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日課 | NO.133 龐貝城的圓形劇場

2021-02-07 美侖讀書會

在羅馬人佔領龐貝城不久以後,城市中兩位最富有的官員——奎恩科蒂厄斯·瓦爾戈斯和馬庫斯·珀西厄斯,自籌資金在城鎮的東南角建造起了一座大型的圓形劇場。這是已知最早的一座圓形劇場,能夠容納約 20,000 名的現場觀眾。然而,此劇場建成一個半世紀之後,龐貝城的總人口還沒有達到這個數目。

劇場的座位是按照市民階層或軍事職務的高低來進行安排的,出資者可以在這個新的娛樂中心為自己預留座位。因此每一次盛大活動都是羅馬社會階層的一種展示。「圓形劇場」一詞原意是「兩個劇場」,其建築結構就像是把兩個希臘劇場合併起來一樣。然而,羅馬人的圓形競技場無論是在建築還是在功用上,都與上演喜劇和悲劇的希臘羅馬式劇場有著巨大差別。圓形劇場是羅馬人進行血腥角鬥和鬥獸表演的地方,而希臘劇場則是建造在天然形成的山坡上。對於當時的人們而言,要想建起一座能夠支撐多層梯形坐席的圓形劇場,就必須要建造一座極其堅固的人工山——只有混凝土才能勝任這個任務,而當時的希臘人對這種材料還一無所知。

在龐貝的圓形劇場中,一系列混凝土筒狀拱頂築成一道堅固的護牆,以支撐劇場中的土墩和石質坐席。這些筒狀拱頂還構成了一條通道,通向劇場的中心區域——競技場,慘烈的競賽將在這裡上演。一幅繪製於龐貝民居牆面上的壁畫記錄了一場發生在競技場中的鬥毆。公元前 59 年,龐貝人與他們的鄰居努凱裡亞人在一場角鬥比賽中發生嚴重的鬥毆行為。

這次事件造成了嚴重的傷亡,圓形劇場也被迫關閉長達十年之久。從壁畫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劇場原先還設有布制頂篷,這些頂棚可以從劇場的頂端垂下,起到為觀眾遮陽擋雨的作用。圓形劇場外還設有獨特的雙樓梯,使得大量的觀眾能夠有序地進出觀眾席。


 ——本課內容源自《加德納藝術通史》

相關焦點

  • 盤點義大利圓形劇場的前世今生
    維羅納競技場(Arena di Verona)維羅納競技場修建於公元1世紀,是僅次於羅馬鬥獸場及Capua圓形劇場的世界第三大圓形劇場,也是目前義大利境內唯一一座仍在頻繁使用中的圓形劇場。古代龐貝人追求奢華享樂,歷經戰亂和地震,但每次重建的龐貝城都較之以前更加奢靡無比,劇院、酒館、市場、神廟、浴場乃至妓館一應俱全。
  • 開封與龐貝城
    ——龐貝城格言。這條格言折射出龐貝城市民的驕奢淫逸的主流價值觀念。龐貝城是維蘇威火山南面的近鄰,因擁有火山贈予的肥沃土壤而物產豐饒▲在龐貝發現的角鬥士盔甲劍盾在龐貝城考古中出土的一隻銀制飲杯上刻著這樣的話:「盡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是捉摸不定的。」
  • 手術室演化史:從澡堂到圓形劇場
    來源:網絡從澡堂到圓形劇場:你想像不到的手術室雛形  這些外科手術往往被安排在醫科學校的解剖教室,這種教室為了講授解剖學而設立,也有人稱之為圓形劇場。跟我們在很多的中世紀影視劇中所見到的義大利圓形劇場非常相似,就連規模也不亞於之。
  • 血腥的圓形劇場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菊子漫遊記》提起羅馬,就會聯想到人文、歷史、文藝復興、建築、宗教等等的關聯詞,羅馬的名勝古蹟多不勝數,眾所周知,不管是看奧斯卡最佳影片《角鬥士》、美劇《羅馬》、《斯馬達克斯》、《美第奇家族》等等,在羅馬,第一個想去了解的或許就是羅馬的「弗拉維安圓形劇場
  • 龐貝城為什麼會遭受滅頂之災?
    儘管當時的龐貝城繁榮發達,藝術文明在那個時代也是舉世矚目,可這些並沒有給那時的人們帶來精神的富足與心靈的快樂。 那種不死不休的血腥格鬥是當時整個龐貝城的重要生活項目,大部份的格鬥士是由戰俘、罪犯或奴隸來擔任。
  • 從圓形劇場到手術室——手術室的歷史
    到了十七世紀,一些有地位的外科醫生把自己的外科手術搬到了醫科學校內來完成,一方面為了更加安靜規矩的環境,另一方面為了培養更多的外科人才。這些外科手術往往被安排在醫科學校的解剖教室,這種教室為了講授解剖學而設立,也有人稱之為圓形劇場。跟我們在很多的中世紀影視劇中所見到的義大利圓形劇場非常相似,就連規模也不亞於之。
  • 龐貝與《龐貝城的毀滅》
    也讓我想起當年我看過的一幅世界名畫《龐貝城的毀滅》記不清是誰創作的,但畫面中沖天的火光,遠處的火山,以及面對滅頂之災的驚恐萬狀的人們,但裡邊的人雖然驚恐萬狀,但卻不忘記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救護弱小,畫面給人的震撼和感動永遠難忘。尤其是經歷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後的我,更能感受到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弱小,在災難面前雖然弱小,但卻依然保持著勇氣。
  • 龐貝城的毀滅之源,文明失去道德約束的災難,生死瞬間定格的啟示
    在人類的歷史上,迄今還找不到第二個城市有龐貝城這樣奇特的經歷,它在1900多年前瞬間毀滅,而在沉睡了1600多年之後,居然又如此完整地重見天日。讓我們能重溫那個時代留下來的一切。歌德說過:「在世界上發生的諸多災難中,還從未有過任何災難像龐貝一樣,帶給後人如此巨大的愉悅。」
  • ENERGY * 如恩設計 | 巴黎奧斯曼建築內的「圓形劇場」- PAPI 餐廳
    - 奧斯曼建築 -「 圓形劇場 」- PAPI 餐廳 這一次,和如恩一起
  • 3D版火山地震海嘯三連發,龐貝城毀滅記完美再現!
    《龐貝末日》故事發生在古羅馬時代,在摧毀龐貝城的維蘇威火山爆發前夕,奴隸角鬥士凱爾特(基特·哈靈頓飾)愛上了一位貴族小姐。同時,一次意外,讓他碰到了多年前屠殺他家人的仇人。龐貝城位於義大利坎帕尼亞平原的邊緣,公元前8世紀建城,公元前5世紀起屬於薩莫諾人。公元前4-3世紀,逐漸成為羅馬共和國的一部分。據悉,維蘇威火山爆發致使龐貝城數千居民遇難。
  • 「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
    11月28日,「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展覽由北京自然博物館與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財團法人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圖為市民在展覽上參觀展品。
  • 人文音樂課:萬芳的聲音劇場 分享演繹經歷
    11月15日晚七點,動聽948「人文音樂課·聲音劇場」,萬芳作為主講人和表演者,就這個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解答。在「唱歌不只是唱歌」的主題下,萬芳輕語淡談,通過分享自己的演藝歷程,呈現出歌唱內外、層次豐富的人生。
  • 年度最流行關鍵詞:【西遊記】&【第貳屆大眾當代藝術日】【天堂紅燈上的籤語未來】&【玖彩笑對世界燈籠】
    【火焰山】上火眼金睛穿越當代【西遊記】…展覽看點壹:【天堂紅燈|上海站】繼深圳壹仟伍佰名學童共同完成谷文達大地藝術作品【青綠山水畫的故事】後,此次展覽中的【天堂紅燈上的籤語未來】是【第貳屆大眾當代藝術日】上海站活動。
  • 暖心開票 臺灣果陀劇場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自2011年首演以來,每次演出幾乎一票難求,用一場戲的時間,感動全城。演出資訊臺灣果陀劇場舞臺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演出時間:2016年10月22日 19:30>演出地點:閩南大戲院演出團體:臺灣果陀劇場票價:80、180、280、380、480、680、VIP880元套票:1100(2*680) 購票請篇末點擊閱讀原文劇情大綱:   沒有學分的一門課
  • 動漫晚報 steam上架《火影》動畫 《俠嵐》133集上線
    各位晚上好,又到了回顧一天動漫新聞的時間了,steam上架十部《火影忍者》劇場版動畫每部售價3.99美刀;漫畫《天真與閃電》將有重大發表;以及
  • 李國修丨劇場四大要素
    他獨創了一套系統的編劇、導演、表演訓練課程,常年在各地舉辦文藝講座,在高校開設戲劇課,影響了眾多臺灣文藝工作者。近年來,我一直在推廣‌「流眼淚運動」。我不是要教大家濫情,而是我認為這個社會太過壓抑,充滿許多負面的情緒,我們應該培養‌「表達自己感性的能力」。
  • 劇場溯源 |古希臘、古羅馬劇場
    通過對這些最早的典型劇場形式的了解,可以增加對劇場的全方位理解,對當前劇場建設也會有所啟發。古希臘· 埃匹多拉斯劇場(The Theatre of Epidaurus) 古希臘劇場,埃匹多拉斯劇場,公元前350年-340年建造,是一座保存得最完好的古希臘劇場。
  • 閉館133天後 北京海洋館今起重新開館
    在歷經133天閉館之後,北京海洋館已於6月5日重新開館。目前,海洋館實施預約制,遊客可在北京海洋館官方微信及攜程、美團、去哪兒等旅行服務平臺上進行預約購票。記者注意到,為了避免大客流聚集,在海洋劇場,工作人員增加了導流圍欄,對人流進行分流,避免一個區域人流過於集中。儘管是開館首日,仍有不少市民參觀。由於許久沒見到遊客,白鯨不停地發出叫聲熱情地歡迎遊客。
  • 龐貝城又被炸毀了一遍?我們採訪了目睹整個爆炸的紀錄片導演
    把它們和畫布放在龐貝城的古鬥獸場裡,裝上炸藥。親手點火,用火藥把這些雕像汗整座鬥獸場再一次送入「地獄」,最後把這些東西「挖」出來擺在國家考古博物館裡。真的蠻Born to die的齁!所以,作為中國天王巨星級的大藝術家搞的大手筆藝術現場,你的好朋友Y先生當然是要採訪大藝術家蔡國強本人。
  • 兩米圓形水泥化糞池發展市場廣闊 利用率高
    兩米圓形水泥化糞池發展市場廣闊利用率高   合肥峰昊一直專注於水泥整體化糞池的生產與銷售。兩米圓形水泥化糞池,連接方便,操作簡單,無接縫不滲漏,如有需要,歡迎隨時來電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