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廣東「三項工程」技能人才,《2020技行天下》如何創新講好人物...

2020-11-17 騰訊網

節目每籌備一期,都要收集一兩百人的資料,約見其中三四十位人物;從今年3月份開始選人,到5月份正式啟動拍攝,歷時近3個月。

在美食之都廣州,87歲退休粵點宗師何世晃挑戰10分鐘內包40隻蝦餃,重量誤差不超過1克;在雷州半島,10位湛江名廚挑戰「醉美村宴」,滿足200位吃貨的挑剔味蕾;在直播「雲」端,擁有170萬粉絲的「90後」「野生」烘焙師唐梓珊Lunar挑戰製作全網首創「菠蘿包套娃」……

《2020技行天下》自10月18日起登陸廣東衛視,每周日21:10準時播出,如今已經播出3期。據索福瑞數據,該節目在同時段收視率平均排名第8位,在同時期上星頻道紀錄片中排名第二。

這檔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及廣東廣播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原創職業技能揭秘紀實節目,已經進入第9季。在新一季節目中,總導演周煒帶領他的團隊,聚焦普通卻又不平凡的技能人才:粵菜老師傅、米其林名廚、網紅烘焙師、護理工作者、家政清潔員、技校在讀生......以豐滿的人物故事,更年輕化、更接地氣的敘事方式和鏡頭語言,帶出「技能,讓生活更美好」的節目主題。

每期節目從引人入勝的「挑戰極限」入手,環環緊扣展示技能魅力,層層深入書寫技能人才風採,受到觀眾和網友的廣泛好評。主人公富有感染力,內容形式新穎靈活,成為今年這季節目帶給廣大觀眾的直接感受。

著力創新,圍繞人物講故事

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著眼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壯大技術工人隊伍支撐高質量發展,部署推進「三項工程」,在解決就業「大問題」、滿足民生「大需求」、促進產業「大發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在這一背景下,2020技行天下》繼續保持12集的節目體量,以三大篇章分別映照「三項工程」,生動展示廣東技能人才的風採

從最初的真人秀,到真人秀與演播廳結合的競技綜藝,再到愈發純熟的紀錄片形式,《技行天下》的升級改版未曾停歇,匠心精神依舊,創新勁頭不減。

與往年相比,《2020技行天下》最大創新之處在於圍繞人物講故事,敘事語態、畫面風格等皆以塑造核心人物為中心目標。這也讓節目中的「粵菜師傅」篇章,與主流美食類紀錄片有了本質上的不同——《2020技行天下》致力於呈現美食背後的「人情味」。

以人物為中心意味著必須要選到可以立得住的人物,這也成為籌備本季節目的最大難點。據悉,節目每籌備一期,都要收集一兩百人的資料,約見其中三四十位人物;從今年3月份開始選人,到5月份正式啟動拍攝,歷時近3個月

技行天下節目導演萬佳透露,在第一期節目中,導演組一開始瞄準的目標是廣州老字號「點都德」茶樓的出品總監黃光明——他是廚師界高收入的代表,也是走出農村脫貧致富的典範。但是點都德生意龐大,黃光明很忙,婉拒了節目組的邀約。後來在一張資料照片中,節目組看到黃光明恭敬地站在一位坐著的老人邊上,導演們嘗試去尋找這位看起來德高望重的老人,沒想到「萬能的朋友圈」竟然真的讓他們發現了這位「粵點泰鬥」——何世晃,約見過後,他們篤定何老就是他們要尋找的「寶藏老人」——他不僅身體健康,還特別健談,年輕時手背在身後都可以包蝦餃,對於粵點的熱愛和執著,也讓導演組深受感動。很快,節目組就敲定了他。由這位桃李滿天下的粵點泰鬥開場,無疑對「粵菜師傅」五期內容起到了分量十足的「錨定」作用。

第三期主角Lunar不僅是「90後」,還是個研究生畢業的高材生,這與她野生烘焙師的身份有著不小的反差。萬佳表示,這其實傳達出當下年輕人審美潮流的變化,正是當下時代性的一種體現,符合節目所要傳達的內涵。而能找到Lunar,則要歸功於她在抖音上的受歡迎程度。網際網路讓每個人都更有機會去學習知識和技能,這也是節目希望展現網際網路時代,技能所給人們美好生活帶來的改變。

不管是第一期中的粵點宗師何世晃,還是第二期中懷揣鄉村振興夢想、不走尋常路的「雷人」老闆陳,抑或第三期中憑愛好出道的「90後」高知烘焙師Lunar……作為每期節目中穿針引線的絕對主角,這些人物個性迥異但都特色鮮明,閱歷各有淺深但均有傳奇經歷,成為節目最重要的敘事推動力和內容粘合劑——以他們為中心延伸出豐富關聯人物和廣闊視域,並串聯起了近年來粵菜從經典傳承、鄉村振興到網紅經濟的多方位發展成果

形式升級,打造網感紀錄片

把來自各行各業具有不同特點的人群涵蓋在一個節目體系當中,在萬佳看來,這是創作《2020技行天下》時面臨的最大困難,因為從廚師、技工到家政人員,主人公的年齡、知識結構迥異,有著不同的受眾定位。對此,節目組想出了創新應對之策——嘗試「挑戰極限」「小劇場」「大篷車」等新元素,通過形式上的模式化,讓不同故事和題材統攝在一個節目語言體系之下。

節目開篇的「挑戰極限」環節既引人入勝,也能充分展示巔峰技能的極致魅力。節目中適時插入的「小劇場」,以輕鬆幽默的方式詮釋演繹冷知識、小故事,減少傳統紀錄片的厚重感。靈活多變的「大篷車」,它可以是主持人深入採訪主角的直播間,也可以是重返年華的時光機,還可以是實地走訪勞動者真實生活的移動採訪站。

為了讓美食呈現更誘人,節目組使用老蛙鏡頭來拍攝給人帶來更豐富感受的畫面,在後期製作時也運用許多新穎手法來創造視覺奇觀。比如,在第三期節目就嘗試了彈幕,還使用了運動感極強的360°鏡頭來呈現Lunar製作楊枝甘露、爆香小蛋糕時的情景。萬佳表示,Lunar是一個很有網感的女孩,所以這期節目一切鏡頭嘗試都在顛覆日常所見,追求更網絡的語言。

不同於網絡直播主播與觀眾的交流互動,螢屏節目經常給人一種割裂感——螢屏裡的人在做他的事情,觀眾只是看而已。也因此,在調性更適合網感的第三期節目中,導演組試圖去突破螢屏這堵牆——讓主人公Lunar直接去對著鏡頭前的觀眾講話,跟對方說「你別走」等。這一期節目播出後,許多觀眾反饋這樣的形式非常有趣好玩。

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獨創於世的經驗總結,「粵菜師傅」篇章還巧妙結合了這一傳統精髓——套用「十二時辰」概念,將廣東人的飲食按照「早茶、午飯、下午茶、晚飯和夜宵」次第呈現,並通過雙線敘事,將振興鄉村經濟、大師工作室、標準化等「粵菜師傅」工程關鍵詞作為每期主題融入其中,全方位呈現解讀亮點

通過節目,讓社會關注到技能人才這個廣大群體是節目組的一大初衷。相比多個人物平均分配的平行剪輯模式,一個主人公的設置無疑能讓觀眾更容易了解和記住這些人物,而一些特別的環節和設計,能更進一步讓觀眾感受到主人公的豐滿有趣。「這些人跟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他人性的部分,喜怒哀樂的部分跟我們是相似的。除了形式之外,個性以外的生活共鳴是今年的節目最想要表達的。」萬佳說。

用情用心,描繪技能新時代

在「廣東技工」工程相關篇章,《2020技行天下》將鏡頭對準了即將於12月10日在廣州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

在去年的《世賽篇》中,節目組從技能選手選拔開始,全程跟蹤記錄22位技能小將參賽歷程。而在今年這項對標「世賽」,為明年上海世界技能大賽選賢添能,屬於全國技能人才榮耀殿堂的重要賽事中,節目組依然步履不停,全程跟拍記錄比賽中的動人故事。

據這部分的導演高瞻介紹,除了關注比賽,《師生》《賽場》這兩集節目還將聚焦技校老師和學生。他們中,有從「逃課生」變身「尖子生」,榮獲全國勞模的「90後」鍾棟鵬;有連續6年參加世賽,終獲金牌的陳鑫鵬;有心系學生,手術期間仍堅持上網課的老師馮彩鳳。

聚焦「南粵家政」的《後浪》《堅持》兩期節目則重點關注主人公在職業道路上發展的心路歷程。《後浪》中的主人公陳祥國是一名從家政清潔一線做到名企管理層的男孩,從最初連家人都不理解到回鄉宣講,以身示範打破社會固有概念,陳祥國為家政行業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堅持》中,社會福利中心養老護理員何海元19年如一日守護老人。兩期節目一革新一堅守,讓「成為人民群眾最放心的家政」這一「南粵家政」工程目標深入人心。

「三項工程」為廣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重要貢獻,如今更是初步形成了可向全國複製、推廣的廣東經驗。據《新華每日電訊》10月26日報導,目前,廣東累計開展「粵菜師傅」培訓5.4萬人次、帶動17萬人實現就業創業;「南粵家政」培訓38.02萬人次、帶動就業54萬人;實施「廣東技工」與廣東製造共同成長計劃,全省技能人才達到1303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29萬人,佔比達32.9%。

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以及廣東深圳、珠海、汕頭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技行天下》推出這樣一季勾連「三項工程」的節目尤為富有意義。《2020技行天下》內容背後,既是廣東技能人才的奮鬥故事,也是廣東社會經濟的發展歷程,亦是新時代中國偉大成果的有力註腳。

以技能人才為核心,解讀小切口撬動大變革的深層戰略,《2020技行天下》著力描繪一幅中國特別是廣東步入新時代以來波瀾壯闊的奮進圖景。透過深度聚焦的人物敘事,富有網感的視聽創新,力圖讓「技能,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深入人心。

來源/廣電獨家

相關焦點

  • 《技行天下》上新!老牌紀錄片用青春視角解讀廣東技能人才故事
    本季以12集的體量,聚焦廣東「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同時增設「挑戰極限」「小劇場」「大篷車」等新元素,趣味實現炫技展示、知識解讀、全景記錄等目的,比如邀請87歲高齡的粵點宗師何世晃挑戰10分鐘內包40隻蝦餃,每隻蝦餃13褶,重量偏差不超過1克,通過這種「不可能任務」讓觀眾快速全面感受技能的魅力。
  • 廣東衛視獲「創新榜」優秀廣播影視資源與項目推介三項大獎
    廣東衛視獲「創新榜」優秀廣播影視資源與項目推介三項大獎 2020-12-21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東衛視《技行天下》:記錄「51家庭管家」青春後浪掀起的家政新潮
    11月22日晚《2020技行天下》播出第六期《後浪》,圍觀90後家政服務師,如何顛覆大眾對於服務行業的認知,以技能成就萬家幸福。這檔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及廣東廣播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原創職業技能揭秘紀實節目,已經進入第九季。以豐滿的人物故事,更年輕化、更接地氣的敘事方式和鏡頭語言,帶出「技能,讓生活更美好」的節目主題。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部署的「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和「廣東技工」三大工程,為廣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重要貢獻。2020年,脫貧攻堅收官之年。
  • 《2020技行天下》今晚收官,獨家講述「國賽」金牌選手誕生記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艾修煜去年12月,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閉幕,東道主廣東代表團共獲得32金、13銀、11銅和27個優勝獎,金牌數佔86個項目金牌總數的近四成。1月3日21:10,廣東衛視《2020技行天下》收官之作《榮耀》,將獨家揭秘廣東金牌選手誕生全過程。肖琪:手起刀落裁剪金牌夢來自江西贛州的肖琪,是廣州市白雲工商技師學院服裝系2016級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一名學生,因為父母從事服裝製作行業,剪刀、布條、線頭這些「玩具」從小便與她結下緣分,「學習服裝技術是父親的夢想,也是我的夢想」。
  • 2020廣東衛視春晚今晚播出
    2020廣東衛視春晚今晚播出金羊網  作者:艾修煜  2020-01-25 晚會總導演表示,「年味、粵味、時代感」是2020廣東春晚的三個特點:「我們要做出自己的韻味,打造嶺南特色的粵式春晚。」
  • 六大關鍵詞展望2021,廣東衛視如何開啟創變共贏新篇章?
    這兩年,社會經濟環境變化顯著,媒體融合腳步加快,受眾審美水平日益提升,衛視平臺秉持守正創新的理念繼續打好轉型升級攻堅戰。在眾多衛視平臺中,廣東衛視的改革創新成效顯著。歷經兩年努力,平臺整體收視排名全面攀升——中國視聽大數據第6、索福瑞數據第7、酷雲直播關注度第6、澤傳媒數熙指數第5。
  • 廣東將建數位化平臺 推進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
    中新網廣州1月7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7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合作推進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助推「廣東技工」工程高質量發展。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倒計時50天
    「省賽」閉幕 對標世賽和產業需求推動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深入實施「廣東技工」工程,大力建設技能精湛、勇於創新、追求卓越的「廣東技工」隊伍。「廣東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體現出三個鮮明的特點——對標世界技能大賽辦賽模式、對標『廣東技工』工程戰略部署、對標現代產業發展需求,著力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省人社廳副廳長楊紅山說。
  • 生活|十年世賽路,那些曾經馳騁賽場的技能少年現在怎樣了?
    世界技能大賽,的無數年輕技能人才的夢想。從 2011 年至今,中國代表團十年徵途,實現了從零到金牌榜、獎牌榜、團體總分第一的跨越。曾全景式記錄世界技能大賽、見證中國技能新秀衝金奪銀全過程的《技行天下》欄目組,今年再度聚焦頂級技能賽場。《2020 技行天下》將於 12 月 13 日在廣東衛視播出第九期《賽場》,帶觀眾了解三位世賽少年的成長與轉型的故事。
  • 技行天下,能創未來,我們在路上!——固原市職業技術學校(寧夏六盤...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簡稱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於2020年12月10日-13日在廣州廣交會展館舉行。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舉辦的規格最高、競賽項目最多、參賽規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大賽,共有86個賽項。
  • ...楊森:聚焦職業本科教育改革 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把職業教育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重大方針政策,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教育教學改革中,教師是根本,教材是基礎,教法是途徑,它們形成了一個閉環的整體,解決教學系統中「誰來教、教什麼、如何教」的問題。其落腳點是培養適應行業企業需求的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因此,在學院職業教育改革中,重點側重於教師、教材、教法改革,以此促進教學質量提升。而「三教」改革,我認為一定要以課程建設為統領,課程建設是「三教」改革的集成點。
  • 中國焊匠之技行天下:他用雙手縫起萬米鋼板
    1月5日(周四)22:00,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省總工會、廣東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廣東衛視承辦製作的
  • 美發、花藝、西點,花樣百出的創意造型驚豔全國技能大賽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以下簡稱「國賽」)在廣州開幕,全國各地的「最強能手」帶著金牌夢而來,要在這裡一較高下。廣東衛視《技行天下》節目組直擊現場,12月27日播出的《2020技行天下》第11期「逆戰」,將探秘比賽日裡上演的國賽藝術大賞,你想不到的比賽項目和創意造型都在這裡。
  • 「造血」式幫扶如何真見效——廣東創新產業援疆方式調查
    在廣東產業援疆過程中,「造血」式產業幫扶是重要抓手,也頗具特色。2020年12月底,經濟日報記者走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採訪調查廣東創新性產業援疆的獨到之處。美麗而貧困,是上世紀80年代末記者到南疆遊歷時留下的深刻印象。30多年過去了,南疆雖然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受歷史、地理、人口結構、資源條件、生態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依然相對落後。
  • 湖南化工職院:創新驅動「雙高」專業群育化工技術技能人才
    紅網時刻株洲11月2日訊(通訊員 夏豐)10月30日——11月1日,2020中國化工教育年會暨中國化工教育協會第五屆三次理事會在長沙召開,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雄偉教授、校長陳超教授帶隊分管發展規劃、教學、科研領導、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及「雙高」建設骨幹教師參會
  • 【典型經驗】學校農學院實施三項工程 培養複合應用型新農科人才
    【典型經驗】學校農學院實施三項工程 培養複合應用型新農科人才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院以培養複合應用型新農科人才為目標,借新農科建設東風,緊緊圍繞創建和諧穩定的學生隊伍一條主線,把握常規工作有亮點、創新工作有特點兩個指導思想,著力實施「521」思想引領工程、「合力育人
  • 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啟幕 人才齊聚共話創新發展
    人才齊聚 共話創新發展   深圳迎第四個「人才日」,全球創新人才論壇同日啟幕  「只要有想法、沉得住氣,來深圳的每個人都有成才機會。」  現在,王建濤有「三高」:高級技師、正高級工程師、清華大學創新領軍工程博士生,分別是職業資格、專業職稱和學歷的最高等級。深圳為他搭建的「王建濤核電設備維修技能大師工作室」不但獲評全國電力行業設備運維優秀班組,還培養了高技能人才46名、省部級以上技術能手10名。  回憶自己20多年來的變化,王建濤說,深圳給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只要肯努力,來深圳的每個人都有成才機會。」
  • 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舉行2020年大學生職業技能競賽表彰大會
    2021年1月6日,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在明辨樓213室舉行2020年大學生職業技能競賽表彰大會,校長和飛,副校長陳伊娜,黨委副書記盧景值,各學院、中心及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等參加。陳伊娜主持會議。陳伊娜介紹了學校舉辦本次職業技能競賽的背景和目的。
  • 技能人才 人生出彩
    作為浙江省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試點地區,杭州計劃2021年實現規上企業職業認定等級全覆蓋,認定人數目標力爭8萬人以上,努力突破10萬人。山東省人社廳印發《關於工程技術領域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貫通發展的實施意見》,率先在工程技術領域打破職業技能評價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界限。
  • 科技引領 才聚東莞|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高地」
    截至2019年底,我市人才總量達235.2萬人,高層次人才15.6萬人,自2013年以來,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0.7%和19%,東莞正向「創新創業人才高地、技能人才之都」闊步邁進。12月2日,以「聚焦新動能·引領新發展」為主題的2020年松山湖功能區投資推介會舉行,29個重點項目集體籤約,協議投資額高達350億元。火熱招商引資的背後,是東莞正在形成以產業聚人才,以人才興產業良性互動格局的生動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