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秋冬季常見傳染病防治小知識
今年秋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將可能呈高流行態勢,秋冬季是流感、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季。一、不同的呼吸道傳染病有不同的臨床表現。一般起病急,有發熱症狀。4、流行性腮腺炎簡稱腮腺炎,亦稱「痄腮」,是一種通過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表現為全身不適,發熱,耳下或下頜角疼痛,以耳垂為中心1-2天內迅速腫大,張口和咀嚼時疼痛。二、不同的呼吸道傳染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但基本的預防措施是相通的,只要我們注意以下幾點,就能有效地減少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
-
秋冬季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知識請記好……
最近,氣溫顯著下降,我大成都已進入到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深秋季節,氣候變了疾病也在發生變化,當前正值流感等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可造成大規模流行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般冬春季高發,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對嬰幼兒、老年人、肥胖人群、存在心肺基礎疾病的人群危害較大。流感與普通感冒相比,症狀更加嚴重,傳染性更強,抗生素治療無效。
-
【學會分享】古人怎麼預防傳染病——傳統醫學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那面對來勢洶洶的傳染病,古人是如何防疫的呢?以下介紹一些古人預防疫毒的方法,在這特殊時期總有值得參考的地方,對現代人的防疫實踐有啟示意義。01 嚴格隔離隔離是中西醫學對傳染病防治的共識,在古代的史書、小說、筆記和地方志等文獻中,記載了很多預防與治療疫病的方法,其中「隔離」,是古人很早就意識到的一個最佳的辦法。在漢代政府就統一部署要求做好隔離工作,以預防人與人的傳播。
-
端午臨近戴香囊,你準備好了嗎?「五行香囊」祝安康!
在古代,端午節前後,人們除了吃粽子、飲雄黃酒以外,常常還會為孩子們佩戴美美的香囊。小兒由於肌膚嬌嫩,髒氣清靈,香囊中的中藥成分吸入人體後,能提高正氣。據《禮記.內則》:「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意思是古代的年輕人要去見父母長輩時要佩戴香囊,來表達敬意。
-
秋冬季常見傳染病防控知識
隨著秋冬季節的到來,天氣日漸寒冷,人體適應能力下降,再加上學校人口密集,群體性居住,更容易造成呼吸道傳染病的蔓延擴散,為增強師生對傳染病的防範意識,提高預防知識水平,保障師生健康,現將秋冬季常見傳染病防控知識介紹如下: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概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傳染性肺炎
-
蔡家坡高級中學關於秋冬季傳染病、流行病防控告家長書
貴家長:立秋之後,氣溫易變,早晚溫差大,是各類呼吸道傳染病、皮膚病和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在這個季節,如何預防各種疾病,確保孩子身體健康,保障孩子正常的學習生活,成為了家長和社會關注的問題。現就今年秋冬季多發性傳染病、流行病情況告知如下,希望能引起您的重視:1、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肺炎疫情持續上升,全國境內疫情形勢總體穩定,境外疫情輸入的風險仍然存在,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歐美國家第二波疫情已開始,專家估計,我國今年冬季也會有第二波疫情。
-
戴香囊驅「五毒」,但這些細節要注意
長江網6月25日訊端午節到,不少市民仿照古人傳統做法,在家裡懸掛香囊,或是把香囊系在身上,以起到驅蚊蟲的效果。香囊裡面有什麼材料?真能有驅蚊蟲的效果嗎?長江網記者就此請教了武漢市中醫醫院綜合藥學部主任藥師徐惠芳。
-
流感、輪狀病毒胃腸炎、麻疹……秋冬季警惕這些高發傳染病
秋冬季,警惕這些高發傳染病 流感、輪狀病毒胃腸炎、麻疹……相關症狀、易感人群看仔細 預防秋冬季傳染病,要注意個人衛生,養成正確的洗手習慣,掌握「七步洗手法」。 記者 田甜 攝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進入秋季以來,湖南省流感的防控備受公眾關注。
-
古人防疫的智慧——佩戴香囊
處於非常時期的我們處處小心,想盡一切辦法提高抵抗力,前幾期給大家介紹了艾灸,接下來再給大家介紹一種更方便的方法:中藥香囊。《黃帝內經》的作者歧伯曾佩一藥袋防疫驅瘟、禁蛇毒,開創了「衣冠療法」。《千金要方》裡也提到,香囊可以「避疫氣,令人不染」,你看早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用佩戴香囊,預防瘟疫了。香囊,又稱荷包可以醒腦開竅、避瘟除穢、驅蚊防蟲,用西醫用詞來說就是香囊散發的芳香能使人體呼吸道分泌較多的免疫球蛋白,提高抵禦病毒入侵能力,從而起到預防傳染病的作用。
-
預防秋冬傳染病,市中醫醫院開展健康知識進校園活動
大小新聞11月18日訊 (今日招遠記者 原曉東 通訊員 王舒瑤) 日前,市中醫醫院到泉山學校開展「預防秋冬傳染病 活動中,市中醫醫院護士圍繞新冠肺炎防控、秋冬季傳染病防控、如何進行個人日常防護、怎樣遠離並隔離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等方面做了講解,同時對七步洗手法以及正確佩戴口罩進行了現場培訓。
-
香囊的傳說,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
經常將香囊放在衣兜、枕旁,可預防流感、白喉、水痘、流行性腦膜炎、麻疹等傳染病的發生。神仙發現同是天下人,心眼不一般,有的人好,有的人歹,便懲惡護善,掏出五色香袋對善良的人說:每年五月初五,你們同家裡的小孩戴上它,「身上戴香包,門上插艾蒿,瘟病全除掉,吉祥光高照。」奇怪的是,從那以後凡是戴香袋的大人小孩,蟲害見了便逃之夭夭,而沒有香袋的惡人們不免被蟲害毒疫毒死了。
-
一起來認識香囊裡那些能治病的中草藥
民間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佩戴香囊,既是民俗,也是一種預防瘟疫的方法。香囊裡常用的是具有芳香化濁、驅瘟避穢的中草藥,如:蒼朮、白芷、菖蒲、川芎、佩蘭、艾葉、薄荷、藿香等。兒童鼻黏膜上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較低,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因此最適合佩掛香囊。將香囊置於兒童的衣兜、枕邊,對於流感、水痘、流行性腦膜炎、麻疹等傳染病均有一定的預防和輔助治療功用。
-
秋冬季嚴防疫情合併流感 省疾控提醒市民做好這些防護
長沙晚報通訊員 張博夫 攝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9月14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劉秀英)記者今日從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為做好2020年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提升疫情應急調查處置和預警能力,省疾控開展全方位培訓。省疾控提醒市民,隨著秋冬季的到來,各類呼吸道疾病將增加,疫情一旦合併流感,將會給防控工作帶來更大挑戰。
-
從《香囊記》探尋中國香氣
今天的服飾多以簡約為第一要義,香囊的佩戴,自然無法找到可以依賴的對應物。其實,女子穿長裙,腰際可以掛一件有纓絡的香囊。只是現代人大都缺乏溫潤的心境。到了後來,香囊的風情完全在男女情事上。通常概念中,香囊是定情之物,它所傳達的情感密碼,因其所繡的不同形象而多種多樣,含蓄且優美。許多香囊都有魚的形象,魚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是情事的隱語,魚喻男,蓮喻女。這樣看來,詩歌「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實際上是一首豔詩。這樣的詩篇,再配上魚蓮香囊,纏綿的效果就出現了。
-
端午佩香囊,深圳中醫專家教你如何製作香囊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 通訊員 劉暢 劉曉韻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習俗各地有所不同,吃粽子、塗雄黃、尋艾草、掛菖蒲、佩香囊、洗藥浴、賽龍舟等。25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中醫科學科帶頭人、科主任秦鑑向市民分享製作小香囊的「秘方」,讓市民在家也能製作一個防蚊防疫還好聞的小香囊。香囊有驅蟲、除穢、防病的功能據介紹,「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中藥香囊源自中醫裡的「衣冠療法」、「服氣療法」。中藥香囊有驅蟲、除穢、防病的功能功效。
-
老師授課時不需戴口罩,專家建議可戴中藥防疫香囊
2020年5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聯合發布《中小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修訂版)》,其中明確,老師授課時不需戴口罩。在授課時佩戴口罩也確實不方便的情況下,老師們如何做好安全防護?專家建議可佩帶中藥防疫香囊。
-
端午節的香包,今年你戴了嗎?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沾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童年時的端午節,似乎總縈繞一股粽香和一串笑聲。那天我們迫不及待地綁上五彩繩,臉上也樂成了一朵太陽花,一碰到小夥伴兒就得意地舉起手腕,問一聲:你有嗎?
-
二郎廟小學提醒您做好春季傳染病預防工作
預防春季傳染病春季,萬物生長,各種花草都煥發生機,細菌病毒也開始滋生、肆虐。
-
多戴幾層口罩能更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嗎
多戴幾層口罩能更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嗎在臨床環境中,醫用防護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在預防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時的效果並無顯著差別,普通醫用口罩不建議用於高危環境下的防護。 2、就醫用口罩而言,只要正確佩戴合格產品,只需一個就能達到預期的防護效果。多個疊戴雖然理論上是能增加一些防護效果,但會增加通氣阻力和佩戴的不適感,可能得不償失。
-
秋冬季來臨,如何區別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
秋冬季是流感、新冠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新冠肺炎還在全球持續蔓延,10 月我國各地陸續進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節。那麼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麼區別?疾控中心專家為您解答。什麼是流行性感冒?敲黑板劃重點,看表教你辨區別哪些人群需要高度重視?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後較易發展為重症病例,應給予高度重視,儘早進行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及其他必要檢查,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