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納影業研報:不只是給BAT打工

2021-03-04 騰訊科技

騰訊科技 劉亞瀾 12月29日報導

「未來整個電影行業都要給BAT打工。」

這是博納影業CEO於冬在上海電影節上發表的觀點。就在本月,博納影業集團宣布已與收購財團達成最終私有化合併協議。此次交易的原始買方財團成員中,阿里巴巴和騰訊各佔一席。

從1999年成立到今天,博納影業已在中國電影行業頗具影響。在人們驚嘆這家傳統影業公司的高速發展時,也無法忽視網際網路迅猛發展之下是否會顛覆電影業的問題。網際網路電視、移動網際網路,小屏幕的崛起吞噬了大銀幕的市場,網際網路巨頭資金上、渠道上的優勢對傳統影業公司來說也是不小的威脅。

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網際網路浪潮來襲,備受關注的博納影業究竟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傳統影業公司如何權衡各方資源更上一層樓?騰訊科技為此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了博納影業的業務、財務數據及融資歷史等,方便投資者與讀者分析判斷。

業務以發行為核心打通上下遊

博納影業一直的策略就是以發行為核心,打通上遊電影製作和下遊影院建設。具體來說,博納影業主要有以下四項業務:

電影宣發。博納影業的核心業務是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的電影發行。在2003年到2014年這十餘年間,博納影業共分發或投資了202部影片,其中有55部還是國際電影。博納影業表示其年均影片分發量在15部左右。

從各項數據來看,發行業務也是博納影業的主要收入來源。博納的發行模式則非常多樣,包括純代理、保底加分成、買斷、參與投資等。

出品。博納影業也參與了很多影片的製片環節。博納的電影投資業務開始於2007年。截至到2014年12月31日,博納影業共有62部投資影片上映。近幾年,博納的網絡版權銷售收入不斷創下新高。騰訊、優酷土豆、搜狐、樂視等都曾與博納達成合作協議。

不得不提的是,除了投資出品電影,博納也曾重金投資《楚漢傳奇》等電視劇。

影院。博納影業於2011年7月收購了博納星光,影城陸續開業。去年可以說是博納影院上工程最大的一年。2014年全年博納電影院業務收入達到7980萬美元,同比增長29.7%,並且獲得了4.4億元票房。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博納旗下正式運營的影院達到25家,共計銀幕208張。

藝人經紀。據博納影業官網顯示,其藝人庫包括了袁泉、黃奕、陳志朋、陳建斌、高虎、藍正龍等人。

財報顯示,2014年電影分發業務的利潤佔到總利潤的60.8%,電影投資出品業務佔總利潤的-8.0%,影院利潤佔46.4%,藝人經紀則只佔0.8%。事實上,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再創歷史新高,達到296億人民幣,較2013年增長36%。在這一年中,博納共出品發行電影12部,其中國產影片累計獲得內地票房26億人民幣,佔國產片市場份額的15%。

公司高管方面,於冬為董事長兼執行長,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分配至北影廠工作。1999年於冬創建北京博納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也是中國第一家民營電影發行公司。齊志為財務長,2014年出任博納國際影業CFO一職,擁有超過10年的財務報告、資金管理和資本市場經驗。陳永雄則是自2009年以來一直擔任公司首席營運官與董事。

融資歷程及上市後的主要財務數據

在赴美上市之前,博納影業進行了好幾輪融資:2007年7月,紅杉中國、SIG海納亞洲創投基金1000萬美元投資博納影業;2009年6月,博納影業完成1億元的第二輪融資;2010年6月,完成第三輪融資。

2010年底,博納影業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8.5美元。

2012年5月,新聞集團作為戰略投資人入股博納影業集團。博納影業與其旗下的福克斯國際製作公司(FIP)籤署了合作意向書。

2013年,博納影業與諾亞控股、紅杉資本(中國)共同發起了中國第一支影視專業投資基金——博納諾亞影視基金,首期募資10億元人民幣。

2013年博納影業又獲得了復星集團2080萬美元的投資,另獲得民生銀行2億人民幣及浦發銀行8000萬人民幣貸款。

2014年7月,於冬與復星國際聯手增持了博納的股票。於冬從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手中回購了19.3%的股權,復星則從於冬手中購得博納13.3%的股權。交易結束後,於冬持股32.3%,復星持股20.8%。

2015年3月,博納影業宣布博納影視投資基金第二期募集成功,共募資17億元人民幣,而這筆基金將投入到博納未來兩三年開發的約50部電影、電視劇及網絡劇上。

2015年6月,博納影業公告宣布,董事會已收到來自董事長於冬、紅杉資本及復星國際的私有化邀約,三家聯合以每股13.7美元的價格要約收購博納。

博納影業投資者關係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博納影業共有全職員工1163人。截至2015年9月31日,博納影業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5億美元。

未來發展可期能否權衡資源是關鍵

「真正讓我下定決心回歸A股的是《智取威虎山》為博納取得了那麼好的票房成績,但同一時期公司在納斯達克的股價卻一直再跌,這讓我非常難過。」

談及私有化,於冬把大部分原因歸咎於美國市場對中國公司價值的低估。目前A股的華誼兄弟市值近600億元,光線傳媒總市值近500億元,而規模相當的博納影業市值卻僅有8.3億美元,約合53.7億元。

不過深究起來,恐怕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勢力也是於冬抉擇的重要因素。今日的電影產業已然與網際網路密不可分。無論是粉絲導入、流量注入、眾籌融資、在線選座還是網際網路營銷分發,甚至電影製作的大數據支持,IP的養成,處處都是網際網路的身影。

但從股權結構來看博納並不一定會真的「淪為」打工仔。目前,博納影業第一大股東仍是董事長於冬,持股32.3%。其次是復星集團,持股20.8%。

當私有化交易完成後,阿里影業旗下全資子公司將投資8600萬美元間接持有博納約10%的股權,騰訊旗下子公司也將獲得約7%的股份。

第一大股東於冬和第二大股東復星的總持股數超過53%,而於冬與復星的合作也有很多值得關注之處。於冬曾在一次公開採訪中透露:「博納可能會與復星聯手做很多事情,圍繞電影產業上下遊進行整合,比如主題公園。」

與網際網路巨頭合作方面,博納可以做的更多。

例如博納影業私有化交易完成後,阿里影業將投資約8600萬美元,間接持有博納影業約10%股份。今年4月,阿里影業以8.3億元人民幣收購粵科軟體,11月初,淘寶電影和娛樂寶以5.2億美元併入阿里影業。通過一系列整合,阿里影業將成為一家以網際網路為核心驅動,擁有粉絲運營、投融資、內容生產製作、宣傳發行和院線服務能力的全產業鏈娛樂平臺。而這些,都將成為博納可以加以利用的資源。

「BAT可以買渠道、買系統、買服務,但是電影行業高度依賴內容創意,博納在電影這種高端內容上的生產力,以及線下的實體院線,正是這些網際網路巨頭所需的。」於冬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網際網路巨頭在渠道和資金等方面的優勢不是影視公司可以抗衡的,為今之計只有儘可能地去合作,更快更好地去整合利用網際網路的資源,迅速與其他影視公司拉開差距。

不過,根據中金公司的研報,中概股從美股市場回歸A股,主要涉及從美股退市、拆VIE結構和A股上市三個主要階段,即使過程中一切順利也至少需要兩年時間。市場風雲變幻,博納影業未來發展雖有看點可期,但仍有許多未知數。

相關焦點

  • 終回A股的博納影業卻成「躺槍王」?_綜合資訊_行業_中金在線
    11月5日晚間,中國證監會官網發布第十八屆發審委2020年第159次會議審核結果公告,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納影業」)首發獲得通過。  最近上會的企業中,博納影業的關注度無疑是最高的。據證監會官網顯示,2017年438家公司登陸A股,其中僅有3家影視公司,2018年至今,博納影業是第一家首發通過的影視公司。
  • 博納影業:回A路漫漫
    在首次披露招股書將滿3年之際,博納影業攜最新招股書再度衝A。   8月24日晚間最新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博納影業本次擬發行股票數量不低於1.22億股,擬募集資金14.25億元,與2017年申請時保持一致。
  • 私募詳解博納影業回「A」路徑:啟動15億融資
    此外,參與本輪投資的投資者亦不存在業績對賭。而騰訊、阿里作為戰略投資者,會在整體資源上對接影片製作、發行、放映業務。「此次發行定增中,阿里和騰訊也大概率將認購。」上述私募投資總監透露。不過,對上述信息,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當天未能聯繫到博納影業、騰訊、阿里相關人士對此給予置評。
  • 博納影業IPO過會背後
    在博納影業的上市首日便遭破發,當日收盤報6.58美元,較發行價下跌22.59%。 接下來的五年裡,遠在美股的博納股價持續疲軟,市值一跌再跌。而國內市場,卻在這五年裡迎來了電影市場化的高速發展期。 2016年4月,博納影業集團宣布正式完成私有化交易,同時從納斯達克退市,結束了五年的美股徵戰之路。
  • 博納影業將登陸A股:業績起伏不定魔咒難去 或已錯失最好上市時機
    自從2015年股災以來,中國的影視股整體市場表現非常不理想,長期低迷。不過,高光背後,博納影業的A股上市之路非常不平坦。博納影業最早於2010年登陸紐交所,市值表現不佳。上市以後的最高市值不過50億人民幣,遠低於其競爭對手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等。後兩者在A股創業板上市,市值一度是博納影業的數倍。
  • 博納影業終於圓夢!
    從登陸資本市場之日算起,博納影業已經沉浮了10年過程中,最「坎坷」的無疑是耗時4年的排隊時長。在這4年中,影視資本監管逐漸收緊,行業寒冬隨之而至,行業內有四家排隊公司被監管「勸退」,最後只剩博納影業以「獨苗」之勢出現在擬上市企業排隊名單中。博納影業成立於2003年,是國內首家從事電影發行業務的民營企業,主營業務為電影的投資、發行、院線及影院業務。
  • 從博納影業看中國影視公司的IPO之路
    從主要出品方來看,博納影業無疑是今年國慶檔最大贏家。早在2010年12月份,博納影業便成為首家在美股成功上市的中國文化類公司。私有化完成後博納在國內開啟了兩輪融資,張涵予、黃曉明、章子怡、陳寶國、黃建新、韓寒、毛俊傑等7位自然人明星股東以及萬達影院等投資方紛紛入股(萬達影院斥資3億,持股比例1.875%),估值近160億元,與退市時相比增長了2.88倍。完成融資後,為獲得證監會於當年開闢的新疆企業首發上市「即報即審、審過即發」綠色通道的資格,博納將公司的營業場所變更為了新疆烏魯木齊。
  • 八字分析 | 博納影業的魔咒真的只是從黃巍墜樓開始?
    實不相瞞,就是想說:博納的五行屬性水和影視行業不合。美股之路虎頭蛇尾,2016年4月8日,博納影業宣布正式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然後開啟了回歸A股的漫漫長路。然而博納卻無人問津,所有資本市場的分析師都沒覆蓋過博納的新聞,哪怕博納行業地位、電影業績仍然穩坐前三,5年來沒有被任何資本看一眼,邪不邪門?
  • 歷時千餘天,明星股東雲集的博納影業成功闖關IPO
    作為國內老牌影視公司,從登陸納斯達克到私有化,再到遞交招股書開啟IPO,博納影業的回A股路至今已歷時1000餘天,中間也曾受到「瑞華事件」等影響而中止審查,可謂是一波三折。隨著此次通過審核,博納影業的上市之路也將進一步邁向終點,而面對今年以來影視行業受到的整體衝擊,穩定公司今後的發展,則是博納影業需要持續深化的問題。
  • 博納影業苦等三年IPO終過會
    有分析人士認為,博納影業選擇在影院復工一個月後的特殊時刻再遞招股書,足見其對回歸A股的迫切心情。這份迫切源於1140天的等候,博納影業的回歸A股之路走得並不順暢。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明星都是在2017年3月,也就是博納影業首次提交IPO申請前夕突擊入股。如果這次博納影業成功上市,明星股東們是賺是賠?招股說明書顯示,這些明星的增資價格為14.55元/股,對應2017年的市盈率高達80.83倍。若按照此次計劃發行不超過1.22億股、募集資金14.25億元測算,博納影業的IPO發行價約為11.66元/股。
  • 不容易!博納影業回A上市,值得你掏錢嗎?
    這家公司名叫「博納影業」。據證監會官網,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得通過。 接下來博納影業只需經歷定價、發行等常規流程後即可登陸A股市場。 相信這一次不會有螞蟻集團的反轉,畢竟其股東們最近都比較低調,沒有什麼豪言豪語。
  • 博納影業:能否再續影視公司上市造富傳奇?
    11月5日,博納影業首次發行募股順利過會,兜兜轉轉1140天後,其創始人於東將圓夢A股。這也意味著博納影業背後的眾多明星股東身價將水漲船高。招股書顯示,博納影業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低於1.22億股,共募集資金14.25億元。此次的發行股票數量、募資金額均與其2017年首次遞交的招股書保持一致。只是在全球電影業遭受百年重創,幾乎所有影視企業都深陷虧損窘境的2020年,真的是博納影業IPO的好時機嗎?
  • 瑞華所事件餘波未了 排隊兩年的博納影業IPO臨門遭終止
    7月25日,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查的風波還未過去,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博納影業IPO審核狀態變成了「中止審查」。此時的博納影業還正在為自己與阿里影業共同出品的《烈火英雄》開展點映,電影還未正式公映,公司的這一段IPO旅程卻已先行落幕。
  • 博納影業副總裁墜亡真相,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墜亡
    博納影業集團發表聲明稱,博納影業黃巍副總裁於逝世,享年52歲。然而一位網友目擊黃巍在北京博納文特國際影院18樓自殺,得到證實。的黃巍文章關注的是電影業,而最後一次更新是在今年。能生存下來的企業不多,即使是處於劣勢、瀕臨倒閉的企業也不多。這個時代就是這樣,時代的塵埃落在一些人的肩上,變成了一座山。電影業真的處於寒冬。在這次爆發中,企業加工口罩、防護用品等一系列衛生產品迎來了新的活力,有些提前做好準備的人有大賺一招,於是許多人看到了希望,連夜訂購了面膜機,沒想到機器供不應求,面膜材料也供不應求,價格翻了幾十倍。
  • 博納影業的豪華股東團,為何進入了新疆資本?
    等待三年,在受新冠疫情衝擊,電影行業更舉步維艱的情況下,行業龍頭的博納影業,終返A股。2020年8月24日,證監會網站披露了博納影業的招股說明書。11月5日晚間,博納影業首發獲得通過。同時一同出現在公眾視野的,還有博納影業的「豪華」股東團。
  • 博納影業回A股 上市之後恐破發
    來源:市值觀察公司觀察丨博納影業回A股,上市之後恐破發上市後,博納影業命運會如何?2016年,博納影業完成私有化從美股退市勵志回A。歷經4年,終於闖關成功,於冬終於可以和一眾投資人「舉杯相慶、不醉不休」了。
  • 博納影業:被偷走的那五年
    6月10日中午,博納影業發表聲明,稱博納影業集團副總裁黃巍於6月10日凌晨不幸逝世,享年52歲。不過,博納在公告中並未說明死因,一時引發圈內猜測。有網友爆料黃巍系跳樓自殺,6月11日晚間,博納影業集團再次發布情況說明,稱其因身體原因長期失眠、心情壓抑,於10日0時許在北京市朝陽區墜樓身亡。經警方調查,已排除刑事案件嫌疑。
  • 博納影業終回A股 於冬「朋友圈」大曝光
    2016年,博納影業從美股私有化退市後回歸A股,2019年3月,受瑞華事件影響,博納影業IPO審核被迫「中止審查」。 四年時間,影視行業已經不再是博納影業私有化時鑼鼓喧天的熱鬧景象。 2016年前,影視行業上市公司進行高溢價的外延式併購的案例不在少數,IP的資本化似乎讓明星找到了新的致富路,同時商譽高企也讓當初實行高溢價併購的影視類上市公司「自食其果」:業績對賭不能完成的情況下,商譽減值像慢性病一樣吞噬著上市公司的利潤。
  • 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凌晨墜樓身亡,近期朋友圈關注影業復工
    全文1398字 閱讀約需3分鐘 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去世。我們視頻出品 10日上午,有消息稱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在北京悠唐購物中心墜樓。
  • 博納影業副總裁突然去世,五年回A之路一波三折
    6月10日下午2點38分,博納影業集團通過官方公眾號緊急發布一則公告,稱博納影業集團副總裁黃巍於6月10日凌晨不幸逝世,享年5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