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後,中國首次境外作戰獲勝,孫立人救出7000英軍

2020-12-20 騰訊網

作者:鍾一

戰爭史就如大海一般波瀾壯闊。當我們凝視它的時候,永遠無法看清楚它所有的面貌。只有當人們對戰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之後,人們才會更加珍愛和平。

在抗日戰爭中,有一支特殊的隊伍叫中國遠徵軍。他們為了保衛大西南後方,遠赴緬甸與日寇作戰。山川異域之下,埋藏了太多太多悲壯的故事。自甲午戰爭之來,中國軍隊在異域取得的首場勝利,便是中國遠徵軍實施的仁安羌戰役。

1942年,日寇進入緬甸,仰光告急。在此情況之下,我國派出十萬部隊遠徵緬甸,保護中國當時唯一的對外聯繫通道——滇緬公路。

劉放吾將軍

當遠徵軍進入緬甸之後,英國總司令亞歷山大將軍向新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請求援助。因為當時的英緬軍在日寇的猛攻之下,死傷慘重,幾近崩潰。孫立人將任務交給了113團,團長是黃埔六期生劉放吾。

4月14日,7000日軍佔領仁安羌油田,將英緬軍一師包圍在油田東北、平牆河以南地區。劉放吾得知英緬軍被包圍的消息之後,立即帶領部隊向仁安羌地區進發。兩日之後,113團到達仁安羌區域,隨後立即布防。

史萊姆得知113團到達之後,立即趕到陣地,與劉放吾商量戰略部署。隨後史萊姆將一張英文便條交給劉放吾,上面寫道:「致113團長劉上校,茲派貴官率領貴團全部兵力,乘汽車到達平牆河地區,然後你將與安提斯準將會合,他將配合你行動,你的任務是攻擊並消滅平牆河北岸兩英裡處的日寇。」

炮火中的113團戰士

劉放吾了解了史萊姆的安排之後,於次日向日寇展開兩翼包抄。包抄之勢形成之後,遠徵軍與被包圍的英2緬軍裡應外合,讓日寇兩面受到攻擊。整個戰局形勢,讓日寇成為了甕中捉鱉,但是日寇的裝備精良,猛攻「甕瓶」,試圖撕開口子突圍。

日寇在大炮和戰機的配合之下,向113團發動了猛烈的攻勢。任由日寇不斷轟炸的話,顯然對113團極為不利。劉放吾劍走偏鋒,帶領戰士們直接向日寇的正面陣地突進。如此下來,日寇的大炮和戰機就失去了作用,日寇將直面113團的戰士們。

雙方近距離激戰直接從早晨打到下午,最終打得日寇潰不成軍,日寇們只能放棄陣地,跳入平牆河,涉水逃竄。

當天晚上,113團佔領了平牆河以及周圍區域的各個要點,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應對日寇隨時可能到達的反撲。不久,孫立人命令劉放吾立即渡河接應在仁安羌油田被圍的英緬軍。

英緬軍與遠徵軍113團士兵合影

113團在次日拂曉成功抵達油田區域,劉放吾掃視了一下周圍環境之後,命令全團立刻開火,救援盟軍。子彈和炮彈在空中來回穿梭,天空被戰鬥的火焰照得慘白。戰鬥從拂曉打到當日的傍晚6時,日軍陣營血流成河,哀嚎不斷,眼見已經無法扭轉失敗的戰局,只能丟盔棄甲,倉皇逃竄。113團成功地解救了英緬軍一師總共7000餘人,許多英軍直接跪在戰士們的面前,表示感謝。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最終會是中國軍隊在危急時刻拯救他們。在此之前,中國軍隊在他們心中一直是弱小的。

英軍撤到安全區域之後,日寇又發動了反攻。劉放吾率領部隊與日寇血戰3個小時,將反攻的日寇全部殲滅。

縱觀整個仁安羌戰役,劉放吾用不足1個團的兵力,擊退了日寇部隊,斃敵1200餘人,傷敵不計其數。而113團犧牲了189人,傷294人。兩相對比,戰績輝煌。

仁安羌紀念碑

甲午戰爭以來,舊中國飽受欺凌。仁安羌一戰,是中國在異域的首次勝利,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當時的重慶當局為紀念這場戰役,將113團取得勝利的4月20日,定為「克復仁安羌解救英軍日」。

相關焦點

  • 以800士兵攻打日軍兩個聯隊,救出數千英軍,只有孫立人敢做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共同對日作戰的中、美、英三大盟國決定成立中國戰區,由蔣介石任中國戰區總司令,美國的史迪威中將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兼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太平洋戰場和已經堅持對日作戰長達四年半的中國戰場,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線(亞洲——太平洋戰線)上反法西斯盟國對日作戰的兩大主戰場。中緬印戰場則是這兩大抗日主戰場的戰略結合部。
  • 中國將軍在緬甸做了啥?英軍官兵很激動,高呼:中國萬歲!
    軍校畢業回國後,在宋子文的盛邀下,孫立人由陸海空軍司令部侍衛隊上校副隊長,調入到稅警總團,任第二支隊上校司令。抗戰期間,孫立人率稅警總團重創日寇,戰功卓著。 1942年1月,日軍將矛頭指向緬甸。國民政府組建中國遠徵軍,開赴緬甸。孫立人的稅警總團其中三個團改編為新38師,孫立人任師長,入緬作戰。
  • 紀念七七事變特輯:孫立人活埋400日軍,為被糟蹋的中國婦女報仇
    中國千百位抗日將軍中,只有孫立人將軍敢講這話,敢做這事,能做成這事。中國遠徵軍第一次遠徵幾乎全軍覆滅,只有孫立人的新三十八師雖敗猶榮,揚威緬北讓美英盟國刮目相看中國軍隊。仁安羌一役,孫立人率113團1000多人殺入八倍於我軍的日軍重圍中,殺日軍千餘人,救出7000多英軍,500多名盟國記者和傳教士,並將被日軍奪去的英軍200多件重裝備奪回送還英軍。向來狂妄自大的英軍第一次高呼中國萬歲,中國軍隊萬歲。
  • 「中國遠徵軍」初次入緬協同英軍作戰,打出中華軍人的士氣!
    中國與盟國地面部隊直接協同作戰的地域是中、緬、印戰區,這個戰區涉及多個國家的軍隊,它的地域構成非常複雜,這也是後來導致中國遠徵軍初次入緬大敗而歸的重要因素。當時在中國境內並沒有任何成建制的美軍地面部隊,他能夠指揮的軍隊就是準備開進緬甸戰場、配合英國軍隊作戰的中國入緬遠徵軍。有備而來的日軍迅速佔領了仰光,在緬甸西北與英國軍隊相持於伊洛瓦底江、列賓一線,北面與中國入緬遠徵軍對峙於派育、同古一帶。在同古,中日軍隊激戰四晝夜,日軍也承認這是日軍在東南亞作戰遭遇的第一場硬仗。到4月1日,中國軍隊放棄了同古。
  • 「清華驕子-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孫立人將軍的傳奇故事
    之後的1924年孫立人從清華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然後孫立人考取了庚子賠款公費留美學生,獲得直入普渡大學三年級加修土木工程的資格,一年後取得學士學位。孫立人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土木工程師,畢業後他在美國橋梁公司任職不到半年後。目睹了中國的貧窮和落後的孫立人決意改學軍事,決定從軍事入手上實現強國夢想。
  • 淞滬會戰中十三發彈片的孫立人,到緬甸打的日軍十八師團四處逃竄
    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戰場上就出現過不少立下過赫赫戰功的將領,孫立人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位。這位被譽為「東方隆美爾」的將軍在緬甸戰場,讓日軍看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國軍人。孫立人出生於安徽廬江,後來考入清華大學。清華大學畢業之後,孫立人又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公費留學的資格,直接進入美國普渡大學三年級加修土木工程系,僅用一年就畢業了。
  • 被日軍尊稱「中國軍神」的孫立人有多傳奇?斃敵3萬,壽長90歲
    之後,他在美國橋梁公司任工程師約4個月。 (二)棄文從武,報效祖國 此時的中國,軍閥混戰,民生痛苦,且受到帝國主義列強的環伺,尤其是日寇的虎視眈眈。向有報國之志的孫立人決定投筆從戎,他改學軍事,考入美國維吉尼亞陸軍軍官學校。這是美國著名的軍校,有「南方西點」之稱。
  • 孫立人活埋一千多名日本戰俘?親歷者道出真相
    在清華學校學習的日子裡,孫立人酷愛體育運動,身高1米85的他在各類運動中尤其擅長籃球,並擔任清華籃球隊隊長,正是這樣一位大個子的青年,在1921年入選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率隊於上海舉行的第五屆遠東運動會擊敗菲律賓、日本隊,為中國在國際大獎賽中獲得第一次籃球冠軍。 在輾轉青島、北京等地之後,留美學習土木工程學。
  • 孫立人活埋一千多名日本戰俘,親歷者道出真相
    在清華學校學習的日子裡,孫立人酷愛體育運動,身高1米85的他在各類運動中尤其擅長籃球,並擔任清華籃球隊隊長,正是這樣一位大個子的青年,在1921年入選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率隊於上海舉行的第五屆遠東運動會擊敗菲律賓、日本隊,為中國在國際大獎賽中獲得第一次籃球冠軍。在,輾轉青島、北京等地之後,留美學習土木工程學。
  • 抗日名將戴安瀾和孫立人對比實力如何?
    該師是新建的第五軍的主力師,對外號稱是中國軍隊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機械化師。5月,率部參加抗擊日軍進犯的隨(縣)棗(陽)之戰。6月17日,晉升陸軍少將。9月,參加長沙保衛戰。11月,參加桂南崑崙關戰役,1941年12月16日,率領第200師開赴緬甸對日作戰;後在緬甸作戰中英勇犧牲!孫立人將軍,於1900年出生,1924年,孫立人從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緊接著就考取公費留學。
  • 駐印英軍竟要繳新38師的械,孫立人:你動老子一下試試
    1942年4月中旬,日軍第33師團向仁安羌發動進攻,英軍再次不戰而逃。但這次在逃跑之前,他們總算幹了一件靠譜的事兒,把仁安羌的油田給破壞掉了。自從日軍進攻緬甸以來,英軍就一直在逃,這方面的經驗十分豐富,因此從來沒有被日軍包圍過。但這次卻出了意外,逃跑的大軍中除了作戰部隊外還夾雜了數百名傳教士和記者,大大拖慢了速度。
  • 英國授予孫立人帝國勳章,20年後才發現,最該表彰的人正在賣煤球
    孫立人一戰成名獲頒英帝國勳章日軍一路尾隨追擊英緬部隊,1942年4月14日,英緬第一師和裝甲七旅7000餘人,被日軍兩個聯隊約2000餘人堵截在緬甸西北部的仁安羌油田。由於英緬軍隊缺彈缺水,士兵士氣非常低落,已有投降打算,情況十分危急。英緬軍司令緊急向中國遠徵軍司令部求援。
  • 二戰史上最大逆襲竟由我國軍隊創造的:數千英軍大呼中國萬歲!
    在其凌厲攻勢下,英軍科固瓦、薩特丹陣地以及新榜衛防線先後被突破口。接下來的兩天中,日軍勢如破竹,又先後攻佔米昌耶、薩斯瓦、東敦枝等地,英軍一潰千裡。4月13日,英軍駐緬甸總司令亞歷山大被打得焦頭爛額,只得中國軍隊求援。當天下午,中國遠徵軍司令長官部奉南京方面指示,立即派出第66軍新38師前往緊急地帶布防。
  • 這位中國將軍在美國隱居50年,亮出真實身份轟動美國,他是誰
    他率領部隊戰勝了日軍,救出了7000名英軍和約500名美國記者及傳教士,他的功勞不可磨滅。但世事難預料,明珠蒙塵,劉放吾將軍因為小人替代自己名號去欺瞞世人,因上級而受到牽連。對於這些不必要的災禍,他沒有放在心上,而且讓時間去安撫一切。劉放吾,湖南人,出生於1899年。畢業於黃埔軍校。
  • 不管任何日軍部隊,只要碰上孫立人的新38師,都會乖乖寫好遺書!
    日軍早就把仁安羌油田視為囊中之物不予轟炸,於是將這裡的英緬軍第一師主力共7000多人團團圍住,並且切斷水源,打算逼迫英軍投降。此時,距離仁安羌最近的遠徵軍,就是駐守曼德勒的孫立人的新38師。英軍最高統帥亞歷山大和史迪威把希望寄托在了中國遠徵軍副總司令杜聿明和新38師師長孫立人的身上,希望他們能夠提供援助之手。
  • 孫立人夫人不育,讓家庭護士嫁給孫立人,結果4個子女均是學霸
    在我國近代歷史上,蔣軍當中也有一些「能打」的將領,這當中,孫立人就尤為顯著。在抗日戰場上,他曾一戰擊斃過3.3萬日軍,是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在緬甸戰場上,他成功拯救了7千英軍,被譽為中國軍神。此外,他還戰勝過林帥。都說虎父無犬子,那麼孫立人的子女後代又發展得怎麼樣了呢?
  • 1942年,仁安羌大捷後,孫立人手下的三個團長結局如何?
    1942年4月,駐守在緬甸的英國部隊以及戰地記者、傳教士等7000餘人被日軍包圍在仁安羌,當時英軍以老弱病殘為主,面對精銳的日本部隊無可奈何,最終只能向國民政府求救。國民政府接到求救電報後命令新編38師前往仁安羌救援,孫立人師長接到任務後帶領新編38師113團前往仁安羌,救援被圍困的英軍。113團星夜趕路,4月17日凌晨奇襲駐守在仁安羌的日軍。最終以一千兵力打敗了數千日軍,解救出被包圍的英軍以及戰地記者等7000餘人,史稱「仁安羌大捷」。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仁安羌大捷後,孫立人手下的三個團長結局如何?
  • 孫立人率新38師來解圍,7千英軍為什麼無動於衷?已做好投降準備
    1942年3月8日,英屬緬甸首都仰光淪陷,中國遠徵軍雖然錯過了入緬作戰的最佳時機,但依然決定出國作戰奪回仰光,打通唯一的陸上國際援助通道——滇緬公路。但事與願違,不爭氣的英軍只顧逃跑,簡直就是遠徵軍的「豬隊友」。  同古阻擊戰,正是英軍不打招呼撤退,致使遠徵軍第200師深陷重圍。
  • 這位中國老人在海外默默隱居,卻被英國首相,美國總統,揭開了他埋藏半個世紀的秘密……
    1942年4月,7000多人的英軍,被日軍阻絕於緬甸仁安羌,水源斷絕,後有追兵,英軍徹底陷於絕境。由於我軍僅有一個團,英軍統領斯利姆將軍,對他的能力和軍隊都心存疑慮,於是,孫立人師長就陪同,斯利姆將軍前往113團視察。
  • 臺灣孫立人墓地:棺槨至今未入土,生前被軟禁33年,遺願葬回大陸
    【孫立人】 孫立人,安徽廬江人,抗日名將,有著「東方隆美爾」、「叢林之狐」之稱。年輕時孫立人身材高大,長相帥氣,曾以安徽第一名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庚子賠款留美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