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由扎克•施耐德執導的《斯巴達300勇士》,一時間成了該年熱議的佳作。其中血脈僨張的血腥戰爭場面,一時間讓所有觀影者感到痛快不已。作為改編自漫畫的作品,《斯巴達300勇士》可謂是做到了「藝術為骨,歷史為輔」。雖說在一個二次元作品中尋找真實並不是一個明智的行為,但是有不少人還是將其中藝術性的場景,當作真實的溫泉關戰爭。那麼溫泉關戰爭究竟是何等戰況呢?
▲電影《斯巴達300勇士》
《斯巴達300勇士》電影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近乎裸奔的斯巴達戰士。當然,這顯然只是一種藝術處理。畢竟在古希臘時代,即使是勇猛的斯巴達人,也絕對不會將自己的生命如此兒戲。古希臘時代各個城邦的精銳,實際上都是擁有良好鎧甲裝備的重步兵,而斯巴達人的重步兵更是其中的翹楚。因此劇中半裸的斯巴達人,實際上更加類似古希臘奧運會的那些運動員。他們通過全裸來展現自己的健美身材,並且為古希臘的藝術家們作為模特。而他們上戰場之後,自然也會將自己健美的身軀用鎧甲保護起來。
▲精銳的斯巴達重步兵
實際上,真正守衛在溫泉關的並不只有300名斯巴達人。與劇中不同的是,當時7000多名希臘盟軍並不是僅僅作為後衛,而是與斯巴達人並肩作戰。按照斯巴達人傳統的軍陣,斯巴達人精銳的300名鎧甲精良的重步兵居於中間一線,而二線和兩翼則是由希臘的盟軍擔任。與電影中相同的是,守備溫泉關的希臘人也的確利用了地形優勢,對有著優勢兵力的波斯人進行了頑強阻擊。
▲希臘步兵與波斯人激戰
《斯巴達300勇士》在武器方面的復原還算尚可,不過有個很大的問題是斯巴達人所使用的盾牌。劇中的斯巴達人清一色的使用單一黃色的銅質盾牌,然而歷史上,斯巴達人的盾牌則是用更加複雜的複合材料製作,也就是將木材、青銅、皮革固定在一起,這樣其防禦力就遠遠超過單一的青銅盾或者是波斯人木盾。在盾牌最外層的皮革上,希臘人則大多會繪製鮮豔的、各個城邦或者家族的標誌。
▲《斯巴達300勇士》中的盾牌
▲斯巴達重步兵裝備
而且在古希臘的社會文化中,古希臘人更加崇尚的是一對一的武力對決,因此古希臘人大多極為鄙視弓箭與投石索等武器,並且時常將其視為軟弱的象徵。
▲古希臘人使用的帶有彩繪的盾牌
說完了斯巴達人,再來說說波斯人。首先,正如電影在美國受到的非議那樣,古代的波斯人基本是白人而非電影中的黑人。其次,雖然誠如電影中所說的那樣,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國涵蓋了眾多的民族,但是波斯帝國的步兵也不會如同電影般,如此大規模的使用沙漠中的貝都因人所使用的頭巾。
▲電影中穿著奇怪的波斯士兵
作為古典時代的大帝國,波斯的步兵也有著還算不錯的裝備。受其文化多樣性的影響,阿契美尼德波斯士兵的裝備尤其是鎧甲相對於斯巴達人來說顯然豐富的多。不過由於中東炎熱的氣候,波斯人大多會在頭盔戴上兜帽或頭巾,而波斯的盾牌也不僅僅只有電影中的樣式,還有大量半月盾和巨大的方盾等許多的樣式。在使用的武器方面,除了短矛和肉搏使用的短劍,波斯人還會裝備威力極大的青銅戰錘,這些沉重的武器,對鎧甲精良的斯巴達重步兵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威脅。而波斯人作為遊牧民族的後裔,其對弓箭的使用也自然是爐火純青,大量的弓箭手曾經在波斯人的戰爭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因此即使是在溫泉關的戰場上,電影中波斯軍官所威脅的遮天蔽日的箭雨也是所言非虛。
▲希臘步兵與波斯步兵裝備比較
阿契美尼德波斯的步兵中,最為亮眼的軍團,自然是在電影中也令人深刻的——不死軍。
▲電影中的不死軍
▲歷史上的波斯金蘋果衛隊
實際上「不死軍」作為阿契美尼德波斯最精銳的步兵,他們所擔任的,自然不是電影中奇奇怪怪的偷襲之類任務。他們不僅是皇室的禁衛,同時也是帝國最為精良的重步兵。其「不死」的謠傳,也是波斯帝國龐大的人力資源支撐,使得不死軍可以如同不死者一般及時補充兵員。
▲身著長袍的不死軍
包括不死軍在內,金蘋果衛隊最大的特徵,便是其使用的長矛底部會有一個裝飾用的球狀物。這一部件是否還有其他的用處,暫時還缺乏相應的歷史資料證明。不過,不死軍乃至整個金蘋果衛隊,在作戰時不會穿著平時禮儀式的長袍。這些禁衛軍不禁鎧甲更加精良,並且他們對於自己身份的彰顯,也毫不猶豫的表現在了他們衣服上華麗的色彩。在武器種類上,不死軍與其他的波斯步兵差別不大,但是在訓練度和戰鬥技巧方面,不死軍作為金蘋果衛隊的一部分,自然是不可同一而語。
▲戰場上的不死軍
雖然在電影中,波斯的騎兵只是一閃而過。但是在歷史上,波斯的騎兵實際上對於全世界的騎兵發展都有著極大的影響。波斯原本就有著很濃鬱的騎兵傳統,而在擴張的過程中,波斯的騎兵也和斯基泰人等遊牧民族發生了碰撞,並且不斷的相互學習。
▲波斯的輕騎兵
波斯騎兵習慣於使用的武器,主要是戰錘、斧頭,以及可以當作標槍使用的短矛還有弓箭。以此來看,波斯的騎兵還有濃厚的遊牧民族色彩,因此他們在騎術方面也比希臘的騎兵更強。
▲阿契美尼德波斯的具裝騎兵(右)
在對比完波斯與斯巴達人之間的裝備之後,可以明顯發現,波斯人在裝備上顯然沒有電影乃至大家一般印象中的不堪。歷史上斯巴達人在溫泉關所獲得的戰果,也明顯被希臘人自己無限的誇大了。當時在整個第二次希波戰爭戰場上,薛西斯雖然是以雄獅搏兔的方式,向小小的希臘投入了海陸軍在內,多達15~18萬龐大的兵力。但是這些兵力其實是分散在小亞細亞半島,以及其他許多戰場上的。因此波斯人真正投入到溫泉關的兵力,必定不會真的有如同希臘人所說的200萬之多。甚至於薛西斯究竟是否親臨戰場指揮,這其實也是一個未知數。
除此之外,整場溫泉關之戰實際上只有短短的三天。在前兩天由於希臘人佔據優勢地形導致作戰失利之後,波斯人在第三天立刻採用了側翼迂迴戰術,從希臘人薄弱的側翼入手,成功的擊潰了希臘人的軍陣。
▲薛西斯一世
實際上雖然希臘人將第二次希波戰爭,視為了決定文明生死的大戰。然而對于波斯人來說,第二次希波戰爭實際上更像是對大流士時期馬拉松之戰的復仇戰爭,這也就是為什麼,波斯軍隊在火燒雅典之後,並沒有繼續發動對希臘的戰爭。不過在這之後,亞歷山大大帝登上波斯的土地,無數阿契美尼德王朝時代的典籍全部葬身火海,世界記住的,也只剩希臘人對於這場戰爭近乎偏執的理解。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主編原廓,作者靜默之鴞,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波斯空有重裝騎兵卻不敢肉搏?
最早的騎兵預備隊竟是古希臘人搞的?
環首刀 漢劍 鞭鐧 陌刀 唐刀 鉤鑲 輕呂 戰錘 石斧 馬槊 殳 西域鑌鐵大刀 樸刀 兵馬俑青銅劍 鐮刀 清弓 中國傳統弓 明式小稍弓 英國長弓 國產刺刀大全 中國騎兵軍刀 英國軍刀 空軍傘兵刀 海軍寶劍 山文甲 明光甲 歐洲騎士板甲 鱗甲 古埃及西臺彎刀 阿昌族戶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備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Navaja折刀 芬蘭國刀 印度虎爪 長鉞 睪丸匕首 印度軟劍 麟角刀 亞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堊紀魚骨劍 伊斯蘭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喪屍武器 越南弩 手擲類暗器 廚刀 世界盾牌 歐洲細劍 日本天皇佩刀 東瀛名刀譜 玉鋼神話 兵馬俑青銅劍 趙雲亮銀槍 關羽青龍偃月刀 張飛丈八蛇矛 呂布方天畫戟 豬八戒九齒釘耙 唐僧毗盧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