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爆款電影的博納影業即將迎來高光時刻_產業綜合_行業_中金在線

2020-11-19 中金在線

  博納終於再次邁出了重返A股的關鍵一步。

  8月24日,證監會網站披露了博納影業的招股說明書,此時距博納去年被中止上市審查過去了一年零五個月,距其2017年首次申請IPO也有三年之久,若是追溯到博納2010年登陸納斯達克,則過去了近十年。

    這是中國電影行業劇變的十年,十年間博納在資本市場曲折前行,屢屢折戟。而選擇在影院復工一個月後,電影市場急需提振士氣的特殊時刻再遞招股書,也說明了其對回A的迫切和自信。

  穩健的業績是最大的信心來源。據招股說明書中公布的數據,博納近三年來營收穩定上升,分別實現了20.0億、27.8億、31.1億的營業收入。在2019年,營業利潤更是增長顯著,達到4.3億,同比增長61%。

  即使是在項目積壓,電影行業全線停工的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博納也保持著高抗風險能力。雖營收有所下降,但總體仍然保持了5836萬的正向盈利,淨利潤達到2680萬,同比增長141.61%。

    在整體影視行業遇冷的上半年,博納為何仍能保持盈利?在經歷了作為中國首家影視公司在美國上市,五年後又啟動私有化退市,再到2017年重新申請A股上市又中止,如今再次起航的博納究竟有何特別之處?我們嘗試從招股書中一窺究竟。

  主投主發項目三年毛利20億,《無雙》發行收入7倍於投資收入

  從招股書中可以發現,博納近些年主營業務收入可分為影院端、投資端、發行端、和院線端四大領域。

  而來自投資端和發行端的收入,又可以主要分為四種類型,一是主投代理發行,二是參投代理發行,三是純發行(以保底發行為主),四是純參投。

  同樣,2017年的《建軍大業》投資毛利為2352萬,發行毛利卻達7952萬。2018年投資成本1.3億的《紅海行動》,也收穫了2億的投資毛利和4.1億的發行毛利,發行毛利達到了投資毛利的兩倍。同年的《無雙》則更為誇張,在2.6億的投資下,收穫了2443萬的投資毛利和1.7億的發行毛利,後者將近前者的7倍。

  之所以能在主投主發的影片中實現如此高的投資毛利,與博納100%的發行業務毛利率計算方式有關。據小娛推測,這樣的毛利率或許是將發行過程中的人員費用、宣傳物料費用一併計入了管理費用等費用和員工薪資開銷成本內,並未計入發行成本。

  同時,高於投資收入的毛利收入,也能體現博納在電影項目資源方面強大的政府優勢和控盤能力。六部影片中四部為主旋律作品,無論是改編自川航3U8633真實迫降事件的《中國機長》,亦或是建軍90周年獻禮片《建軍大業》,都是國家和電影局的重點項目。

  且2017年到2019年三年間,博納分別獲得了來自政府的6755萬、1.02億和1.56億的扶持資金,用於影片投資和電影放映。這樣的密切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其在發行端的穩健收入。

  再看第二類保底發行,在招股書中,2019年博納依靠買斷/保底發行業務獲得的營業收入有2.5億元,佔總營收的8.17%,是相較於之前兩年營收佔比提升最為明顯的一項業務。

    2019年博納保底發行的影片《葉問4:完結篇》於2019年12月上映,獲得11.83億元的票房收入,為2019年賀歲檔第二名。《葉問4》發行保底金為1.2億,實現了1.6億的發行收入,發行毛利3710元,毛利率23.36%。根據招股書,《葉問4》是由博納與貓眼微影文化聯合發行,貓眼負責線上宣發,博納負責線下。

  同時,引進片《帕丁頓熊2》、《決戰中途島》上,博納也通過保底發行獲取了2307萬和1078萬的毛利。顯然,挑選合適的影片後,其發行利潤依然能夠保持在穩定水平。

  博納的「朋友圈」:以內容綁定的方式圈定製作團隊,穩定輸出優質作品

  優質的項目盈利能力與博納參與影片的品質呈正相關,之所以能保證作品的完成度和口碑,也得益於博納近年來與香港優質製作團隊、韓寒團隊、優秀電影演員的深度合作。

  在招股書中,博納的「股東團」十分搶眼。有韓寒、張涵予、黃曉明、章子怡、陳寶國等知名導演、影星,也有東陽阿里、林芝騰訊、萬達電影等知名公司。這些公司和人士正是博納的核心「朋友圈」。博納近些年參投的許多項目都和這個「朋友圈」有千絲萬縷的聯

    系。

  在股東名單中的韓寒,是與博納有著多年合作關係的導演之一。雖然韓寒持有博納股份,但比例不高,只有0.06%,而博納有參股的「韓寒系」公司亭東影業、果麥文化,其持股比例也僅11.25%、9.25%。

  博納與韓寒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投資、發行韓寒導演的影片上,從2014年《後會無期》的發行,到2017年《乘風破浪》、2019年《飛馳人生》的參投和代理發行,博納從未缺席。《乘風破浪》的總體毛利在當年佔比22.2%。《飛馳人生》也取得了17.3億元的票房成績,在當年國產片中排名第6,並給博納帶來了3950萬元的總體毛利。

  同時,博納與很多知名演員、導演也有深度綁定關係,其綁定方式是片約,而非資本。比如,股東之一張涵予與博納的合作方式就是籤訂合作5部影片的協議,並且其中一部為張涵予導演的影片。現已完成了《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和《中國機長》三部影片的

    合作。

  類似的,博納與香港電影圈的密切關係也是如此形成的。博納與香港導演爾冬陞也籤有合約期內為公司擔任4部院線電影的導演和12部院線電影監製的協議,與香港導演林超賢和編劇梁鳳英則有合約期內為公司提供5部影片的編劇、導演、監製及製片管理服務的協議。

  相對穩定的合作班底是博納影片質量的保證。除了博納自己主投的主旋律影片,近年來佔據博納投資、發行業務收入前列的影片很多都是這層合作關係的產物,如《追龍》、《追龍2》、《無雙》、《紅海行動》、《竊聽風雲3》等。

  以內容而非資本的方式與明星、導演綁定,是博納的堅持。在此前接受河豚君專訪時,博納總裁於冬曾表示,博納不會去買一些明星的空殼公司,「不想用這種方式來做數字遊戲或者是報表遊戲」,「我們不玩財報遊戲,踏踏實實做電影。」

    也正是憑藉於冬在電影界的深厚人脈資源與對項目的強把控、強參與,博納得以藉助合作片約綁定而非資本綁定的關係,構建出了相對穩定的優質內容生產班底。

  如果博納成功IPO,對影視行業意味著什麼?

  博納IPO的故事異常曲折,大部分折戟大多不是因為博納業務和公司方面的原因,而客觀環境不湊巧。

  2016年4月,博納影業集團宣布正式完成私有化交易,同時從納斯達克退市,眼看距離回歸A股的日子越來越近,但從2016年10月,新一屆證監會發審委上任,收緊了重組併購政策。

  這導致大批影視公司很難實現資本化,那準備IPO的影視公司更加艱難。其中就包括博納影業。

  但於冬很執著。

  他在2016年年底融了25億,引入了包括阿里影業、騰訊,中信證券、國開金融、中植企業集團、招銀國際、工商銀行、新華聯集團等多家大牌機構,為博納排隊上市做了充足的糧草準備。

  「博納不借殼,不走捷徑,就老老實實排隊IPO。」於冬這句話背後,包含著太多不甘。

  當年博納影業在美股上市,2015年前後,博納影業的市值一度在40億左右徘徊,被嚴重低估,而華誼兄弟的市值卻有將近400億,相差10倍。只是因為中美兩個股市對同類型公司的價值判斷不同。

  於冬曾感慨,「我問過王長田,也問過王中磊,你們覺得博納和華誼、光線的差距真的能有10幾倍嗎?」

  私有化之後,博納老老實實排隊上市,但除了遇到政策收緊之外,2019年,博納受到「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查」風波的牽連,一度被退回上市申請資料。

  根據證監會當時IPO排隊情況顯示,博納已經排到了第10號,是當時瑞華代理的IPO申請中排隊最靠前的一家。

    好在,於冬足夠堅定,而博納的各項業務也比較健康。從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盈利情況就能看出來。

  2020年上半年,對於影視公司來說,絕對是大災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影院無法開業,劇組無法開機,絕大部分影視公司的業績都是虧損的。但博納今年上半年扣非淨利潤在700萬左右。主要是博納向視頻平臺出售了一些電影項目的新媒體版權。

  儘管700萬的扣非淨利潤相比往年並不多,但在當下的時間節點再次遞交招股書,已經顯示出博納影業的信心。

  況且,一旦博納影業IPO成功,帶來的意義絕不僅限於這一家公司。

  從2016年下半年證監會政策收緊開始,有多少影視製作公司都不抱有上市希望了。文娛投資機構也認為,影視公司的投資缺乏退出渠道,也不怎麼看影視標的,導致整個影視資本環境降溫。

    這時候,有些影視公司開始轉向籌備港股上市,有些轉向借殼,或被併購。此前包括基美影業,銀潤影業等在內的公司,都有傳出籌備港股的消息。

  當時,行業內對影視公司能否IPO的判斷,都在等兩家排隊公司的動靜,那就是博納影業與新麗傳媒。

  曾經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兩家算是電影和電視領域最頭部的兩家公司了,如果他們排隊也沒法上市,影視行業就都甭惦記IPO這件事兒了。

  新麗傳媒從2012年就開始申請IPO,一直到2017年,5年的時間,身邊唐德影視,慈文傳媒相繼通過IPO,借殼等方式登陸A股,但新麗傳媒遲遲未上市。2019年中,等候已久的新麗傳媒,終於不堪曠日持久的排隊,轉而被閱文收購。

  最後,只剩下博納影業還在堅持排隊。如果博納影業上市能通過,無疑是整個影視行業最大的一劑強心針。      

相關焦點

  • 歷時四年,夢圓A股 擁有多部爆款電影的博納影業即將迎來高光時刻
    這是中國電影行業劇變的十年,十年間博納在資本市場曲折前行,屢屢折戟。而選擇在影院復工一個月後,電影市場急需提振士氣的特殊時刻再遞招股書,也說明了其對回A的迫切和自信。博納與香港導演爾冬陞也籤有合約期內為公司擔任4部院線電影的導演和12部院線電影監製的協議,與香港導演林超賢和編劇梁鳳英則有合約期內為公司提供5部影片的編劇、導演、監製及製片管理服務的協議。相對穩定的合作班底是博納影片質量的保證。
  • 終回A股的博納影業卻成「躺槍王」?_綜合資訊_行業_中金在線
    公開資料顯示,博納影業成立於2003年8月,是國內首家從事電影發行業務及拿到發行牌照的民營影視公司。主營業務為電影的投資、發行、院線及影院業務,推出過多款主旋律影片。  近年來,主旋律影片是博納影業的一大亮點優勢。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博納影業推出了《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中國機長》三部電影,即「中國驕傲三部曲」,均取得了一定的票房成績。
  • 博納影業研報:不只是給BAT打工
    這是博納影業CEO於冬在上海電影節上發表的觀點。就在本月,博納影業集團宣布已與收購財團達成最終私有化合併協議。此次交易的原始買方財團成員中,阿里巴巴和騰訊各佔一席。從1999年成立到今天,博納影業已在中國電影行業頗具影響。在人們驚嘆這家傳統影業公司的高速發展時,也無法忽視網際網路迅猛發展之下是否會顛覆電影業的問題。
  • 「行業之悲」!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墜樓身亡
    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6月10日凌晨墜樓身亡,終年52歲。6月10日,博納影業發布悼念聲明,稱影業集團副總裁黃巍於6月10日凌晨不幸逝世,享年52歲。  導演賈樟柯在微博悼念:「行業之悲」。導演陸川亦表示,「心痛,為黃兄,亦為行業」。
  • 博納影業集團上海總部落戶靜安環上大國際影視園區 11部精良製作電影重磅啟動 50億華融博納文化產業基金宣布起航
    博納影業集團上海總部落戶靜安環上大國際影視園區  11部精良製作電影重磅啟動 50億華融博納文化產業基金宣布起航
  • 博納影業成功過會,是強心針也是警示鈴
    11月5日,據證監會披露,博納影業上市申請通過。幾年沉浮,博納的回A之路走得並不順遂。博納2016年完成美股退市,便著手回A上市,但上天似乎一直在開玩笑。2017年博納正式遞交招股書,可在彼時監管趨嚴的背景下,影視行業凜冬將至,不僅博納,包括開心麻花、新麗傳媒等知名公司均未能成功衝擊A股。2018年,影視行業稅務問題不斷發酵成為了被無數網民的詬病的行業公共問題。
  • 深度 | 整合與進化——在線票務平臺撬動電影產業變革
    中金傳媒網際網路孟瑋團隊發表了《整合與進化——在線票務平臺撬動電影產業變革》,報告摘要如下。如需要報告全文請訪問如下連結,或者直接聯繫對口銷售或作者索要。https://research.cicc.com/document/detail?
  • 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墜樓身亡,負債?跑路?影視公司陷行業困局
    6月10日,博納影業發表聲明,稱博納影業集團副總裁黃巍於6月10日凌晨不幸逝世,享年52歲。據官方介紹,黃巍先生是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影院分會副會長,於2009年1月至今任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先生成功籤約、建成並開業了近百家現代多廳影院,擁有深厚的影院投資、建設和管理經驗,擁有15年以上電影院產業從業經驗。其百度詞條顯示,黃巍曾任職於星美傳媒集團,任星美影院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中影星美電影院線公司董事。
  • 博納影業IPO即將過會 阿里、騰訊均為股東
    11月4日消息,據證監會網站消息,11月5日,擬登陸深交所中小板的博納影業將接受發審委審核。
  • 從博納影業看中國影視公司的IPO之路
    」三部獻禮主旋律大片的背後,共有90多家產業機構及資本參與其中。除上述的「山、河、海」三部曲之外,2019年博納還推出了「中國驕傲三部曲」,分別為暑期檔的《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以及國慶檔的《中國機長》,三部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博納影業於1999年由於冬創立,是國內首家獲得電影發行牌照的民營影視公司,也是首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的中國內地影視公司。作為一家具有全產業鏈布局的電影集團公司,博納的主營業務為電影業務和影投業務。
  • 愛貝英語,教育黃金時代下的整裝待發_產業綜合_行業_中金在線
    來源:環球財富網 作者:佚名 關注中金在線
  • 【北影影視金融】博納影業於冬:電影之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從1999年創立博納至今,於冬擔任出品人的電影已有270餘部,票房累計超350億元。     2010年12月9日,作為博納影業CEO的於冬敲響納斯達克的開市鍾,使得博納影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美國成功上市的影視公司。上市6年來,公司業績實現持續增長。於冬本人也多次登上《財富》雜誌中文版等多家知名財經雜誌的「商界精英」榜單。2016年4月,於冬在美國正式宣布博納影業完成私有化。
  • 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逝世 行業呼籲關注影院復產復工
    黃巍治喪委員會組長由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擔任。官方信息顯示,黃巍自2009年1月至今任博納影業副總裁,負責影院投資與管理業務,擁有15年以上電影院產業從業經驗,籤約、建成並開業了近百家現代多廳影院。有的電影企業日虧損100萬,100萬影院從業者需要生存啊」。與黃巍相交15年的老友、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是商業地產界的資深人士,接受經濟觀察網採訪時,他痛惜行業失去了一位專業人士,也呼籲對電影院線行業進行重視。「黃巍生前長期負責博納影業的影院板塊,是一位電影行業的老兵,是中國電影行業的重要推動者,他也是商業地產領域非常認可的好夥伴,品牌營銷的專家。
  • 小火容易 爆款難 院線電影下線,網絡電影播放量迎來「高光時刻」
    對於網絡電影目前的「繁榮」以及後續發展,記者採訪了影視公司、業內專家等。既是高光時刻也是大洗牌從春節到現在,春節檔、情人節檔以及整個3月,院線電影集體撤檔,但對於有著觀影需求的觀眾來說,上網看電影成了最優選擇,網絡電影的日均有效播放量較2019年提升了32%,也因此迎來史上「高光時刻」。
  • 博納影業IPO過會背後
    在博納影業的上市首日便遭破發,當日收盤報6.58美元,較發行價下跌22.59%。 接下來的五年裡,遠在美股的博納股價持續疲軟,市值一跌再跌。而國內市場,卻在這五年裡迎來了電影市場化的高速發展期。 2016年4月,博納影業集團宣布正式完成私有化交易,同時從納斯達克退市,結束了五年的美股徵戰之路。
  • 【北影影視金融】博納影業集團於冬分享「從電影大國 走向電影強國」|課程預告
    >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三部影片不僅票房累計超過55億元,還分別獲得中國金雞百花獎、華表獎、香港金像獎等多項電影業內的最高殊榮。其中《湄公河行動》和《智取威虎山》還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電影作品獎,充分實現了優秀的電影作品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的雙豐收。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博納於2019年推出了「中國驕傲三部曲」《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中國機長》,目前總票房已超46億元。
  • 博納影業:回A路漫漫
    苦等3年   公開資料顯示,博納影業是國內首家從事電影發行業務的民營企業,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電影的投資、發行、院線及影院業務。   2010年9月,博納影業登陸納斯達克,成為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影視企業。當時的敲鐘現場,博納影業風光無限,更有國際影后鞏俐相伴於冬身側。   然而,熱鬧過後便是無盡的沉寂。
  • 博納影業二次上市:明星密集入股,副總裁突然去世引關注
    去年國慶檔期電影,憑《中國機長》、《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三部影片,博納影業成為大贏家。目前博納影業正值IPO衝刺期,深交所中小板申請IPO企業狀態顯示為「已反饋」。那麼,在今年影視行業的大環境下,博納影業能否二次闖關成功?
  • 一個電影人的理想-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記錄時代,服務人民
    於冬和他的博納影業經歷了中國電影產業從艱難崛起到蓬勃發展的歷史時刻。眼下的"波峰",是博納最鼎盛時期,也是"於老闆最年富力強"的時候。他要在這個階段,為電影行業帶來一些重要的影響,他總結的博納出品電影的特色時,提到商業、藝術、技術、人文四個層面,於他,電影是產品又是藝術,在詭譎變幻的市場,製片人碼局操盤的能力對產品質量至關重要。"電影是記錄時代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我的每一步成長都與時代息息相關。
  • 歷時千餘天,明星股東雲集的博納影業成功闖關IPO
    在經過註冊地變更和數輪融資後,2017年9月22日,博納影業——這家號稱中國首家從事電影發行業務的民營企業攜著其堪稱豪華的股東團正式向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並把目的地鎖定為深交所中小板。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博納影業選擇上市時點正值行業震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