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麥文化資本盛宴:路金波身家超3億,經緯中國、博納影業分羹

2020-12-28 野馬財經

作者 | 董柴玲

編輯 | 李紅梅

來源 | 風雲資本界

1997年,路金波以「李尋歡」的筆名在各個文學論壇活躍,發表了《迷失在網絡中的愛情》和《邊緣遊戲》等作品,成為第一代網絡文學寫手的代表人物。當年他與寧財神、邢育森並稱「網文三駕馬車」,號稱國內網絡文學界鼻祖。

2000年9月,路金波加入了網絡文學網站「榕樹下」。直到2002年,國際傳媒巨頭貝塔斯曼接手「榕樹下」,創始人朱威廉離開,路金波從此告別了「李尋歡」的身份,開始從作家轉變為一名商人。

2005年,路金波買下了韓寒和安妮寶貝的版權,將其打造成暢銷書。隨著籤約作家陣容逐漸擴大,路金波締造起龐大的出版王國,並試水影視行業。

曾經的「李尋歡」如今已變身為果麥文化的實控人,能否帶領後者在資本市場繼續追夢?

11月25日,果麥文化(全稱:果麥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首發過會。公司計劃募集3.5億元,用於版權庫建設項目。

果麥文化的主要業務包括圖書策劃與發行、數字內容業務、IP衍生與運營。招股書顯示,公司業績在近三年呈上升趨勢。2017年,公司實現營收2.43億元,到2018年增長至3.05億元,2019年進一步增至3.84億元。淨利潤從2017年的2931.82萬元增長到2019年的5921.58萬元。

(圖片來源:招股書)

然而進入2020年,果麥文化的圖書銷售收入大幅下滑,導致公司營收大幅縮水。2020年前三季度,果麥文化的營收為2.27億元,同比下滑10.96%;歸母公司淨利潤為0.24億元,同期下滑17.86%。

雖然業績表現未及預期,但果麥文化上市的消息仍激起不小的水花。這家專做圖書出版的公司,股東名單可謂「星光熠熠」。在公司前15大股東中,經緯創達、博納影業和普華天勤等赫然在列。

(圖片來源:招股書)

此外,韓寒、易中天、張皓宸、李繼宏等多位知名作家或其親屬等出現在股東名單中。若果麥文化成功上市,背後的眾多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將迎來一場資本盛宴。

實控人路金波持股32%,身家近3.4億元

從文學轉戰商業領域,路金波的創業路同果麥文化緊密相連。

果麥文化的成立要追溯到2012年。彼時,路金波和韓寒的母親周巧蓉共同創辦果麥文化,註冊資本為300萬元,其中路金波持股90.00%,周巧蓉持股10%。

成立8年間,果麥文化獲得多輪融資,規模超3億元,投資者包括博納影業、IDG資本、華蓋資本、淺石創投和經緯中國等。

除了明星機構加持外,果麥文化還吸引了多位作家直接或間接持股。果麥合夥是由果麥員工和合作作家組成的持股平臺,包括路金波在內共29名合伙人,位列第六大股東,持股比例為7.01%。

而曾經的第二大股東周巧蓉,經過兩次股權轉讓後,持股比例降至4.53%,目前位列第八大股東。其中,第一次轉讓是在2017年3月22日,周巧蓉將其持有的果麥文化0.24%的股權轉讓給淺石創投。第二次則在2018年12月2日,周巧蓉將其持有的1.5%股權轉讓給浙江傳媒。周巧蓉也從這兩次交易中獲得回報2850萬元。

招股書顯示,此次公開發行後,路金波持有果麥文化24.47%股份。屆時,其身價又會達到多少呢?

(圖片來源:招股書)

對於公司估值等問題,風雲資本界聯繫果麥文化,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對方回復。

風雲資本界注意到,此前有市場人士根據公司發行1801萬股佔比25%,募集3.5億元資金計算,上市後果麥文化的市值將達到14億元。

若以上市估值14億元計算,創始人路金波的身家將達到3.43億元。

騰訊、經緯中國、博納影業分羹數億元

果麥文化自誕生即成為「資本寵兒」。隨著上市進程的推進,背後的掌舵者逐一浮出水面。

招股書顯示,經緯創達持有果麥文化發行後8.75%股權,位列第二大股東。若以上市估值為14億元計算,經緯創達的持股價值約為1.2億元。

風雲資本界注意到,經緯創達是由經緯中國攜手杭州市產業發展投資基金髮起成立,背後有普華資本董事長曹國熊、普華資本創始人沈琴華坐鎮,兩人持股比例分別為11.25%和3.5%。

值得注意的是,經緯創達的最大出資方為深圳市世紀凱旋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5.00%。深圳市世紀凱旋科技有限公司的四大股東均為騰訊主要創辦人,其中馬化騰持有公司54.29%股權,張志東持股22.86%,陳一丹和許晨曄各持股11.43%。

而博納影業為果麥文化的第三大股東,持有其發行後6.94%股權。若以果麥文化估值14億元計算,博納影業的持股價值約為0.97億元。

博納影業與果麥文化的交集,不止於財務投資,也促使果麥文化將觸角伸向影視行業。報告期內,果麥文化參與投資韓寒拍攝的電影《乘風破浪》和《飛馳人生》,投資收益合計約2000萬元。而韓寒也是博納影業的股東之一,持股比例為0.06%。

此外,位列第四大股東的普華天勤,持有果麥文化發行後6.65%股權。普華天勤的執行事務合伙人為浙江普華天勤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普華資本管理合伙人吳一暉持有普華天勤5.2%的股權。若以果麥文化估值14億元計算,普華天勤的持股價值約為0.93億元。

馮唐、易中天、張皓宸,背後多位明星股東加持

果麥合夥作為果麥文化員工和合作作家的持股平臺,集結了易中天、張皓宸、李繼宏等知名學者和作家,可謂陣容豪華。基於向籤約作家採購版權,果麥文化的圖書策劃與發行業務蓬勃發展,迅速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

在版權圖書領域,果麥文化與易中天、楊紅櫻、韓寒、蔡崇達、張皓宸、嚴歌苓、馮唐等眾多作家和學者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截至2020年6月底,易中天《中華史》系列、蔡崇達《皮囊》、張皓宸《我與世界只差一個你》、韓寒《我所理解的生活》等圖書產品的銷量超百萬冊,李繼宏的譯作《小王子》累計銷量超370萬冊。

對部分暢銷書作家來說,與果麥文化不僅在業務上合作,還進行了更深度的利益捆綁。果麥文化的直接或間接持股作家包括韓寒、易中天、張皓宸、李繼宏、黃山和馮唐,其中韓寒母親周巧蓉持股4.53%,易中天持股0.19%,張皓宸持股0.2%,李繼宏持股0.28%,馮唐配偶黃山持股0.19%。

(圖片來源:招股書)

若以果麥文化估值14億元計算,上述股東所持股權的價值分別約為6300萬元、260萬元、270萬元、390萬元和260萬元。他們將一起共享這場財富盛宴。

你看過哪些果麥文化出品的書籍?對果麥文化上市有何看法?歡迎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商人韓寒的資本路徑:從力盛賽車 到果麥文化和博納影業
    這個在中國輿論場活躍了20年的人物,正在褪去其少年時代的青澀感,通過創立亭東影業,以及投資果麥文化和博納影業,逐漸勾勒起一個商人的野心版圖。路金波這才意識到,作為一個中國頂級明星的出版商,他因此多了很多曝光率和知名度。2012年路金波從萬榕書業離開,創立果麥文化,旗下作者包括韓寒、易中天、楊紅櫻、蔡崇達、張皓宸、嚴歌苓、馮唐等。這一次,韓寒沒有錯過資本盛宴。
  • 韓寒、路金波現身A股!易中天加持的果麥文化是家怎樣的公司?
    來源:市值風雲作者 | 郭飛宏流程編輯 | 小白路金波,筆名「李尋歡」,當年與寧財神、邢育森並稱為「網絡文學三駕馬車」,現任果麥文化傳媒公司董事長,旗下簽約韓寒、易中天、馮唐、李繼宏等知名作家和學者2012年4月27日,路金波和韓寒的母親周巧蓉共同出資設立果麥有限,註冊資本為300萬元,其中路金波以貨幣出資270萬元,周巧蓉以貨幣出資30萬元。時至今日,果麥文化已經準備上市,上市前果麥文化完成了三輪融資。
  • 果麥文化IPO:韓寒母親是發起股東,IP衍生業務規模較小
    2014年5月,路金波(左)與韓寒(中)在北京推介電影《後會無期》 7月3日,深交所官網披露了果麥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果麥文化」) 果麥文化IPO引發市場關注。近年來,公司策劃了《皮囊》、《我與世界只差一個你》等百萬級別的暢銷書,並先後參與了《後會無期》、《飛馳人生》等影視作品的投資。 根據招股書,果麥文化由知名出版人路金波和韓寒母親周巧蓉共同發起創立。截至目前,周巧蓉位列果麥文化第八大股東。此外,第六大股東果麥合夥為果麥文化員工和合作作家持股平臺。
  • 輿情觀察 《小時代3》和《後會無期》背後的資本力量
    從同為作家出身到相繼轉型做導演拍電影,從票房的對比再到爆出具有爭議的「偷票房」事件,兩個「80後」郭敬明與韓寒之間總有炒不完的話題。這兩部被業界稱之為 「粉絲經濟」的電影都成為了媒體與觀眾不厭其煩對比的對象。電影且不論好與壞,票房已經說明一切。兩部電影背後,又集結了哪些不得不說的資本力量呢?《小時代3》的成功引出了其背後的兩家瞄準網際網路發力的電影公司¬——華策影視和樂視影業。
  • 博納影業的豪華股東團,為何進入了新疆資本?
    在《智取威虎山》口碑票房雙豐收之後,於冬下定決心將博納私有化。這一決定,使博納影業成為中概股回歸潮中一隻罕見的影視股。在阿里、騰訊、紅杉資本、軟銀賽富、復星國際等資本方的助力下,博納影業在2016年4月私有化成功。2016年,電影行業一片向好,年度總票房創新高達到了455億元。
  • 易中天、韓寒持股,三年版稅千萬,果麥文化將出版做成了怎樣的生意?
    網絡文學「三駕馬車」、知名作家、文化商人、韓寒的好友……果麥文化的老闆路金波身上有著許多的標籤,從1999年創辦文學網站「榕樹下」開始,他已經在文化圈裡摸爬滾打了超過20年。 在他成功的道路上,有著韓寒、易中天兩個不同領域的文化名人的身影,也有著果麥文化商業模式引來的各類爭議。
  • 私募詳解博納影業回「A」路徑:啟動15億融資
    不過,對上述信息,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當天未能聯繫到博納影業、騰訊、阿里相關人士對此給予置評。2015年6月12日,博納影業公告私有化,對應博納影業私有化價格為每股美國存託股票(ADS)13.70美元或者每股普通股27.40美元。2015年12月15日,阿里影業與於冬、紅杉資本及復星國際籤訂協定,加入博納影業的私有化買方財團。
  • 博納影業:被偷走的那五年
    成立20餘年的博納影業,在創始人於冬的帶領下,在電影發行行業發展得順風順水,奈何卻在資本市場時運不濟、經歷坎坷。013萬元起家於冬拿下中國第一塊電影發行牌照1971年,於冬出生在北京。1994年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作為北影發行管理系招收的第一批學生,於冬畢業後被分配至北京電影製片廠,跑電影發行。
  • 博納影業終回A股 於冬「朋友圈」大曝光
    2016年,博納影業從美股私有化退市後回歸A股,2019年3月,受瑞華事件影響,博納影業IPO審核被迫「中止審查」。 四年時間,影視行業已經不再是博納影業私有化時鑼鼓喧天的熱鬧景象。2018年,《紅海行動》實現收入3.34億元,2019年《中國機長》實現收入3.77億元。2019年,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博納影業推出了《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中國機長》三部電影,即「中國驕傲三部曲」。 今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了黑天鵝事件,對影視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 博納影業終於圓夢!
    從登陸資本市場之日算起,博納影業已經沉浮了10年過程中,最「坎坷」的無疑是耗時4年的排隊時長。在這4年中,影視資本監管逐漸收緊,行業寒冬隨之而至,行業內有四家排隊公司被監管「勸退」,最後只剩博納影業以「獨苗」之勢出現在擬上市企業排隊名單中。博納影業成立於2003年,是國內首家從事電影發行業務的民營企業,主營業務為電影的投資、發行、院線及影院業務。
  • 股權變動價格相差大,跟韓寒頻繁關聯交易,果麥文化多疑點需釐清
    記者 | 胡振明 在紅刊財經刊發的《綁定韓寒、易中天、馮唐、博納影業,果麥文化衝關創業板! 同年3月22日,果麥有限進行了報告期內第一次資本公積轉增實收資本,註冊資本額增加到5000萬元,這跟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後的5000萬股股價是相同的,此時若按轉增後的註冊資本額或股份數量去折算,則2017年3月初報告期內第一次股權轉讓的價格大約為每股23元,而第二次股權轉讓的價格則為每股24.02元。
  • 博納影業IPO過會背後
    坎坷資本路 2016年,博納影業創始人、CEO於冬在接受採訪時坦言:「這5年我們去美國,再回來的時候,發現中國的資本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5年是博納在中國資本市場上消失的5年,博納錯失了5年的資本助力。」 彼時,博納影業還是風光無兩的民營電影公司龍頭。 2010年12月9日,博納影業以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影視公司的身份登陸納斯達克。那一年,國內A股只有華誼兄弟登上了創業板。
  • 博納影業苦等三年IPO終過會
    回望博納影業的資本徵途,可謂一波三折。2010年,頂著「中國內地影視第一股」的頭銜,博納影業赴美上市,不料遭遇「水土不服」,上市首日即破發,此後股價一直萎靡,市值最高時僅有60億元。其中,黃曉明、張涵予均花費5000萬元認購343.63萬股,章子怡花費3000萬元認購206.18萬股,陳寶國花費2000萬元認購137.45萬股,韓寒花費1000萬元認購68.73萬股。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明星都是在2017年3月,也就是博納影業首次提交IPO申請前夕突擊入股。如果這次博納影業成功上市,明星股東們是賺是賠?
  • 博納影業研報:不只是給BAT打工
    事實上,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再創歷史新高,達到296億人民幣,較2013年增長36%。在這一年中,博納共出品發行電影12部,其中國產影片累計獲得內地票房26億人民幣,佔國產片市場份額的15%。公司高管方面,於冬為董事長兼執行長,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分配至北影廠工作。1999年於冬創建北京博納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也是中國第一家民營電影發行公司。
  • 從博納影業看中國影視公司的IPO之路
    除上述的「山、河、海」三部曲之外,2019年博納還推出了「中國驕傲三部曲」,分別為暑期檔的《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以及國慶檔的《中國機長》,三部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博納影業於1999年由於冬創立,是國內首家獲得電影發行牌照的民營影視公司,也是首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的中國內地影視公司。作為一家具有全產業鏈布局的電影集團公司,博納的主營業務為電影業務和影投業務。
  • 路金波與《匆匆那年》投資方再掀罵戰
    、電影《萬物生長》的投資人路金波在微博上展開罵戰。鳳凰聯動總經理吳又與蔡崇達網易娛樂12月16日報導 近日,《匆匆那年》出品人、鳳凰聯動影業董事長張小波與出版人、電影《萬物生長》的投資人路金波在微博上展開罵戰。
  • 博納影業:回A路漫漫
    在首次披露招股書將滿3年之際,博納影業攜最新招股書再度衝A。   8月24日晚間最新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博納影業本次擬發行股票數量不低於1.22億股,擬募集資金14.25億元,與2017年申請時保持一致。
  • 博納招股書揭秘: 《中國機長》《紅海行動》等36部片賺了多少錢?
    僅憑《紅海行動》與《中國機長》兩部影片,就為博納帶來了超過十個億的收入,而去年的另一部熱門電影《葉問4》,則為博納帶來了3700萬的發行盈利。(未含保底收益) 根據招股書內容,博納影業此次計劃募集資金14.25億,分別計劃將6.05億元投入博納電影項目,8.20億元投入博納電影院項目。
  • 中國資本的好萊塢往事
    前幾天剛公布的提名名單裡,來自中國的影業公司博納投資的《好萊塢往事》拿到了5項提名,包括劇情類最佳影片在內的重磅獎項一個不落,中國觀眾熟悉的李奧納多·迪卡普裡奧和布拉德·皮特雙雙入圍。這部成本9000萬美元的劇情片,沒有超級英雄,沒有大片特效,全靠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鬼才和小李、皮特的明星效應,在全球賣到了3.7億美元。不出意外,影片還會一路殺入奧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