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是怎麼死的?科學家們莫衷一是,有的說是小行星撞地球;有的說是氣候突變,過低的氣溫不利於產生雌性幼崽;有的說食物匱乏;更有甚者說是外星人襲擊了地球。
在我看來,這些都不足以導致恐龍的滅絕。其真正的原因不是外界,而恰恰是恐龍自身龐大的體格。簡言之,恐龍都是大死的!
原因如下:
一是巨大的體格,血循環路徑必然很長,在氣溫較低的時候,血液循環就會變慢,血液攜帶的養分就不能及時補充大腦和四肢,導致暈厥和四肢僵化,容易摔倒,一旦摔倒,就會像烏龜翻蓋一樣很難在站立起來。
二是巨大的體格需要巨量的食物來支撐,但進入氣候寒冷的時期,植被不在繁茂,小動物們都是減少了野外活動,有的冬眠有的則鑽進了洞穴,恐龍很難找到足夠的食物,只能在饑寒交迫中死去!
三是如果不想死,就得找足夠大的容身洞穴,但這種天然形成的洞穴少之又少,偶爾有之,也會被其他恐龍佔據。這樣既找不到食物,又沒有避寒之所,他們只有死路一條。即便找到了巨大的洞穴,要想同時容納兩條以上霸王龍等巨大體格恐龍,也幾乎不可能。即便可以容納一公一母,母的最終也會成為飢餓雄性的最後晚餐。
綜上所述,恐龍滅絕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巨大的不堪重負的體格。這種巨大的體格在氣候溫熱的,動植物繁盛的時代是其生存的優勢,但在白堊紀後期-氣溫突變時期,卻成為其走向滅亡的淵藪。
1、恐龍擁有龐大的骨架,大腦距離四肢有很長的距離,神經系統和血液系統綿長。不能快速有效的反饋來自四肢的觸感,也難以的向四肢下達正確的指令,這導致了恐龍行動遲緩,既不能有效應對風險,又不能高效捕獲獵物。
2、恐龍巨大的體格決定了他們必須捕獲巨量的獵物熱量才能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一旦獵物減少,他們就會因吃不飽變得很虛弱,一旦栽倒就很難再爬起來。
3、在擁擠的紅海或狹窄的山路,恐龍巨大體格的恐龍想要掉頭都很難。一旦步入歧途,就無法回頭。正所謂:船大難掉頭!只有無奈的走向不歸路。
所以,現在的巨型企業,在經濟蕭條時代就面臨和恐龍一樣的危機。
關注天演之源,更多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