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卡普空在生化危機1和2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功後,製作人三上真司便趁熱打鐵開啟了同類型遊戲的另一款系列——恐龍危機,不過它的熱度遠不及其前輩生化危機,僅出了三代和一款「槍下遊魂」便成為了歷史,究其原因是兩者的操作模式和背景氣氛過於相似,可以稱之為生化危機的恐龍版。
《恐龍危機》改變了生化系列前期慣用的「3D人物和2D場景組合」,連場景也3D化了,它會隨著主角行走的過程而改變角度,免去了生化系列常見的「死角」問題,但是由於2000年的3D技術還不像今天那般精細,因此布景和物品的鋸齒甚多,再者遊戲中的道具均設計為懸浮在地面上,使得整個畫面看上去相當粗糙。
在敵人設定方面,恐龍無論是體力、攻擊力還是移動速度都遠勝於生化系列中獵殺者和舔食者等怪物,霸王龍更是如神一般的存在,完全是不死之身。相比之下,主角們的槍枝威力和彈藥數量甚為寒酸,因此在整個遊戲裡你只能以逃亡為主,玩家很難用躲殭屍的身法來避恐龍,恐怖程度自然增加不少。
由於《恐龍危機》發售的時間和《生化危機3》很接近,因此當年我很快就轉入了後者的鏖戰中,等我想重玩時,續作《恐龍危機2》的PC版已經上市了,據說畫面比前作更優秀、戰鬥也比前作更爽快,於是我便跳過一代來進入二代的世界中,看一看這牛吹得是否名符其實。
《恐龍危機2》恢復了生化系列經典的「3D人物和2D場景組合」,大概是因為《恐龍危機》的「多邊形」背景遭到了不少負評,再者前作的活動區域主要在一個現代化設施內,而續作則增加了大量的原始叢林、山地湖泊等自然場景,若完全用3D建模來製作的話失真程度較高,反之2D的精描細繪就養眼得多。
由於兩作的間距僅有一年,故3D的人物和恐龍建模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操作和物品欄的設定基本是沿用前作的模式。主角除了蕾吉娜外還增加了一位壯男迪蘭,兩者在不同的時間段輪流上陣,為了避免走相同的路線,遊戲設定迪蘭只能打開有常春藤纏著的門(用大刀砍),蕾吉娜則只能打開有電子門禁的門(用光刀激活),而變化最大的莫過於遊戲的風格,完全由解謎探險變成了魂鬥羅式的射擊遊戲。
比起生化系列和初代的《恐龍危機》,二代的恐龍數量可以用天文數字來形容,哪怕你擁有無限子彈也不可能將遊戲中的恐龍全部消滅,當玩家打倒畫面中的恐龍後,只要移動到下一個2D場景就會有新的恐龍刷新出來,假如你願意的話可以在兩個畫面來迴轉悠來無限刷恐龍。
與此同時,在《恐龍危機2》中不必擔心會出現子彈打光的情況,哪怕在HARD難度下,除非你是個喜歡有事沒事就連發的菜鳥。即便真的打光了子彈,玩家也可以使用隨身的砍刀或雷射刀來打擊恐龍,要實在沒本事就撒開腿逃命吧,只要不紅血的話多半能逃出尾隨恐龍的魔爪。
玩家每走上一段都會遇到安裝在牆壁上的小型終端V.C.S,除了用於存檔外,你還能在那裡購買藥品、裝備、子彈和增加子彈貯量的彈匣,隨著戰局的發展裡面還會出現新式的武器,讓玩家能對付更強大的恐龍。
購買用的金錢來源於打倒恐龍所得到的分數,比如擊倒一頭迅猛龍可得100點,如果在數字消失前再擊倒另一頭,那麼得分會變成120點,第三頭為140點,依此類推,使用連擊來消滅恐龍比逐個慢慢打倒會獲得更多的積分。如果能在當前的區域無傷進入下一個區域,那麼在開門畫面(加載)時會有數額相當可觀的「無傷分」,因此如何能獲得最高分數成了玩家在《恐龍危機2》中主要的鑽研內容。
除了充裕的子彈數量外,利用得分來購買道具的系統進一步鼓勵玩家多花時間來屠殺恐龍,而不是像前作或生化系列那樣以閃躲為主,整個遊戲的流程可以簡述為:打倒恐龍——獲取點數——購買槍械彈藥——打倒更多的恐龍,傳統的解謎元素在《恐龍危機2》中幾乎消失殆盡,僅有的幾個謎題都淪為了不用費腦子的「送分題」,絕對是榆木腦玩家的福音。
由於遊戲風格上的改變,《恐龍危機2》在動作方面作了不少強化,比如取消了步行,只要玩家一移動就默認為奔跑,而且還可以進行移動射擊,180度轉身和緊急閃避更是標配技能。除此之外主角們還增加了副武器的設定,最早體現在刀具的使用上,原本用於奔跑的V鍵改為出刀,這樣玩家就不必如生化系列一般動輒轉入道具欄中更改,既節省了時間又便於戰術的調整,這一設定後來被應用在《生化危機DS》上。
到了中期玩家還可以在終端購入小型的輔助武器,比如火牆槍,它可以在主角前方打出一道火牆,阻隔迅猛龍的圍攻,然後再使用主武器擊殺之;火雷槍可以將身披重甲的蜥結龍打翻在地,然後再用主武器在它們的肚子上施以致命一擊,要注意的是輔助槍械的攻擊力並不強,別指望光靠它來消滅敵人,必須要和主武器配合使用。
為了讓遊戲不至於太單調,除了平常的陸地戰外設計師還增加了趣味十足的船戰、水戰、炮戰、坦克戰等,最有意思的當屬在水下與長頸龍的較量,原本在水面一打長脖子就會掛掉的長頸龍到了水底就變成了「無敵潛艇」,由雜魚直接升級為BOSS,而穿著厚重潛水服的你在水底的靈活度與它剛好成個反比,要打贏這場仗可不容易。
出人意表的是最終BOSS並非由初代就擁有不死之身的霸王龍,而是一頭比霸王龍體型更龐大的「巨獸龍」,這貨一出場就把纏著主角們的霸王龍秒殺,最後玩家只能依靠啟動衛星上的電磁炮來將它打成肉醬。
結局是比較老土的「你走我掩護」模式,蕾吉娜返回未來,而迪蘭和「女兒」寶拉則留在白堊紀,這一切是為後來的《恐龍危機·槍下遊魂》埋了伏筆,寶拉將與從二戰穿越回恐龍時代的男主角麥克一起決戰群龍。
當你成功通關以後,系統會開啟一個「恐龍競技場」模式,在這裡玩家可以選擇主角蕾吉娜、迪倫、兩名前作的主角和一輛坦克來在一個圓形狹小的競技場中與各種恐龍較量,最後的BOSS是霸王龍(謝天謝地,不是巨獸龍……),擊倒它後就能通關,系統會根據你的表現分數來評級。
當你獲取的分數達到要求時便可以激活遊戲中各種恐龍來參加競技場戰鬥,流程與人類選手是一樣的,讓玩家體會一下使用恐龍作戰的快感。
對於鐵桿的生化迷和恐龍迷來說,《恐龍危機2》顯然是一個異類,但勝在口味大眾化、入手容易。可惜彩蛋和隱藏元素不多,尤其當你取得11個DINO FILE後會入手一張白金卡,重新進入劇情模式使用後子彈會變成無限,個人認為這一獎勵對子彈量本就相當充足的《恐龍危機2》來說並不合適,若是能增加一些隱藏武器或新的模式(比如小刀戰、限時戰等)相信會更吸引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