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相對飲幾盅

2021-02-22 月明窗西

年少時,很喜歡日本歌曲《北國之春》,這首歌把離鄉後的思念之情表達得細緻入微,令人動容。「家兄酷似老父親,一對沉默寡言人。可曾閒來愁沽酒,偶爾相對飲幾盅」,這個細節引起我不盡的遐想。尚不知愁為何物的我,想像中父子對飲的畫面充滿了香醇和熾熱。而這個冬日,和父親時時相對而飲終於成為現實,因為我把父母接到了南京。

從18歲離開家鄉,彈指一揮間,已整整38年。幾十年裡,雖經常回老家,但與父母總是聚少離多,與父親對飲的機會並不多。幾十年裡,應酬的酒喝了不知多少,與父親同飲的酒少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現在好了,每到周末,我都會去東郊陪父母,父子倆終於可以安安心心、悠悠篤篤地坐下來一起喝幾盅。父母能吃到我「秘制」的紅燒肉,這是兒子的反哺;我能吃到母親煮得微爛的青菜,這是媽媽的味道。

父親並不愛酒,酒量也不大,年輕時能喝個三四兩,退休後從每天喝二兩減到現在的一兩,只是如豐子愷先生所說增加就餐的興味而已。我不知道這些年來他獨飲的滋味如何,但看得出來,能和兒子一起喝幾口,他還是滿心歡喜的。他並不瑣碎,不像有的上了年紀的人那樣總說兒女幼時的事,他說得更多的是我的文章、他的活計,興致高時他會加個半兩和我碰杯,一飲而盡後我們又各幹各的事。

對養生,父親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做法。年輕時他常犯胃病,他把姜、蒜、蘿蔔這些東西都當作良藥,常年不斷。他以為每天少量飲酒既能驅寒去溼,又能激發活力,所以他雖已年過八旬,仍然腳下步伐很快,手上力氣不減。瞧,喝了一兩酒的父親又去陽臺上幹起了木工活,他說要打幾張小板凳給我送人,放在家門口換換鞋子很好哩!陽光中的父親臉龐泛紅,銀髮閃亮,手起木落,讓已是微醺的我又加了一份沉醉。

那天午間小飲後,我忽然覺得頭髮長了,於是讓父親給我理髮,他爽快地答應了,立即取出他帶來的理髮工具。從小到高中畢業,我的頭髮都是父親理的,今天卻是他近四十年來第一次為我理髮。推子在我頭上熟練地遊移,落下的雖然是白髮,我卻仿佛仍在童年,我的心潮溼而溫暖,泛起比相對而飲更大的情感波瀾。

那天晚上我們還在吃著飯時,母親就離開餐桌去燒水了,我問她幹嗎去,她說要灌湯婆子,我笑著說才七點多,太早了,母親說一直是這樣的呀!我這才憶起,在我小時候,冬天一吃過晚飯,母親就會去燒水,給每個人灌一隻湯婆子,套上父親做的布套,塞進我們被窩裡。父子對飲間,幼時的這幕重放,仿佛都能感到被窩裡那被焐得滾熱的特有的溫暖,我仿佛真的回到了從前,一個我生於斯、長於斯的原初家園復活了,這比任何濃烈的美酒更讓人醉心啊!

一月住下來,父母喜歡上了南京,把東郊完全當成了自己的家,而我每周去則真像到了父母的家,這種適應是最令我們欣悅的。父親說,我做的紅燒肉比飯店的好吃,因此,我走的時候會給他燒一大碗紅燒肉,讓他獨酌的時候吃幾塊,同時等著我周末回來和他同飲,這種期待是最令我們嚮往的。《北國之春》唱道:「棠棣叢叢,朝霧蒙蒙,水車小屋靜。傳來陣陣兒歌聲,北國的春天已來臨。」在這個我又能聽到兒歌的冬日,快到耳順之年的兒郎終於能夠與耄耋之年的父親時常相對飲幾盅,春天啊已然來臨!

相關焦點

  • 廣州人飲早茶【葉健強跑街】
    霸了位,倆父子來一個「一盅二件」,所謂的「一盅二件」,是一壺茶兩款點心,如一隻糯米雞、一碟腸粉或者蒸排骨或幹蒸燒賣……茶樓坐滿人,風扇和茶客手中的大葵扇不停地搖啊搖,他們邊嘆茶邊粗聲粗氣傾偈(聊天),好熱鬧好嘈但好有氣氛,我聽見企檯(服務員)「兩細一大」、「開離」、「拿住」不停地呼叫著,「兩細一大」「細」是指用小碟盛的「牛肉丸」,「大」是指用碗盛的「雲呑面」之類的吃物
  • 「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究竟是什麼意思,越早知道越好!
    那麼我們今天要講的一句俗語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話:「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這句俗語究竟代表了什麼意思,裡面的學問可大著呢!父子不同桌我們看到這句話,不免會產生很大的疑惑,為什麼父子不能在一桌。這還要從我國的喝酒文化說起,說起喝酒,想必是很多人的最愛,閒暇之餘小酌幾杯酒水,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忘掉憂愁,自然是十分的愜意,於是經過歲月的變遷之後,慢慢發展成了一種文化,即酒桌文化。而在酒桌文化當中,對於賓主之位的座次是十分講究的,另外就是喝酒的時候不能反手給人倒酒,因為這是大不敬,還有就是小孩子不能上酒桌。
  • 古人說:「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是什麼意思?又有何講究?
    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這句話,最初我就是弄不明白是啥意思,直到後來問了村裡的老人,我才稍微懂了那麼一點。這句俗語從《禮記·曲禮》中的「父子不同席」改編而來。從字面意思理解的話,這句話就是:父子之間不能同桌吃飯,叔侄之間不能對著喝酒。為何古代會有這樣的忌諱呢?在說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從我國的喝酒文化開始說起。在現代社會中,很多人都喜歡喝酒,特別是周末閒暇的時間,坐下來小酌兩杯很是有意境。
  • 客村「盅盅火鍋」,這樣的店,廣州怎麼只有一家啊!
    客村『盅盅火鍋』用爺爺的茶杯裝菜40+種菜品自選冰粉還無限免費續·客村『盅盅火鍋』,廣州僅①家· 小紅薯最近超火的網紅『盅盅火鍋』,終於在廣州也找到了!開在客村的『夠盅食飯』,實惠管飽、好吃不貴,一下就留住了我這個回頭客。
  • 火爆重慶的盅盅火鍋來了赤峰,竟然14塊9全場通吃?
    盅盅,在川渝地區是杯子的意思。重慶巨火爆的盅盅火鍋來赤峰啦!不用點菜,看中哪個盅盅直接拿,吃完直接數盅盅,能吃多少你說了算!盅盅新奇,但味道卻是正宗的重慶味道。「辣」是重慶火鍋的標配,一半是純正的牛油鍋,一半是精心熬製的金湯鍋,真材實料看得見。
  • 菠蘿盅·菠蘿咕咾肉
    2020.03.30,陰涼有風菠蘿盅的製作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有兩種製作模式:一是橫切取之為盅,二是縱剖以之成盅。兩種菠蘿盅可以是對半分開,也可以,或是以1:3的比例取其1/4,或是以1:2的比例用其1/3的部分作為盅蓋。
  • 什麼是一盅兩件?倒茶時為什麼叩動手指?告訴你廣式早茶的36字訣
    飲早茶是這種生活方式的最好代表。一見面,大家的問候語是:「今日飲咗茶未?」互相話別時也往往說一句:「得閒一齊飲茶。」在廣東尤其廣府地區,各種茶樓一大早就人聲鼎沸,會朋友、談生意、親戚聚會、老人出來坐,一壺茶几件糕點伴隨著人生百態,時間在悠遊地過,但所有人都不會在意,這就是一種生活的日常。為什麼別人給倒茶的時候要扣動手指?什麼叫做「一盅兩件」?
  • 火遍抖音小紅書的盅盅火鍋空降景寧!一份菜只要0.8元?還打5.8折哦~
    但是最近又有一個「盅盅」在重慶悄悄的火了起來,那就是——盅盅火鍋!用盅盅裝的火鍋?沒得見過。那麼小的盅盅能吃啥子嗼?帶著疑問,小編來到了這家從山城重慶來麗水的徐盅盅火鍋店!性價比超高又好吃的蟹柳,不多來幾盅怎麼行? 火龍果蝦滑: 火龍果見過,蝦滑也見過,但把火龍果和蝦滑放到一起我還真沒見過!
  • 阿郎哥盅盅火鍋入駐5988創業商機網 全國多家門店開業
    11月23日,阿郎哥盅盅火鍋入駐5988創業商機網,雙方運營人員完成了完成了資料對接、合同籤訂、頁面上線、正式推廣等一系列的動作,宣布正式進入強強合作狀態,致力讓這個整店輸出、全流程扶持、0基礎創業的品牌成為更多人的創業選擇,幫助更多創業者在全國開店。
  • 絲瓜鮮蝦盅
    最近好久沒有更新了,對不起我的粉絲們,讓你們久等了,客觀理由就不解釋了,下面給大家放乾貨了,今天給大家推送一道好看又好吃的菜,絲瓜鮮蝦盅。
  • 火爆全網的唐盅盅火鍋又開新店, 最低才8角,想吃啥就拿啥
    的唐盅盅火鍋,作為真正的盅盅火鍋開創者,化身一匹黑馬,成功在重慶火鍋界殺出一條血路!來唐盅盅,兩個人也可以輕鬆實現火鍋自由!    火龍果蝦滑是唐盅盅火鍋的明星選手,幾乎人手兩盅!每一口彈牙滑嫩的口感中都夾雜著火龍果汁的清甜,爽感翻倍!
  • 原神賭徒的骰盅怎麼樣
    最高稀有度4星 這是她定製的骰盅,其中卻未安排任何的機關。 賭徒之運一半在天半在人。 賭局外的天地則從不看點數。 推薦裝備角色: 麗莎、迪盧克、可莉 聖遺物 遊戲中的聖遺分為時之沙、空之杯、理之冠、死之羽和生之花這五種類型。
  • 尋味重慶|市井街巷裡讓人慾罷不能的盅盅面
    而吸引他們的,怕是這道藏匿在這市井裡的重慶美食——盅盅面了。  店裡服務員不多,三兩人,打好佐料的盅盅很吸引人的眼球。問老闆盅盅面的起源如何,據說是早些時候,家家戶戶都用盅盅來盛飯菜,後來就直接用來盛小面了。
  • 火爆全網的盅盅火鍋它來了!
    四種規格的盅盅,顏值和性價比兼顧。zui便宜的只要0.8元,zui高也才9.8元!菜品都被裝在盅盅裡,沒有菜單自選菜品,一個個小杯子裝了滿牆,就餐時間取菜櫃都會隨時更新。來這裡吃串串數籤籤,吃火鍋數盅盅,超過癮~「 性價比超高的盅盅火鍋,3.8折開涮」
  • 「馬路邊邊 」2周年店慶,新品盅盅一倒一個爽!還有體重大比拼,贏得3.8折吃到飽!
    如果說吃串串是一口一個的暢意,那麼吃盅盅就是一倒一盅的爽快!價錢都標在杯壁上,吃多少都能掌握在自己手裡。一次下個三四盅,吃的就是豪氣!在鍋裡燙上幾秒就可以撈起來,鴨腸薄脆有嚼勁,蘸上味碟香到不行~鋪滿澄澈魚籽的盅盅太太吸引人了!魚籽下藏著一大塊蝦滑,想吃多大塊隨便挖!
  • 文人與酒:惟有飲者留其名
    打開唐詩,酒香撲面而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王翰《涼州詞》)「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王維《少年行》)酒香最濃的詩篇,自然是杜甫的《飲中八仙歌》: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一說避)賢。
  • 12月時令湯水,滋補養生全家巖飲~
    放進燉盅內,加入米湯1500毫升(6碗量),加蓋隔水燉2個半小時便可。此量為3~4人用。關鍵詞:益腎補血 壯腰膝 強筋骨材料:花膠80克、生薑6片、牛尾1條。一起與生薑下燉盅,加入少許紹酒和冷開水1250毫升(約5碗量)。加蓋隔水燉約2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此量為3~4人用。
  • 私廚快報——杏鮑菇彩椒盅
    正好現在「鮮到家」的彩椒和杏鮑菇正在熱賣,咱們就來做一道超高顏值,清爽又下飯的「杏鮑菇彩椒盅」吧。9.裝在彩椒盅裡就OK了。
  • 一份能吃的盅——冬瓜盅,湯汁清淡入口即化,飯後一碗妙哉!
    冬瓜盅聽名字就知道是一道新穎而有特色的菜,盅在古時候是一種杯類卻沒有把柄的器具,冬瓜盅一下子就能讓人想到是用冬瓜做成器具的形象,冬瓜是橢圓形的剛好滿足沒有把柄,同時內部也很容易掏空,你的好奇心是不是被我帶起來了呢。冬瓜盅怎樣做既好吃又好看?
  • 「飲夜茶」,你今天「飲」咗未?
    當中,越來越多的老廣以及國內外遊客,把」飲夜茶」作為他們的夜宵首選,讓這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輝煌的文化又再次變得「潮流」起來。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郭仲然專題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梁鉅聰夜茶文化再度升溫「夥計,衝壺普洱,整籠燒賣……「在上世紀80、90年代,」飲夜茶「的風氣進入了鼎盛時期。老廣們很多時候夜晚逛完街就會到珠江邊的酒樓飲夜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