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女子騎電動車左小腿摔骨折,手術一周後為何大片肌肉壞死?

2021-01-15 浙醫在線


25歲王女士(化名)如今已恢復得和常人一樣了,走路上班、逛街都不在話下。但回想起一年前的那次車禍,她仍心有餘悸。


當時王女士剛新婚不久,一天在路上騎電動車和一輛小汽車發生車禍,她連人帶車摔倒在地,當下就疼得站不起來了,左小腿紅腫得厲害。


王女士被送到當地醫院治療,診斷為左小腿骨折,第二天,她左小腿腫脹有所減退,疼痛感減弱,醫生給她做了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起初並沒有出現任何的不適,但術後一周左右,醫護人員為她換藥時卻發現,她的小腿出現異常情況,經檢查,小腿大片肌肉壞死、神經損傷,還伴有感染。



術後為什麼大片肌肉會壞死?
外傷腫脹還未完全消退時
不要盲目手術


王女士被緊急轉院至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王建衛一看到她的情況,就確定這是小腿骨折術後並發骨筋膜室症候群伴感染


為什麼在醫院做手術後卻出現大片肌肉壞死?


王建衛說:「在外傷腫脹還未完全消退時進行手術,很容易引起骨筋膜室症候群並導致肌肉壞死等一系列嚴重併發症。」


骨筋膜室症候群是創傷骨科較常見的骨折早期併發症,常見於小腿和前臂,其原因是傷後肢體因腫脹而影響筋膜間室內的血液循環,最終導致肢體的感覺和功能障礙,及早發現並及時治療可避免出現肢體傷殘等嚴重後果。


王建衛分析,主要是因為當地醫護人員對患者的外傷理解不到位,對骨筋膜室症候群也意識淡薄,在患者外傷腫脹沒有完全消退時,盲目進行手術造成的。


「如果當時醫生等她外傷腫脹完全消退再手術,可明顯減少嚴重併發症的發生,就完全是一個小事件了,患者也不用再遭這麼多罪。」


王女士在浙大二院治療期間,王建衛等醫生團隊為她做了十多次手術,反覆清創、放置外固定架,處理感染、骨缺損及重建功能。



 

拿到X光片的那幾秒鐘
王建衛腦海裡回放
患者受傷的過程


作為骨科創傷中心醫生,王建衛遇到的患者大多是車禍、高墜等嚴重創傷患者,或是病情比較複雜的骨折患者。他一年手術量達600多臺,經常從早晨8點進入手術室後,直到晚上10點才出手術室,往往一臺手術就持續四五個小時。


他的手機相冊裡,除了家人的照片,最多的是患者的X光片。



「外傷與疾病不同,其致傷原因是外力,因此作為創傷醫生需要理解外力的致傷機制,臨床中幾乎沒有一個創傷患者情況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怎麼看X光片,如何對外傷進行理解都是很重要的。」王建衛說。


兩年前,王建衛遇到了一位年輕的股骨性骨折患者,37歲,車禍受傷,X光片顯示股骨頭掉在了髖臼外。拿到X光片的那幾秒鐘,王建衛便在腦海裡回放了一遍患者受傷的過程:她是車禍受傷,應該是坐在副駕駛或駕駛室位置,急剎之下,膝蓋受到撞擊,導致股骨頭被撞出髖臼外。


同時,他也立刻提醒自己,股骨頭掉落後比較容易出現壞死,壞死率超過80%,患者還存在股骨骨折、神經損傷的情況,需要緊急處理。


第二天,王建衛就為女患者做了手術,由於手術及時,對她的軟組織血供功能也做了很好的保護,加上固定方法也合理,成功保住了患者的關節。


如今,兩年多過去了,她暴露在髖臼外的股骨頭沒有出現壞死,患者的正常生活也完全沒有受到影響。


「透過X光片,反向思考患者可能的受傷過程,可以更好理解患者是如何受傷,可能存在哪些看得見、看不見的損傷;正向可以看有沒有軟組織損傷,比如會不會導致大出血,有沒有合併重要臟器等。」王建衛說,這樣的臨床思維習慣也不是瞬間養成的,而是在十幾年的臨床中慢慢吸取教訓、積累經驗,在一次次的「吃射線」中逐漸積累養成的。


 

首先要保生命,其次是保肢體
最後才是保骨頭及重建功能


為什麼會選擇骨科這一門學科?王建衛說,上大學時他因溜冰摔傷,有過一次手腕骨折經歷,綁了6周石膏後,又重回溜冰場。當時,就萌生了學骨科的念頭,覺得骨科醫生很帥,一般患者通過治療也都能恢復正常生活,幸福感很高。


但真正學習了以後發現並不容易,既要體力,又要技巧;既要和堅硬的骨頭打交道,又要應對極其細膩、柔軟的血管。尤其是負責創傷患者後,挑戰性、技巧性更是大大地提高。


「對於創傷患者來說,他可能遇上的是全身性的創傷。」王建衛特別強調,遇到這類患者,一定要有整體觀,首先要保生命,其次是保肢體,最後才是保骨頭及重建功能,在分析患者病情的時候,不能因為太關注局部,而忽略了整體可能存在的風險。


都市快報「優秀副主任醫師」推選

請大家推薦


現在許多醫院的青年醫生都是醫學碩士、博士畢業,他們一進醫院,都要從住院醫師做起,然後是主治醫師,而要想晉升為副主任醫師,至少要在醫院經歷8年的打磨,需要臨床、科研、教學齊發展,積累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


都市快報將陸續挖掘、尋找浙江省內各家醫院、各個科室中「隱藏」著的優秀副主任醫師。歡迎各醫院和科室及醫生同行積極推薦。


兩種推薦方式——


1.微信: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浙醫在線」微信公眾號,後臺回復「副主任醫師」,在表單上填寫您要推薦的副主任醫師的名字、所在醫院和科室,以及推薦理由。


2.郵箱:dskbhealth@163.com,留下您要推薦的副主任醫師的名字、所在醫院和科室,以及推薦理由。


最後,我們將整理出一份詳細的優秀副主任醫師門診指南,給快報的百萬讀者今後求醫問診提供思路和參考。




見習記者 陳彥汝

通訊員 方序 王意菁
編輯  潘雷


相關焦點

  • 下肢廣泛壞死,25 歲小夥執意截肢,醫生的堅持讓他再次站起來
    25 歲的小周激動地握住付有偉醫師的手說道。 一個多月前,小周因為外傷以及嚴重術後併發症面臨截肢,但國科大華美醫院骨四手足外科不拋棄、不放棄,先後五次手術,幫助患者度過最艱難的日子,重新站了起來。出院一周後的複查,患者與妻子還向國科大華美醫院的醫生護士送上了「仁心仁術,醫術高超」的錦旗。
  • 騎電動車被絆倒,女子摔斷三根肋骨 路磚惹禍,終於要賠了
    近日,濟南市民劉梅(化名)騎電動車路過旅遊路和轉山西路交叉口時,疑被人行道上一塊翹起的地磚絆倒,三根肋骨摔骨折,且多處軟組織挫傷。經過幾天的交涉,12月20日,歷下區市政工程服務中心表示,他們已聯繫了保險公司,確定將為當事人理賠。
  • 濟南一女子騎電動車摔斷三根肋骨!疑被翹起地磚絆倒
    本文轉自【齊魯晚報】;近日,濟南市民劉梅(化名)騎電動車路過 旅遊路和轉山西路交叉口時, 突然連人帶車摔倒在地, 仔細查看,她發現絆倒自己的 疑是人行道上一塊翹起的地磚騎電動車在人行道上突然摔倒致三根肋骨骨折劉梅家住歷下區下井莊園小區,12月14日中午,她騎著電動車前往附近的福地街給朋友拿東西,打算拿完東西再去上班。
  • 疑因人行道地磚翹起,濟南一騎電動車女子被絆倒摔斷三根肋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雲雷近日,濟南市民劉梅(化名)騎電動車路過旅遊路和轉山西路交叉口時,突然連人帶車摔倒在地,仔細查看,她發現絆倒自己的疑是人行道上一塊翹起的地磚。經醫院檢查,劉梅三根肋骨骨折,且多處軟組織挫傷。12月18日,道路施工方回應稱,道路過了質保期,已移交給歷下市政部門。
  • 小夥右腿壞死執意截肢 醫生的堅持讓他再次站了起來
    25歲的小周激動地握住付有偉醫師的手說道。一個多月前,小周因為外傷以及嚴重術後併發症面臨截肢,但國科大華美醫院骨四手足外科不放棄,先後五次手術,幫助小周度過最艱難的日子,重新站了起來。 「這條腿不要了,醫生你給我鋸了吧!」
  • 女子騎電動車摔斷3根肋骨,只因一塊翹起的地磚?施工方:道路過質保...
    近日,濟南市民劉梅(化名)騎電動車路過旅遊路和轉山西路交叉口時,突然連人帶車摔倒在地,仔細查看,她發現絆倒自己的疑是人行道上一塊翹起的地磚。騎電動車在人行道上突然摔倒致三根肋骨骨折劉梅家住歷下區下井莊園小區,12月14日中午,她騎著電動車前往附近的福地街給朋友拿東西,打算拿完東西再去上班。
  • 登巴巴斷腿骨折 左小腿嚴重變形
    第63分鐘,登巴巴與孫祥相撞,隨即登巴巴左小腿嚴重變形,痛苦倒地。  據申花新聞官馬悅昨晚透露,經檢查後,登巴巴左腿脛骨、腓骨全部骨折。「由於疼痛難忍,醫生給他注射了麻醉針,目前他已經處於麻醉狀態。綠地集團高層以及俱樂部高層已經全部趕往了醫院,並召集了多名上海骨科方面的權威專家到現場進行會診,目前正在商量最為科學有效的手術和治療手段。」
  • 一騎友不慎摔車致粉碎性骨折︱這些摔傷後的處理方法了解一下
    如同任何一項運動都是有風險的,在長途騎行過程中,也難免碰見摔車情況,磕磕碰碰的、皮膚擦傷、紅腫淤血就如同家常便飯。近日,北侖骨科醫院就收治了一位在公路車騎行中摔車骨折而要手術的車手。患者是一位許先生(化名)。說起來,許先生踏入騎行圈也有一段時間了,加了騎友群,還入手了一輛公路車,平時經常和騎友相約騎行。
  • 《羋月傳》熱播,小腿骨折為何要了一國之君的命?
    但惠文王去世後,公子稷就被送去燕國做人質。不過公元前306年他就又回來了,因為蠢哭了的國君秦武王(羋姝之子)因為舉鼎而死。秦武王只在位了3年,他英勇好戰但智商是硬傷。司馬遷用6個字評價他:「武王有力好戲」。羋月的傳奇經歷,不乏她個人努力的因素,同時也要感謝秦武王,如果不是他意外小腿骨折喪身,恐怕羋月和她的子孫們就要在歷史長河中默默無聞了。看來,疾病在影響歷史的進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小腿受傷自行在家治療兩個月傷口潰爛 男子險些截肢
    龍頭新聞訊 一男子因交通事故導致左側小腿受傷,自行在家治療近兩個月創口不愈,最後達到面臨截肢的程度,哈爾濱市第五醫院慢性創面修復科多措並舉、多項技術聯合治療,終於為患者保住了肢體,免除了截肢之痛。兩個月前,林先生在騎電動車時不慎摔傷,導致左側小腿破潰。因為沒有骨折,只是皮膚和皮下組織有些損傷,林先生就沒有在意,回家後用碘伏消毒後就將傷口包紮起來,並且每天按時消毒。可是,過了一段時間,林先生發現傷口不僅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破潰還越來越深,原本不大的傷口已經達到6釐米寬,傷口周圍皮膚組織破潰嚴重,這可嚇壞了林先生。
  • 14歲女孩五樓摔下多處骨折並截癱,廣州醫生4次手術助她站起來
    南都訊 記者王道斌 實習生郭美婷 通訊員祈沅 花季少女從高處墜下,全身20多處粉碎性骨折兼創傷性失血性休克、雙下肢部分截癱……經過系統救治,加前後4次手術治療,小姑娘不僅擺脫了生命危險,還重新站立起來。14歲的墜樓姑娘阿萍在得到暨大祈福醫院骨科中心團隊通力救治後,目前正在恢復當中。
  • 骨折不敢動?小心肌肉萎縮關節僵
    這時候才想到康復,往往效果不是太好,所以小腿骨折進行循序漸進的康復很重要。早期可進行踝泵練習小腿骨折早期手術恢復形態,後期促進骨折癒合,但要注意骨折早期儘量休息,過早的鍛鍊只會適得其反,但不鍛鍊或者鍛鍊得不對也不行。建議患者根據自身情況以及康復科醫生的指導進行功能鍛鍊,能防止關節僵直和肌肉萎縮。
  • 「接上」左小腿,重新站起來!斷肢再植康復患者為貴州華夏骨科醫院...
    今年36歲的劉先生是湖北襄陽人,2020年4月來到安順市的工地務工。6月13日,劉先生照例在工地上開展工作,在接觸鋼絲繩時,由於沒有注意,鋼絲繩穿腿而過,瞬間劉先生的左小腿就被割斷,一隻腿變成了兩截。  劉先生痛苦地呻吟著,大家當場驚呆了,工友們抱著劉先生斷離的左腳,迅速將劉先生送到貴州華夏骨科醫院。
  • 股骨頸骨折以後髖關節總是不適,是不是早期壞死?
    通常情況下,一個骨頭會有很多血管供血,血管斷了以後呢,還可以形成側枝循環來供應缺乏血運區域的血液供應,通常情況下,側枝循環的形成時間應該在一周左右。這也就是說很多時候我們結紮了一些小的動脈以後,並不導致到肢體的缺血和壞死。但是在股骨頭這個區域呢,相對來講血運就比較特殊了,這也就是股骨頭區特別容易壞死的原因。
  • 「哐當」一聲 佔道者被撞左小腿骨折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 近日,北流市民樂鎮高速引道附近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佔用機動車道經營的男子不幸被撞,事故造成他的左小腿骨折。11月20日19時20分,柯某海在民樂高速引道城市廣場路段佔用機動車道擺賣豬肉,呂某琦駕駛著電動自行車沿著民樂高速引道由陶瓷城路口向高速收費站方向行駛在機動車道內,由於沒有注意觀察路面情況,致使所駕駛的電動自行車碰撞到了佔用機動車道1米多擺賣的豬肉攤以及攤主柯某海,事故造成柯某海左小腿骨折。
  • 那些扛著的骨折後來都自己好了嗎?事實證明,好多都沒有
    因為疫情影響,張爹爹無法及時進行手術,在門診進行固定後,醫生叮囑他疫情過後及時就診。但是疫情緩解後。張爹爹覺得傷處不痛不腫,以為骨折已經「治好了」。哪想腳一沾地,腳跟就疼痛難忍。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骨折的跟骨已經畸形癒合,長歪變形了。而且因為長期臥床,張爹爹還出現了肌肉萎縮和骨質疏鬆。
  • 男子摔斷肋骨戳破右肺成「氣球人」 醫生緊急「排氣」助他脫離危險
    5月11日下午,家住武漢新洲區的66歲馮先生,騎電動車出門辦事。性格謹小慎微的他,特地戴了兩層口罩,把口鼻遮護得嚴嚴實實。騎了5分鐘後,馮先生覺得呼吸不暢,頭腦也有些暈暈乎乎,一不留神沒發現前面有個2米多深的臺階,連人帶車摔了下去。
  • 女子被貨車輾挫雙腿險截肢,醫生接骨植皮成功保腿
    張璇(化名)被大貨車撞倒,前後車輪依次輾過雙小腿,血肉模糊。被送入附近醫院治療,該院表示可能面臨截肢。張璇雙腿皮膚就像長筒襪般,可整層「脫」下,骨頭、血管、肌肉、神經、韌帶等通通裸露在外,並散發濃烈臭味。「我才34歲,上有老下有小,截肢了以後怎麼辦?」為保住雙腿,她慕名來到祈福醫院,骨科中心團隊決定為張璇迎難而上!全力保肢!
  • 斷骨戳破右肺男子腫脹成「氣球」,手術臺上緊急「消」氣
    楚天都市報5月13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六旬男子騎車時,一不小心連車帶人摔下2米高的臺階。第二天早上他上半身如同吹氣球一般腫脹起來,皮膚膨脹緊繃,按壓時有明顯的充氣感。更糟糕的是,他還呼吸困難。家人將他送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後,醫護人員緊急「排氣」,終於讓他脫離了生命危險。
  • |濟南一女子騎電動車摔斷三根肋骨||房子70年產權到期怎麼…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黃壽賡)濟南一女子騎電動車摔斷三根肋骨!疑被翹起地磚絆倒近日,濟南市民劉梅(化名)騎電動車路過旅遊路和轉山西路交叉口時,突然連人帶車摔倒在地,仔細查看,她發現絆倒自己的疑是人行道上一塊翹起的地磚。經醫院檢查,劉梅三根肋骨骨折,且多處軟組織挫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