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編導網微信號:biandaov
著名攝影師斯託拉羅曾說:」色彩是電影語言的一部分,我們使用色彩表達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運用光與影象徵生與死的衝突一樣。我相信不同色彩的意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色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約翰內斯o伊頓在他的《色彩藝術》中指出,色彩美學可以從印象(視覺上)、表現(情感上)和結構(象徵上)三個方面進行研究。色彩作為一種視覺元素進入電影之初,只是為了滿足人們在銀幕上複製物質現實的願望,正所謂百分之百的天然色彩」。直至安東尼奧尼的《紅色沙漠》的出現,這部電影被稱為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彩色電影,因為」安東尼奧尼象一個畫家那樣處理色彩,他使用了不同技巧來分離與構成色彩,以期創造出一種特殊的現實,一種與主要人物朱麗婭娜的心理狀態一致的現實。」黃色的濃煙、藍色的海、紅色的巨型鋼鐵機械和房間,綠色的田野顯示出安東尼奧尼對工業文明的理性思考。他對色彩的處理恰如冷抽象畫家蒙德裡安。
這種用色彩來表現人物心理世界的方法被一些電影家們屢次成功地使用。如文德斯的《柏林蒼穹下》,影片一開始是攝影機在柏林上空的一個大俯拍,這是天使的視角,用黑白影像來表現這個巨大的工業都市,同時也表現出天使與凡人在感覺上的隔閡,直到天使愛上馬戲團裡表演空中飛人的女郎,決心放棄天使的身份成為一個凡人,周圍的世界突然有了色彩。
斯託拉羅曾花了很長時間研究色彩對人的視覺和心理產生的影響,他研究如何用色彩把人物的情緒和情感形象化,他認為當人處在黑暗或藍色中時就需要休息,而處在光線或黃色中時就有了活力。他在《巴黎最後的探戈》中對色調的處理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個影片瀰漫在撲朔迷離的黃色中,這是熱情、欲望和瘋狂的象徵。在《舊愛新歡》中,斯託拉羅為每一個場景都設計了明確的色彩傾向,男主角的房間是綠色,女主角的房間是粉紅色,客廳是白色,當兩人吵架時,可以看到畫面中綠色和粉紅色呈現出強烈的對比。在《末代皇帝》中他用明亮的紅與黃拍出了中國皇宮的金碧輝煌,給人以華麗隆重的視覺感受。此後在貝爾託魯奇的《遮蔽的天空》和紹拉的《探戈》中,他延續了這種華美濃鬱而異域情調的視覺風格,讓人想起象徵主義的大師莫羅。
象徵無疑是表達影片意義的高度凝練而富有潛在的方式,在伯格曼的《呼喊與細語》裡,那房間的紅色令人印象深刻,仿佛是人的心臟,穿白袍的女人像來往於心室心房之間。正是在這內心般的空間裡,艾格尼斯和她的姊妹們同受煎熬。
基耶斯洛夫斯基同樣是一位善長象徵地運用色彩的導演,他注重用不同色的光投射在人臉上以產生層次豐富的變化。《三色》之中數《藍色》對影片的基調色最強調,藍色的遊泳池,藍色的棒棒糖紙,綴著藍色水晶珠子的燈飾,能一施筆墨的地方都不放過。然而漆成藍色的房間顯然最惹眼,並且他也多次渲染不同的光映在朱麗葉特比諾什臉上的效果,表達她深陷於失去丈夫和女兒的悲痛中無法自拔的內心。《紅色》中亮麗的女大學生瓦倫婷出現在紅色的大幅廣告牌上,基斯洛夫斯基按排了一位法律系的學生的重複出現,他住在瓦倫婷對街,但他們並不相識。每次他出場總會有一片紅色在畫面一角顯露,一輛紅色的轎車,一扇紅色的門面,抑或一角紅色的屋簷。我們通常是通過瓦倫婷的視角看到他匆匆進出的身影,他們周圍的紅色仿佛在暗示一份機緣近在咫尺。
《薇羅尼卡的雙重生命》整個運用了金黃色影調,光影斑駁,象徵著一個女孩的細膩敏感的心理空間,影片整體都用了金黃色的濾色鏡,所以看起來整個影調很溫暖,是一種很平和的溫暖,雖然它講述的是一個憂傷的故事。法國的薇羅尼卡在屋子裡被對面房子小男孩反射的耀目的紅色光影喚醒,紅光投射在她臉上,美倫美奐。克拉科夫的薇羅尼卡在雨中跑過水窪,逆光的鏡頭渲染出她出塵的美麗。暈黃的影子裡薇羅尼卡在空靈的歌聲中姍姍走來,她的書散落滿地,正是那個兩人相遇的經典場面。薇羅尼卡主觀視點的鏡頭述盡了存在主義的意蘊。急速運動、旋轉,時空的面具開始模糊,她們默默對視,人在命運面前無能為力,人此在的荒誕,都在廣場上薇羅尼卡茫然無助的表情和倉皇奔跑的人們身上散溢出來。
大衛林奇的電影常常帶有魔幻的成分,《藍絲絨》裡傑弗裡偷窺多蘿茜,她穿著藍色的絲絨睡袍,塗著藍色的眼影,紅唇熠熠,顯得神秘而詭異,那隻被割下來的爬著螞蟻的耳朵,與死人久久地身處一室……在大衛林奇之前也許沒有導演曾那樣冷酷地表現過受虐和畸形的情慾。
象這樣執迷地用色彩來表達象徵意義的作品還有黑澤明的《夢》,庫布裡克的《發條桔子》和《閃靈》等。然而近年來也有作者不滿足於僅僅在象徵的層面上使用色彩,他們直接嘗試用色彩來編碼。
在格林納威的影片《廚師、竊賊,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色彩是被編碼了的,這種符碼化通常包含一種整體性:藍色--停車場,綠色--廚房,紅色--餐廳,白色--衛生間,黃色--醫院,金色--藏書間。在一些訪談中格林那威已談到了這些顏色的隱喻意義。可是色彩在運作時整個跟誤察錯看有關。例如,影片開始時艾伯特罵喬治娜穿什麼黑衣服,她說穿著藍衣服。事實上在餐廳裡她穿的是紅的,而在白色的衛生間她的衣服又變白了,還帶著黑色的羽飾(她看起來象是《去年在馬裡安巴》裡的德爾芬o塞麗)。
這種」運作」跟雷奈另一部片子《天命》裡的色彩編碼相反,在《天命》裡克勞德和索尼亞的廚房是黑白相間的,而臥室、床單、酒以及跟寫東西的克利夫o朗安(吉爾居飾)有關的所有東西都是紅的。在格林那威這裡玩笑是麥可在餐廳是棕褐色,在衛生間也一樣。而且在影片最後,裡夏爾說了一大通話,為東西是黑色要價較高,說是因為」吃黑的食物就象是消費死亡」,而被煮熟的麥可依然是棕褐一片。在格林那威的《一個Z和兩個O》裡,動物園裡的各種外來動物以表示色彩編碼和隱喻色彩斑瀾的巨嘴鳥和極樂鳥,代表被肯定的生活,而黑白條條的斑馬,代表死亡和不可思議之物;在《畫師的合同》裡,奈維爾的黑白色的素描,相對於被畫物的華麗色彩,其功能意義亦是一樣的。可是在《廚師、竊賊,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格林那威仿佛是自言自語:很好,我將把色彩予以編碼,這會把懶惰的觀眾騙過來讓他們輕易地混入敘事,然後我會破壞這種編碼,開個把玩笑,和他們逗逗樂子。塔倫蒂諾的《落水狗》顯然也有這種傾向,一夥」職業的賊」策劃了一起搶劫,彼此之間不知道對方的姓名、來自何處,他們所在的倉庫和車內都被刻意地塗成了白色,他們之間互相的稱呼是」褐先生」、」藍先生」、」金先生」、」白先生」、」橙先生」和」粉紅先生」。
如果有足夠的視覺積累,或許我們應該專門研習電影中色彩運用的風格史,而在這裡我只能用斯託拉羅的話作為結束:」打從原始洞穴的第一幅壁畫、埃及人的第一幅畫,或弗蘭西斯卡開始,人們就藉由特殊的風格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帶有情感的故事工圖像。我深信,無論何時,當你做一項設計,拍一張照片,或拍一部電影時,不管你有意無意,它都代表著兩千年的歷史累積.
相關文章:
電影評論定義、目的和內容
張藝謀寫的《紅高粱》導演闡述:男女間的愛情故事
編導影評寫作參考《那山、那人、那狗》:以溫婉靜默對抗這煙火人間
《編導高考培訓手冊》官方網站:book.biandao.org
《編導高考模擬試卷》官方網站:shijuan.biandao.org
靈羽編導網校官方網站:www.lingyuwx.com
中國編導網專業致力於編導類專業藝考服務和研究,最新編寫了《編導高考培訓手冊》、《編導高考模擬試卷》,最新研發錄製了靈羽編導網校編導培訓課程。
點擊下面的閱讀原文,查看《編導高考培訓手冊》、《編導高考模擬試卷》、《靈羽編導網校編導培訓課程》詳細介紹和購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