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成都天府新區政務中心今日啟用 社保婚證暫在原址辦理
天府新區華陽片區,天府大道連接南北。12月1日起,雙流13鎮(街道)由天府新區成都片區管委會管理。
12月1日,工人正在安裝「成都市天府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的招牌。
天府新區華陽南湖片區環境優美。
華陽車站見證了華陽的發展之路。
華西都市報:今天起,成都市天府新區政務中心正式對外服務。除了中心主要面向企業提供的服務外,面向群眾的相關社會管理項目,已大部分下沉到鄉鎮級社區,方便就近辦事。特別提醒:已移交的13個鎮(街道)的社保、醫保和婚姻登記暫維持原址辦理不變,具體變更時間將另行通知。
隨著天府新城成都直管區正式接收雙流13鎮(街道),全新設立的成都市天府新區政務服務中心也於昨日進入系統調試階段,將於今日正式對外啟用,提供社會管理服務。華西都市報記者昨日獲悉,政務中心主要面向轄區內企業提供「一條龍」服務,面向群眾的服務則下沉到了鄉鎮、街道辦及各社區,方便群眾就近辦事。
現場探訪
大廳仍在調試安招牌
昨日下午4時許,華西都市報記者來到政務中心所在的天府大道南段1632號。中心所在的大樓外,仍是繁忙的籌備景象,工人推著施工小車忙碌來回。在大樓正門口上方,工人正在安裝「成都市天府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的銅字招牌。
走進大廳內,整潔寬敞,布置有序,正前方是服務前臺,右側放置著飲水機和幾張沙發。入口處,張貼著一張寫著「系統調試,敬請諒解」的紙張,提示調試時間為12月1日的15時至24時。
功能格子間裡填單子
大廳工作人員介紹,該大廳主要面向企業展開服務,同時在布局上打破了傳統,站在為企業提供高效的「一條龍」服務的角度出發,進行功能分布,因此在大樓的一樓和二樓都有國稅辦事機構分布。
整個大廳分布有註冊登記區、經濟發展服務區等。記者注意到,大廳中央有一個類似格子間的區域,這是專門供辦事人員填單的地方,設計成格子間是為了隱私考慮。在二樓,還分布了除登記外的國稅、地稅其他業務,以及企業辦理公積金和購買發票的窗口。
提醒 社保婚證暫維持原址辦理
華西都市報記者昨日在天府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看到,面向公眾服務的大廳共有兩層,總共設有80多個窗口,14名首席代表將代表相關職能部門,在此根據授權行使部門職能,合力將辦事時限縮至最短。
今天起,天府新區政務中心即可正式對外服務。工作人員提醒,目前大廳外圍仍在施工,可能出現部分業務無法當場辦理的情況。但由於公告已在前期發出,他們將兌現對群眾的承諾,即使由工作人員到成都的相關部門跑腿,也會堅持如期對外開放,提供相應服務。
目前,除了中心主要面向企業提供的服務外,面向群眾的相關社會管理項目,已大部分下沉到鄉鎮級社區,方便群眾就近辦事。天府新區直管區的群眾如需辦理相關業務,可就近前往所在鄉鎮和街道。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已移交的13個鎮(街道)的社保、醫保和婚姻登記暫維持原址辦理不變,具體變更時間將另行通知。
政務中心常態類審批服務事項分4種
政務服務中心把審批服務事項分為常態和非常態2類。常態類審批服務事項,將按即辦件、承諾件、聯辦件、上報件4種方式進行辦理。
非常態類審批服務事項,由政務服務中心提請職能部門研究,職能部門根據職責制定標準,政務服務中心按其標準執行並納入常態化管理。
1
即辦件
程序簡便,申報材料齊全,可當場或當天辦結的一般審批服務事項的,屬即辦件。即辦件應即收即辦,現場辦結。
2
承諾件
審批服務事項需經行政機關檢驗檢疫、現場勘查等實質性審核或涉及2個部門的,屬承諾件。承諾件必須在承諾時限內辦結,承諾時限必須低於法定時限。
3
聯辦件
審批服務事項需3個以上主管部門審批的,屬聯辦件。聯辦件由政務服務中心牽頭,按照並聯審批規則,在承諾時限內辦結。
4
上報件
審批服務事項需報上級部門審批的,屬上報件。上報件由窗口工作人員檢查申報資料,符合條件的,予以受理並立即履行初審程序,及時上報,相關職能部門予以配合,加強對上溝通協調。
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頭號任務」
新建擴建政務中心辦民生大事
政務服務業務下沉基層,諸多事項可到街道辦理
變化解讀
從12月1日起,雙流縣萬安鎮、興隆鎮等12個鎮及華陽街道部分區域內的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事務,正式移交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成都片區管理委員會管理和服務。同時,在天府新區成都片區設立法院、檢察院前,授權雙流代為行使其司法管轄權。
昨日是移交的第一天,新納入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下簡稱直管區)的諸多街道均不約而同地表示,現在需要處理的「頭號任務」就是新建擴建政務中心,辦好老百姓的民生大事。
此次調整究竟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這些變化是否影響到普通市民的生活?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走入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現場探訪。
準生證
社區把材料網上傳街辦
家住雙流華陽街道二江寺社區的林芳懷孕兩個月,辦準生證變成最迫不及待的事,可小林的老公王弘堅持等12月之後再辦。華陽街道的變化和孩子的準生證有什麼關係?王弘告訴記者,他聽說華陽街道劃歸到天府新區成都片區管委會之後,準生證能辦得更快。
據華陽街辦社會事務與計劃生育科李科長介紹,以前區內居民辦準生證,男女雙方要在戶籍所在地的社區填寫申請表,準備好材料和蓋章申請表,再到街辦現場辦理準生證。
但12月1日之後,居民就不需要再自己揣著材料到街辦等著現場辦理,在社區提交材料時,社區就直接將材料從網上傳給街辦,街辦直接辦好之後,居民到街辦領證就行了。
開公司
不用再找人代辦跑雙流
居民的辦證時間減少了,準備在華陽開公司的李經理「跑證」的路也變少了。李經理告訴記者,從公司的選址到雙流政務中心有18公裡,自己開車差不多要半個多小時,他此前一直在找代理公司幫著弄材料,就是怕忘帶啥來來回回折騰。
但成都市天府新區政務中心啟用之後,李經理就可以去這邊辦註冊,天府大道南段1632號的政務中心,距離公司6公裡,基本上開車十幾分鐘就能到。「就不需要代理公司了,省了一筆錢哦!」
除了註冊公司變方便了,李經理和記者說,想到以後單位有了啥事情,都能跑到政務中心就近辦,就覺得自己當時選址的眼光好啊。大變革政務服務業務下沉基層
這些變化,都源自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的一項重大變革——將大量政務服務業務下沉到基層辦理。以華陽街辦便民中心為例,在移交後,重新選址擴建的便民中心面積比以前大了7.8倍,並且受理的事務將從原先20餘項增加到160項,服務窗口也將從6個增到40個。
「我們粗略估算,移交直管區後,整個鄉鎮來辦事的居民將是以往的10倍左右,所以擴建勢在必行。」在天府新區直管區太平鎮,鎮黨委副書記陳官明說,現在便民服務中心擴建到了140平方米,還新增了5個服務窗口。從12月1日起,有180多項審批服務能直接在便民服務中心辦,將大大方便鄉鎮居民和各類企業辦事。
當地住戶唐宗友就從太平便民服務中心得知,「以前中心能直接審批和辦理的項目只有十幾項,很多申請只能收攏,集中送到縣上去辦,」他告訴記者,「聽說現在大部分項目都可以直接在這裡辦,節約時間又不用跑腿,方便多了。」
過渡期
直管區暫選擇租樓辦公
直管區新建政務中心,華陽街道辦遷建便民中心,多個鄉鎮擴建便民中心。據悉,雙流13個鎮(街道)移交直管區後,最大的變化就體現在社會和經濟管理事務下沉到基層這一點。對此,華陽街道辦一工作人員直言,「幾年前,華陽的中心工作圍繞引進投資項目展開;現在隨著發展規劃的成熟,我們正在向服務性主體的定位轉變。」
對此,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發展策劃局相關人士也表示,現階段,所有工作圍繞「民生」進行,全力規劃並新籌建了為全區服務的政務中心,對直管區的辦公地點,將暫時選擇租用華陽一處商用辦公樓。上述13鎮(街道)移交直管區後,為避免給居民生活辦事帶來不便,相關社會管理和服務工作仍有一段時間的過渡期,將逐步引導居民前往新確立的便民中心和政府中心辦事。
新區展望
「這座未來的國際化現代新城區,將充分體現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成都規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成都天府新區的建設,到2015年,在蓉國際機構與總部數量將達到20個,2020年達到200個,2030年達到300個。航空旅客吞吐量也將從2015年的4000萬人次/年,上升到2030年的10000萬人次/年,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國際化現代新城區。
貫通三大圈層
再造一個「產業成都」
「作為西部的中心城市,成都在區域內的經濟地位非常突出。」國務院參事室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曾表示,天府新區建設是成都承接產業梯度轉移、提升在成渝經濟區當中的經濟能級的重要舉措。
自規划起步,天府新區就站在了高戰略平臺上,按照國家創新型城市高起點規劃、高品質設計、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
具體來看,天府新區主要包括成都市高新區南區、雙流縣、龍泉驛區、新津縣等。其中,天府新區成都片區的面積有1293平方千米,約佔整個天府新區規劃面積的81%。規劃不僅貫通了成都市域經濟的三大圈層,而且把成都市域經濟圈和泛成都經濟圈緊密聯繫起來。
天府新區的發展目標之一,就是再造一個「產業成都」。成都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天府新區將打造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現代產業集群,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和高端製造業,集聚發展高端服務業,積極發展休閒度假旅遊和現代都市農業。而在產業建設中,已經制定出清晰的發展路線:優先重點發展製造業,並逐步向研發、服務業發展。
集約智能低碳
新老城區雙中心格局
「成都老城中心和天府新區的新中心將構成雙中心格局。」據該片區規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天府新區新中心將重點集聚科技、商務、文化等高端服務功能,打造為天府新區的標誌性亮點區域。
「天府新區與同等規模的傳統城市相比,將減少94%的垃圾填埋,減少69%的碳排放,減少52%的能耗,節約5/6的土地,節約36%的用水。」該負責人透露,在此前公布的天府新區的規劃思路中,始終貫穿「山水環繞、組合布局;產城融合、三位一體;城鄉統籌、生態田園;集約發展、智能低碳」的理念。
在規劃展覽圖上,獨立的「天府新區綠地系統規劃」十分惹眼,一條條「綠絲帶」形成了「一區兩楔八帶」的格局,成都向東向南領域成為「綠地核心」。有關人士介紹,「巨大的城市再造,需要強大的水、電、氣、能源、交通等多方面做支撐。天府新區將通過廣泛採用新能源、新技術和綠色交通,構建起快捷、低碳的交通系統。」華西都市報記者羅琴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