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二手交易平臺「潛規則」,超九成消費者中過招!

2021-01-17 澎湃新聞
中宏網江蘇1月14日電(通訊員 王國豐 記者 趙越)

45元「空手套手機」?假貨、違禁品、低俗信息泛濫?今天上午,省消保委發布《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揭露了當前二手交易平臺市場的種種問題,超9成消費者都中過這些「套路」……

  記者了解到,本次調查線上有效樣本為10591份。線下,體驗人員以消費者身份在二手交易平臺進行模擬操作及購物體驗,體驗調查涉及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心上、只二、紅布林、萬表、愛回收在內的12個全品類和非全品類二手交易平臺,共獲得有效樣本24份。

  假貨、高仿品頻現 

       部分平臺涉嫌默許售假

  線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7.1%的消費者遇到「假貨、盜版」問題;10.2%的消費者遭遇「出具涉假鑑定報告」問題。本次線上案例徵集獲得有效案例2295例,其中消費者講述買到假冒偽劣的物品包括手機、化妝品、口罩、衣服、鞋子等。

  在體驗調查中,體驗員發現12個二手交易平臺均明確規定禁止發布假冒商品信息,否則平臺將做下架產品、限制交易、封禁帳號等處理。但是,部分平臺該規定尚未落實到位,銷售假包、假表、假鞋等現象依然存在,甚至還有平臺面對售假行為姑息縱容,默認該行徑合理。

  體驗人員在閒轉平臺諮詢售賣假貨問題時,平臺客服回答稱有假貨可以舉報,但如果賣家註明是假貨、高仿,買家不介意就行,還表示一般正品不會在此平臺購買。

  而在閒轉、花粉兒、轉轉等多個二手交易平臺,商品銷售頁面商家直接標明「高仿」「復刻」等字樣。

  發布會現場,記者看到了一支體驗員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購買的「DIOR」口紅,「賣家明確說明不是正品,且平臺發布的商品信息也註明了『高仿』字樣。」口紅的包裝盒是破損的,膏體有缺口,分量輕,體驗人員懷疑產品包裝是使用過的真品包裝盒。與客服私聊中詢問到是否是高仿,賣家明確回答不是真的。但這些標題和聊天中明確的售假信息,平臺並沒有進行監測,或進行相應處理。

  違禁品、違禁信息屢禁不止 

       甚至能買到水彈槍、活體鸚鵡

  本次體驗調查發現,電子菸、藥品等在二手交易平臺仍然存在。部分平臺雖然屏蔽了煙、藥、醫療器械、槍枝、野生動物等關鍵詞,但是,換個搜索方式或者直接瀏覽頁面依然會出現相關信息推送。

  體驗人員在一平臺輸入「電子菸」沒有直接在售電子菸,但輸入具體的品牌(如:iqos)可以看到銷售電子菸,且相關信息不止一條。

  還有商家利用二手平臺銷售香菸,體驗發現某平臺有賣家發布銷售香菸盒信息,但是評論區卻存在詢問或回復銷售香菸的情況,有的直接表露價格,有的回覆私聊。平臺還有賣家銷售一次性注射器帶針頭、三無產品——萬能藥水等。

  目前,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工作要求,市場上水彈槍符合仿真槍鑑定標準,不得售賣或發布,部分平臺也有相關規定。但是,體驗人員在平臺成功購買一把塑料制的玩具步槍,玩具長0.85米,可裝填水彈,手動單發,購買頁面沒有禁止說明。收到貨物後,發現商品包裝盒上明確警告是模型商品,不適合14歲以下兒童玩耍使用。事後實際測試時,體驗人員在1米和5米分別進行了水彈射擊測試,威力均很大,能夠輕易射穿A4紙。

  同時,體驗人員還在某平臺購得活體鸚鵡,且通過普通快遞進行運輸送達。我國《郵政法實施細則》明確規定,禁止寄遞或在郵件內夾帶各種活的動物。

  此外,二手交易平臺雖然明確規定禁止發布涉及人身隱私、色情低俗、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等商品信息,但是,在體驗調查中,體驗人員閒魚、轉轉、閒轉等多個平臺仍然發現盜版網課、盜版影音、低俗漫畫、名牌產品空瓶等相關信息,甚至有二手交易平臺成為色情交易引流平臺。

  超九成用戶二手交易有糟心經歷 

       近半數交易脫離平臺付款

  問卷調查顯示,超過93%的消費者表示在二手交易中遇到各種各樣問題,其中信息不透明、實物與照片不符問題佔比最高。其中信息不透明、實物與照片不符問題佔比最高。

  比如,江蘇鹽城某消費者在某平臺花費20元購買手機盲盒,賣家稱其內有手機配件,收到貨後發現只有一根皮筋,要求退貨,賣家提供退貨地址新疆,運費20,但是發貨地址卻是山東。

  同時,消保委也發現,廠家直銷、零售商售賣、個人代銷等職業賣家,已經大量充斥全品類二手交易平臺,職業賣家打著二手閒置的名義賣一手產品,逃避相關法律法規例如七天無理由退貨等規定,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在買賣財產安全上,有47%的消費者通過私下轉帳的方式和其他方式進行交易。有6.8%買家/賣家遇到過資金未追回的情況。私下交易大大增加了買賣雙方的交易風險。甚至58同城二手交易版塊,大部分發布的二手信息僅支持在線諮詢和電話溝通,沒有線上支付環節,消費者只能脫離平臺線下交易,不能有效保障交易安全。

  電子產品類回收平臺估價低

  二手奢侈品平臺「霸王條款」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子類產品和奢侈品越來越受消費者關注,本次體驗中,電子產品類二手交易平臺回收業務也存在估價低、消費者在交易過程中缺乏自主權等爭議;奢侈品二手交易平臺部分條款極易引發消費爭議和糾紛投訴,「水」或很深?

  在找靚機平臺,體驗員先購買了一臺型號「魅藍3」的二手手機,付款238元,但是同款手機在該平臺最高保價僅132元。體驗人員又將該款手機在拍拍回收進行估價售賣,平臺初步估價僅45元,與購買價相差5倍多。同時,在回收服務具體交易過程中,回收前平臺客服表示質檢後對價格不滿意可以不出售,但是,體驗人員將手機寄送質檢後,卻在沒有接到任何通知的情形下被告知以45元直接交易成功,即使後期多次溝通表示價格不合理拒絕出售手機,平臺客服表示手機已經出售,無法申請退回,最終平臺加價50元表示作為補償。

  有消費者反映,部分平臺規定如果賣家未在一定時間定價,將喪失物品所有權,類似規定極易引發消費爭議和糾紛投訴。在本次體驗中,奢侈品二手交易平臺有紅布林、花粉兒、心上、只二、萬表。其中,只二寄賣規定由賣家自主定價,但平臺規定若7日內未給定價,將默認放棄物品所有權,交由只二處理。若寄賣期間屆滿後30天內未作出任何操作,默認放棄閒置物的所有權,授權交由只二處理閒置物。紅布林寄賣服務中規定鑑定後24小時內賣家不定價將由平臺定價,如選擇極速/中速變現,價格調整也都將由平臺操作。

  律師認為,此類格式條款有可能涉及消費者的財產或重大權益,是否有效還是待定的。

  據悉,結合本次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結果,省消保委將對涉及的12個二手交易平臺開展集中約談。(圖源:江蘇省消保委)

相關焦點

  • 二手交易平臺調查:九成用戶有糟心經歷 部分涉嫌默許售假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4日電 江蘇省消保委微信號14日發布報告稱,調查發現,二手交易套路多,超九成用戶有過糟心經歷。過半數消費者遭遇信息不透明、實物與照片不符情況;近三成消費者反映二手交易退貨難,職業賣家充斥平臺;近半數交易脫離平臺付款,6.8%用戶未追回資金。
  • 缺標準、多套路……網絡二手交易平臺暗藏隱憂
    隨著「網際網路+」延伸至各個領域,傳統的跳蚤市場也由大街小巷轉入網絡中,尤其防疫期間,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的活躍度也加速提升,但記者了解到,二手交易平臺繁榮之下隱憂頻現:買賣假貨、盜版網課、內容涉嫌色情低俗、釣魚詐騙、非法銷售「贓物」等亂象不斷。
  • 江蘇消保委揭露二手交易平臺亂象:買的和賣的都不讓人省心
    隨著網絡和物流的快速發展,閒置經濟與共享經濟逐漸深入大眾日常生活,不少二手交易平臺應運而生。但在二手交易平臺買東西靠譜嗎?估計不少人都心裡打鼓。年輕消費者作為電商的消費主體,二手交易平臺可謂是深受其喜愛。日前,江蘇省消保委就針對12個二手交易平臺進行了調查,可謂是買的和賣的都不讓人省心。
  • 二手交易平臺,豈是「法外之地」
    1月14日,省消保委發布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此次調查主要選取目前市場上用戶量大、交易頻繁、消費者反映問題較多的二手交易平臺,包括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等。調查顯示,二手交易平臺買賣假貨、盜版網課、釣魚詐騙、非法銷售「贓物」等亂象叢生。
  • 亂象叢生,二手交易平臺成「法外之地」
    對此,近期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開展了網絡二手交易市場消費調查,找出二手交易平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整改建議。1月14日,省消保委發布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部分平臺雖然屏蔽了藥、醫療器械、煙、槍枝、野生動物等關鍵詞,但換個搜索方式或者直接瀏覽頁面依然會出現相關信息推送。 維權、交易套路令人糟心 此次調查顯示,在二手交易遇到問題(多選)的選擇上,超過93%的消費者表示在二手交易中遇到各種各樣問題,其中信息不透明、實物與照片不符問題佔比最高。
  • 四中微動漫 | 在二手交易平臺買到假貨怎麼辦?
    四中微動漫 | 在二手交易平臺買到假貨怎麼辦?庭審中,小張舉證證明她也是在代購那裡花了一萬元買的,自己並不知道是假貨。法官講法小張應當承擔三倍賠償責任嗎?
  • 買的賣的都害怕|小心二手交易平臺這些「坑」!
    但隨著二手買賣網上交易的日益普及,各種問題也湧現出來,二手商品估價、質檢沒有規範……導致消費者對平臺信任度下降。如何在拍拍、閒魚、轉轉等相關平臺上真正安心的交易,成為買賣雙方亟待解決的問題,各平臺又該如何應對呢?耿先生喜歡在閒魚上買賣一些閒置的二手電子產品,他近期賣了一個二手手機和一個二手kindle,「一開始感覺挺好的,環保、省錢、實用,都是個人之間閒置物品交易。
  • 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
    1月14日,省消保委發布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此次調查主要選取目前市場上用戶量大、交易頻繁、消費者反映問題較多的二手交易平臺,包括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等。調查顯示,二手交易平臺買賣假貨、盜版網課、釣魚詐騙、非法銷售「贓物」等亂象叢生。
  • 有哪些靠譜的二手交易平臺?95分閒置潮流交易值得擁有
    但這讓年輕人更輕鬆自豪享受潮流帶來的愉悅時,也面臨著一些困難,比如相關的球鞋、衣服、手辦、數碼產品等一經上架就被搶購一空,很多潮流達人不得不轉向二手交易平臺!  現在市面上的二手交易平臺很多。但絕大多數的平臺都缺乏相應的鑑定服務,更由於買賣雙方在空間上的距離,從而容易造成消費者財產上的損失。
  • 亂象叢生,二手交易平臺成「法外之地」_新華報業網
    對此,近期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開展了網絡二手交易市場消費調查,找出二手交易平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整改建議。1月14日,省消保委發布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部分平臺雖然屏蔽了藥、醫療器械、煙、槍枝、野生動物等關鍵詞,但換個搜索方式或者直接瀏覽頁面依然會出現相關信息推送。  維權、交易套路令人糟心  此次調查顯示,在二手交易遇到問題(多選)的選擇上,超過93%的消費者表示在二手交易中遇到各種各樣問題,其中信息不透明、實物與照片不符問題佔比最高。
  • 買的賣的都擔心被騙,二手交易平臺坑真多
    但隨著二手買賣網上交易的日益普及,各種問題也湧現出來,二手商品估價、質檢沒有規範……導致消費者對平臺信任度下降。如何在拍拍、閒魚、轉轉等相關平臺上真正安心的交易,成為買賣雙方亟待解決的問題,各平臺又該如何應對呢?
  • 紅布林創始人兼 CEO 徐薇: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中,B 是抓手,C 才是...
    這些年來,在多數報導中,中國逐漸被認為是奢侈品消費第一大國,二手電商平臺成為了中國二手奢侈品交易的主要渠道。隨著市場發展,更多的垂直電商和交易類平臺被收購,或步入轉型。這其中,紅布林作為二手時尚行業內的領跑公司,以To C 的交易平臺身份做到今天,在「2019 WISE新經濟之王」大會上,紅布林的創始人兼CEO徐薇分享了三年來對用戶消費升級、電商供應鏈和新消費場景的理解。
  • 二手平臺交易如何避「坑」?江蘇省消保委給出這些建議
    答案:二手平臺。1 月 14 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近年來,二手平臺銷售的商品魚龍混雜,違禁品、違禁信息頻頻出現,假貨冒充二手物品現象仍存在,部分平臺甚至涉嫌默許售假。
  • 不要落入二手交易平臺「殺魚盤」陷阱
    閱讀提示  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在二手交易平臺以低價吸引買家,然後誘騙買家離開平臺,通過他們提供的虛假連結付款進而詐騙錢財。由於連結頁面和正規平臺頁面很相像,極具迷惑性,買家幾乎很難察覺,極易落入這種網絡詐騙的「殺魚盤」中。
  • 同質化競爭背後 二手交易平臺如何「分流」 ?
    經過兩年多發展,二手閒置品交易社區不斷湧現,但一度陷入同質化競爭局面,總體市場熱度不慍不火。差異化服務的試水讓人看到了模式創新的苗頭。「先有閒魚,後有轉轉。」上海一位年輕媽媽李蕊平時喜歡在這兩個二手交易平臺上淘一些母嬰用品,同時也把閒置不用的電子產品轉手出去。「對方認證的信息越全,越能讓人對交易放心。」她說。
  •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越多人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賣閒置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越多人在二手交易網絡平臺賣閒置 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 二手交易平臺涉嫌默許售假,還要裝聾作啞到何時丨光明時評
    二手交易平臺自有存在的現實意義,但是不能因為它有存在價值,就放任自流,平臺也不能因為契合了時代發展就可以野蠻生長。「有一個賣家,他聲稱自己在售賣小姐姐,有意者私聊……直接把圖片和視頻都發了過來,都是有關於淫穢色情方面的。」這是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一名體驗調查員在某二手交易平臺體驗調查中發現的情況。
  • 轉轉二手改變二手交易市場現狀
    二手交易行業在國內一直以來是存在的,以前,我們如果需要去買賣一臺二手手機或其他商品,都需要跑到當地的二手交易市場才可以,過程不僅麻煩,還有可能找不到合適的賣家。直到網際網路的發展,二手交易平臺的興起,才逐漸改變這些現狀。但隨之而來新的問題也出現了,買賣雙方不見面,不認識,怎麼確定商品沒問題呢?為此轉轉二手平臺推出質檢服務。
  • H&M旗下品牌COS推出二手交易平臺
    H&M旗下品牌COS宣布將推出名為「Resell」的二手平臺,這一平臺將允許消費者購買或出售使用過的COS服裝,平臺則會對每筆交易收取10%的佣金,以支付運營成本。
  • 轉轉「525二手節」二手手機交易火爆,蘋果iPhone7最暢銷
    本周末,轉轉二手交易網傾力打造的「525二手節」迎來交易高峰。整個活動期間,轉轉平臺交易量、發布量同比增幅實現雙增長,增幅均超五成。其中二手手機、圖書交易量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二手交易逐漸成為一二線城市用戶新消費習慣的同時,低價優質的閒置物品也開始向三四線城市「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