二天一早起來,地都快幹了,讓昨夜的幻想隨著破滅。

所以成都是一座下夜雨的城市。陰雨的小城,在杜甫的詩歌裡面同樣有體現,《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所以其實成都還有一個別名,或者古時候的名稱:錦官城。

多美麗的名字。

而且,話說回來,成都沒有玉林路,只有玉林西路。玉林西路上有一個小酒館,但是我建議你直接去九眼橋。

有的人說《成都》把裡面的地點一換,就可以是其他的城市,這一點我是不同意的。

因為,「陰雨的小城」就是我記憶中的成都。

另外,和雷子的《成都》相比,我更喜歡張靚穎的《I Love This City》,這首歌是成都市形象主題曲,比《成都》更能代表成都。

雷子不是成都人,他唱的是外來人對成都的愛戀。

張靚穎是成都人,她唱的是本地人對成都的熱愛。

2008 年地震後,在四川,在成都,在電視裡,到處都在循環放這首歌。這首歌有一種治癒的力量,如果你也經歷過汶川大地震,聽這首歌的時候,你會真正的明白,什麼叫做:

前奏才剛剛響起,就有人哭紅了眼睛。

仔細一算,地震也過去 12 年了。

12 年前,成都還沒有 IFS,沒有太古裡,南邊還是一片菜地,沒有天府新區的概念,更談不上軟體園的建設,地鐵就只有一號線,最遠也就到世紀城,距離現在的科學城還差著十萬八千裡,二環上的高架橋也還沒有修好,也沒有BRT,三環外感覺都是一個很遠的地方,我現在所在的雙流那更是鄉下了。

人們出行大多依賴公交車,坐在搖搖晃晃的車廂裡。我大二的時候才第一次做成都地鐵,地鐵的車廂偶爾也會搖晃一下。

這一搖晃,從公交到地鐵,12 年彈指一揮間。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I Love This City》這首歌真正的代表了成都人地震後的態度。

摧毀了,我們就把它就建設的更好。

逝者已逝,生者堅強。這句話不是說說而已,對於一部分成都人來說,也融入到了骨子裡。

我之前去映秀的時候,住宿的老闆親口對我說:「已經經歷過生死了,現在活著的每一天,都是我賺的。當時不是說了嗎,逝者已逝,生者要堅強。」

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 2008 年的大地震,讓原本就休閒的成都人,傷愈之後,又活出了一份灑脫的勁。

其實我還想再寫寫成都的休閒、成都的美食和有趣的成都話的,但是我發現怎麼寫都不對勁,算了吧。只說一句,然後放個朋友圈截圖。

非常多的朋友來成都問我玩什麼?

我的回答都是,來成都市裡面可以玩的地方非常少,都是人文風景,如果要看自然風光,首推川西環線(可惜大多數人沒有這麼多時間),然後九寨溝什麼的,總之成都好玩的地方在成都周邊。

但是你要是來吃東西,就不一樣了,在市裡面你可以吃到非常非常多的好吃的:

火鍋 串串 乾鍋 冒菜 抄手 米粉 豆花 鍋盔 涼粉 涼糕 冰粉 三大炮 缽缽雞 冷鍋魚 冷吃兔 肥腸粉 毛血旺 冷沾沾 擔擔麵 口水雞 韓包子 鍾水餃 懶湯圓 葉兒粑 甜水麵 奶湯麵 龍抄手 炒龍蝦 江油肥腸 牛肉焦餅 龍眼包子 夫妻肺片 珍珠丸子 水煮肉片 李莊白肉 燈影牛肉 瀘州黃粑 雞絲涼麵 麻婆豆腐 蹺腳牛肉 蓮茸層層酥 酥盒回鍋肉 紅鍋黃辣丁

那個不巴適!

之前星球研究所寫了一篇專門報導成都的文章,我看到後發了一個朋友圈,不假思索的打了這麼多字:

從上面的觀點來看,從一個普通的學生的角度來看,成都真的是一個慢節奏的,適合休閒的城市。

現在,我已經脫離學生身份好幾年了,看法發生了些許變化。

境隨心轉,我再帶你了解一下我眼中的成都軟體園。

我眼中的成都軟體園

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了一個「新一線城市」的概念。但是從知道這個概念的時候,成都就一直名列前茅。現在更是穩居榜首。

從我個人有限的了解和觀察而言,我覺得高新區、天府新區功不可沒。而其中的成都軟體園更是中流砥柱。

不誇張的說,單單看成都軟體園,你來天府一到五街走一走,特別是看一下晚上無人機拍的夜景,這妥妥的一個國際化大都市。

拍攝者山嵐,使用經過授權

我 2016 年年初的時候就在成都軟體園的長虹科技大廈裡面實習。也就是四年前。

那個時候我住在中和版塊,一個叫做黃金時代的小區,開車不到五公裡,但是不論你怎麼開,都需要過橋。

過橋之前路很窄,單向雙車道。過橋的時候非常堵,上了天府大道後更是堵的心慌。所以一般五公裡的路程需要開車 40 多分鐘的樣子。

後來同事也不開車去公司了,我就和同事在小區門口坐一個三輪車,三輪車師傅就會走一些羊腸小道。半路上還會經過一個比較陡的斜坡,蹬三輪車的師傅就會給我們說:

「兄弟夥,下來一下呢,前面這個坡有點陡,我怕衝不上去。走兩步嘛,坡坡上等你。」

擁堵,是我對軟體園的第一個映像。很多地方只是表面上看起來過得去。

或者換個成語來表達: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但是需要說明一下的是,這是我 4 年前的感受,現在好多了,路修的比較寬了,除了下雨天,也不會那麼堵了。

然後,實習的時候在長虹科技大廈的陽臺上,可以看見騰訊大廈的一個角,那個時候怎麼也不會想到,在那座大廈裡面會產生一款風靡全國的遊戲《王者榮耀》。

現在早上做地鐵的時候偶爾還會遇見一個掛著王者榮耀工牌的小哥哥。我站在你他不遠的地方,不經意間瞟一眼過去,感覺他的工牌在發光,他的整個人也在發光。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大廠光環吧。

而實習的時候,長虹的對面還在修一座寫字樓,每天我都從這座寫字樓的旁邊走過,突然有一天,樓上掛了一個 logo,上面寫的是:Alibaba Group。

那個時候才知道,原來這是阿里在成都的根據地。

同樣,我怎麼也想不到這棟樓還會掛一個螞蟻金服的牌子,更想不到的是這棟樓蟄伏在這裡,悶聲不語,短短 4 年後,然後突然有一天,這棟樓裡面會發出財富自由的歡呼。

響徹在整個天府一街到五街,迴蕩在整個軟體園的上空,成為程式設計師的茶餘飯後的談資。

大家討論這件事的無外乎圍繞著這幾個詞:程式設計師,阿里,級別,財富自由......

螞蟻傳出上市消息後的第二天,我去銀泰城吃了一碗豬腳飯。一路上看見了很多掛著螞蟻金服工牌的年輕人,他們三兩成群的走在一起,談笑風生,意氣風發,不經意間流露出最近買房換車的打算。也是,這就是有錢人的生活,樸實無華,且枯燥。

而在螞蟻傳出上市消息後的第三天,僅僅一街之隔的軟體園 C 區 7 棟,有一個程式設計師哥們,從 6 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大家討論這件事的無外乎圍繞著這幾個詞:程式設計師,年輕,外包,沒錢......

當我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先是一陣惋惜,而後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螞蟻上市的歡樂,我感受不到。一躍而下的悲傷,我也感受不到。

這兩件事情之間毫無客觀上的聯繫。但這都是發生在軟體園的故事,這都是程式設計師的故事。

有人財富自由,有人跳下高樓。

這事發生之後有人在某平臺提問:如何看待成都程式設計師跳樓事件。成都不是以慢節奏和休閒著名嗎?

我以我有限的視角和親身的經歷來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就像我前面一節說的,當我是一個在成都讀大學的學生時,常常騎著自行車瞎逛,路過天府廣場的時候一定會繞到春熙路上去,去感受一下人群,順便欣賞美女。或者就在學校附近打幾圈麻將,晚上到飯點了,誰贏了就請大家在學校小吃街,吃著便宜且美味的晚飯,然後再約著三兩好友圍坐在操場上閒聊。

那個時候對美食不感興趣,但是唯獨追求險峻的美景,恰好又都大把大把的時間,於是走過了成都很多你叫的出或者叫不出名字的美景。

甚至在宿舍裡面都要擺點茶具,沏幾杯泡著碧潭飄雪的茶。喝的不是味道,是感覺,因為只有這樣的感覺,才配得上成都這個地方。那確實是休閒,但是這種休閒是刻意出來的,或者說是裝出來的。

那個時候,我覺得成都是一個非常適合生活的地方。很休閒,

我是什麼時候覺得成都並不是那麼休閒的呢?

當我畢業季,面臨找工作,在知乎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

當你在學校的時候,住宿費一學期也才 1200 元。一個月 1500 元的生活費,由於食堂和美食街的存在,日子可以過的美滋滋的。

畢業之後就不一樣了,要直面入不敷出的生活。所以於我而言,我可能是選擇了另外一種逃避。

反正都要吃苦,那我為什麼不選最難走的那條呢,於是我逃離了成都,去了北京。

現在我從北京也回來一年多的時間了,我發現我眼中的成都,並不休閒,或者準確的說成都的軟體園並不休閒。

成都軟體園,放在北京,這就是西二旗。你能說西二旗休閒嗎?

這裡同樣是一個需要拼命的地方。

每天早上,我從五根松坐五站地鐵,到天府三街。由於最近的地攤文化,所以出了地鐵口就可以解決每天的早飯問題,這些推著小推車的叔叔阿姨每天早上就在這裡守候著我們:

我所在的公司的食堂是提供早餐的,但是我來了一年多,去食堂吃早飯的次數加起來不超過 10 次。

因為電梯太堵了。新希望 A/B/C 三座寫字樓,你去打聽打聽,是多少高樓層上班族的噩夢。

每天早上排隊等電梯的,有一種在歡樂谷等跳樓機的感覺,我所在的辦公樓層低,爬樓梯就上去了,但是食堂是在頂樓啊,聽同事說有一次等了差不多 20 分鐘:

要是放在十年前,你對一個成都人說,早上上班光排隊等電梯就得 20 分鐘。

他大概率對你說:啥子?20 分鐘?瘋了邁(嗎)? 20 分鐘都夠老子搓幾把麻將了。

現在應該不會了,他大概率會說:哎呀,好正常嘛。我開車還不是經常隨隨便便堵個半小時,動都動不到,惱火的很。沒得事,習慣就好了。

然後中午吃飯的時候大家也是四處覓食。我偶爾去銀泰城吃。

下面這張圖就是銀泰城,是我一個攝影師朋友拍的:

拍攝者山嵐,使用經過授權

銀泰城裡面的飯店特別多,你一天吃一家,一年都不帶重樣的。

我偶爾去這裡吃的原因是有幾個大學朋友也在軟體園上班,偶爾叫在一起,中午吃個便飯,隨便瞎聊幾句。

在上面這張圖片中,你其實是可以看到阿里和騰訊的寫字樓的,同樣也能看見很多住宅。

所以我們在一起經常討論的一個話題就是:為什麼沒有在讀大學的時候就在成都買房子?

有一次我就問一個成都的土著朋友:如果真的回到大學的時候,大一就叫你來軟體園這邊買房子,8000 一個平方,你來買不買?

他的回答是:瘋了邁?過來種菜?我會覺得你腦殼被門夾了。

而現在,就這附近的房價,由於有銀泰城和軟體園加持,差一點就到均價 3w 吧。沒有加持的地方,大概 2w 左右。

但是說實在的,這個價格和一線城市比起來,真的是低了很多很多了。每次我給北京的朋友說成都的房價的時候他們都表示震驚,太便宜了。

當然便宜了,你拿著一線城市的工作,來成都買房當然覺得壓力不大。

但是實際情況呢?在軟體園,有多少是外地來的蓉漂。你去問他們休閒嗎。

哦,不。你去問他們:有買房資格了嗎?落戶落在哪個區的?搖了幾次號了?搖中了嗎?買房了嗎?房子買在哪裡的?

能輕鬆的笑著回答的人真的不多。

特別是剛剛從學校裡面走出來的大學生和剛剛從培訓班走出來的從業者。

在我的朋友圈裡面有非常多的培訓機構,他們的宣傳語大多都非常的浮誇,我不說你也知道。

但是有一個成都本地的小的線下培訓機構,前兩周我看到其創始人發了一個朋友圈,裡面有這樣的一張圖片:

看了之後我發至內心的說了一句:培訓界的一股清流。

沒有動輒 1w+ 的浮誇,沒有 offer 選不過來的困擾。這個薪資水平可能才代表了大多數雙非本科畢業的、剛剛入行的程式設計師的標準。

一個培訓班至少也有好幾十人,在這一群人裡面選了九個薪資還算說得過去的做為宣傳。這樣克制的宣傳,加上我對成都的了解,我相信裡面不會有誇大的成分。

這樣的程式設計師大多出沒在軟體園,剛剛入行的前兩年左右的時間,他們在小公司裡面拿著 10000 左右的工資,稅後大概兩個月掙一個平方的錢。

更別說其他的服務行業從事者了,基本上一個月 3000 多點。

你不要以為我說的是少部分,這樣的人真的很多。軟體園這麼大,而叫的出名字的就那麼幾家公司。絕大部分都是小型公司,他們可能真的覺得你是人才,但是他們可能也真的給不起錢。

其實房價這個事情,客觀的講不能怪成都。這個事情,你放到任何一個二線以上的城市,都不會是一個輕鬆的話題,和休閒更是沾不上邊。

只是從我所經歷的事情來看,成都這兩年的房價由於政策原因真的是突飛猛進。短短 3 年不到的時間,就已經是翻了至少一倍。

而且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是,由於限購政策的出臺,導致非常多的人搖不到號,那些真正的剛需轉而投向二手房市場,我身邊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如果你不懂行,你去問他們:「為什麼要買二手房,而不買新房呢?」。

他們都會說:「你以為我不想嗎?搖不上號啊!搖了無數次了!我等不起了!」

我之前也去搖了一把,這是我的最終結果:

一共 786 套房子,有 40568 人報名搖號。剛需的中籤率是 2.43%。

這種盤俗稱萬人搖。為什麼這麼多人去搖呢?

因為太便宜了:

清水售價 1.3w ,而周圍的二手房價格大概在 1.7w 左右。

4k 一平的剪刀差(二手房和新房的價格差),你就算買到一個最小的 108 平,到手就賺 43w。足夠讓工薪階層的人瘋狂。

當然這個算法肯定是不嚴謹的,我舉這個樓盤也是少有的神盤,但是我想表達的是:

這種盤真剛需和假剛需都會想要去試一試,普通資格的人也會來湊熱鬧,買來就是投資。基數大了,導致就算你是真剛需,也很難搖到心儀的樓盤。最終,沒有房的真剛需抗不住了,退而求其次轉向二手房市場。而投資者們,還在樂此不疲的搖著一個又一個神盤,搖中了,成都又多一套二手房,穩賺幾十萬。畢竟,名下已經有房了,不慌。

而且,關於房子我必須要說一句,成都現在清水房基本上是滅絕了,全是精裝房。

平均 3k 一平的精裝房裝修,客氣一點來說,開發商吃相太難看了,裝出來的東西都沒眼看。

不客氣的說,我花錢買幾隻哈士奇,讓他們進屋一頓輸出,最終的效果都比開發商裝修的好。因為反正有錢又追求品質的人是選擇全部翹掉,重新裝修的。

就精裝房這個事,成都又叫維權之都。了解一下?(需要說明一下,這裡我不是黑成都,精裝房這個事全國都有,只是我在成都,了解的更多的是成都方面的消息。)

我身邊的真事,之前有個同事請假,請假理由寫的是:精裝房維權。

老闆會心一笑,點了通過審批,然後說了一句:「任重道遠,要加油哦。」

好不容易搖到號了,工作日努力工作加班掙錢,周末還要去四處維權,爭取自己的利益。

這不是個體,而是普遍的事情。

所以,魔怔的房價,瘋狂的房市,讓這座原本休閒的成都,變的並不是這麼休閒了。

房價起來了,人們也開始慢慢的忙碌起來了。房價,它在催著你往前走。

而最有購買力的人群代表之一,就是軟體園的程序猿們,所以每次出地鐵口你都會看見售樓小哥哥給你發傳單,誘惑你,讓你去買公寓,讓你去買非常非常遠的地方,比如那個神奇的地方:視高。因為他們知道你沒有購房資格,就算有你也搖不到號,所以你就是他們的潛在客戶。

所以你說那些來蓉漂的人,他們不想在成都買一套自己的房子,真正的紮根下來嗎?

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吧。

為了這一套房子,你說來成都做蓉漂的人會覺得忙碌嗎?

當然是會了,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最後都會靠自己的努力留在成都。而離開的那一部分人,走的時候也會輕輕的說一句謝謝成都。

因為成都給你機會了,是你自己要走的。

成都歡迎你,但是成都也從來不挽留你,只是在你走的時候會給你說:歡迎再來。

這讓我想起了我在北京的一次月會上,領導對我們說:

在場的大多數人都是北漂。無論什麼理由,都是自己選擇的北漂。這就像一場考試,既然你選擇了最難的題,就不要用隨便的方式去做。

蓉漂一樣的。

這就像一場考試,既然你主動的選擇了成都這套題,就不要用隨便的方式去做。也不要被各種繁雜的信息所迷惑,看好自己眼前的路,堅定的走下去就行了。現在販賣焦慮已經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了,別人賣,你別買就行。包括我這篇文章,也有販賣焦慮的傾向。

這篇文章我完全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表現我所聽到的成都,那個成都是休閒之都,人人都早九晚六,早上自然醒,晚上夜生活,周末四處遊玩。我身邊有這樣的朋友,他們的生活就是這樣。

在微信群,經常聽見他們的語言:下班沒,走切耍~噻。(出去玩,而且這個耍字要拖音長一點)。科華南路又整了一家網紅店,走切嘗一哈嘛。

另外一個人回復是:哎呀,耍不起了 。昨天晚上被喝翻了,今天就喝點養生茶,搓幾圈麻將就行了,你們切吃嘛,回來給我描述一哈味道就行了。(背景音裡面還有麻將碰撞的聲音。)

而我的回覆是:

也許這就是成都兩種人的真實生活寫照吧。他們代表著老成都,而我代表著新一代的奮鬥逼。奮鬥逼終將勝利。

不過話說回來,成都也算是一個溫柔的城市了。

因為一個更加殘酷的事實是,你在成都也許努努力,墊墊腳,家人幫襯幫襯,還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但是你在一線城市想留下來,除了努力之外,你還需要一部分運氣,而運氣這個事情,你說的準嗎?

上面雜七雜八的說了這麼多,所以你說成都生活節奏慢嗎?

三環內的老成都,生活也許慢一點,但是你來軟體園看一眼。它能慢一下嘛?

相關焦點

  • 探索「黨建+產業」 成都天府軟體園持續激發創新活力
    成都天府軟體園的實踐是高新區以黨建引領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縮影。探索以「黨建+產業」為綱領,以「1234工作法」為基礎,以「一站式服務機制」為階梯的黨建與產業融合新模式,推進黨建與產業發展同向發力,同頻共振,打造互促共融生態圈。2015年1月,成都天府軟體園黨委成立。2019年7月,成都高新區新經濟活力區綜合黨委揭牌儀式在成都天府軟體園舉行,園區黨建工作再上新臺階。
  • 成都高新區「最不成都」的五條街,你去過幾條?
    都說住在天府一街是最幸福的人,周圍就有一個很大的生態公園——桂溪公園,像匯錦廣場和鐵像寺水街是這裡的人最喜歡消費的地方,走進鐵像寺大門左邊是星巴克,右邊是老茶館,傳統與時尚交相呼應,所以說天府一街正是集休閒娛樂辦公於一體的好地方。
  • 成都逛街眾生相
    黃金周坐標成都的範友,趕緊看過來~我是分割線第一站:太古裡&IFS位於春熙路的太古裡和IFS,是大部分成都人心中的宇宙中心。▵ 太古裡「超模」先說在街拍領域,「力壓」北京三裡屯和杭州湖濱步行街的成都太古裡。
  • 疫情下的女神節,記錄天府軟體園「她力量」
    天府軟體園常被認為是技術直男大本營,實際上,這裡的職場女性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特殊的節日,天府軟體園也在利用科技賦能展開智慧防疫,協助園區企業防控疫情與復工復產兩不誤,成為女性創業者背後的支撐,陪伴她們在各自的領域中撐起「半邊天」來。
  • 成都,年輕態!|成都|天府綠道
    目前,成都已與清華、北大、上海交大等18所知名高校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引聚創新平臺,成都創新「家底」充沛。從城市間對比來看,在成都有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60餘所高等院校,數量位居全國第6。 成都市科技創新大會提出,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中心,必須構建一個互利共生、高效協同、開放包容、宜居宜業的創新生態系統。人類保持年輕,大腦皮質層活躍度是重要標識。
  • 神鳥展翅飛——走進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空管系統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十三五」規劃建設的我國最大民用航空樞紐項目,總體定位為「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平安、綠色、智慧、人文機場。在試飛前夕,本報記者走進了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空管系統,探訪了其亮點以及這些亮點將給今後趕飛機帶來的新體驗和新變化。
  • 「影像天府」評委洋蔥CEO聶陽德眼中的成都短視頻基因:空氣好...
    成立四年以來,洋蔥已經從一個原創IP發展到目前擁有超過400個IP,公司員工從幾十人到幾百人。「創業就是九死一生。」這句話他在創業之初就說過,如今依然堅信不疑。即使洋蔥已經是國內頭部MCN機構,他每天還是感到焦慮,思考公司的成長,思考如何突破天花板。聶陽德身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 天府航空學院本科院校排名成都
    天府航空學院本科院校排名成都***近很多同學在2020年畢業之際,都在疑問如何選擇學校,選擇好航空方向的同學在諮詢招生需要什麼條件,今天小編為成都地區的同學家長整理了相關諮詢如下,首先先了解下航空方面基礎知識:美麗瀟灑的「空姐空少」一直頭頂著令人羨慕的光環,從近年來的發展看,行業人才需求熱度不減。
  • 「獎狀」560XLS+商務機完成成都天府機場校飛
    12月5日,隨著民航飛行校驗中心「獎狀」560 XLS+商務機平穩降落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標誌著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空管設備、助航設施等校飛科目全部完成。據介紹,本次校飛持續33天,共飛行57場次,空中飛行時間合計148小時38分鐘,共完成天府國際機場4套儀表著陸系統、天府國際機場對空甚高頻(VHF)共用系統、備用自動化/集成塔臺系統、46條進離場飛行程序、五鳳溪導航臺的投產飛行校驗、34條新增涉臺徑向線特殊校驗,共計百餘項校驗科目的飛行。校飛結果顯示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所有校飛科目均合格。
  • 帶你玩轉天府新區 「i尚新天府」小程序上線
    據介紹,「i尚新天府」小程序涵蓋文化超市、樂遊天府、運動天堂、會展博覽、文創之窗、場館推薦、志願服務、辦事指南這八項服務內容,用戶可微信裡搜索「i尚新天府」小程序即可進入平臺,查閱和享受上述服務內容。在樂遊天府模塊中,麓湖水城、天府公園、嘉禾影院、幾何書店、南湖夢幻島、西姆凱萊酒店等等涵蓋天府新區吃、住、娛、遊、購、閱為一體的樂遊資訊和詳細地址一鍵直達。而同樣在場館推薦、文創之窗等其他服務模塊也集納了對應服務內容。此外,在「i尚新天府」小程序內還嵌入了天府新區線上圖書館,用戶可以在線閱讀圖書和收聽相關學習講座。
  • 成都買房:天府萬科城屬於哪個區?天府萬科城詳情
    成都買房:天府萬科城屬於哪個區?想在成都買房?想了解成都房價?想知道成都優質樓盤?歡迎關注成都吉屋網資訊,幫你客觀分析不同樓盤優劣、爭取額外購房優惠、給你專業購房參考意見,請撥打400-7501-616 轉83810天府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眾多實力企業入駐,萬科房地產也是其中之一。
  • 「神鳥」新機遇——專訪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運營者代表
    新格局·戰略布局全部國際航線轉至「天府」 開拓更多貨運航線2019年7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東航基地項目開建,到今年6月,維修區機庫主體結構封頂、9月生產輔助區主體結構封頂,再到11月份的首階段竣工,都展現了東航在「神鳥」之地的成都速度,也代表了天府國際機場基地航司建設的一個「縮影」
  • 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建設:新上線6個項目
    本報記者郝飛攝4月8日,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全球網絡推介會舉行,吸引海內外60家知名企業及高校代表齊聚雲端,6個項目線上簽約,投資總額達214億元。就在一周前,這座新城剛過三歲生日。2017年,尋求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成都提出「東進」戰略,跳出盆地在更大範圍拓展載體和空間,推動城市跨越龍泉山向東發展,重塑城市經濟地理。
  • 5年間成都高新區發生了什麼?一個來自天空視角的答案
    這麼說好像不那麼直觀,我想告訴他的是,成都這5年,尤其是高新區這5年,真不是只多了高樓。「你把地圖打開,我們給你講講。」我讓他掏出手機。「來來來,你先把那個夜間光亮圖打開,你對比一下就知道了。」地球上夜裡最明亮的地方,往往是開發度最高、經濟最活躍的地方,對比下5年前和現在的成都,由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夜間亮度,一目了然。
  • 成都:地鐵回龍站和四河站 地鐵口成了臨時停車場?
    回龍地鐵站B口外,車輛停放在空地上近日,有市民通過成都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反映,希望能在地鐵回龍站和四河站周圍修建停車場,方便搭乘地鐵時停車。記者在回龍站B出口外見到了家住生物城、在軟體園工作的林敏,去年底5號線開通後,他幾乎沒在軟體園裡停過車。「開車上下班有一半的時間堵在路上,現在換5號線上班反而方便一些,因為是終點站,稍微早一點還有座位。」和林敏有同樣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數。
  • 註定要成為成都最熱的一個地方,買的就是這裡的規劃和稀缺資源!
    一直關注偶們號的盆友肯定曉得,年前就答應你們要來看哈怡心湖,尖尖不得食言的嘛買房=買資源,丟出去那幾百萬之前,先看看這塊地附近有啥,胸中有格局,眼中有規劃!首先,怡心湖片區位於劍南大道以西,屬於雙流,不在天府新區直管區範圍內。
  • 成都天府新區政務中心今日啟用 社保婚證暫在原址辦理
    記者注意到,大廳中央有一個類似格子間的區域,這是專門供辦事人員填單的地方,設計成格子間是為了隱私考慮。在二樓,還分布了除登記外的國稅、地稅其他業務,以及企業辦理公積金和購買發票的窗口。,正式移交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成都片區管理委員會管理和服務。
  • 成都今夜為你而亮!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6日訊(記者 喬永禎 攝影報導)近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汛救災省級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四川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汛救災省級表彰擬表彰對象進行公示。  為致敬先進集體和個人,11月16日-17日兩天,每晚7點半到11點,成都環球中心、成都339天府熊貓塔兩地將開啟燈光秀。  「正是你們昨日負重前行,才有我們今天歲月靜好。」11月16日傍晚,成都華燈初上,在環球中心、金融城雙塔、成都339等多個地標建築,以及成都多個重要點位的戶外LED大屏或外牆上,均出現了一句句暖心的標語。
  • 為成都心動 《心動的信號》牽手天府綠道
    成都是這一季節目的取景地,嘉賓大多是來自上海、重慶的「蓉漂」。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節目定位是都市男女戀愛社交推理真人秀。但從當前網上討論來看,節目最吸引人的,實則是處處細節背後,自然呈現的成都生活。  《心動的信號》,到底為誰心動?
  • 傳播天府文化 用書將成都時光掠影珍藏
    11月30日,2019天府書展上人流如織,位於1號館四川出版展區內的成都時代出版社展位活動不斷,吸引了很多觀眾,堪稱本屆天府書展上最受觀眾歡迎的展位。 工科出身的馮暉,用了四年時間,走遍了成都大大小小的街道,用一冊《成都街道漫步手記》記錄了成都100多條街道的前世今生,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也是他寫給自己生活了40多年的成都的第一封情書。 「你要了解一個城市,最主要的就是了解它的街道。」對於馮暉而言,一個城市的街道就是它的骨架與經絡,他手繪60多幅街道線路圖,「我希望讓更多人了解成都,愛上成都。」馮暉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