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納影業終回A股 於冬「朋友圈」大曝光

2021-02-11 大摩財經

撰文 | 顏迪

出品|大摩財經

11月5日晚間,證監會發布的審核結果顯示,博納影業首發獲得通過。2016年,博納影業從美股私有化退市後回歸A股,2019年3月,受瑞華事件影響,博納影業IPO審核被迫「中止審查」。

 

四年時間,影視行業已經不再是博納影業私有化時鑼鼓喧天的熱鬧景象。

 

2016年前,影視行業上市公司進行高溢價的外延式併購的案例不在少數,IP的資本化似乎讓明星找到了新的致富路,同時商譽高企也讓當初實行高溢價併購的影視類上市公司「自食其果」:業績對賭不能完成的情況下,商譽減值像慢性病一樣吞噬著上市公司的利潤。

 

影視行業很難上市,這幾乎是熟悉資本市場的人的共識,2017年438家公司登陸A股,其中僅有3家影視公司,2018年至今,幾乎沒有一家影視公司登陸A股。

 

影視公司盈利的可持續性一直是影視製作公司謀求上市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開心麻花和新麗傳媒在上市之前都因盈利的可持續性受到質疑。

 

博納影業衝擊上市的四年時間裡,博納影業的老朋友萬達電影已經成功將影視製作板塊萬達影視裝進了上市公司主體中,華誼兄弟在2018年和2019年主投主控項目空白後,2020年集中發力,先後放出《八佰》和《金剛川》。

 

時代不同了,影視行業的格局也在發生變化,重回A股的博納影業是「特例」還是能夠帶動影視行業公司的上市潮仍然未知。


延伸產業鏈,為上市買保險

  

2018年以來,影視公司衝擊A股紛紛折戟。

 

曾以《夏洛特煩惱》以小博大斬獲14億票房的開心麻花沒能將話劇搬上大熒幕做成工業性產品,《驢得水》沒能複製上一年《夏洛特煩惱》的成功。先後推出《我的前半生》、《如懿傳》等知名電視劇作品的新麗傳媒也最終放棄IPO,賣身騰訊系的閱文集團。對於影視製作公司來說,如何保證盈利的可持續性是每次IPO前都受到監管和媒體追問的問題。

 

2010年,博納影業作為國內首家在美上市的影視公司登陸納斯達克,股價卻沒有太大起色,2015年,博納影業決定退市。2016年,博納影業完成了私有化,隨後回A股。2017年,博納影業正式提交招股書,衝擊A股。當年,成功登陸A股的438家上市公司中僅有橫店影視、金逸影視和中廣天擇三家影視公司。

 

近三年來,博納影業是第一家首發通過的影視公司。

 

從業績表現來看,2017年至2019年,博納影業實現營收分別為19.97億元、27.84億元、31.1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99億元、2.64億元、3.5億元。其中,電影業務分別貢獻了總營收的62.29%、63.33%、54.25%。

 

主旋律影片是博納影業的制勝武器。2018年,《紅海行動》實現收入3.34億元,2019年《中國機長》實現收入3.77億元。2019年,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博納影業推出了《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中國機長》三部電影,即「中國驕傲三部曲」。

 

今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了黑天鵝事件,對影視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衝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博納影業實現營業收入7.55億元,淨利潤僅為2680.06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93.11萬元。

 

發審委同樣關注到了盈利可持續性的老問題。受疫情影響,博納影業今年第一季度虧損,第二季度憑藉著影視劇線上發行、版權銷售業務的增長,才實現上半年扭虧為盈。

 

不過,博納影業目前正向下遊的院線延伸,試圖打通全產業鏈。

 

截至2019年底,博納影業已在北京、上海、深圳、重慶等城市投資建成並管理79家五星級標準現代多廳影城。博納影業這次IPO所募集資金也將投資於博納電影項目和博納電影院項目,擬投入募集金額分別為6.05億元和8.196億元,總計14.24億元。

 

影視行業的全產業鏈發展增強了抗風險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院線作為現金奶牛能夠保證盈利的可持續性,或許是博納影業為上市購入的一份「保險」。

 


阿里騰訊齊入股

  

博納影業回A上市,也是創始人於冬的「朋友圈」共享資本盛宴的過程。

博納影業上市,綁定了章子怡、黃曉明、陳寶國、黃建新、張涵予、韓寒、毛俊傑等一眾明星,引起了更多的關注。

上述明星們是在2017年3月博納影業正式申報IPO前突擊入股,影視公司在收購明星「空殼」公司實現明星IP的資本化受到嚴監管之後,綁定明星做股東的情況並不少見。

 

在IPO前的最後一輪融資中,張涵予認購343.63萬股,黃曉明認購343.63萬股,章子怡認購206.18萬股,陳寶國認購137.45萬股,黃建新認購68.73萬股,韓寒認購68.73萬股,毛俊傑認購34.36萬股。博納影業與明星進行了更深度的綁定。

 

博納影業不光有明星股東,更有阿里系和騰訊系。

 

招股說明書顯示,在前十大股東中,浙江東陽阿里巴巴影業有限公司以7.72%的持股比例,位列博納影業的第三大股東,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則為第六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84%。

 

阿里與騰訊早在博納影業私有化的時候就已經出現,2016年,博納影業私有化買家包括:阿里、騰訊、中信證券、復星國際、紅杉、軟銀賽富,以及博納影業創始人於冬。馬雲、馬化騰等人組成的豪華買家團也陪博納影業重回A股。

 

同樣作為明星公司股東出現的還有博納影業的「老朋友」萬達電影。2017年5月,萬達電影發布公告,其和博納影業集團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萬達院線斥資3億元入股博納影業,持股比例1.875%。

 

在影視行業較為低迷的時期,老牌資本開始現身影視行業。2019年博納影業推出的《中國機長》中,中植企業集團作為出品方出現十分耐人尋味。在招股書中,博納影業的第八大股東為浙江中泰創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泰創信」),持股比例為4.11%。

 

2019年,中泰創信的淨利潤為-8681.79萬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泰創信的淨資產為-350.37萬元。中泰創信的唯一股東為中泰創展控股有限公司(「中泰創展」),中泰創展為中植系旗下的資本運作平臺。

 

中植系擅長於二級市場的資本運作,在影視方面,中植系的投資版圖中曾出現驊威文化的身影。中植系曾於2018年6月擬30億元收購東陽曼荼羅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其實際控制人為知名導演張紀中之女張悅。

 

在驊威文化的前十大股東中,第七、第八和第九大股東湖州中植澤遠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湖州融誠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湖州澤通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共持有驊威文化5.46%的股權,三家公司背後均為中植系。同樣,中植系也通過高晟資本接盤了星美部分院線。

 

中植系雖然沒有高舉高打進入影視行業,卻在影視發行、製作和院線領域逐漸滲透。

 

•END•

商務合作 | 加微信:damobd

聯繫主編 | 加微信:damomichael

大摩財經正在招聘主編/財經編輯/商務運營,坐標北京

簡歷投遞郵箱:damofinance@163.com

相關焦點

  • 博納影業回A股 上市之後恐破發
    來源:市值觀察公司觀察丨博納影業回A股,上市之後恐破發上市後,博納影業命運會如何?2016年,博納影業完成私有化從美股退市勵志回A。歷經4年,終於闖關成功,於冬終於可以和一眾投資人「舉杯相慶、不醉不休」了。
  • 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凌晨墜樓身亡,近期朋友圈關注影業復工
    黃巍兩個月前的微信朋友圈顯示,其幾條更新均與影院行業的停業和復工問題有關。 全文1398字 閱讀約需3分鐘 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去世。
  • 博納影業再衝A股,章子怡等多位明星股東,想拍中國《阿甘正傳》
    ,是博納影業的創始人、CEO。當時主抓該業務的黃巍及所在部門被於冬嚴厲批評。年底頒獎會上,他連提名都沒有,而以前他年年是「突出貢獻獎」。黃巍覺得「臊得慌」,畢竟他領導著博納三大板塊之一。當晚,做好辭職準備的黃巍找於冬談話,「老闆,我們倆之間還有信任嗎?」於冬回了句讓黃巍覺得頂一萬句的話,「有!沒有你根本沒有博納的今天……這事兒我感激你一輩子。」
  • 博納影業:回A路漫漫
    早在2017年申請A股上市之前,博納影業總裁兼CEO於冬就在接受採訪時直言,「回歸A股,我們不考慮借殼,會老老實實排隊。」   如今,三年過去了,「老實」的博納影業仍在排隊。據中國證監會披露,截至8月20日,在深交所中小板申請IPO企業中,博納影業排在第6位,狀態為「已反饋」。   這一次,博納影業能等來好消息嗎?
  • 歷時四年,夢圓A股 擁有多部爆款電影的博納影業即將迎來高光時刻
    這是中國電影行業劇變的十年,十年間博納在資本市場曲折前行,屢屢折戟。而選擇在影院復工一個月後,電影市場急需提振士氣的特殊時刻再遞招股書,也說明了其對回A的迫切和自信。這些公司和人士正是博納的核心「朋友圈」。博納近些年參投的許多項目都和這個「朋友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在股東名單中的韓寒,是與博納有著多年合作關係的導演之一。
  • 一個電影人的理想-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記錄時代,服務人民
    於冬和他的博納影業經歷了中國電影產業從艱難崛起到蓬勃發展的歷史時刻。自1999年博納成立以來,出品發行影片多次創下口碑和票房的全新紀錄,特別是近年來《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等票房和口碑雙豐收的主旋律電影的上映,開啟了博納主旋律商業大片的成功模式。於冬說,他是中國電影"承上啟下"的一代,既經歷過體制內的時代,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見證了中國電影市場化進程中的困頓、變革與發展。
  • 博納影業董事長、總裁於冬:錯過這次回流機會,觀眾會慢慢拋棄影院
    每經記者 畢媛媛 溫夢華 每經編輯 董興生  在電影行業復工一個多月後,全國票房捷報頻傳,博納影業也迎來闖關A股的好消息。  8月24日晚間,中國證監會披露了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納影業)提交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
  • 四年回歸路,博納影業A股上市夢圓,能否靠爆款電影走得更遠?
    早在2016年4月,博納影業私有化並從美股退市後,即開啟回A之路。2019年初,受中企華事件影響,博納影業IPO審核被迫「中止審查」。2019年3月,短暫「中止審查」,其審核狀態已經由此前「中止審查」變為「正常審核」。據了解,博納影業遭遇「中止審查」,並非公司基本面發生變化,是由於資產評估機構中企華被立案調查產生的連帶影響。2020年8月,證監會更新博納影業最新招股書。
  • 影視寒冬業績下滑坎坷回A苦候1140天博納影業IPO大考
    對於博納影業來說,這不是一個好時機。疫情讓本身處於寒冬期的影視業雪上加霜,博納影業的財務數據並不「好看」;此外,公司負面消息不斷,今年6月博納影業集團副總裁黃巍墜樓身亡,讓行業的艱難置於臺前,更為博納IPO增加了變數。對比同行業其他影視公司,博納影業的上市經歷可謂「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 博納影業副總裁突然去世,五年回A之路一波三折
    6月10日下午2點38分,博納影業集團通過官方公眾號緊急發布一則公告,稱博納影業集團副總裁黃巍於6月10日凌晨不幸逝世,享年52歲。
  • 博納影業苦等三年IPO終過會
    大洋彼岸A股的熱鬧場景,讓於冬做出了將博納影業私有化的決定。此後,博納影業開啟了A股徵程,並進行了多次戰略融資,相繼引入包括紅杉資本、阿里影業、騰訊等在內的「豪華買方財團」。張涵予、黃曉明、章子怡等一眾演藝明星也陸續加盟。令於冬和一眾明星股東沒料到的是,博納影業的上市之路會如此漫長。
  • 博納影業研報:不只是給BAT打工
    這是博納影業CEO於冬在上海電影節上發表的觀點。就在本月,博納影業集團宣布已與收購財團達成最終私有化合併協議。此次交易的原始買方財團成員中,阿里巴巴和騰訊各佔一席。從1999年成立到今天,博納影業已在中國電影行業頗具影響。在人們驚嘆這家傳統影業公司的高速發展時,也無法忽視網際網路迅猛發展之下是否會顛覆電影業的問題。
  • 私募詳解博納影業回「A」路徑:啟動15億融資
    「此次發行定增中,阿里和騰訊也大概率將認購。」上述私募投資總監透露。不過,對上述信息,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當天未能聯繫到博納影業、騰訊、阿里相關人士對此給予置評。2015年6月12日,博納影業公告私有化,對應博納影業私有化價格為每股美國存託股票(ADS)13.70美元或者每股普通股27.40美元。
  • 博納於冬發家史
    這位年輕人就是博納影業未來的老闆於冬。 華誼兄弟是94年創立的,而那年,這個年輕人從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畢業,卻陰差陽錯被分配進北京電影製片廠(簡稱「北影廠」),當個小發行員,當時全國得有 50 萬個這樣的一線發行員。
  • 終回A股的博納影業卻成「躺槍王」?_綜合資訊_行業_中金在線
    11月5日晚間,中國證監會官網發布第十八屆發審委2020年第159次會議審核結果公告,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納影業」)首發獲得通過。  最近上會的企業中,博納影業的關注度無疑是最高的。據證監會官網顯示,2017年438家公司登陸A股,其中僅有3家影視公司,2018年至今,博納影業是第一家首發通過的影視公司。
  • 博納影業回A上市,值得你掏錢嗎?
    以至於當證監會「官宣」另一家渴求回A已久的明星公司首發獲得通過時,歡呼聲略顯稀薄了些。 這家公司名叫「博納影業」。據證監會官網,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得通過。 接下來博納影業只需經歷定價、發行等常規流程後即可登陸A股市場。 相信這一次不會有螞蟻集團的反轉,畢竟其股東們最近都比較低調,沒有什麼豪言豪語。
  • 博納影業終於圓夢!
    於冬今年7月25日在央視《對話》欄目中坦言:「當時沒有機會在A股上市,所以才選擇了到境外融資,如果還能給我一次機會重新上市,我會更加成熟、穩健地來面對全球市場的競爭。」於冬言語之間都是悔意,直言不僅融資難,市值也無起色。從2010年12月到2016年4月公司完成私有化,博納影業在納斯達克的5年之旅被業內稱為其「失去的5年」,博納影業陸續投拍了《智取威虎山》、《竊聽風雲》系列、《一代宗師》《澳門風雲》等64部電影,收穫130億人民幣票房,股價卻仍在低谷匍匐。
  • ...部爆款電影的博納影業即將迎來高光時刻_產業綜合_行業_中金在線
    而選擇在影院復工一個月後,電影市場急需提振士氣的特殊時刻再遞招股書,也說明了其對回A的迫切和自信。  穩健的業績是最大的信心來源。據招股說明書中公布的數據,博納近三年來營收穩定上升,分別實現了20.0億、27.8億、31.1億的營業收入。在2019年,營業利潤更是增長顯著,達到4.3億,同比增長61%。
  • 博納私有化回歸A股之後,目標票房60億!
    4月8日,博納影業集團正式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同時宣布停止其ADS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的交易。截止目前,博納旗下正式運營的影院達到39家,共計銀幕數310張,其中包括14張中國巨幕和4張IMAX巨幕,覆蓋北、上、廣、深、東北、四川、湖南、湖北等23 個重點省市。未來五年內,博納旗下運營的影院在全國將增建至100家,共計超過800張銀幕。2016年票房收入預計將首次超過10億人民幣。
  • 【北影影視金融】博納影業於冬:電影之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於冬 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博納於2019年推出了「中國驕傲三部曲」《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中國機長》,目前總票房已超46億元。從1999年創立博納至今,於冬擔任出品人的電影已有270餘部,票房累計超350億元。     2010年12月9日,作為博納影業CEO的於冬敲響納斯達克的開市鍾,使得博納影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美國成功上市的影視公司。上市6年來,公司業績實現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