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變優秀,從做好這些小事開始!送給父母和孩子的行動清單

2020-12-20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今日教育傳媒 ,作者謝玉萍

今日教育傳媒

《今日教育》雜誌,致力打造中國第一本教育風尚雜誌——緊扣時代脈搏,直擊新銳話題,回歸本源問題,指向實踐智慧。在這裡,您將領略不一樣的教育風景。 在今日,為明天。

從能夠改變的地方開始改變,不怕微小,就怕沒有決心與堅持!

——王莉(生命化教育與兒童閱讀推廣人)

教育從來都不是一門簡單的功課。

在每一個家庭裡,從一個嬰兒的誕生,到他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再到他外出求學、工作,父母總是要付出極大的心血,也會面對許多的問題。

性格過於內向怎麼辦?學習成績不好怎麼辦?

青春期怎麼平穩度過?被迫留守老家怎麼辦?

……

這些問題很普遍,是許多家長的困惑,也是當今教育環境下難以解決的困境。

而與其陷在教育的焦慮裡,找不到頭緒,不妨先從能夠改變的地方開始做起。

01

想大問題,做小事情

家庭教育指導師王莉老師在某次講座上提出,「父母親要儘可能地和孩子生活在一起,陪伴孩子生活、閱讀」,她和聽眾產生了這樣一段對話:

「孩子的父母都去外地打工了,怎麼辦?」一位奶奶焦慮地說。

「是否可以克服實際困難,帶孩子一起去工作地區上學?」王莉老師問道。

奶奶搖搖頭。

「是否可以讓孩子的父母回本地來工作?」王莉老師繼續問道。

奶奶又搖了搖頭。

「是否可以讓孩子的爸爸或媽媽每隔一兩個禮拜抽空回來陪伴孩子?」王莉老師追問。

奶奶終於點了點頭:「這個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也就是說,想要改善親子關係,也許我們無法做到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是可以在每天晚上和孩子打上十分鐘電話;

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也許我們沒辦法時時督促日日輔導,但是可以在每天早上和孩子一起大聲朗讀一篇課文;

想要讓孩子學會感恩,也許我們沒有辦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是可以隨時抽空給自己的父母按按肩揉揉腿;

……

這些看得見、摸得著,能夠立即行動起來的小事情,就是家長們能夠改變的地方。

而當把許多小事情積攢到一起,進步就大了。

所以,當我們遇到孩子拋出的難題時,首先就別糾結於煩惱中了,先針對性地找到和做到可以改變的地方。

想大問題,做小事情。把對教育的焦慮轉移到實際的行動中去。

02

送給父母的行動清單

改變孩子,要從改變父母開始。

孩子都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所以,想要收穫一個優秀的孩子,需要先成為一個優秀的父母。

1.在孩子做作業時學習或閱讀

想要孩子學得好,首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同時也能幫助家長實現自我成長。

2.每個月至少和老師通一次電話

保持順暢的家校溝通是提升孩子學習成績的不二法寶。家長可以通過電話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在校表現,按時、定期地參加家長會也是很好的途徑。

3.不拿孩子和其他人比較

任何孩子都有自己閃光的地方,家長最需要做的就是發現這一份與眾不同並學會欣賞。並且,有時候孩子虛榮心強也是受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

4.表揚孩子的每一次進步

表揚就是引導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並從中激發自信心。當父母誇獎孩子時,孩子會因為受到鼓勵而反饋給我們更好的行為。

5.每天至少和孩子交流10分鐘

和孩子進行溝通,是父母和孩子走近彼此最直接的方式。在交流中讓孩子感受到關注,啟發孩子分享與思考,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最重要的基礎。

6.孩子在身邊時遠離手機

當家長在陪伴孩子時,可以將手機提前靜音或放在固定的場所,保證家長的陪伴是一心一意的。這也能給孩子樹立榜樣,擺脫手機癮!

7.睡前和孩子擁抱並互道晚安

孩子成績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力在內心衝突中消耗殆盡。在安全中,就能探索。可以說,每一個學霸都離不開愛的滋養。

8.每周至少一次帶孩子去戶外活動

世界上再沒有比大自然更好的老師。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不僅能加深孩子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提高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夠增強家庭凝聚力。

9.不在孩子面前和另一半爭吵

相互嫌棄的父母,永遠養不出幸福的孩子。孩子在父母相愛的家庭中度過童年,他的人生才能有溫暖明亮的底色,可保心理健康,情商良好。

10.為父母完成一次心願

帶父母去完成當年不曾實現的心願,哪怕是坐坐飛機,爬爬長城這樣的念頭,回饋父母多年的養育和幫助。在這個過程中,也能教會孩子懂得感恩,將孝心代代傳承。

03

送給孩子的行動清單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是父母的事,更是孩子的事。

我們需要帶著孩子也行動起來,改變哪怕很小,但積累起來也能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

1.每天大聲朗讀一篇文章

大聲朗讀有利於開發右腦,提高記憶能力,培訓語文素養。同時,還能清醒頭腦,促進性格外向,提高自信心。

2.課前先把文具和課本拿出來擺放好

提前擺好課本和文具,在做好上課的準備,讓心思回到課堂上來。還可以抓緊老師正式開講前的幾分鐘,簡單預習下當堂的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3.有疑問及時問同學或老師

通過他人的答疑解惑可以及時地解決掉課業上的困難,還可以培養孩子的交際和交流能力,以及逐步形成遇到問題及時解決不逃避的心理。

4.每天向父母分享一件學校的故事

「講故事」能極大地鍛鍊表達能力和邏輯能力,還能培養對學校的認同感。同時,一切的親子關係都始於交流,這也能向父母傳達孩子的近況和需求。

5.見人先打招呼問好

一個微笑,一句你好,是跨出自我小世界的一大步。教導孩子對別人施以善意,能交到更多的夥伴,還能受到相應的尊重和喜愛。

6.絕不說髒話

髒話既會惹動怒氣,又讓人無法溝通。父母可以告訴孩子,遇到矛盾要用更有邏輯和道理的話術去回答。同時,家長要注意給孩子營造一個文明的話語環境。

7.每天堅持跑步半小時

堅持運動不僅能夠鍛鍊身體,增強體魄,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應對學習的壓力,還能在不斷堅持的過程中磨練耐性與毅力,體會到超越自我的喜悅。

8.整理好自己的房間

一個人的個人修養是從學會勞動開始的。讓孩子整理房間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也能讓其明白打掃房間的辛苦和家長的不易,要對家人長輩常懷感恩之心。

9.收拾好自己的書包

收拾書包應該是孩子從小就養成的自我管理的好習慣,既培養了思維的條理性,又能夠對明天的課程安排形成相對清晰的認知。

10.不讓長輩催促起床

孩子拖拉磨蹭,是在家長一聲聲催促中愈演愈烈的。從獨立起床開始,讓孩子學會把握好時間的分配和做事情的節奏,增強責任心。

我們常說,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儘管很多事情我們暫時無力解決它,或者從「別人家的孩子」那裡找到切實可行的經驗。

但每個優秀的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其實都做了許多平凡的、樸實的、不值一提的小事。

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從能改變的地方開始改變,從最微小的事情做起。當我們用心去做,堅持去做,孩子一定會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朝著我們的目標成長。

堅持耕耘,靜待花開吧!

原標題:《讓孩子變優秀,從做好這些小事開始!送給父母和孩子的行動清單》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父母過度保護孩子,會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當今很多父母關注每件小事,掌控每個細節,沒有充分參與到孩子的人生教育以及養育過程中這種理所當然,但如果走上另一個極端也會有很多壞處,比如家長認為孩子自己不可能完成自己的事情,除非父母隨時保護加以糾正。關注每件小事,掌控每個細節,比如:引導他們讀好大學,找好工作。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馬雲馬雲說的這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當時還不太理解,為何要注重幼兒園階段的教育,直到我當媽之後才了解到,3~6歲對於孩子的人生來講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從孩子4歲開始,父母就要多花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
  • 孩子總說我不會,是「逃避心理」在作祟,父母做好這3點很重要
    一個孩子想成為優秀的人,背後一定少不了父母的教育,為人父母,又有誰不想讓孩子變得更好、更獨立、更優秀呢?養育一個孩子,從牙牙學語到結婚生子,過程中的艱辛只有父母自己知道,也正是從孩子踏進學校的大門開始,他們的人生道路也正式的開始了。
  • 優秀孩子來自優秀的父母,孩子的3個素質,需要從小培養
    優秀的孩子來自於優秀的父母,言傳身教很重要,培養孩子的3個素質,比什麼都重要。1、培養讀書的習慣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喜歡讀書的孩子視野開闊,格局寬廣,讀懂了書中世界,也了解了人生百態。晚上就陪孩子讀書,孩子精神十足,給我拿來十幾本書讓我念,直到漸淅有困意,然後放下書本,給寶寶按摩背部,甜甜地進入夢鄉。2、培養特長和興趣發現孩子的興趣,對哪個科目有特長,做好職業規劃。
  • 藏在細節裡的教養,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比如公交車上大喊大叫,遊樂場裡搶奪玩具,餐飲店裡敲碗打盤,大商場裡隨處亂摸,這些細節也許不是什麼大事,但時間長了總會令人生厭,問題根源在哪裡?也許家長日常給予孩子的教養能說明一切。一天課間休息,班上一名同學在講臺上和其他同學聊天,結果一不小心,把杯子裡的蜂蜜水灑到講臺上老師講課坐的椅子上了,但沒有及時擦掉。正在這時上課鈴響了,這名同學就趕緊回到座位上。不一會兒,老師走進教室坐下後開始講課。
  • 黃磊女兒「簡歷」酸倒一片家長,做好這4點你的孩子同樣優秀
    父母們在培養孩子的時候,往往都懷抱著極大的期望。因為從小優秀的孩子,在未來往往能夠更得心應手地進行工作和學習,父母們也會產生自豪感。而要說娛樂圈星二代裡誰的&34;最優秀,不少人都會投多多一票。但其實把孩子培養好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情,當父母做到這些時,你的孩子同樣會優秀。
  • 培養像易烊千璽一樣優秀的孩子,起碼父母做好這幾點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期待孩子優秀,父母要先合格!首先,父母以身作則,引導孩子學習。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切忌以 「愛「」為你好「的名義,將很多想法行為,強加到孩子身上,而對自己卻又放縱,」網開一面「。自己都沒做好,又怎能要求孩子優秀呢?
  • 孩子太內向怎麼辦?父母做好這4點,孩子性格更開朗
    父母總是拿著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己攀比,讓孩子的自信心不斷受挫,導致孩子的自信心不斷被摧殘。 因此孩子就會開始否定自己,甚至開始變得自卑、內向。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會認為父母的內心只有成績,只有攀比,沒有考慮到孩子的真實想法。
  • 為什麼孩子和父母不親近,甚至會開始討厭父母?很可能和這些有關
    文|勤親媽媽(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都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了,父母給予了孩子生命,母親又拼命把孩子生了下來,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也不過如此,所以,父母是很愛孩子的, 在父母的心中,孩子是自己的希望和寄託
  • 邋遢媽媽養出的孩子,大多有這些特徵,孩子長大後容易被排擠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從孩子身上就能夠看出來父母是什麼樣的,就能知道家庭教育是什麼樣的。一個愛乾淨、講衛生的媽媽能夠無形中影響到孩子,也會讓孩子變得講衛生,懂得收拾自己的東西。同理,一個邋遢媽媽養出來的孩子,也會有這樣的壞習慣,大多數還會有下面的這些特徵。
  • 7組圖告訴你,優秀的孩子和差孩子區別在哪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優秀的人,這裡的優秀不僅品質、道德優秀,學習上也得優秀才行。可是,事實上能成為優秀的孩子的人卻少之又少,大部分孩子最終都成為了父母眼中的「差孩子」。智慧的父母:照顧好孩子,又能給孩子做好榜樣。有一種父母,幾乎把自己所有的時間都給了孩子的身上,把自己的寄託和希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幾乎事事都想替孩子去做,這種父母被:保姆型父母。
  • 孩子成長的3個叛逆期,讓孩子把話說完,是父母最好的修養
    男孩生氣地說:「媽媽為什麼不聽我說話,我再也不想和她說話了……」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疼愛有加,但真正尊重孩子的很少。孩子成長路上無小事,比起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孩子更希望父母關注他的點點滴滴。讓孩子把話說完,傾聽他們的心聲,不要忽略他們的感受,養育孩子如同栽種花草一樣,是需要時間來呵護的。
  • 張若昀女兒名字曝光:父母「秀恩愛」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在熙攘的娛樂圈中,他們像普通情侶一樣,一起吃飯、滑雪、逛街、旅遊、看日出,每一件都是揉進生活裡的小事,但又記錄了他們的幸福。經過了多年時間,兩個人儼然把陪伴和愛當成了習慣。即使沒有花言巧語,他們的生活也充滿溫度。
  • 李玫瑾:孩子有這些表現別放任,父母使勁管,長大後可能更優秀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父母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也都希望小孩日後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孩子的習性,品德都是我們要關注的問題,那麼該如何做呢?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無關緊要」的小毛病,有些父母覺得問題不大,就選擇放任不管。
  • 父母都希望孩子優秀,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優秀?
    天底下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優秀吧。那麼,什麼是優秀?從小成績優異,不用老師擔心、父母操心,爾後順順利利考上好大學;成年後擁有一份讓人豔羨的事業。——這樣算不算優秀呢?當然,這也屬於優秀的一種,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樣的優秀只能算作是狹義上的優秀。
  • 父母應該送給孩子的4件「禮物」,和金錢無關,卻十足珍貴
    塗磊找來一個紙箱,用小刀和膠帶給女兒做了一個「大恐龍」,然後帶著女兒來到戶外,把這個恐龍套在女兒身上,並且開始跟女兒嬉戲玩耍,女兒特別高興,畫面也非常溫馨。雖然這個禮物很廉價,但是對於小櫻桃來說卻是無價的,因為爸爸的陪伴勝過任何禮物。
  • 不放手孩子怎麼成才?父母要做好「兩不管」和「三不慣」
    以下這些父母,在生活中是不是很常見? 「孩子不會吃飯、穿衣服?我來喂,我來穿,可別把孩子餓著、凍著了。」 這種時刻環繞孩子,為孩子包辦一切的父母,我們可以統稱為——「直升機父母」。 他們對孩子的關照無微不至,就像直升機一樣在孩子的上空盤旋,孩子一有問題和麻煩,便隨時要「降落」在孩子身邊提供幫助。
  • 心和六一巨獻:送給孩子一個「優秀」的禮物
    今天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聽說有的父母送給孩子盼望已久的心儀禮物,有的父母帶著孩子享受一頓豐盛的美食,有的父母特意空出一天時間陪伴孩子,這份愛孩子疼孩子的心,天下父母無不相同。而除了這些,更多的父母一直煩惱著該送些什麼是真正富有價值、而又一生受益的禮物。
  • 常說這3句話,孩子會越來越優秀,父母別吝嗇你的讚美
    相反的,有的父母總是不吝惜自己對孩子的讚美,從心裡去認可和欣賞孩子,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了。在媽媽的讚美下孩子變得更優秀純純是所有閨蜜孩子群中,最樂觀優秀的孩子,純純之所以會脫穎而出,這要歸功於純純的媽媽。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純純的媽媽總是多以鼓勵孩子為主。
  • 李玫瑾:父母要做好「兩不管」和「三不慣」,不放手孩子怎麼成才?
    父母不留空隙的愛就是鋼筋鑄成的牢籠,限制孩子長大成人,阻礙孩子展望未來。 以下這些父母,在生活中是不是很常見? 「孩子不會吃飯、穿衣服?我來喂,我來穿,可別把孩子餓著、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