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過《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到現在都有心理陰影

2021-02-11 知乎日報

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為什麼能影響一代人(90 後),給大家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長久的陰影?

我認為該電視劇的高明之處不僅僅在於觸及的家暴這一題材,細看的話反映了當時社會上很多弊病,比如警察局人浮於事,辦事效率拖沓,甚至是幫倒忙(如前面兩集中高兵越獄以後地方公安局的處理方案,居然能把越獄的重刑犯跟丟;之後梅湘南從家逃出後警察僅憑身份證認定她交通意外死亡而且直接火化遺體再通知家屬認領;再如葉鬥案中一幫專業刑警居然沒辦法注意到冰箱後面血跡如此明顯證據~在警察局裡對兇殺案這樣人命關天的事情遲遲無法破案卻談笑風生當作飯後笑料)。

比如在安嘉和因過失造成高兵死亡後被醫院停職,但軍區幹部一個電話就讓他恢復原職,特別是前後醫院院長的態度曖昧、言辭具有極高諷刺性。

再比如安嘉和能夠利用熟人關係輕易讓一個重刑犯保外就醫、比如公安局裡一群警察對一個慣偷無可奈何,最後還被慣偷激怒卻不敢動手仿佛身份都顛倒、比如梅湘南在第二次遭遇家庭暴力時曾經考慮離婚,但在諮詢律師得知自己即便是婚姻中受害一方,但是離婚在法定程序上讓她束手無策時的無奈;再比如保姆劉媽明知道安嘉和對梅實施拘禁卻為了工資甘做幫兇、大學教授的老牛吃嫩草等等細節就更多了。

縱觀全劇,形形色色的角色都充滿著悲劇色彩:高級知識分子安嘉和內心無比陰暗,他的家庭暴力最終使三個家庭解體;看似溫柔善良的梅湘南一次次忍受暴力,如果不是機緣巧合在逃到深圳後能得到曉凡的幫助,恐怕最終難逃安嘉和魔爪,梅湘南和她母親這樣的人物實際上都是中國傳統女性的縮影,在面對暴力等等不公平待遇,陷入泥潭時往往聽天由命,息事寧人沒有自我意識。

再說到這部電視劇中看似幾位正面角色的情況,安嘉睦身為人民警察,同時又是男主角安嘉和的親弟弟,他對嫂子格外關心,但卻也是建立在他對嫂子內心的愛慕這一基礎上的,這是一種畸形的感情。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以至於最後順理成章的被嫂子拒絕之後,在一次任務中犧牲,而他犧牲那一天正好是梅湘南和現任丈夫生下孩子的這一天,電視劇這樣的劇情安排也頗有一番意味,暗示了安嘉睦是真正愛著梅湘南的,或許梅湘南也愛安嘉睦,但是他們之間的這種感情卻沒有辦法在現實中以夫妻的身份作為升華,所以梅湘南只能作為他來世的母親;再說到葉鬥,作為一個劇中的配角,葉鬥的角色可謂演繹得淋漓盡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救了梅湘南,但是他的這種正面的行為,包括他在發現梅湘南一次次遭遇暴力後內心的強烈波動和對安嘉和的譴責,卻是建立在一種很猥瑣的方式上:偷拍。

於是,葉鬥這個人物事實上也是當代小人物的一種縮影,沒有學歷,沒有背景,甚至都沒有正當工作,空有一身才氣。這樣的人在生活當中很憋屈,一些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都沒辦法得到保障,所以通過偷拍這樣的方式尋求刺激恐怕也是在填補內心強烈的空虛,可最終為自己惹來了殺身之禍。他的死很無辜。

對於題主的問題,為什麼這部電視劇能夠影響當時的一代人,或者產生如此大轟動,我認為可以用它使很多人產生強烈的心理共鳴來解釋。在電視劇中,偷拍者葉鬥曾經有一段獨白反覆播放,那就是當他一次次拍到安實施家庭暴力之後,決定要拍成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一定會滲透人的骨髓,刺入民族皮下」,我認為用劇中葉鬥的這段獨白來形容當時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部電視劇也恰如其分。家暴居然上電視了,而且是首個如此「逼真寫實」+「直擊主題」的電視劇,你說能不留下深刻印象嗎?當年還有一部有著特殊意義的兒童影視劇:《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沈丹萍 / 蔣小涵—領銜主演),只可惜網上都搜不到https://zhuanlan.zhihu.com/p/19799406:要說國產電視劇的巔峰,就是 1988~2004 這些年,什麼《渴望》、《年輪》、《水滸傳》、《三國演義》、《編輯部的故事》、《我愛我家》、《北京人在紐約》、《過把癮》、《重案六組》、《黑洞》、《紅蜘蛛》等等。如今國產電視劇都拍得是什麼鬼?青春偶像劇圈錢,也麻煩去看看《十六歲的花季》、《十七歲不哭》、《十八歲的天空》,在刻畫時代背景與校園青春的紮實度上,這些作品都保留了影視劇該有的分寸和傳播價值。而如今的生活倫理家庭劇,來來回回永遠是瑣碎的家長裡短,不是宮廷小三之間的勾心鬥角,就是手撕鬼子的狗血情節,也就趙寶剛還能偶爾來一點靠譜的雞血。而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誕生的背景,就好比全中國沒有人敢把「家暴」放在檯面上說的時候,這部劇在國內敢第一個把「家暴」問題以電視劇的形式擺在每家每戶的電視機前,讓老百姓猝不及防,讓家暴者內心有被狙擊的羞愧感,讓被家暴者被喚醒捍衛尊嚴的底線。很多人都記住了安嘉和(馮遠徵))的演技,卻忽視了安嘉和的人物背景,他是典型的「高學歷」+「好工作」+「君子範兒」的楷模級丈夫,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很多人都有一個定勢思維:高材生( 醫生)怎麼可能打老婆呢,打老婆的一般都是沒文化的流氓。而這部劇恰恰顛覆眾人的定勢思維,外面裝君子,回家打老婆孩子的跟學歷收入階級沒任何直接關係,心理問題存在於每個人,而非特定人群。自此之後,心理問題、擇偶問題、婚姻問題、女權問題、人格獨立、經濟獨立、生育問題,都呈蝴蝶效應般的浮出水面,成為報媒電視網絡探討的社會問題,側面衝擊了一代人的固有價值觀,顛覆並覺醒了一部分人的成長認知。而看過那部劇的每個年輕人,幾乎都會留下深刻印象或童年陰影,其一是因為你或多或少被家暴過,自己在觀劇時有代入感和極強的共鳴;其二是因為你長大後也最終要走進這座圍城,成為社會的一部分,或將面臨未知的恐懼,或將面臨難以駕馭的人生。至於安嘉和的那張猙獰面孔,不過是把現實中的家暴面孔生動地搬到了熒幕,而安嘉和的這張臉,也無時無刻在提醒著我們:人心難測,心存警惕,偽裝再好的君子都可能存在不為人知的陰暗面。本文已授權「知乎日報」刊載 / 原文同步刊載於微信公眾號:li_biubiu 謝絕其他轉載

相關焦點

  • 童年陰影Top1《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小時候的童年陰影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絕對是沒有勇氣刷第二遍的。並且安嘉和這三個字是絕對被釘在家暴男Top1,什麼李承鄞,傅慎行在他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可見其影響力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只可惜2020了都,反而看不到反映真實的影視作品了。光看安嘉和和他老婆這張婚紗照真的有那種幸福美滿的感覺,萬萬沒想到安嘉和斯文的外表下藏著的是顆邪惡暴力的變態心理。
  •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安嘉和心理剖析,愛到極致就變成自卑!
    本期話題【《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安嘉和心理剖析,愛到極致就變成自卑!】在很多80後甚至90後想必都看過一部電視劇,那就是由馮遠徵,梅婷主演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部劇可以說成功地變成了無數觀眾心中的童年陰影。
  •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的安家和成為了多少人的童年陰影
    偶然翻到一部老劇的視頻:《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說到這部劇估計大多數人看過,並且印象很深刻。對我來說當時看這部劇的時候應該是幾歲時候,可謂童年的陰影,現在時隔這麼多年在看到的時候依舊毛孔豎立。關於這部劇的演員馮遠徵,當時演的角色真的是很深入,以至於現在看到他演的別的電視也不禁毛孔悚然,事實證明這部劇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如此深入人心。女一號梅婷不禁看到這個可憐的女人,動不動被家暴。在後續的採訪中。梅婷表示對以後的結婚道路,家庭生活也產生了一定的恐懼,一時間在這部劇中無法脫離。
  •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家庭暴力,曾經是無數人的陰影的一部劇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可以說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了,這部劇細緻的刻畫了家庭暴力這一當時還被人看來是家醜不可外揚的深刻話題!馮遠徵讓全國人民產生了心理陰影。一提家暴,就會想到馮遠徵猙獰的面孔!每個人有不同的生長環境,往往造成人心理問題的不是他自己而是環境。
  •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小時候,他所在的幼兒園下屬於北空空軍,是現在藍天藝術團的前身。小小年紀的他們,經常要到人民大會堂給外賓唱歌、跳舞,表演結束後,毛主席、周總理等很多爺爺都會上臺跟他們在一起。而每次表演結束後,回到幼兒園,老師給他們發的麵包和紅豆粥,更是讓他愛上了表演。
  • 還記得《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嗎?
    2 還記得《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嗎? 不少人的童年陰影,估計都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馮遠徵飾演的安嘉和。這部2001年播出的劇,是中國第一部直觀反映家庭暴力的影視作品。
  •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男主原來是馮遠徵
    對於馮遠徵的認識,原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家庭倫理劇,家暴!家暴!家暴!凡是傷感苦情苦角,幾乎都有她。看過這部劇後,心裡留下了非常嚴重的陰影。導致許多膽小的女生,她們一個人不敢出門,不敢跟陌生人說話。
  • 為什麼《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成為我們共同記憶裡的萬噸傷害?
    這兩天《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隨著知乎的話題又熱了一輪,馮遠徵老師又雙叒叕被拿出來遛了一輪,我上B站看了一下《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安嘉和打人的合集……
  •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馮遠徵,丈母娘懷疑他有親身經歷才演這麼好
    可對於反派角色來說,一旦演技深入人心,可能會給觀眾帶來不太舒服的感覺,而且容易在觀眾的心目中定型,以後估計就只能出演反派角色了,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演員都不太喜歡出演反派角色的原因,畢竟容嬤嬤李明啟老師走在街上被人罵的例子還歷歷在目。
  • 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當年到底有多成功,這一細節便能看出
    我們今天說的就是這樣的一部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部劇當年到底有多成功呢?這一個細節便能看出。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部電視劇是由梅婷和馮遠徵主演的,講述的是一個充滿了家庭暴力的家庭的故事,安嘉和與梅湘南新婚燕爾
  •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個男人太變態了,變態的原因是個謎
    好多人都說,《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部劇是自己的童年陰影,我倒是沒什麼感覺。但以後只要有馮遠徵出演的劇,就總是想起安嘉和,總覺得這個人是個變態。這是國內第一部把家暴搬到檯面上的電視劇。很多場景,都非常真實地還原了家暴現場。多年之後看到劇照,仍舊讓人心驚。
  • 拍完《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馮遠徵有多慘?
    導演最初希望找5個帥哥來演,高曙光,濮存昕等等之類的,但別人都不敢演,於是作為備選的且不被看好的他,最後經過努力得到機會出演。演出時還有心理老師現場指導,面部表情冷漠無情,肌肉僵硬,眼光兇狠,平靜之下總給人一種可怕丈夫的感覺,
  •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家暴」的背後,是一個個矛盾的「正常人」
    前段時間小編為了給《》這篇文章尋找素材,又重溫了一遍《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沒想到時隔二十多年,看到馮遠徵老師那直勾勾的眼神,依然嚇出了一身冷汗。這麼刺激的感覺不能我一人獨享,下面就讓我帶大家一起重溫這部經典的「童年陰影」之作。
  • 揮之不去的童年陰影,這些影視劇你看過幾部?
    少年包青天《少年包青天》想必很多90後都看過,主演是周杰,講述的是少年包拯屢破奇案的故事,這部電視劇在當時可以說是風靡一時。雖說是關於少年包拯的經歷,可是不得不提這部影視劇是真的恐怖,我記得小時候看的時候,上廁所都不敢一個人去,總感覺背後有人,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時候,腦子裡面總是時不時腦補電視劇裡面的音樂,還有隨著音樂而出現的畫面,每次嚇得都睡不著覺,說是童年陰影,毫不誇張。一雙繡花鞋《一雙繡花鞋》主演是孫儷,韓童生,另外謝娜也在這部影視劇中出演了角色(小時候看的時候確實沒有發現)。
  • 4個老戲骨拒演,梅婷感覺屈辱,你所不知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說起80後90後有關電視劇的童年陰影,估計很多人的答案中會有《還珠格格》裡容嬤嬤施針的情節。不過這部電視劇整體上來說還是輕鬆愉快,要說真正的童年陰影,還得是馮遠徵、梅婷主演的家暴題材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 童年陰影測試 | 小時候的陰影,是怎樣影響到你的現在的?
    近期的李星星事件想必各位都有關注吧。
  • 家庭暴力,這部曾經讓無數人害怕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可以說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了,這部劇的編劇姜偉還有一部優秀的作品《潛伏》!至今我感覺都沒有勇氣再看一遍,安嘉和一度成了惡魔的代名詞,後來看到馮遠徵在《非誠勿擾》中飾演一個娘娘腔,都依然覺得渾身汗毛直立!
  • 《瞄準》:諜戰版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和池鐵城再相逢的初始階段,蘇文謙一看到對方就想到失去摯友那段陰暗壓抑的日子,劇中有好幾次,都給到蘇文謙因為回憶過去手不聽控制發抖的鏡頭,那時的蘇文謙還處在池鐵城的陰影之下,這是斯德哥爾摩症患者必經的過程。直到這三件事的發生,讓他明白,不能繼續縱容對方了。
  • 朱坤明:嫁人很重要,馮遠徵梅婷《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給人的啟示
    小時候,我看過張建棟、吳孝明執導,梅婷、馮遠徵、王學兵、董曉燕等主演的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覺得裡面的馮遠徵飾演的安嘉和挺害怕,看得人毛骨悚然,晚上都會做噩夢,和看《聊齋》差不多。所以現在,有些年輕人,包括娛樂明星,結婚不久就因為性格不合離婚了,不在一起了。有些是因為男方做錯事,夫妻雙方不得不分開,比如董璇和高雲翔,王全安和張雨綺。
  • 給你留下童年陰影的電視劇,你看過幾部?
    ,半夜都能做噩夢《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馮遠徵飾演的安嘉小時候看這個真的是被他的表情嚇到了不得不說馮遠徵老師的演技真的是太好了4.這是部為數不多的一個配角把主角團殺得只剩片名的劇對江玉燕也是產生了陰影你還看過哪些劇給你留下了童年陰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