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DO】高山隆-匠人 美式機車文化傳播者

2021-12-26 lynx


高山隆 美式機車文化的傳播者;個性平庸 心裡細膩,反對暴力 他的每一個作品都迸發出一種反抗精神的力量;在日本東京曾經一度引領復古流行趨勢;


其實創立stop light時高山隆並沒有學習過銀飾製作,但憑藉著對美式機車文化的熱愛以及自身的繪畫功底,一個驚世傳承的"獨眼骷髏」誕生了。相比好友高橋吾郎的goros而言,stop light的每一件產品至今保持著高山隆本人親自完成。



當然提起goros時高山隆說他非常喜歡高橋吾郎,但對於現在的goros他只能回答「f*ck goros,f*ck money」。高山隆不僅僅是一位手作大神,他更是一位個性鮮明的藝術家,他對stop light產品製作的不斷探索以及對人生的感悟和拒絕商業化的宗旨都讓獨眼骷髏散發著與眾不同的魅力。當stop light的產品拿在手裡的時候,你會感覺到莫名的厚重感(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存在感),粗狂之中又帶有細膩。


「簡單既是終極的複雜」,高山隆單憑一顆獨眼骷髏頭就可以引發、擴展出多種靈感。stop light的另一特點是高山隆可以把老的宮廷銀器完美的結合在自己產品之上。stop light更像是一塊魔方,高山隆通過產品去傳達給購買者他所要表達的想法,而擁有stop light的人會依照自己的個性喜好去把玩、增添配件從而達到獨一無二。


(高山隆座駕 - 1978年FXS低底盤剷頭)

仔細想想,在購買stop light產品的同時你無意間收藏了一件藝術品,其實這個比喻並不為過。高山隆讓STOP LIGHT擁有了生命,更給很多從事手作職業的人樹立了榜樣,同樣也為喜愛STOP LIGHT的人建起了一根精神支柱,我們佩戴的不單單是一件產品,更是一段傳奇的故事.


TRIPLE CUSTOMS淘寶店鋪請搜索 店鋪名:TRIPLE CUSTOMS

改裝定製諮詢

微信:greasemonkey33

裝備、配件商務合作諮詢

微信:raphic


相關焦點

  • 潮流合伙人驚現高山隆,王源:爺爺你項鍊好酷!
    ,瀧澤伸介可能都不知道什麼是摩託車、什麼是biker Style,有太多人喜歡上機車文化都是因為高橋吾郎這個人,也是從高橋吾郎開始大家才接受了穿皮靴玩老levis牛仔褲、穿美式皮衣、工裝等風格。因為我覺得襯託之下才能顯出高山隆的偉大,如果說高橋吾郎的Goro's是日本銀飾界NO.1的話,那高山隆的STOP LIGHT絕對是僅此於它的品牌。而且這兩人同樣喜歡機車文化,亦師亦友,相互學習與進步。
  • 機車騎手的豪邁浪子氣質,讓他們選擇了粗獷狂野的銀飾
    這次不僅戴著Stop Light,還在Ins上發了和高山隆的合照。到底咋回事,其實我也不是很關心。但聯想到不管是高山隆還是高橋吾郎,兩位作為日本美式文化的先驅,好像都是美式重機文化的愛好者。機車、銀飾,是怎麼聯繫到一起的?
  • 美式復古機車之路
    今天借新年伊始的開心氣氛,跟各位聊聊國內的美式機車文化。這些人的美式機車文化啟蒙,很大程度要歸功於阿諾德-施瓦辛格同志。由於美式機車文化入腦較深,抱著寧缺毋濫的態度,最終沒有選擇巡航車,而加入了售價可以接受的日系大包圍玩車者隊伍中。
  • 【機車文化】臺灣機車,超越機車的文化!
    小清新的「機車文化」有機車的電影才叫臺灣電影,這種獨特的文化被不少導演捕捉,投入到電影、紀錄片中,「機車」已是臺灣島的一個文化符號。喜歡臺灣電影的影迷或許可以想起,幾乎每一部臺灣電影,《聽說》中,彭于晏騎著機車載著陳意涵,《艋舺》中,阮經天、趙又廷等幾個兄弟,騎機車在臺灣街道中奔馳,《翻滾吧!
  • 美國機車文化的起源與發展探究 國內並沒有成體系的機車文化!
    幾十年前,一個想法引發了一場運動,且最終成長為一種社會認同,一種機車文化,並深深植根於我們今天的生活中。我個人認為,第一個摩託車俱樂部的成立是機車文化誕生的標誌。就像考古學上對「國家」誕生的認定一樣:第一座城市的產生標誌著國家的誕生。要了解機車文化的起源,我們必須明了這一切是如何開始的......摩託車的誕生
  • 與哈雷機車掌門人聊天后,才知道機車文化正在變革......
    機車文化影響著瀧澤伸介的 NBHD,而 NBHD 則影響著潮流文化。即使不會騎機車的潮流人士,也許都會對機車文化、服飾略知一二,乃至添置一些機車的型格單品。早始於 1914 年,參透了機車文化的 Harley Davidson 除了推出各款式「夢幻車型」,還為一眾車手打造型格與功能性具備的服飾系列。
  • 十個貨櫃爆改的集成店要開趴:紋身、機車、阿美咔嘰、美式餐吧、一隻貓一隻蛇...一個真正的地下文化庇護所!
    地點是用十個貨櫃爆改的地下文化庇護所樂樂上周末就去了一趟,真的超級酷!紋身,美式機車,阿美咔嘰,古董玩具,vintage,動物標本,老頭盔,機車手套手衝咖啡,大肥貓,蟒蛇...都匯聚在這個貨櫃組成的3層空間裡!
  • 5家不同的洛杉磯Vintage Shop,帶你走進真正的美式復古文化!
    不過,這些都無所謂,重要的是,現在和小R到洛杉磯的街頭走進一些美式復古的Vintage Shop。       感受一下作為美式復古文化起源的美國存在的一些經典的復古店鋪。       For The Love Of Motorcycles,顧名思義,機車的天堂,這間店鋪是由兩個機車定製大師 Roland Sands 和 Yaniv Evans 創立的,位於洛杉磯。
  • 讓我來告訴你什麼是鬆散機車
    鬆散機車中國新古典主義定製機車鬆散機車,全球頂級定製機車百年前的某一天,當人們為自行車加裝了一個引擎,駕駛從那一刻起被賦予了「速度」與「激情」的願景,伴隨現代人們對機車文化的不斷感悟和對個性、自由、滿足更高的追求,機車改裝文化風靡全球。
  • ROCK&RIDE致敬中國,致敬經典搖滾與機車文化
    「ROCK&RIDE」直譯為「搖滾」與「機車」。這個源於美國的珠寶配飾品牌,於2016年,自帶「V2引擎轟鳴聲」的BGM進入中國市場。ROCK&RIDE以深刻而獨特的設計,精湛的進口手工工藝,贏得了國內大批忠實的擁護者。
  • Adiva招募令:2019第九屆機車音樂節
    醉美江南MC:由全過各地區資深重機玩家組成,多年來致力於推廣公路文化活動的知名美式重機文化俱樂部,悉心創辦了八年機車文化節。同根生金屬廠牌:由夜叉樂隊發起的「同根生ROOTFEST」重型音樂廠牌。COART:由李亞鵬先生創辦的獨立藝術文化機構,通過社會化項目的運營,以藝術打破形式界限。4月28日至4月30日,東海聯合醉美江南MC,攜手同根生金屬樂廠牌和COART藝術機構共同呈現第九屆機車音樂節,將在浙江嘉興點亮東海2019的第一束光。
  • 臺灣機車,不僅僅是機車而是一種文化
    而臺灣的電影中,永遠也少不了機車的影子。 入夜,站在人行天橋上,遠眺「機車陣」光影照人,小巧靈活的機車穿梭在汽車間,分外顯眼。 一輛輛行駛在路上的機車,儼然是寶島臺灣的一道亮麗風景。  上下班、逛街、購物、接送小孩,但凡是短距離路程,臺灣人都會選擇機車出行。與歐美國家常見的大排量摩託車不同,臺灣街頭常見的是小巧便捷的輕騎摩託車。
  • 讓我來告訴你什麼是鬆散機車_易車網
    鬆散機車中國新古典主義定製機車鬆散機車,全球頂級定製機車百年前的某一天,當人們為自行車加裝了一個引擎,駕駛從那一刻起被賦予了「速度」與「激情」的願景,伴隨現代人們對機車文化的不斷感悟和對個性、自由、滿足更高的追求,機車改裝文化風靡全球。
  • 義大利的機車文化如何寫就「浪漫」兩字
    這麼「浪漫」的民族,有沒有一點點浪漫的機車文化?答案自然是肯定的。義大利有不少機車品牌,比如機友們耳熟能詳的杜卡迪。影片中的vespa,我們還看不出是一種義大利文化的代表,但它所代表的,的確是一種義大利人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也一直延續至今。與一般的機車文化不同,vespa可能沒有什麼固化的改裝模式,vespa的車主,也不太會追求動力、性能等太多focus在車上的東西。
  • 我去了香港首間復古機車文化店,學習到什麼才算「男人的浪漫」
    >打個比喻:你喜歡喝咖啡不加糖,你也可以說成,不加糖才是男人的浪漫或是…不好意思,請原諒我廢話有點多…這回「慢遊香港」,我就來到位於銅鑼灣一間美式復古機車店鋪,香港人對機車很多都是停留在電影《烈火戰車》之上,對於復古機車和其文化認識不多,而留意到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喜歡這一塊的東西,多了不少人去考機車駕照,覺得是時候去推廣復古機車。
  • 不可不知的經典機車皮衣--Schott
    看到機車皮衣 四個字 馬上會想到 摩託機車 搖滾樂 復古 時尚潮流 等關鍵詞。
  • 極致美的追求 日本的匠人文化
    關於日本的匠人文化,我們很多人並不熟悉,只是從各種動畫片、電視劇裡得到一點零星的印象。
  • 泰國的機車文化到底是怎樣的?
    是不是路上很多大排量進口車與俱樂部就算有機車文化?還是機車市場有許多專業的改裝技術和配件選擇才算有機車文化?或許是不是可以簡單定義成一種最基本對路上大小摩託車被接受與寬容才算有機車文化?其實文化真的很難用文字去解釋,是需要去體會和感受的,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泰國的機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