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了解電影中的色彩,因為色彩是電影語言的 一部分

2021-12-22 中國編導網

中國編導網微信號:biandaov

著名攝影師斯託拉羅曾說:」色彩是電影語言的一部分,我們使用色彩表達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運用光與影象徵生與死的衝突一樣。我相信不同色彩的意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色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約翰內斯o伊頓在他的《色彩藝術》中指出,色彩美學可以從印象(視覺上)、表現(情感上)和結構(象徵上)三個方面進行研究。色彩作為一種視覺元素進入電影之初,只是為了滿足人們在銀幕上複製物質現實的願望,正所謂百分之百的天然色彩」。直至安東尼奧尼的《紅色沙漠》的出現,這部電影被稱為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彩色電影,因為」安東尼奧尼象一個畫家那樣處理色彩,他使用了不同技巧來分離與構成色彩,以期創造出一種特殊的現實,一種與主要人物朱麗婭娜的心理狀態一致的現實。」黃色的濃煙、藍色的海、紅色的巨型鋼鐵機械和房間,綠色的田野顯示出安東尼奧尼對工業文明的理性思考。他對色彩的處理恰如冷抽象畫家蒙德裡安。


  這種用色彩來表現人物心理世界的方法被一些電影家們屢次成功地使用。如文德斯的《柏林蒼穹下》,影片一開始是攝影機在柏林上空的一個大俯拍,這是天使的視角,用黑白影像來表現這個巨大的工業都市,同時也表現出天使與凡人在感覺上的隔閡,直到天使愛上馬戲團裡表演空中飛人的女郎,決心放棄天使的身份成為一個凡人,周圍的世界突然有了色彩。


  斯託拉羅曾花了很長時間研究色彩對人的視覺和心理產生的影響,他研究如何用色彩把人物的情緒和情感形象化,他認為當人處在黑暗或藍色中時就需要休息,而處在光線或黃色中時就有了活力。他在《巴黎最後的探戈》中對色調的處理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個影片瀰漫在撲朔迷離的黃色中,這是熱情、欲望和瘋狂的象徵。在《舊愛新歡》中,斯託拉羅為每一個場景都設計了明確的色彩傾向,男主角的房間是綠色,女主角的房間是粉紅色,客廳是白色,當兩人吵架時,可以看到畫面中綠色和粉紅色呈現出強烈的對比。在《末代皇帝》中他用明亮的紅與黃拍出了中國皇宮的金碧輝煌,給人以華麗隆重的視覺感受。此後在貝爾託魯奇的《遮蔽的天空》和紹拉的《探戈》中,他延續了這種華美濃鬱而異域情調的視覺風格,讓人想起象徵主義的大師莫羅。


  象徵無疑是表達影片意義的高度凝練而富有潛在的方式,在伯格曼的《呼喊與細語》裡,那房間的紅色令人印象深刻,仿佛是人的心臟,穿白袍的女人像來往於心室心房之間。正是在這內心般的空間裡,艾格尼斯和她的姊妹們同受煎熬。


  基耶斯洛夫斯基同樣是一位善長象徵地運用色彩的導演,他注重用不同色的光投射在人臉上以產生層次豐富的變化。《三色》之中數《藍色》對影片的基調色最強調,藍色的遊泳池,藍色的棒棒糖紙,綴著藍色水晶珠子的燈飾,能一施筆墨的地方都不放過。然而漆成藍色的房間顯然最惹眼,並且他也多次渲染不同的光映在朱麗葉特比諾什臉上的效果,表達她深陷於失去丈夫和女兒的悲痛中無法自拔的內心。《紅色》中亮麗的女大學生瓦倫婷出現在紅色的大幅廣告牌上,基斯洛夫斯基按排了一位法律系的學生的重複出現,他住在瓦倫婷對街,但他們並不相識。每次他出場總會有一片紅色在畫面一角顯露,一輛紅色的轎車,一扇紅色的門面,抑或一角紅色的屋簷。我們通常是通過瓦倫婷的視角看到他匆匆進出的身影,他們周圍的紅色仿佛在暗示一份機緣近在咫尺。

《薇羅尼卡的雙重生命》整個運用了金黃色影調,光影斑駁,象徵著一個女孩的細膩敏感的心理空間,影片整體都用了金黃色的濾色鏡,所以看起來整個影調很溫暖,是一種很平和的溫暖,雖然它講述的是一個憂傷的故事。法國的薇羅尼卡在屋子裡被對面房子小男孩反射的耀目的紅色光影喚醒,紅光投射在她臉上,美倫美奐。克拉科夫的薇羅尼卡在雨中跑過水窪,逆光的鏡頭渲染出她出塵的美麗。暈黃的影子裡薇羅尼卡在空靈的歌聲中姍姍走來,她的書散落滿地,正是那個兩人相遇的經典場面。薇羅尼卡主觀視點的鏡頭述盡了存在主義的意蘊。急速運動、旋轉,時空的面具開始模糊,她們默默對視,人在命運面前無能為力,人此在的荒誕,都在廣場上薇羅尼卡茫然無助的表情和倉皇奔跑的人們身上散溢出來。


  大衛林奇的電影常常帶有魔幻的成分,《藍絲絨》裡傑弗裡偷窺多蘿茜,她穿著藍色的絲絨睡袍,塗著藍色的眼影,紅唇熠熠,顯得神秘而詭異,那隻被割下來的爬著螞蟻的耳朵,與死人久久地身處一室……在大衛林奇之前也許沒有導演曾那樣冷酷地表現過受虐和畸形的情慾。


  象這樣執迷地用色彩來表達象徵意義的作品還有黑澤明的《夢》,庫布裡克的《發條桔子》和《閃靈》等。然而近年來也有作者不滿足於僅僅在象徵的層面上使用色彩,他們直接嘗試用色彩來編碼。


  在格林納威的影片《廚師、竊賊,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色彩是被編碼了的,這種符碼化通常包含一種整體性:藍色--停車場,綠色--廚房,紅色--餐廳,白色--衛生間,黃色--醫院,金色--藏書間。在一些訪談中格林那威已談到了這些顏色的隱喻意義。可是色彩在運作時整個跟誤察錯看有關。例如,影片開始時艾伯特罵喬治娜穿什麼黑衣服,她說穿著藍衣服。事實上在餐廳裡她穿的是紅的,而在白色的衛生間她的衣服又變白了,還帶著黑色的羽飾(她看起來象是《去年在馬裡安巴》裡的德爾芬o塞麗)。

這種」運作」跟雷奈另一部片子《天命》裡的色彩編碼相反,在《天命》裡克勞德和索尼亞的廚房是黑白相間的,而臥室、床單、酒以及跟寫東西的克利夫o朗安(吉爾居飾)有關的所有東西都是紅的。在格林那威這裡玩笑是麥可在餐廳是棕褐色,在衛生間也一樣。而且在影片最後,裡夏爾說了一大通話,為東西是黑色要價較高,說是因為」吃黑的食物就象是消費死亡」,而被煮熟的麥可依然是棕褐一片。在格林那威的《一個Z和兩個O》裡,動物園裡的各種外來動物以表示色彩編碼和隱喻色彩斑瀾的巨嘴鳥和極樂鳥,代表被肯定的生活,而黑白條條的斑馬,代表死亡和不可思議之物;在《畫師的合同》裡,奈維爾的黑白色的素描,相對於被畫物的華麗色彩,其功能意義亦是一樣的。可是在《廚師、竊賊,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格林那威仿佛是自言自語:很好,我將把色彩予以編碼,這會把懶惰的觀眾騙過來讓他們輕易地混入敘事,然後我會破壞這種編碼,開個把玩笑,和他們逗逗樂子。塔倫蒂諾的《落水狗》顯然也有這種傾向,一夥」職業的賊」策劃了一起搶劫,彼此之間不知道對方的姓名、來自何處,他們所在的倉庫和車內都被刻意地塗成了白色,他們之間互相的稱呼是」褐先生」、」藍先生」、」金先生」、」白先生」、」橙先生」和」粉紅先生」。


  如果有足夠的視覺積累,或許我們應該專門研習電影中色彩運用的風格史,而在這裡我只能用斯託拉羅的話作為結束:」打從原始洞穴的第一幅壁畫、埃及人的第一幅畫,或弗蘭西斯卡開始,人們就藉由特殊的風格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帶有情感的故事工圖像。我深信,無論何時,當你做一項設計,拍一張照片,或拍一部電影時,不管你有意無意,它都代表著兩千年的歷史累積.

相關文章:

電影評論定義、目的和內容

張藝謀寫的《紅高粱》導演闡述:男女間的愛情故事

編導影評寫作參考《那山、那人、那狗》:以溫婉靜默對抗這煙火人間


《編導高考培訓手冊》官方網站:book.biandao.org

《編導高考模擬試卷》官方網站:shijuan.biandao.org

靈羽編導網校官方網站:www.lingyuwx.com

中國編導網專業致力於編導類專業藝考服務和研究,最新編寫了《編導高考培訓手冊》、《編導高考模擬試卷》,最新研發錄製了靈羽編導網校編導培訓課程。

點擊下面的閱讀原文,查看《編導高考培訓手冊》、《編導高考模擬試卷》、《靈羽編導網校編導培訓課程》詳細介紹和購買方式。

相關焦點

  • 色彩語言分析丨淺析色彩在《愛樂之城》中的運用
    下文將通過色彩語言分析,帶領大家去尋找色彩在《愛樂之城》中的意義。探尋色彩在電影中的發展歷程縱觀電影史我們能夠發現,色彩在電影中的運用,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色彩的藝術化考考大家:世界上第一部彩色電影叫什麼名字?
  • 電影中的色彩:阿斯特拉——你從未看過的色彩最豐富的電影
    我將在假設您看過電影的同時談論電影的色彩和想法。我不會詳細討論場景並解釋情節,但是我所討論的色彩觀念也不要求您也已經看過電影。它是什麼樣子的?這是電影的一些屏幕,因此您首先可以了解電影的外觀。事實並非如此,因為青綠色和紫色的調色板是整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調色板。可悲的是,我們實際上看不到太多這些顏色,因為這種組合正處於可信的配色方案的邊緣。在這裡花了太長時間,我們最終陷入了其他科幻類型的怪異色彩中,這些色彩源於難以置信的想法。
  • 色彩藝術在張藝謀電影中的應用及思考
    色彩是電影中最重要的藝術語言,巧妙地運用色彩可以使影片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產生良好的藝術效果;還可以有效地表達情感變化、突出影片的主題。張藝謀是電影色彩藝術的大師,他有著自己獨特的色彩運用風格,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們學習。
  • 電影《黑天鵝》中的色彩藝術,值得一看漲知識
    當前,影視作品已經成為人們視覺審美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種視覺藝術,圖像是其造型語言,而色彩是其造型語言中最重要的組成元素之一。影視作品的畫面質量直接影響著觀眾的視覺享受,而人的視覺感受在人的感官中最為強烈。
  • 淺談周星馳電影中的荒誕文學色彩
    本文回顧了周星馳的演藝事業發展歷程,探尋周星馳的無釐頭風格的形成過程和荒誕文學的表現形式,並從周星馳電影中的臺詞,電影情節以及電影所表達的人生境界等幾個層面來分析周星馳電影中的荒誕文學色彩。從悲觀色彩來說,荒誕派文學有著強烈的反諷和控訴成分,借用荒誕手法表達對社會的不滿,乃至於即使人性的醜惡,卡夫卡的《變形記》即是如此,此外像餘華《許三觀賣血記》,阿爾貝·加繆的《鼠疫》等。除了上述兩種,還有荒誕派文學借用荒誕的藝術手法,例如荒誕的語言表達,荒誕的故事情節,荒誕的人生境界,從而達到一種更高境界的美學追求,實現更高層次的藝術價值。對比周星馳電影的荒誕性,皆是如此。
  • 《英雄》背後的「色彩語言」
    而影片《英雄》對於色彩語言的把控在張藝謀平生的作品中可稱經典,>在影片中,不同的場景有著不一樣的色彩布景,或濃重、或淡抹、或純厚,結合故事中的人物心理、情節便會發現,幾乎每一處對於色彩的運用總是另有深意。
  • 彩色·黑白 ——小議電影《後來的我們》的色彩切換
    「奶茶」劉若英的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中,黑白影像和彩色鏡頭無縫切換,風格獨特,內涵厚重,給觀眾以別樣審美體驗。彩色電影中,對一些歷史、回憶橋段及畫面,導演往往採用黑白色獲得對比之效,表現時間和空間的切換。但導演劉若英卻另闢蹊徑,將其進行反運用,使對比效果更強烈,使電影主題得到完美表達。
  • 身體·空間·色彩——印度電影中歌舞段落的視覺修辭
    歌舞段落中身體、空間、色彩的視覺修辭,承載了一定的敘事功能和文化表徵,具體表現為彰顯了東方的、民族的、舞蹈的身體,作為儀式表演性的空間和跨地域組接的移情空間,用以造勢、敘情的色彩。歌舞段落以身體、空間、色彩的修辭,在電影中暗含了特殊涵義,表徵了民族文化和意象。
  • 布列松:哥德式苦行主義色彩的電影語言
    把幾十年的光陰都投擲於電影中,布列松拍攝了《鄉村教師日記》《扒手》《穆謝特》等——用嚴酷冷峻、哥德式的苦行主義色彩的電影語言。包括他1983年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錢》。布列松在電影裡通過跳躍的時間線講述他的故事,只有最重要的時刻、信息、感覺對他來說才有意義,因此,他的電影中不乏大段的留白。
  • 辛德勒的名單:從色彩方面分析電影
    《辛德勒的名單》是猶太導演史匹柏的作品,看了這部電影很多次,卻苦於自身能力不夠遲遲沒有動筆寫影評,於是想先從最簡單處著手,分析一下影片中關於色彩的運用。《辛德勒的名單》以蠟燭的點燃作為開場畫面,橙紅搖曳著的燭光在猶太人家庭的禱告歌聲中慢慢燃燒。隨著蠟燭燃燒殆盡,電影畫面完成了從彩色到黑白的轉變,最終只有燒紅了的燈芯向上飄出一縷灰白輕煙。至此,彩色象徵的希望破滅,電影完全進入黑白畫面。
  • 豆瓣8.4《紅高粱》的色彩渲染 | 淺談張藝謀電影對色彩運用的研究
    通過上面的論述,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電影中對於色彩的渲染技巧, 分別從鄉土回憶, 復仇以及祖先崇拜三個層面03張藝謀電影中色彩運用的思考張藝謀導演,作為中國電影的符號人物之一,憑藉其在電影作品中對色彩的運用和處理,贏得了國內外眾多電影人和觀眾的認可。在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中,色彩運用是一種常見的表現手法。
  • 《蕎麥瘋長》:電影中的色彩演繹
    色彩演繹,在電影中往往具有特殊的意義與價值。通過色彩的運用展示,電影可以讓故事與主題表達更為富有意味和韻調。而藉助了色彩演繹的電影作品,也會擁有自身別樣的風格與影調。當然,它們主要體現在色彩在表意層面上的不同。
  • 《Joker》電影攝影師講解色彩對電影的影響
    今天,我們將帶大家觀看謝爾解釋色相、飽和度和明度如何影響電影的情緒、風格和故事的。首先,謝爾帶我們來討論如何在電影中實現色彩技術方面的運用。第一個要學習的術語是LOG,LOG就是數字膠片,是經過扁平化和去飽和處理的圖像,經過處理後可以添加色彩。
  • 賞析電影《弗裡達》的色彩運用
    摘要:在電影《弗裡達》中,色彩這一影像造型語言被運用的淋漓盡致,影片將弗裡達的一生與色彩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在影片中色彩的設計與運用很完美,色彩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情感與屬性。而這部電影在色彩情感與色彩屬性兩個方面上完美的表現了人物的情緒變化,推動了情節的發展,渲染了情節氣氛。影片中劇情的發展與人物的變化都離不開色彩,影片運用了很多的色彩,使得整部電影豐富而多彩。
  • 電影《藍色》色彩與音樂運用分析
    《藍色》作為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以其精緻的視聽語言、細膩的人物心理刻畫、濃厚的人文關懷以及深刻的人性挖掘主題享譽海外,尤其在視聽語言上,導演充分運用多種色彩配以多變的交響樂,又大量使用了特寫鏡頭描繪人物情感,最終描述了一個簡單而又動人的故事,完成了傳播自由之光的主題表達。
  • 那些王家衛電影中的讓人慾罷不能的色彩美學
    電影圈總不乏一些驚才絕豔之輩,他們對電影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比如諾蘭對精密邏輯和強大的劇情把控,對亂中有序的結構和爽到爆炸的鏡頭感的掌握,等等,但當我們說到王家衛,他的電影一定是美,美到讓別的電影自慚形穢。
  • 打造完美色彩 電影《銀翼殺手2049》色彩搭配
    其實這篇文章最早Terry-F發布在Lofter上,讀了之後驚嘆於《銀翼殺手2049》的攝影色彩掌控,也欽佩Terry-F的美學造詣,小編馬上約稿Terry-F,當時《銀翼殺手2049》並沒有公布獲獎的,看來Terry-F早就預測了此片可以獲得奧斯卡。接下來我們就跟隨Terry-F去解讀這部電影色彩搭配的「毒」到之處吧!不少朋友提過這樣的問題「如何調出電影色調」。
  • 大師班 攝影師必須掌握視覺敘事中的色彩
    ,不僅因為攝影師可以運用色彩創造很多美麗的事物,更根本的原因在於色彩是一種很有力的交流工具,它對觀眾的影響和音樂或舞蹈一樣深入人心,抵達情感層面。《天堂之日》中的畫面裡,色彩是一個至關重要得的元素。佔主要地位的是紅/橙色調,它得作用不僅僅是色彩,還是情緒與當時的時間有關——兩者在這部電影得情節中都非常重要,電影得攝影計劃必須圍繞著時間安排,才能拍到這樣的鏡頭。
  • 運動著的音樂——《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色彩語言
    由於光的存在人類的眼睛可以看到豐富多彩的顏色不同的光作用於我們的眼睛產生不同的顏色感知色彩在電影中被稱為「 運動著的音樂 」作為電影藝術中一種重要的視覺表現符號,色彩對故事情節的發展、氣氛渲染以及人物心理刻畫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從寶麗來到數字電影——圖像與視頻色彩的科學
    分級檔案主文件 (GAM) 將最終的顏色分級策略添加到與最終剪輯鎖定畫面一致的副本中, 並且也在原始工作色彩空間 (如 ACES 或原始相機 Log 空間) 中渲染。 同樣的, 也沒有疊加輸出變換或顯示變換。未分級檔案主文件和分級檔案主文件看起來都不好看, 因為這些圖像是在對數 (也就是 Log) 或者線性色彩空間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