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師那,快樂的源泉

2021-03-02 回歸神首雜誌

「奎師那(Krishna)」這個詞的發音就是超然的。「奎師那(Krishna)」的意思是最高的喜樂。我們每個人,每個生物都在追求著快樂。但是,我們並不知道如何完美地尋找快樂。我們以物質的概念來看到生命,我們滿足自己的感官而追求著快感,然而在這每一步,我們都感到灰心、沮喪,這是因為對於擁有真正快樂的那一真正層面,我們並無相關信息。

在過去幾周裡,我們一直在學習「我們並非軀體,我們是意識、知覺」。也不能完全說「我們是知覺」,因為「知覺」是我們真正身份的一種表象。我們是純粹的靈魂,而現在則與這物質軀體結合。現代科學對此漠不關心,因此,有時這些科學家會在其對靈魂的見解中被誤導。但靈魂是一個事實,每個人都能夠以「知覺、意識的存在來理解這一點」。任何小孩子都能理解「知覺、意識」是靈魂的表象。

就算軀體消亡,我們的意識也不會消失。而是,我們的意識被轉移到另一軀體當中,然後再一次讓我們意識到生命的物質概念。《博伽梵歌》對此進行過講解。在死亡之時,如果我們的意識是純粹的,可以肯定,我們下一生不會是物質的,下一世我們將會是靈性的。倘若我死亡之時,我們的意識並不純粹,那麼,在離開軀體後,我們將不得不會接受另一軀體。這就是靈魂輪迴的過程。這是大自然的法則。


(欣然為至尊主奎師那Krishna做超然愛心服務,而不欲求從業報活動或哲學思辨中獲取任何物質利益,這就是純粹的奉愛服務。《奉愛甘露之洋》1.1.11)

物質軀體包含兩個部分:精微軀體與粗糙軀體。正如我們會為自己穿上襯衫和外套,純粹的靈魂也被精微軀體與粗糙軀體的「外衣」所覆蓋。我們的骨、血、肉、不同感官(視覺、聽覺、觸覺)等等組成了我們的粗糙軀體,而心意、智性與假我則構成了我們的精微軀體。

「假我(false ego)」的意思是「我是物質。我是這物質世界的產物」這一錯誤概念。這一錯誤概念使我們局限於這個世界。舉個例子,就因為我生在印度,所以我認為自己是印度人。因為我生在美國,我認為自己是美國人。但是,作為純粹靈魂,我既非印度人,也非 美國人。我是純粹的靈魂。而其他那些只不過是一些「稱謂」。美國人、印度人、德國人、英國人;狗、蜜蜂、蝙蝠;男人或女人等等。這些都是被指定的「稱謂」。

在靈性知覺中,我們從這些稱謂當中解脫出來。當我們恆常與至尊靈魂奎師那(Krishna)接觸時,我們才能獲得自由。


ISKCON(益世康,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僅僅是想使人們恆常與奎師那相連罷了。奎師那無所不能,所以他可以一直陪伴我們左右。因此,通過他的話語,他就能與我們完全地保持連接。他的教導與他並無分別。這就是奎師那的無所不能。「無所不能」意味著所有與他關聯之物都擁有相同的能力。

舉個例子,在物質世界中,如果我們渴了,我們需要喝水,僅僅是重複「水,水,水,水」並不能解除我們的口渴,因為「水」這個詞並不具備水本身的能力。我們需要實體的水,然後我們的喝水的欲望就被滿足。但在超然的絕對世界中,並不存在這種區別。奎師那的聖名、奎師那的品質、奎師那的話語等等一切是奎師那,它們提供著相同的滿足。


有人會辯稱阿諸納(Arjuna)與奎師那(Krishna)對話,是因為奎師那就在他面前。而奎師那並不在我面前,所以我能如何獲得指點呢?但這不是事實。奎師那以他在《博伽梵歌》中的教導而臨在。在印度,當我們講述《博伽梵歌》或《聖典博伽瓦譚》(又譯《宇宙古史·博伽梵之部》、《博伽梵往世書》),我們便有規律地以鮮花、隨身物品或其他用以崇拜之物來進行崇拜。

在錫克教(Sikh)中,雖然他們沒有神像形體,但他們崇拜《Grantha Sahab》這部經典,可能在做各位有人很熟悉錫克團體,他們崇拜Grantha。同樣的,穆斯林崇拜《可蘭經》;在基督徒崇拜《聖經》。事實上主耶穌·基督以他的話語而臨在。奎師那(Krishna)也以他教導的方式而臨在。

這些人格,無論是神還是神之子,他們都來自靈性世界,他們保持著靈性身份,而沒有被物質世界所汙染。這就是他們的無所不能。我們習慣上說「神無所不能」。「無所不能」意味著他與他的聖名、他的品質、他的逍遙、他的教導等等沒有區別。因此,我們討論《博伽梵歌》就和與奎師那本人討論一樣好。


奎師那寓居於你的心中,也在我的心中。「Isvarah sarva-bhutanam hrd-dese 'rjuna tisthati——阿諸納呀!至尊主居於眾生心中。」神居於每個人心中。神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他總是臨在的。他對我們如此親密,在我們無數的生死輪迴中他一直與我們同行。他等待著我們轉向他。他是如此仁慈,儘管我們已將他遺忘,但他從未忘記我們。雖然孩子也許會忘記父親,但父親從未忘記他的孩子。

同樣的,神——所有事物、所有人、所有生物的原初父親——絕不會拋棄我們。可能我們有不同軀體,但它們只是我們的「衣衫」。它與我們真正的身份沒有關係。我們真正的身份是靈魂,而靈魂是至尊主的所屬部分。物種共有八百四十萬種。即使是生物學家和人類學家也無法精確計算,但從權威的啟示經典當中,我們可以得到這個訊息。人類佔了其中的四十萬中,還有其他八百萬物種。但至尊主奎師那(Lord Krishna)聲明所有生物,無論是野獸,還是人類、蛇、神祇、半神、半神人等等,無論他們為何物,事實上都是他的孩子。

父親「播種」,母親接收,根據母親的軀體,軀體便形成了。當軀體完全成型時,它會以貓、狗、人類等等展示。這就是傳宗接代的過程。父親播種,然後在母親的子宮中和兩種分泌物乳化,在第一晚,軀體形成了,像一顆豌豆。接著,它不斷地發育。然後九孔發育成型:雙眼、雙耳、雙鼻孔、肚臍、生殖器與肛門。

根據他過往的業報或者說活動,他獲得一副軀體,或享受,或痛苦。這就是生死的過程。在結束他這一生時,他再一次死亡,然後再一次進入母親的子宮。然後以另外軀體形態呈現。這就是輪迴的過程。

我們必須十分努力,為了如何結束這重複的生死輪迴、改變軀體而努力。這是人類生命形態的權利。我們可以停止無休止的生死輪迴。我們能夠再一次獲得我們真正的靈性形體,那是極樂、充滿知識、擁有永恒生命的形體。這就是進化的意義所在。我們不能錯失這個機會。


解脫的整個過程就始於我們現在已開始唱頌與聆聽。我希望指出的是,唱頌神的聖名(哈瑞.奎師那 哈瑞,奎師那 奎師那.奎師那 哈瑞.哈瑞/ 哈瑞.茹阿瑪 哈瑞.茹阿瑪 茹阿瑪.茹阿瑪 哈瑞.哈瑞Hare Krishna,Hare Krishna,Krishna Krishna,Hare Hare / Hare Rama,Hare Rama,Rama Rama,Hare Hare)、聆聽《博伽梵歌》的真相和親自與奎師那聯誼一樣好。《博伽梵歌》就是這麼講述的。這個方法被稱為「唱頌Kirtan」。即使人們不懂這語言,只要聆聽,他也能獲得一些虔誠。他的這筆「財富」帶他走向虔誠的生命,就是他不理解唱頌擁有這樣的力量。


有關奎師那(Krishna)的題旨有兩個,事實上,是兩種。一種是由奎師那親自講述的——《博伽梵歌》,另一種是關於奎師那的《聖典博伽瓦譚》。這是在講述有關奎師那的題旨。所有,有兩類奎師那題旨(Krishna-katha),二者具有相同的能力,因為它們都與奎師那相連接。

因為《博伽梵歌》是在庫茹之野的戰場上被講述的,有人就問我們與戰場有什麼關係。我們與戰場沒有任何關係,我們只是在追求靈性層面的知識,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糾結這個戰場呢?那是因為奎師那在戰場上,因為整個戰車都奎師那化了。正如當電流穿過金屬時,整個金屬都被電力所充能。所以,同樣的,當奎師那對某種物質感興趣時,這個物質也奎師那化了。否則,我們也完全沒有必要來討論庫茹之野的戰場了。這就是奎師那的無所不能。

由於我們在許許多多生世中的物質汙染,我們在內心中堆積了許多不吉祥之物。是許許多多的生世,不僅僅在這一世,還有過往生世。所有,當我們以奎師那題旨(Krishna-katha)來在內心搜尋時,我們經年累月積累的汙染便會被清洗掉。我們的心靈會清除掉所有垃圾。當這些垃圾一被清理乾淨時,我們在處在純粹知覺當中。

要將錯誤的「軀體標籤」從人們身上去除是非常困難的。舉個例子,我是印度人,那麼想著我不是印度人而是純粹的靈魂並不非常簡單。同理,結束每個人與其軀體稱謂的認同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任務。但仍然,如果我們繼續聆聽奎師那題旨(Krishna-katha),那麼這會變得簡單。

你們可以做實驗。做一個實驗來看看你能夠將自己從這些稱謂中解脫出來是多麼容易。當然,在一瞬間是不可能將垃圾從我們的心意中清理乾淨的,但是通過聆聽奎師那題旨,我們立刻會意識到物質自然的影響力立刻緩和下來。


物質自然以其三形態——善良、激情和愚昧形態來工作。愚昧形態是無可救藥的生命。激情形態是物質的生命。那些被激情形態影響的人會欲求物質存在的錯誤享樂。因為他並不知道真相,他欲求榨乾身體的能力,只是為了享受物質。這被稱為「激情形態」。至於那些處於「愚昧形態」的人,他們沒有「激情」或「善良」。他們身處生命的最黑暗之處。

身處善良形態中,我們可以理解,至少從理論上理解「我是誰」,「這個世界是什麼」,「神是什麼」,「我們內在的關係是什麼」。這是「善良形態」。


(奎師那Krishna和巴拉茹阿瑪Balarama)

通過聆聽奎師那題旨(Krishna-katha),我們從「愚昧」與「激情」的階段中解脫出來。我們將處於「善良形態」。至少,我們擁有了真正的知識,那些有關「我們是誰」的知識。「愚昧」就好像動物般的存在。動物的生命充滿了苦難,但是動物並不知道它在受苦。拿豬舉個例子。它的生命是多麼悲慘:它住在骯髒的地方,吃著糟粕,總是不清潔。然而,豬們吃著糟粕,總是進行交配,不斷長胖,它們也很開心。豬們會長很胖,因為它們的享樂精神,雖然對它來說這些都是感官享樂。

我們不能像豬一樣,錯誤地認為我們是快樂的。我們沒日沒夜地辛勤工作,然後過一些性生活,我們便覺得這樣做我們很開心。但這不是快樂。《聖典博伽瓦譚》將其描述為「豬一般的快樂」。人類的快樂是當他處於「善良形態」時。那時,他才能理解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若我們聆聽這奎師那題旨(Krishna-katha),成果便是在我們內心經過無數生世所堆積的髒東西都會被清理乾淨。事實上,我們會看到我們不再處於「愚昧」或「激情」形態中,而是處於「善良形態」中。那麼這是怎樣的層面呢?


(奎師那Krishna和巴拉茹阿瑪Balarama)

我們會發現,無論身處何種生命境遇中,我們總是喜樂的。我們絕不會鬱鬱寡歡。在《博伽梵歌》中,我們會發現這是我們的「梵覺(brahma-bhuta,善良形態的最高階段)」。《韋達經》教導「我們並非物質」。「Aham brahmasmi——我們是梵、是靈魂。」商羯羅師將這真理帶給全世界。

當我們實際上達成了靈性覺悟時,我們的表象便會改變。那麼那些表象又為何呢?當人們處於他自己的靈性知覺當中,那麼他不會對物質世界有渴望或悲傷。悲傷是為「失去」而生的,而「渴望」是為「獲取」而生的。這兩種「疾病」描繪了這物質世界的特徵。我們總是去渴望那些我們並不擁有之物。「如果我得到這些東西,我會快樂起來的。我沒有錢,如果我是百萬富翁,那我會快樂起來的。」當我們實際上坐擁千百萬的財富時,不知為何我們又會失去它,然後我們會為它哭泣。「我的天吶,我的錢沒了。

第二種「疾病」是「悲傷」。當我們為了賺錢而滿心渴望時,這其實也是一種焦慮。當我們蒙受損失時,這也是焦慮。但是,當我們處於「梵覺」時,我們便不再悲傷或渴望。我們將平等地看待每個人、每件事。即使我們身處動蕩不安中,我們也不會被打擾。這就是「善良形態」。


「Bhagavatam」一詞意思是「神的科學」。當我們持之以恆地學習神的科學時,我們便會處於「梵覺」狀態。在「梵覺」狀態中,我們也要工作,因為建議我們去工作。只要我們依然擁有這物質軀體,我們就必須進行工作。我們無法停止工作,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採用瑜伽策略,以此種方式,就算我們被命運或境遇置於平凡工作中,那麼也沒有什麼傷害。

假設,在一個人的職業中,他必須說謊,否則他的生意便無法進行下去。說謊並不是好事,所以他便下結論他的生意並不是基於道德原則,他應該放棄它。然而,我們會在《博伽梵歌》中發現「無需放棄它」的教導。即使我們被逼入這樣的境地,沒有一些不平等做法那麼我們的生活就進行不下去,我們也不應放棄它。但是,我們應該試著淨化它。該如何淨化呢?我們不應拿去我們工作的業報成果。這理應是神的。


(茹阿達Radha,奎師那Krishna與八位主要牧牛姑娘Gopi)

「Sukrta」意思是虔誠的活動,而「duskrta」意思是不虔誠的活動。在物質層面上,我們可以虔誠也可以不虔誠。我們或者進行虔誠的活動,或者進行不牽扯的活動,又或者虔誠和不虔誠混合。主奎師那(Lord Krishna)建議我們應帶著有關至尊主的知識而活動,或者我們應為至尊主做奉愛活動。

這樣的知識是指什麼呢?它意味著我是至尊知覺的所屬部分,我並非這副軀體。倘若我將自己看作美國人、印度人,這個或那個,那麼我處在物質層面上。我們不應將自己看作是美國人或印度人,而是純粹的知覺。我是至尊知覺的所屬知覺。換句話說,我是神的僕人。神是至尊知覺,而我是他的僕人。所以,便於我們日後的理解,「所屬」即意味著「僕人」。


(奎師那Krishna與牧牛童在溫達文的森林享用帕薩達)

通常,在與神的關係中我們並不總是作為僕人而進行工作。沒人想成為僕人,但是每個人都想成為主人,因為成為僕人並不能被人接受。但是成為神的僕人並不完全與之相同。有時,神的僕人變成神的主人。生物真正的地位是神的僕人,但在《博伽梵歌》當中,我們看到主人奎師那成為了阿諸納的僕人。阿諸納坐在戰車上,奎師那是他的馭車者。

阿諸納(Arjuna)並非戰車的主人,但在靈性關係中,我們不應以物質關係的概念來看待它。儘管靈性關係正如我們在物質世界中所體驗的那樣,但那是在靈性世界,所以它並沒有被物質所汙染。因此,這樣的關係是純粹而又超然的。它有著不同的本質。隨著我們在生命的靈性概念中越來越進步,我們才能理解在靈性、超然世界中的真正地位是什麼。


在此,至尊主以智慧瑜伽(buddhi-yoga)來教導我們。智慧瑜伽意思是我們全然意識到我們並非軀體。假如我以此理解來活動,那麼我便不是軀體,我就是知覺。這是事實。現在,如果我們能夠在知覺層面上活動,那麼我們便能克服善果與惡果的業報成果。這是超然的階段。

這就意味著我們在至尊主的「帳戶」上行動,我們不用對「損失」或「收入」負責。當我們有「收入」時,我們也不應妄自尊大。我們應想著:「這是至尊主的收入。」當我們蒙受「損失」時,我們應理解這也不是我們的責任。它是神的工作。這樣我們便能快樂。

我們必須去練習:一切皆基於至尊主。我們需要培養這樣的超然本質。這就是在當前境遇中,我們需要掌握的工作技巧。只要我們依舊停留在軀體知覺的層面上工作,那麼我們會被工作的反應做束縛。但當我們通過靈性知覺來工作時,我們並不會被虔誠或不虔誠的活動所束縛。這就是技巧。


(奎師那Krishna與母親雅首達Yasoda)

「Manisinah 」這個詞非常重要。「Manisi」的意思是「有思想的」。除非一個人能夠思考,那麼他便無法理解他並非這副軀體。但如果他能進行一些思考,那麼他便能理解:「哦,我並非軀體,我是意識、知覺。」

有時,在我們閒暇時間裡,我們會想:「這是我的手指頭,這是我的手。這是我的耳朵,這是我的鼻子。一切都是我的。但我是誰,我是誰?」我感覺這是我的,那是我。只需要進行一點點思考而已。一切都是我的,我的眼睛、手指、手等等,都是我的,都是我的,那麼我是誰?「我」即「意識、知覺」,我在其中想著:「這是我的。」

現在,如果我不是這副軀體,那麼我為什麼要為軀體而活動呢?我應為自己而行動。那麼,我該如何為自己工作呢?我的位置是什麼呢?我是知覺。但是何種知覺呢?我是從屬知覺,是至尊知覺的所屬部分。那麼,我的活動又是什麼呢?我的活動應基於至尊知覺的指引。就好像在辦公室裡,經理是至尊知覺。


(奎師那Krishna與母親雅首達Yasoda)

舉個例子,在辦公室中,每個人都按照經理的指引行事,因為,他們無需承擔責任。他們只需履行自己的職責。無論是虔誠還是不虔誠這都不用糾結。在軍隊中也是如此,隊長或指揮官的命令就在這裡。士兵只需執行它。他無需考慮命令是虔誠還是不虔誠的。這不重要。他只需去行動,那麼他就是真正的戰士。他以這種方式行動,他便獲得勳章。他獲得軍銜和榮耀。他並不在意這些。指揮官說:「去上前線殺敵吧。」他便獲得獎勵。你認為殺人能夠獲得獎勵嗎?當然不,履行職責才能獲得獎勵。

同樣的,在庫茹之野的戰場上,奎師那教導阿諸納。奎師那是至尊知覺。我是知覺,我是至尊知覺的所屬部分。所以我的職責是依據至尊知覺來行動。舉個例子,我認為我的手是我身體的一部分。現在,它以自己的方式活動。「隨我心意,讓我的手動起來,讓我的腿動起來,讓我的眼睛睜開,看清周遭事物。」所以,我在發號施令,而這些部分在工作。


(奎師那Krishna在庫茹之野的戰場上給予阿諸納Arjuna教導)

同理,我們是至尊主的所屬部分。當我們訓練自己依據至尊知覺來行事時,我們便變得超越於所有這些虔誠和不虔誠的活動。這就是技巧。那麼這技巧的成果是什麼呢?我們便能從生死的枷鎖中解脫出來。不再有生死。

當代科學家和哲學家從不思考這四項事物:生、老、病、死。他們對此置之不理。「讓我們快樂起來,讓我們享受生活。」當人類生命理應是為尋找生老病死枷鎖的解決方式而生。如果任何文明都尚未找到這四大問題的解決辦法,那麼它們也不是人類文明。人類文明理應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奎師那Krishna最仁慈的隱秘化身主採坦尼亞.瑪哈帕布Lord Caitanya Mahaprabhu)

所以在《博伽梵歌》中,主奎師那(Lord Krishna)說:「karma-jam buddhi-yukta hi(《博伽梵歌》2.51)。」「Karma-jam」的意思是無論何時有作用力的存在,那麼便會有反作用力。若人們行惡,那麼便會有惡果。但這反作用力,無論好壞,從更高的意義上講,都不過是受苦受難。假設我行善,我獲得好的出身、好的軀體特徵、良好的教育。我或許擁有這些好的事物,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從物質痛苦中解脫了出來。物質痛苦是「生老病死」。就算我很富有,我長得很帥,我接受高等教育,生於貴族家庭等等,我依然無法避免「生老病死」。

所以,我們不需要糾結於虔誠活動與不虔誠活動。我們只需關心超然的活動。這會將我們從生老病死的枷鎖中解脫出來。這應是我們生命的目標。我們不應渴望好事或糾結於壞事。


(奎師那Krishna最仁慈的隱秘化身主採坦尼亞.瑪哈帕布Lord Caitanya Mahaprabhu)

舉個例子,一個人因得了某種病而痛苦。他躺在床上,吃著東西,極其不舒適地忽略自然的召喚,吃著苦口的藥。他必須由護士為他清潔身體,否則他會散發著惡臭。當他處在這樣的境遇中時,一些朋友來探望他,問他感覺怎麼樣。「我感覺還不錯。」這樣的「不錯」是指什麼呢?強忍著難受躺在床上,吃著苦不堪言的藥,無法行動。儘管處在如此多的不方便下,他依然說:「我還不錯。」

同樣的,在我們物質的生命概念中,如果我們認為「我們是快樂的」,那麼這便是愚昧。物質生命沒有快樂可言。想要在這裡獲得快樂是不可能的。在這種境況下,我們並不理解「快樂」的含義。因此,「有思想的manisinah」這個詞才在這裡使用。


(茹阿達.奎師那Radha Krishna)

我們藉助外在的、人為的方式來尋求快樂,但它能持續多久呢?它並不能持久。我們再一次回到痛苦中。假設,藉助酒精,我們感覺很快樂。這不是我們真正的快樂。假設藉助麻醉劑,我失去了知覺,我在手術當中感受不到痛苦。但這不意味著我沒有進行這項手術。這是人為製造的。

真正的喜樂,真正的生命是存在的。

正如聖主奎師那(Sri Krishna)在《博伽梵歌》中教導的那樣,那些有思想的人會放棄工作的業報成果,而處於純粹知覺的層面上。那麼結果便是「生老病死」的枷鎖便會終結。這樣的終結意味著與真實身份、奎師那——喜樂與永恆極樂的源泉的連接。這才是為我們設定的真正的快樂。

——文章作者:聖恩.A.C.巴克提維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

——文章來源:英文《回歸神首雜誌》1976年第10期

--------------


《回歸神首雜誌》back-to-godhead

 — 奉愛瑜伽Yoga,健康快樂覺悟的生活方式 —

英文雜誌《Back to Godhead》姊妹刊,一本介紹奉愛瑜伽哲學Bhakti Yoga與印度靈性文化Vedic的專業雜誌。由世界梵文學者、瑜伽靈性大師聖帕布帕德1944年創刊。70年來全球覆蓋超過3000萬讀者。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擁有巴克提維丹塔圖書出品的靈性文學,包括梵文經典《博伽梵歌》。


  ▶微信 | back-to-godhead

  ▶互動 | 總編微信 tanmozi

相關焦點

  • 哈瑞奎師那曼陀羅的含義
    在做巴佳納時,奉獻者如果能夠看到名字、形象和品質(納瑪,茹帕和古納)的快樂結合,那藉著主的仁慈,他便將在心中看到施瑞奎師那的逍遙時光。」 1.奎師那的聲音化身和代表。2.接觸奎師那的直接方式。3.瑪哈-曼陀羅揭示一切。4.向神聖能量和喜樂的源泉請求服務。5.原初的男性和原初的女性。6.永恆的僕人向永恆的主人祈求提升和服務。7.奎師那啊!請接受我!8.祈求一世復一世從事服務。9.想要?
  • 奎師那為何顯現於世?
    奎師那是如此地仁慈,由於他的無緣的仁慈,他以如此多的美妙的方式顯現,只是為了把我們吸引到對他的愛心服務中。這就是他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奎師那說,我降臨於這個世界是為了剷除惡魔,拯救虔信者,重建宗教原則。他所做的只是用他的蘇達珊查誇爾剷除惡魔內心的邪惡,他們就會一命嗚呼。要重建宗教原則,他可通過奉獻者來做到這一點,而他通常也是這樣做的。
  • 音樂專輯《茹阿達-奎師那神廟》
    原版音樂專輯《茹阿達-奎師那神廟》的封頁及封底哈瑞奎師那!親愛的奉獻者們請接受我卑微的頂拜!
  • 圖拉西·黛薇——奎師那所愛
    這幾天國慶放假一直沒發文,是因為在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的官方網站之一www.krishna.com 中找到了一篇由哥文達·妲茜——聖帕布帕德的門徒撰寫的好文《圖拉西·黛薇——奎師那所愛》(Tulasi Devi, Beloved of Krishna
  • 奎師那為什麼不出手相助?
    奎師那自己給出了完美解釋: 從童年起,烏達瓦就與奎師那形影不離,為他駕駛戰車,為他做各種服務。
  • 第五十三章、奎師那勇挫眾王子贏得茹珂蜜妮為婦
    雅杜王朝的士兵為了阻止他們,擋在路前,展開激戰。佳茹阿衫達率領下與奎師那為敵的王子都是善戰者。他們向雅杜士兵散發弓箭,好比雨雲碰撞崇山峻岭灑下連綿霪雨。雲朵集合,雨勢比其它各處強勁得多。  與奎師那為敵的王子決意擊敗奎師那,把茹珂蜜妮搶回來,因此各盡所能,勇猛無匹。茹珂蜜妮坐在奎師那身旁,看見箭雨紛紛射向雅杜士兵,驚惶失措,轉頭看著奎師那,感激他冒著這樣大的危險來救他。
  • 輕鬆一下,說說奎師那完美境界的十個化身
    奎師那完美境界的十個化身我們學習瑜伽,雖然已經去掉了印度瑜伽原本神性的部分,但是,有必要了解瑜伽淵源,了解瑜伽究竟是如何發展起來的,那些每天練習瑜伽體式,究竟是如何來的。先從瑜伽完美境界體現,奎師那十個化身講起吧!非常有意思。上面那張圖就是講述的奎師那完美境界的十個化身。那什麼是瑜伽完美境界?瑜伽的完美境界就是「與宇宙和至尊聯繫在一起」。自尊神就是奎師那。瑜伽經典認為,奎師那是至尊人格首神,一切存在的本源,整個宇宙都是由他創造出來的。至尊主奎師那在物質世界展示的諸多娛樂活動化身,就是瑜伽完美境界的不同體現。
  • 聖人講故事:【奎師那舉起哥瓦丹山的逍遙】(2)
    南達大君聽了溫達文牧民的讚美,說:「親愛的朋友,我僅以噶格.牟尼Garga Muni的聲明來回答您們,盡釋疑團。噶格.牟尼到訪主持命名儀式時,說這個孩子曾在不同時代以不同膚色降臨世上。此次以黝黑膚色降生溫達文,名叫奎師那。以前,他曾以白、紅、黃膚色出現世上。他也說,這孩子曾是瓦蘇戴瓦的兒子,知道他前生事跡的人均稱他為華蘇戴瓦Vasudeva。
  • 第八十二章、朵帕蒂與奎師那眾后妃之會
    「我們完全皈依你,除了你的蓮花足外再沒有別的護蔭,我們堅信好運常隨。親愛的主,你是無盡知識與超然幸福之洋。心智推敲結果使人存在物質生命的三個短暫階段——清醒、睡眠與熟睡。但這些情形不能存在於奎師那知覺中。奎師那知覺使這些反應失效。你是所有解脫的人最終目的。出一己的獨立意願,你以自己的內在能力瑜伽摩耶降生在這個世界上,為了重建基於韋達原則的生命,你以平常人類姿態顯現。
  • 第五十二章、奎師那擄去茹珂蜜妮
    韋達婚姻制度是,新娘的父親招待新郎的鄉黨親朋,讓他們盤桓數日,直至婚禮完成。達摩哥什帶來數千親朋,其中突出的君主與人物有佳茹阿衫達、丹塔瓦誇、維杜茹阿塔和彭鐸卡。茹珂蜜妮本將嫁給奎師那,但茹珂蜜妮的長兄茹珂彌卻安排她與西舒帕勒的婚禮,這已是公開的秘密。也有流言傳出茹珂蜜妮派遣使者往尋奎師那,故士兵懷疑奎師那會意圖擄走茹珂蜜妮,做成紛亂。
  • 1638《聖典博伽瓦譚》10.90.48-50 概述奎師那的榮耀
    施瑞拉·帕布帕德在《奎師那-至尊人格首神》中如下解釋說:「施瑞拉·舒卡戴瓦·哥斯瓦米通過這樣榮耀他,以結束他對主奎師那至尊地位的敘述:『主奎師那啊,所有榮耀歸於您。您以帕茹阿瑪特瑪存在於眾生心中。因此,您以佳納尼瓦斯著稱,亦即,居於眾生心中的人。』
  • 奎師那(Krishna)的故事 | 第1篇 神的降臨
    在物質世界之外,是永恆的靈性世界,是解脫了的靈魂居住的地方,那裡永恆喜樂,最高的高樓卡·溫達文就是奎師那的無上居所。 一切都流衍自奎師那,他是最具吸引力的人。他最富裕、最有力量、最有聲望、最美麗、最有智慧、也最棄絕。他在5000年前顯現地球,作為雅杜王子在地球上演無與倫比的逍遙時光,懲惡揚善,減輕地球負擔。
  • 活動∣聖哥帕拉.奎師那.哥斯瓦米(6月3日)上海見面會
    聖哥帕拉.奎師那.哥斯瓦米將會於下午6點30分在上海·松江區·茸悅路208弄上海富悅大酒店會與瑜伽愛好者舉行見面聯誼會,與來自印度、澳洲的音樂家一同為大家帶來超然的哈瑞.奎師那唱頌。詳細信息請參看以下文圖片。
  • 第五十四章、奎師那和茹珂蜜妮誕下帕丟麼納
    為了重獲自己的軀體,他為主奎師那與茹珂蜜妮所生,亦名為帕丟麼納,備受讚頌。由於他為主奎師那親生,故有與奎師那最類同的品質。  一個名為山巴茹阿的惡魔註定為這個帕丟麼納所殺。山巴茹阿魔知道自己的命運,當獲悉帕丟麼納誕身後,便喬裝成一名婦人,在帕丟麼納出生後不到十天,便把他從襁褓中擄去,並把他拋下海中。有云:「誰受奎師那保護,便無人能殺他;誰註定為奎師那所殺,便沒有人能保護他。」
  • 第六十二章、主奎師那大戰巴納蘇茹阿
    當此之際,他的兒子帕丟麼納正與半神人的元帥卡爾提凱亞激戰。後者受了傷,血流如注。在此情形下,他不再戀戰,離開戰場,坐上孔雀而去。無獨有偶,主巴拉茹阿瑪用神錘大勝巴納蘇茹阿的統師昆般達。庫帕卡爾那也受了傷,與危在旦夕的昆般達雙雙倒於場上。眾兵無首,便倉惶四散逃去。  巴納蘇茹阿見己軍大勢而去,徒增怒意。他不與薩提亞克依戀戰,反而直接攻擊奎師那。
  • 主奎師那和祂的女朋友們——牧牛姑娘
    《布茹阿瑪獻贊》曾述,在靈性世界中,奎師那的夥伴,尤指牧牛姑娘,是主的快樂能力的展示。牧牛姑娘不是普通婦女。她們的本質與奎師那在同一層面,是奎師那的永恆伴侶。主奎師那在物質世界裡展示了和牧牛姑娘們的純粹崇高的愛戀逍遙時光,以吸引受條件限制的靈魂,擺脫病態享樂困縛的根源——物質的感官享樂(色慾)。
  • 快樂源泉小瓶子來了!
    快樂源泉小瓶子來了!小微的快樂社交源泉新學期有沒有交到新朋友呀你的快樂社交源泉在哪裡?馬甲線腹肌健康瘦身頭髮茂盛心情愉快葷素搭配熱水澡曬太陽截圖分享你的快樂源泉快樂學習
  • 1633《聖典博伽瓦譚》10.89.30-56 奎師那和阿爾諸納找回布茹阿瑪納諸子
    śrī-arjuna uvācanāhaṁ saṅkarṣaṇo brahman na kṛṣṇaḥ kārṣṇir eva caahaṁ vā arjuno nāma gāṇḍīvaṁ yasya vai dhanuḥ譯文  施瑞·阿爾諸納說:布茹阿瑪納啊,我既非主桑卡爾珊,也非主奎師那
  • 快樂源泉小瓶子大全
    最近很多網友是不是都在微博、抖音或者朋友圈看到別人發出一張有很多瓶子的圖,每個下方都帶著標籤,那這些瓶子怎麼玩呢,下面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 快樂源泉小瓶子什麼意思?怎麼玩的教程!快樂源泉瓶子原圖在這!
    起因:最近我們看到朋友圈已經被這個快樂圓圈小瓶子給刷屏了,各種都在玩,然後我們也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小瓶子的演變,那麼最開始的是什麼呢?這個是怎麼玩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因此就有了關於快樂源泉的小瓶子,最開始的圖片第一排的瓶子是關於貓和狗的這樣,就是最初的一個形式。原圖:因此關於這個圖片的原圖如下所示:下面這個呢,就是只有瓶子,沒有內容,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需要的進行編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