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斯巴達:男性從小培養成戰士,靠女性種地養活他們嗎?

2020-12-27 騰訊網

「異鄉的過客啊,請帶話給斯巴達人,為祖國獻身的勇士們,長眠在這裡。」——古希臘詩人西摩尼得斯

《斯巴達300勇士》劇照

上面這首詩,刻在一尊獅子狀的紀念碑上,矗立在希臘德摩比勒隘口,也就是著名的溫泉關。

公元前480年,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帶領300名斯巴達戰士和約4000名伯羅奔尼撒戰士,在溫泉關抵抗波斯大軍的進攻。為了保存實力,列奧尼達後來讓4000名伯羅奔尼撒士兵撤退,自己帶領300名斯巴達戰士與波斯人死戰到底。

這次精彩而悲壯的戰役,歷來是歐洲藝術作品的重要題材。2007年,好萊塢拍攝的《斯巴達300勇士》,更是用很強的視覺衝擊力,讓觀眾對斯巴達人的勇猛讚嘆不已。

那麼,真實的斯巴達人,到底是怎樣生活的呢?

「戰鬥民族」斯巴達的崛起。

古希臘城邦

古希臘時代,大大小小的城邦國家中,斯巴達最為個性。大約在公元前11世紀(也有資料稱公元前1200年左右),一支希臘部落「多利亞人」,南下入侵了伯羅奔尼撒半島中部的內陸地區,在這裡建立了斯巴達。

多利亞人成為了斯巴達人,而原先的土著居民則成了希洛人。古希臘大多數的城邦國家,雖然也有階級差別,但大多數逐漸走入了民主政體。斯巴達完全不一樣,統治者斯巴達人建立了一個以民族劃分階級的國家。

斯巴達人是統治階級,住在城邦中心,人數較少。但是,他們擁有統治權,唯一的工作就是服兵役。

第二階層是皮裡阿西人,意思是「周圍地區的居民」,他們原先可能是斯巴達周邊地區的土著,也有可能是跟隨多利亞人來到這裡的其他民族——總之,皮裡阿西人是自由民,居住在斯巴達人周圍,以工商業為主。他們有義務服兵役,但是沒有參政權。

希洛人等同於奴隸

斯巴達的第三個階層,就是希洛人。作為被徵服的原住民,他們相當於奴隸階層。希洛人幾乎沒有什麼權利,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耕種斯巴達人的土地,每年把一半的收成交給主人。在戰爭期間,希洛人還要服勞役,負擔非常沉重。

斯巴達人、皮裡阿西人、希洛人的人口比例約為1:7:16。相信大家看了這個數字都明白,統治階級斯巴達人,必須用特殊手段才能穩定城邦。

所以,斯巴達人選擇把自己訓練成「戰鬥民族」,以強有力的軍事實力維持統治,從而成為了希臘各城邦中的「異類」。

斯巴達人的生活,超出一般人的想像。

《斯巴達300勇士》劇照

手工業生產、商業買賣、土地耕種,全部都交給了別人,斯巴達人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訓練和戰鬥。斯巴達男性從出生開始,就進入了「備戰」狀態。

為了保持斯巴達人的戰鬥力,每個剛出生的孩子,都要讓長老們進行檢查,不夠健壯甚至有殘疾的嬰兒,會立刻被拋棄,或者淪為奴隸。

7歲之前,孩子跟隨父母生活。一旦到了7歲,就必須離開家庭過集體生活,參加初步的訓練。斯巴達人從20歲開始服兵役,男子就算結婚了,晚上也必須回到軍營——直到他30歲才能有自己的家,服兵役要到60歲才行。

斯巴達男女平等,女性為了身體強健,生育健康的後代,也必須接受一定的體育訓練。而且,斯巴達女性嚴禁甜食、酒和美食,這也是對身體健康的一種控制。

斯巴達人

斯巴達人的生活簡單到了「極致」,除了軍事鍛鍊,幾乎沒有其他事情做。不管男女,只有一些簡單的讀物可以學習,高談闊論的東西完全不受歡迎。他們「偏科嚴重」,文學、哲學、藝術、歷史、建築等等其他方面,幾乎一片空白。

這一切都是刻意為之,就是為了讓斯巴達人生活在一個沒有太多「誘惑」的環境中,成長為絕對的戰士。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斯巴達人保持最樸素的生活,甚至把金幣銀幣全部換成了鐵幣,讓其他地區的商人不願前來交易——這讓斯巴達人幾乎沒有貧富差距,不會有利益鬥爭。

斯巴達人的生活,完全建立在剝削希洛人的基礎之上。

希洛人的生活處境極其糟糕,斯巴達人野蠻的統治著他們。為了防止希洛人武裝起義,斯巴達人甚至會故意殺死希洛人中的青壯年——但是希洛人依然頻繁起義,反抗殘暴統治。

這又逼迫斯巴達人繼續訓練,讓自己更為強大,可以隨時鎮壓希洛人。

如此強大的斯巴達,怎麼就滅亡了呢?

伯羅奔尼撒戰爭

古希臘城邦國家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一城即一國。

名義上是一個國家,但是領地範圍僅僅是城市及其周邊地區,範圍很小。斯巴達也是如此,作為城邦國家,能拉出一萬名斯巴達戰士,幾乎已經到了極限——至於皮裡阿西人、希洛人以及後來斯巴達控制的其他城邦,就算作為同盟者配合出兵,戰鬥力也要差很多。

我們從前面的內容也能知道,斯巴達人為了保持強大的軍事實力,採取的是相對閉塞的生活方式,非常排斥外人的融入。這是一把雙刃劍,某種意義上確實保證了斯巴達人的強大,但卻使他們很難擴大規模。

之後,通過戰爭,斯巴達人意識到,面對強大的敵人,單憑自己是不夠的。與波斯人持續多年的戰爭,靠的是希臘多城邦的合作,不僅有陸軍的浴血拼殺,也有海軍的正面對決。聯盟的力量是強大的,斯巴達人當然明白。

斯巴達人

於是,為了讓自己更加強大,同時對抗未來的敵人雅典,斯巴達開始對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其他城邦進行侵略,經過多年的戰爭,幾乎控制了整個半島,組成了「伯羅奔尼撒同盟」。

然後,就是與雅典爭霸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雖然斯巴達最後獲得了勝利,但其實力已經因為戰爭大大消耗,再也折騰不起了。

其實,斯巴達的危機,從對外擴張時就已經開始了。斯巴達人保守型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保證了他們的凝聚力。戰爭與擴張不可避免的帶來了權力鬥爭,斯巴達人內部的貧富分化開始加速,內部矛盾重重。

尤其到了公元前3世紀後期,斯巴達已經完全變了模樣,公民之間不再有之前的平等,戰鬥力大幅度下降。雖然亞基斯四世和克萊奧梅涅斯三世都試圖改革,挽救斯巴達。但是,內部那些已經嘗到特權滋味的人,以及外部那些不願斯巴達強大的人,都從中阻撓,斯巴達從此不再輝煌。

最終,斯巴達人在和馬其頓的徵戰中,逐漸開始衰亡。最後,斯巴達成為了羅馬共和國的領土,徹底成為了歷史。

相關焦點

  • 斯巴達戰士為何很強?別被電影騙了,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斯巴達!
    斯巴達是古希臘城邦之一,斯巴達人在歷史上則是出了名的驍勇善戰。古希臘史學家色諾芬曾說過:「只有斯巴達人才是真正的戰爭藝術家。」整個城邦「國家至上,軍事第一」,以建設軍事強國為目標,並且從娃娃抓起,從小培育戰士。斯巴達男人為國家作戰,女人為國家生育,因為害怕外邦人移居有礙它的軍事生活,斯巴達實施嚴格排外政策,禁止外邦人無故入境。
  • 荷爾蒙動作爽片《斯巴達300勇士》中那些真實的歷史
    這種訓練會一直持續到他們成年,期間他們遭到鞭打和虐待是家常便飯,目的就是去除他們內心軟弱的一面,將他們訓練成完全服從的戰爭工具。有記錄顯示這些男孩會被集體施以鞭刑,直到大部分人因為疼痛而昏厥,只有最後還能站著的那個會得到一些獎勵和榮譽。
  • 斯巴達人30歲以後還沒有結婚的男性會被強制要求結婚,這是什麼樣的...
    斯巴達女孩雖然一直可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在7歲以後也要接受一系列訓練,包括舞蹈,健美,投擲標槍,這些訓練可以讓他們成長為合格的斯巴達母親。9、戰鬥和羞辱永遠伴隨斯巴達人一個能讓斯巴達人成為最具戰鬥力的戰士的重要因素,就是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戰鬥一直伴隨他們左右。斯巴達長老和老師會經常在課堂上挑起事端,讓受訓者互相攻擊對方。
  • 不只是紅披風兄貴:一個斯巴達戰士是如何煉成的
    斯巴達男孩出生後,家族的男性長者們會聚集在一起,查看嬰兒是否強壯,來決定嬰兒的存留。男孩們7歲前在家庭生活,但7歲生日後必須永遠離開家,開始接受強制性、集體性的系統訓練。這種訓練被稱為「agoge」,也就是「提高性培養」。在7歲到18歲時,這些男孩被編成組,交給成年斯巴達戰士進行監管,監管的戰士們被稱為「鼓舞者」,而男孩們則被稱為「傾聽者」。
  • 狼性少年養成記:斯巴達人是如何訓練他們的兒童和青年人的?
    早期斯巴達人的單兵格鬥斯巴達的婦女:女性能頂半邊天圖片本身是後人的誇張想像,但是斯巴達確實有針對女性的身體鍛鍊在對於女性的培養上,斯巴達人之外的希臘人認為,用精緻的食物餵養婦女是不恰當的,而且對於婦女的社會束縛很多,所以這樣的女性無法養育出健壯的兒郎。
  • 斯巴達人真實戰鬥力評估
    長矛尖、圓形盾牌、科林斯式頭盔、護膊和護脛甲——這身行頭是cos斯巴達人的「標配」。昨天,一群打扮如此的「斯巴達人」出現在北京街頭,引起圍觀後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警方「就地正法」了。那麼,真正的斯巴達人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他們真的只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代名詞嗎?不妨走進斯巴達,一探究竟。
  • 斯巴達戰士真的喜歡裸奔嗎?說說歷史上真實的溫泉關之戰
    2006年,由扎克•施耐德執導的《斯巴達300勇士》,一時間成了該年熱議的佳作。其中血脈僨張的血腥戰爭場面,一時間讓所有觀影者感到痛快不已。作為改編自漫畫的作品,《斯巴達300勇士》可謂是做到了「藝術為骨,歷史為輔」。
  • 斯巴達人尚武卻不大舉侵略擴張,那他們的軍事力量用在哪裡?
    斯巴達人尚武卻不大舉侵略擴張,那他們的軍事力量用在哪裡?這是一個關於國家意志的問題。斯巴達人,是公元前八世紀,居住在希臘半島南部的拉哥尼亞平原的古希臘人。拉哥尼亞平原三面環山,中間有一小塊平原。「斯巴達」原來的意思就是:可以耕種的平原。因為斯巴達人既沒有城牆,也沒有像樣的城市,所以斯巴達人實際上是一個部落。
  • 真實歷史改編電影《斯巴達與三百勇士》,現在的世界仍不和平!
    《斯巴達與三百勇士》真實歷史改編電影,可以說是最棒的戰爭電影之一。戰爭中看到的不是人類醜惡的一面,而是人類最真實的一面。戰爭的可怕在於,不論你經歷了多少,你都永遠無法習慣它。今天就來說說很早前的一部好萊塢古代戰爭電影《斯巴達300百勇士》,想必很多人都記憶猶新吧!在劇中斯巴達憑藉300百人擋住了波斯軍隊,後來卻因一個人的出賣而被全部消滅了。影片通過300勇士這講述的是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之一:波斯希臘溫泉關之役。在古希臘鼎盛的時代,有兩個城邦在數百個希臘城邦中顯得特別出色,這就是雅典和斯巴達。雅典以繁榮的文化出名,而斯巴達則是一個尚武的城邦。
  • 《刺客信條奧德賽》斯巴達戰士流是什麼 戰士流實戰技巧詳解
    導 讀 刺客信條奧德賽斯巴達戰士流怎麼玩?
  • 衣胡說 | 歷史·斯巴達300勇士真的只有三百人麼?
    問題也因此而來——歷史上,斯巴達人真的完成過靠三百人抵擋百萬大軍的神跡麼?首先,這場名叫溫泉關戰役是真實存在的,是古代希臘人抵禦波斯人入侵的三大戰役之一。作為希臘各城邦中驍勇善戰的一支,斯巴達人由列奧尼達一世領兵阻擊波斯。
  • 斯巴達勇士是如何煉成的?剛出生就要用烈酒洗澡!
    這不活生生的一個軍人的形象嗎?沒錯,潘森的原型確實是軍人,不過,代表的不是某個軍人,而是一群軍人。在古希臘有這麼一個城邦,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幾乎與世隔絕。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斯巴達城邦,它的人民被尊稱為「斯巴達勇士」。
  • 斯巴達++ Primer Plus:從出生到實戰
    斯巴達男孩出生後,家族的男性長者們會聚集在一起,查看嬰兒是否強壯,來決定嬰兒的存留。男孩們7歲前在家庭生活,但7歲生日後必須永遠離開家,開始接受強制性、集體性的系統訓練。這種訓練被稱為「agoge」,也就是「提高性培養」。在7歲到18歲時,這些男孩被編成組,交給成年斯巴達戰士進行監管,監管的戰士們被稱為「鼓舞者」,而男孩們則被稱為「傾聽者」。
  • 電影中的斯巴達三百勇士
    電影把不死之士描繪成了一些青面獠牙的怪物:眼睛如深夜般漆黑,牙齒像野獸一樣尖利,戴著鋼鐵製成的面具,力大無窮,沒有靈魂,狂妄自大。在希羅多德寫的歷史中,這些「不死隊」更加真實,那些傳奇和恐怖的色彩都是人為製造的,而不是什麼非人的力量。「不死隊」是一萬人的波斯精銳部隊,他們是最勇敢的軍人,有最先進的裝束和最多的黃金。如果其中一個人戰死,便會立刻有另一個人代替他,以此保證了軍隊人數的永遠不變。
  • 亂入京城的偽斯巴達和歷史上真實的古希臘頭盔
    而活動對周邊秩序造成了影響,警方依法予以制止…對此小編只想說,玩cosplay乾脆就玩得高端一點啊喂,穿上點護甲戴上頭盔,這樣上街應該就不會被放倒了 而電影為了突出斯巴達漢子的威武雄壯,上戰場身上只穿內褲是怎麼回事…而標誌性的披風、長矛、大盾牌還有那殺氣騰騰的頭盔則得以保留,今天就來扒一扒歷史中真實的古希臘頭盔。
  • 這才是斯巴達?《AC:奧德賽》的斯巴達漫遊指南
    斯巴達的位置和疆域  令斯巴達人驕傲的,不僅有雄偉的山巒和大海,還有英勇無畏的戰士,這些戰士無一例外,有著克己和堅忍的優秀品質。在過去幾千年,他們的形象感染了整個西方世界,甚至在21世紀也是如此。在好萊塢電影《300》中出現了他們高度藝術化的形象;在遊戲《戰神》中一位來自這座城邦的戰士血洗了奧林匹斯山;甚至科幻作品也不例外,遊戲《光環》塑造了一群凌駕於常人的超級士兵,他們和數千年前的人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斯巴達戰士」。
  • 斯巴達人叫你過來學習——斯巴達和雅典的教育史
    首先他們倆都很重視教育教育被當成是一項國家的重大事業這一點估計大家都有所了解兩個城邦都屬於古希臘最後他們都會在教育過程中使用體罰也會進行嚴格的體檢 那麼斯巴達人需要的就是「戰士」了斯巴達的教育就是體育和軍事訓練為主教育制度要的是體格強壯、善於戰鬥的戰士
  • 《歡樂大作戰》綿羊戰士怎麼樣 戰綿羊戰士詳解
    導 讀 歡樂大作戰綿羊是遊戲中最近上線的英雄,那麼歡樂大作戰綿羊戰士怎麼樣值得玩家培養嗎?
  • 這就是斯巴達人《全面戰爭:競技場》斯巴達士兵
    斯巴達區別於其他希臘士兵最大的不同,是身披鮮紅色的披風,這一點在史載中是真實存在的。當然,與大家印象中的斯巴達步兵不同,歷史上真實的斯巴達士兵,當然不會像傑拉德·巴特勒和他的300個基友兄弟一樣裸體作戰,這在以文明著稱的希臘人看來是野蠻人的做法,斯巴達人通常身著青銅胸甲,部分還裝備腿部脛甲,這一點在遊戲中得到很好的還原。
  • 《神力女超人》真實存在!生兒子殺掉,女戰士為變強割乳
    漫威電影《神力女超人》叫好叫座,蓋兒加朵性感美麗又勇敢無懼的形象,深受影迷喜愛,但各位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