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納影業成功過會,是強心針也是警示鈴

2021-02-11 格隆匯新股
距離博納宣布完成私有化,從納斯達克退市已經過去了整整1672天,博納影業回A上市的夢想終於是板上釘釘了。11月5日,據證監會披露,博納影業上市申請通過。幾年沉浮,博納的回A之路走得並不順遂。博納2016年完成美股退市,便著手回A上市,但上天似乎一直在開玩笑。2017年博納正式遞交招股書,可在彼時監管趨嚴的背景下,影視行業凜冬將至,不僅博納,包括開心麻花、新麗傳媒等知名公司均未能成功衝擊A股。2018年,影視行業稅務問題不斷發酵成為了被無數網民的詬病的行業公共問題。2019年,作為博納IPO審計機構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博納受到牽連再次被「中止審查」。2020年,整個影視行業受到新冠疫情的降維打擊,一時間,苦不堪言。磕磕絆絆,博納終於在今年行將結束之際迎來了勝利的曙光。不過,在這縷曙光的之下,我們也要看到存在的陰影。早在1999年,於冬便創立了北京博納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即「博納影業」),並獲得了國內第一塊電影發行公司牌照,開啟了其在電影行業的徵途。經過20年的發展,博納影業已經成為了行業內知名的全產業鏈布局的電影集團公司,其主營業務涵蓋了電影的投資、發行、院線及影院業務。簡單點說,就是啥都做,除了電影的拍攝及後期等製作環節需要委託外部製作公司,博納涉足其他幾乎所有業務,不管是電影的投資立項,還是發行上映,抑或是票務銷售。最終,博納通過票房分帳或者版權銷售獲得收入。從業務收入結構來看,除了院線業務由於在2019年才剛獲得牌照而規模較小外,博納在整體的業務規劃上發展比較均衡。均衡的布局本應使得博納具有較好的協同效應,抵禦行業波動的風險。但實際情況似乎並不是這樣。從整體營收來看,博納影業2017年-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億元、27.8億元、31.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5.09%、39.39%、11.92%。營收增速波動較大,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投資和發行業務的波動較大。由於這兩項業務佔比總營收超過60%,且與當年上映的影片質量有很大關係,因此這兩項業務天生就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另外,增長穩定的影院業務也存在一定問題。近年來電影院數量不斷上升,觀影座位數量不斷增加,導致上座率不斷下滑。全市場觀影座位數量從2017年末的512.42萬個增長到2019年末的626.59萬個,增長近22.28%,上座率從2017年14.85%下滑到2019年11.75%。同期,博納的上座率則從21.91%下滑到14.42%,下滑幅度超過行業平均水平。博納犧牲上座率而不斷擴張電影院數量,導致其影院業務的毛利率從2017年26%下降到2019年15%。再者,博納影業的利潤表現也是不盡人意。2017年-2019年公司分別實現淨利潤分別為1.99億元、2.64億元、3.11億元;而同期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13億元、1.56億元、1.76億元,兩者差距較大。主要由於報告期內政府補助較高,分別為6755.41萬元、1.02億元和1.56億元,佔當期淨利潤比例分別為33.95%、38.71%、49.52%。可見,博納影業對於政府補助依賴性較強,其呈現逐年增長態勢。總體來看,博納影業佔比較高的投資和發行業務仍舊讓公司營收波動較大,而行業整體競爭環境加劇的態勢讓博納的利潤表現不夠好。說完了博納影業的業務結構,接下來應該站在更宏觀的角度分析一下電影這門生意。就目前中國電影產業鏈來講,無論是投資製作,還是發行影院等各個環節,最終的收入來源仍舊是電影票房。而電影的品質是影響觀眾是否買票觀影的重要因素,這就導致電影是一個典型的內容驅動型行業。作為內容驅動型的產業,首先要有過關的劇本和功底過應的製作團隊,然後要能通過監管審核,最終要挑選一個合適日期正式上映。前期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都需要電影公司墊資,而電影的生產周期較長,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中間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都有可能導致電影公司血本無歸。即便最終正常上映,也可能會遭遇同期上映電影的競爭、觀眾不買帳等各種負面因素影響。因此,電影產業是一個明顯的風險前置、收益後置的行業。商業模式的局限性正是很多人不看好影視股的重要原因。電影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載體,始終沒能跑出來一個行業巨頭,更多的人是在其中參與投機。《戰狼2》爆火,就炒北京文化;《哪吒》封神,就炒光線傳媒。而要提高市場對影視公司的估值,可以從兩個角度出發。一是深耕優質內容資源。在渠道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尤其是網際網路使得單純的通道業務利潤空間一再收窄,「渠道為王」的時代早已過去,稀缺的優質內容的高價值得以凸顯。近年來爆款電影頻出,更是提高了觀眾們對內容質量的期待值。諸如《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優質影片,雖然可能在電影內容方面存在爭議,但實打實的票房至少證明了用心做出來的電影能夠被觀眾感受到。不過,這類電影存在通病就是不能形成體系,不能像「漫威」、「冰雪奇緣」這類電影,形成一個強力IP,能夠擁有持續的票房號召力。二是改善收入結構。目前中國的電影產業收入來源基本依賴票房,而電影產業成熟的美國市場中超過一半的收入來自於票房之外電影衍生品收入。相比而言,中國的電影產業在非票房收入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這一切的前提除了擁有足夠的優質IP資源,還要有更加豐富的消費場景。無論是深耕優質內容資源,還是改善收入結構,都不是一夕之功,還需要全產業鏈和配套產業政策的配合。遭受新冠疫情的打擊後,電影行業無疑損失慘重,作為行業龍頭的博納能成功上市,算是給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但同時不容忽視的是,目前電影行業仍然需要下苦工做內容,改善行業整體的收入結構,提高行業整體估值。要做到這些,電影行業需要走的路還很遠。

關注公眾號,回復「新股」,即可加入「港股 打新群」  

相關焦點

  • 博納影業IPO過會背後
    於冬曾向媒體感慨:「我問過王長田,也問過王中磊,你們覺得博納和華誼、光線的差距真的能有10幾倍嗎?」 可惜,錯過就是錯過了。 2020年8月24日,證監會網站再度披露了博納影業的招股說明書。 直至今日,博納影業正式過會,長達十年的曲折資本故事,也算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 博納影業苦等三年IPO終過會
    年,博納影業即將在A股上市,其意義恐怕不僅關乎這家公司本身,更為整個影視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文 | 《財經》記者 王穎  實習生 趙宇 編輯 | 陸玲苦等三年,博納影業A股上市終於修成正果。11月5日,在證監會2020年第159次發審委會議上,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納影業」)首次發行募股順利過會,接下來將正式登陸深交所中小板。這對於寒冬下的影視業,無疑是個好消息。要知道,自2017年10月金逸影視(002905.SZ)上市之後,除芒果超媒(300413.SZ)於2018年借殼上市外,再無影視企業成功登陸A股。
  • 博納影業IPO即將過會 阿里、騰訊均為股東
    11月4日消息,據證監會網站消息,11月5日,擬登陸深交所中小板的博納影業將接受發審委審核。
  • 歷時千餘天,明星股東雲集的博納影業成功闖關IPO
    反觀當時在國內上市的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等公司,卻獲得高出博納影業10倍的市值,終於在2015年6月,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最終作出私有化決定,並於2016年4月完成從納斯達克退市。從納斯達克慘澹收場後,為了搭上證監會在新疆開闢的「即報即審、審過即發」綠色通道,博納影業還將公司搬到了烏魯木齊,此後,博納影業完成多輪融資,除了阿里影業、騰訊等知名企業外,還吸引了少明星股東。
  • 黃曉明章子怡眾明星參股的博納影業IPO闖關能成功?
    去年國慶檔期電映,憑《中國機長》、《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三部影片,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納影業」)成為「大贏家」。然而今年同樣檔期,博納影業卻低調得多。這些明星股東大多是在博納影業首次IPO申報(2017年10月)前6個月進行增資的,而且很多明星也曾和博納影業有過不少合作,例如韓寒導演的《乘風破浪》的投資方之一便是博納影業,張涵予所主演的《湄公河行動》《中國機長》等電影背後也都有博納影業的身影。
  • 博納影業苦等1140天終過會,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扎堆入股_財經_澎湃...
    經過長達3年的排隊,苦苦等候1140天的博納影業,A股夢終於圓滿了。11月5日晚間,國證監會官網發布第十八屆發審委2020年第159次會議審核結果公告,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這意味著博納影業已經取得了A股IPO進程的關鍵勝利,接來下招股、定價、掛牌等常規動作過後,博納影業將正式登陸深交所中小板。
  • 博納影業終於圓夢!
    11月5日,擬登陸深交所中小板的博納影業經發審委審核過會,這一刻,博納影業已經等了4年。
  • 金雞獎偏愛主旋律,《奪冠》勇奪三大獎,博納影業也是大贏家
    其實以為博納出品的《烈火英雄》可能會獲得最佳故事片獎,想不到最終是《奪冠》獲得。 博納影業近年主打拍攝主旋律電影,從《紅海行動》到去年的《烈火英雄》和《中國機長》的票房大賣,都彰顯出他們走這條路非常的成功,能夠將主旋律電影拍得好看,獲得高票房,其實就是成功
  • 博納影業:回A路漫漫
    早在2017年申請A股上市之前,博納影業總裁兼CEO於冬就在接受採訪時直言,「回歸A股,我們不考慮借殼,會老老實實排隊。」   如今,三年過去了,「老實」的博納影業仍在排隊。據中國證監會披露,截至8月20日,在深交所中小板申請IPO企業中,博納影業排在第6位,狀態為「已反饋」。   這一次,博納影業能等來好消息嗎?
  • 博納影業研報:不只是給BAT打工
    這是博納影業CEO於冬在上海電影節上發表的觀點。就在本月,博納影業集團宣布已與收購財團達成最終私有化合併協議。此次交易的原始買方財團成員中,阿里巴巴和騰訊各佔一席。從1999年成立到今天,博納影業已在中國電影行業頗具影響。在人們驚嘆這家傳統影業公司的高速發展時,也無法忽視網際網路迅猛發展之下是否會顛覆電影業的問題。
  • 博納影業的豪華股東團,為何進入了新疆資本?
    等待三年,在受新冠疫情衝擊,電影行業更舉步維艱的情況下,行業龍頭的博納影業,終返A股。2020年8月24日,證監會網站披露了博納影業的招股說明書。11月5日晚間,博納影業首發獲得通過。同時一同出現在公眾視野的,還有博納影業的「豪華」股東團。
  • 博納影業副總裁突然去世,五年回A之路一波三折
    自2009年1月至今任博納影業集團副總裁。黃巍成功籤約、建成並開業了近百家現代多廳影院,擁有深厚的影院投資、建設和管理經驗,擁有15年以上電影院產業從業經驗。 黃巍供職的博納影業集團,是首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代碼BONA)的中國內地影視集團,也是中國唯一一家全產業鏈布局的、具有強勁發行能力的影視內容製作公司,出品發行了200多部電影,累計票房超過200億元,憑藉《湄公河行動》、《一代宗師》、《澳門風雲》等影片榮獲了國內外200多個重要獎項。
  • 從博納影業看中國影視公司的IPO之路
    除上述的「山、河、海」三部曲之外,2019年博納還推出了「中國驕傲三部曲」,分別為暑期檔的《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以及國慶檔的《中國機長》,三部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博納影業於1999年由於冬創立,是國內首家獲得電影發行牌照的民營影視公司,也是首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的中國內地影視公司。作為一家具有全產業鏈布局的電影集團公司,博納的主營業務為電影業務和影投業務。
  • 歷時四年,夢圓A股 擁有多部爆款電影的博納影業即將迎來高光時刻
    類似的,博納與香港電影圈的密切關係也是如此形成的。如果博納成功IPO,對影視行業意味著什麼?博納IPO的故事異常曲折,大部分折戟大多不是因為博納業務和公司方面的原因,而客觀環境不湊巧。2016年4月,博納影業集團宣布正式完成私有化交易,同時從納斯達克退市,眼看距離回歸A股的日子越來越近,但從2016年10月,新一屆證監會發審委上任,收緊了重組併購政策。
  • ...部爆款電影的博納影業即將迎來高光時刻_產業綜合_行業_中金在線
    類似的,博納與香港電影圈的密切關係也是如此形成的。博納與香港導演爾冬陞也籤有合約期內為公司擔任4部院線電影的導演和12部院線電影監製的協議,與香港導演林超賢和編劇梁鳳英則有合約期內為公司提供5部影片的編劇、導演、監製及製片管理服務的協議。  相對穩定的合作班底是博納影片質量的保證。
  • 博納影業回A股 上市之後恐破發
    來源:市值觀察公司觀察丨博納影業回A股,上市之後恐破發上市後,博納影業命運會如何?2016年,博納影業完成私有化從美股退市勵志回A。歷經4年,終於闖關成功,於冬終於可以和一眾投資人「舉杯相慶、不醉不休」了。
  • 螞蟻集團、博納影業IPO亮相 下周暫定這22家上會
    本周,除了科創板有一家公司審議結果為「暫緩」之外,其餘20家成功過會,而下周,暫定的上會公司已有22家,較本周只多不少。  本周新增受理公司中,馬雲實控的螞蟻集團這家超級獨角獸亮相,一下子吸引了市場的注目,光是2020年上半年725.28億元的營業收入和212.34億元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就令人嘖嘖稱奇。
  • 博納影業終回A股 於冬「朋友圈」大曝光
    2016年,博納影業從美股私有化退市後回歸A股,2019年3月,受瑞華事件影響,博納影業IPO審核被迫「中止審查」。 四年時間,影視行業已經不再是博納影業私有化時鑼鼓喧天的熱鬧景象。 博納影業衝擊上市的四年時間裡,博納影業的老朋友萬達電影已經成功將影視製作板塊萬達影視裝進了上市公司主體中,華誼兄弟在2018年和2019年主投主控項目空白後,2020年集中發力,先後放出《八佰》和《金剛川》。 時代不同了,影視行業的格局也在發生變化,重回A股的博納影業是「特例」還是能夠帶動影視行業公司的上市潮仍然未知。
  • 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凌晨墜樓身亡,近期朋友圈關注影業復工
    全文1398字 閱讀約需3分鐘 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去世。我們視頻出品 10日上午,有消息稱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在北京悠唐購物中心墜樓。
  • 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不幸逝世,賈樟柯暴露行業真相:影業之悲
    2020年6月10日,博納影業官方微信公號發布了一則哀悼消息:博納影業集團副總裁黃巍同志於2016年6月10日凌晨不幸逝世,享年52歲。集體全體同仁沉痛悼念!對於黃先生突然逝世的消息,不少人表示惋惜,深感痛心:不敢相信!他的離去是中國電影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