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每籌備一期,都要收集一兩百人的資料,約見其中三四十位人物;從今年3月份開始選人,到5月份正式啟動拍攝,歷時近3個月。
在美食之都廣州,87歲退休粵點宗師何世晃挑戰10分鐘內包40隻蝦餃,重量誤差不超過1克;在雷州半島,10位湛江名廚挑戰「醉美村宴」,滿足200位吃貨的挑剔味蕾;在直播「雲」端,擁有170萬粉絲的「90後」「野生」烘焙師唐梓珊Lunar挑戰製作全網首創「菠蘿包套娃」……
《2020技行天下》自10月18日起登陸廣東衛視,每周日21:10準時播出,如今已經播出3期。據索福瑞數據,該節目在同時段收視率平均排名第8位,在同時期上星頻道紀錄片中排名第二。
這檔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及廣東廣播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原創職業技能揭秘紀實節目,已經進入第9季。在新一季節目中,總導演周煒帶領他的團隊,聚焦普通卻又不平凡的技能人才:粵菜老師傅、米其林名廚、網紅烘焙師、護理工作者、家政清潔員、技校在讀生......以豐滿的人物故事,更年輕化、更接地氣的敘事方式和鏡頭語言,帶出「技能,讓生活更美好」的節目主題。
每期節目從引人入勝的「挑戰極限」入手,環環緊扣展示技能魅力,層層深入書寫技能人才風採,受到觀眾和網友的廣泛好評。主人公富有感染力,內容形式新穎靈活,成為今年這季節目帶給廣大觀眾的直接感受。
▍著力創新,圍繞人物講故事
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著眼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壯大技術工人隊伍支撐高質量發展,部署推進「三項工程」,在解決就業「大問題」、滿足民生「大需求」、促進產業「大發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在這一背景下,《2020技行天下》繼續保持12集的節目體量,以三大篇章分別映照「三項工程」,生動展示廣東技能人才的風採。
從最初的真人秀,到真人秀與演播廳結合的競技綜藝,再到愈發純熟的紀錄片形式,《技行天下》的升級改版未曾停歇,匠心精神依舊,創新勁頭不減。
與往年相比,《2020技行天下》最大創新之處在於圍繞人物講故事,敘事語態、畫面風格等皆以塑造核心人物為中心目標。這也讓節目中的「粵菜師傅」篇章,與主流美食類紀錄片有了本質上的不同——《2020技行天下》致力於呈現美食背後的「人情味」。
以人物為中心意味著必須要選到可以立得住的人物,這也成為籌備本季節目的最大難點。據悉,節目每籌備一期,都要收集一兩百人的資料,約見其中三四十位人物;從今年3月份開始選人,到5月份正式啟動拍攝,歷時近3個月。
技行天下節目導演萬佳透露,在第一期節目中,導演組一開始瞄準的目標是廣州老字號「點都德」茶樓的出品總監黃光明——他是廚師界高收入的代表,也是走出農村脫貧致富的典範。但是點都德生意龐大,黃光明很忙,婉拒了節目組的邀約。後來在一張資料照片中,節目組看到黃光明恭敬地站在一位坐著的老人邊上,導演們嘗試去尋找這位看起來德高望重的老人,沒想到「萬能的朋友圈」竟然真的讓他們發現了這位「粵點泰鬥」——何世晃,約見過後,他們篤定何老就是他們要尋找的「寶藏老人」——他不僅身體健康,還特別健談,年輕時手背在身後都可以包蝦餃,對於粵點的熱愛和執著,也讓導演組深受感動。很快,節目組就敲定了他。由這位桃李滿天下的粵點泰鬥開場,無疑對「粵菜師傅」五期內容起到了分量十足的「錨定」作用。
第三期主角Lunar不僅是「90後」,還是個研究生畢業的高材生,這與她野生烘焙師的身份有著不小的反差。萬佳表示,這其實傳達出當下年輕人審美潮流的變化,正是當下時代性的一種體現,符合節目所要傳達的內涵。而能找到Lunar,則要歸功於她在抖音上的受歡迎程度。網際網路讓每個人都更有機會去學習知識和技能,這也是節目希望展現網際網路時代,技能所給人們美好生活帶來的改變。
不管是第一期中的粵點宗師何世晃,還是第二期中懷揣鄉村振興夢想、不走尋常路的「雷人」老闆陳,抑或第三期中憑愛好出道的「90後」高知烘焙師Lunar……作為每期節目中穿針引線的絕對主角,這些人物個性迥異但都特色鮮明,閱歷各有淺深但均有傳奇經歷,成為節目最重要的敘事推動力和內容粘合劑——以他們為中心延伸出豐富關聯人物和廣闊視域,並串聯起了近年來粵菜從經典傳承、鄉村振興到網紅經濟的多方位發展成果。
▍形式升級,打造網感紀錄片
把來自各行各業具有不同特點的人群涵蓋在一個節目體系當中,在萬佳看來,這是創作《2020技行天下》時面臨的最大困難,因為從廚師、技工到家政人員,主人公的年齡、知識結構迥異,有著不同的受眾定位。對此,節目組想出了創新應對之策——嘗試「挑戰極限」「小劇場」「大篷車」等新元素,通過形式上的模式化,讓不同故事和題材統攝在一個節目語言體系之下。
節目開篇的「挑戰極限」環節既引人入勝,也能充分展示巔峰技能的極致魅力。節目中適時插入的「小劇場」,以輕鬆幽默的方式詮釋演繹冷知識、小故事,減少傳統紀錄片的厚重感。靈活多變的「大篷車」,它可以是主持人深入採訪主角的直播間,也可以是重返年華的時光機,還可以是實地走訪勞動者真實生活的移動採訪站。
為了讓美食呈現更誘人,節目組使用老蛙鏡頭來拍攝給人帶來更豐富感受的畫面,在後期製作時也運用許多新穎手法來創造視覺奇觀。比如,在第三期節目就嘗試了彈幕,還使用了運動感極強的360°鏡頭來呈現Lunar製作楊枝甘露、爆香小蛋糕時的情景。萬佳表示,Lunar是一個很有網感的女孩,所以這期節目一切鏡頭嘗試都在顛覆日常所見,追求更網絡的語言。
不同於網絡直播主播與觀眾的交流互動,螢屏節目經常給人一種割裂感——螢屏裡的人在做他的事情,觀眾只是看而已。也因此,在調性更適合網感的第三期節目中,導演組試圖去突破螢屏這堵牆——讓主人公Lunar直接去對著鏡頭前的觀眾講話,跟對方說「你別走」等。這一期節目播出後,許多觀眾反饋這樣的形式非常有趣好玩。
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獨創於世的經驗總結,「粵菜師傅」篇章還巧妙結合了這一傳統精髓——套用「十二時辰」概念,將廣東人的飲食按照「早茶、午飯、下午茶、晚飯和夜宵」次第呈現,並通過雙線敘事,將振興鄉村經濟、大師工作室、標準化等「粵菜師傅」工程關鍵詞作為每期主題融入其中,全方位呈現解讀亮點。
通過節目,讓社會關注到技能人才這個廣大群體是節目組的一大初衷。相比多個人物平均分配的平行剪輯模式,一個主人公的設置無疑能讓觀眾更容易了解和記住這些人物,而一些特別的環節和設計,能更進一步讓觀眾感受到主人公的豐滿有趣。「這些人跟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他人性的部分,喜怒哀樂的部分跟我們是相似的。除了形式之外,個性以外的生活共鳴是今年的節目最想要表達的。」萬佳說。
▍用情用心,描繪技能新時代
在「廣東技工」工程相關篇章,《2020技行天下》將鏡頭對準了即將於12月10日在廣州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
在去年的《世賽篇》中,節目組從技能選手選拔開始,全程跟蹤記錄22位技能小將參賽歷程。而在今年這項對標「世賽」,為明年上海世界技能大賽選賢添能,屬於全國技能人才榮耀殿堂的重要賽事中,節目組依然步履不停,全程跟拍記錄比賽中的動人故事。
據這部分的導演高瞻介紹,除了關注比賽,《師生》《賽場》這兩集節目還將聚焦技校老師和學生。他們中,有從「逃課生」變身「尖子生」,榮獲全國勞模的「90後」鍾棟鵬;有連續6年參加世賽,終獲金牌的陳鑫鵬;有心系學生,手術期間仍堅持上網課的老師馮彩鳳。
聚焦「南粵家政」的《後浪》《堅持》兩期節目則重點關注主人公在職業道路上發展的心路歷程。《後浪》中的主人公陳祥國是一名從家政清潔一線做到名企管理層的男孩,從最初連家人都不理解到回鄉宣講,以身示範打破社會固有概念,陳祥國為家政行業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堅持》中,社會福利中心養老護理員何海元19年如一日守護老人。兩期節目一革新一堅守,讓「成為人民群眾最放心的家政」這一「南粵家政」工程目標深入人心。
「三項工程」為廣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重要貢獻,如今更是初步形成了可向全國複製、推廣的廣東經驗。據《新華每日電訊》10月26日報導,目前,廣東累計開展「粵菜師傅」培訓5.4萬人次、帶動17萬人實現就業創業;「南粵家政」培訓38.02萬人次、帶動就業54萬人;實施「廣東技工」與廣東製造共同成長計劃,全省技能人才達到1303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29萬人,佔比達32.9%。
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以及廣東深圳、珠海、汕頭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技行天下》推出這樣一季勾連「三項工程」的節目尤為富有意義。《2020技行天下》內容背後,既是廣東技能人才的奮鬥故事,也是廣東社會經濟的發展歷程,亦是新時代中國偉大成果的有力註腳。
以技能人才為核心,解讀小切口撬動大變革的深層戰略,《2020技行天下》著力描繪一幅中國特別是廣東步入新時代以來波瀾壯闊的奮進圖景。透過深度聚焦的人物敘事,富有網感的視聽創新,力圖讓「技能,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深入人心。
來源/廣電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