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溯源 |古希臘、古羅馬劇場

2021-02-16 劇院與藝術

劇場的歷史源遠流長,古希臘、古羅馬劇場是最早的兩種典型的劇場形式。通過對這些最早的典型劇場形式的了解,可以增加對劇場的全方位理解,對當前劇場建設也會有所啟發。

古希臘· 埃匹多拉斯劇場(The Theatre of Epidaurus)


古希臘劇場,埃匹多拉斯劇場,公元前350年-340年建造,是一座保存得最完好的古希臘劇場。由建築師帕魯克勒斯設計,自古被認為是最和諧、最美麗的古希臘劇場的傑作。

初建時期擁有觀眾席34排座位,約可容納6200位觀眾,擴建後達55排座位,約可容納14000位觀眾。整個座位區約為215度扇形,座位排距約73釐米,每排升起約33釐米。觀眾席圍繞的表演場地為正圓形圓場,直徑約為19米,周圍用石灰石鑲邊,正中圓心有一圓石塊,主要是歌隊的表演場地,在觀眾席的對面有景屋。最初,景屋是提供演員化妝、調換服裝、休息和儲藏道具用的,由於景屋是演出的背景,漸漸地景屋也起了布景的作用,在演出中裝扮成宮殿、廟宇、樹林和山洞。觀眾席朝北略偏東,觀眾可以避開太陽光的照射,景屋舞臺西南略偏西,有充足的太陽光照亮演區。

埃匹多拉斯劇場,在建築上完全對稱,音響效果很好,即使在最後一排觀眾席,舞臺上的說話也能聽的一清二楚。至今,每年夏天都有固定的演出季,由希臘國家話劇院等著名表演團體演出古希臘戲劇。

埃匹多拉斯劇場由聚集在一起的觀眾席、圓場和景屋三部分組成,作為典型的古希臘劇場,未形成一個統一的建築。

古希臘劇場演員使用面具。面具起源於祭祀儀式,往往用粗麻布做胚,加石膏定型,再上色。面具的嘴巴部分呈短喇叭狀,可以聚集聲音。演員也可以通過換面具,來變換角色。演員可以通過換面具,來變換角色。對於不少規模大的劇場,這種面具可以改善後區座位的視聽效果。

古希臘劇場已經發展了一些快速換景的裝置,有的在舞臺一側建有窄長的布景庫,存有多個木框架做成的景片,可以快速更換。也可將裝有輪子的整幢立體木構景屋推出來。當時已經有了原始的舞臺設備,如推臺,大概是裝了輪子的活動平臺,其作用類似於現在的車臺,推臺是從景屋向舞臺推出的。按照當時的禁令,在觀眾前是不準表演殺人的,如劇中發生兇殺,劇本會讓其在後臺發生,有了景屋以後,會從門內傳出慘叫聲,或讓一位目擊者站在門口斷斷續續地告訴觀眾發生了什麼,然後用推臺把屍體展現在前臺。


古羅馬劇場,奧朗日劇場,位於法國南部,建於公元前一世紀,是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古羅馬劇場之一。

古羅馬的演出,不少劇本中沒有歌隊,這時樂池被規定為特權階層看戲的保留位置。舞臺前有一幅幕布,幕布位置下面有藏幕的溝,演出開始,幕布落進藏幕的溝裡,演出結束幕布又由下向上拉起來。

典型的古希臘、古羅馬劇場的比較


古希臘後期劇場

1、古希臘劇場觀眾席依山傍勢建在山坡上,劇場選址受到限制;古羅馬劇場觀眾席由混凝土拱形結構建築組成,可在任何選定的平地上,劇場選址不受限制


古羅馬競技場

2、古希臘劇場觀眾席扇形可超過半圓;古羅馬劇場觀眾席為正半圓扇形


古羅馬劇場

3、古希臘劇場中間歌隊演出場地呈圓形;古羅馬劇場中間歌隊演出場地近似半圓形


敘利亞的布斯拉古羅馬劇場

4、古希臘劇場舞臺臺面高出歌隊表演場地3米以上;舞臺臺面高出歌隊表演場地1.5-1.6米,舞臺長,有時長達100米。


古希臘後期的劇場

5、古希臘劇場景屋比較簡單樸實;古羅馬劇場景屋華麗常帶有雕塑


古羅馬競技場

6、古希臘劇場觀眾席、景屋與中間表演場地未成一體,觀眾席、景屋是獨立的建築;古羅馬三者組成整體一個建築

本文集中觀點整理自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百度文庫 原文

相關焦點

  • 古羅馬戲劇與劇場
    古羅馬劇院的用途是舉行角鬥士角鬥、人獸搏鬥和展示珍奇野獸。最多時,可供三千對奴隸進行角鬥。公元前1世紀,這裡是可以容納近萬人的雄偉劇場,保存到現在的有寬達百米的外臺、背景裝飾壁、舞臺遺蹟等。現在還有表演團體將劇場用作舉辦民族服飾節慶、大型展會、歌舞表演等。
  • 【戲劇系列】可以吃的穿越千年的古希臘羅馬劇場
    在徵戰中,當古羅馬的擴張勢力接觸到古希臘時,它幾乎沒有時間發展自身的文化傳統,已經出現的當地戲劇形式尚處於初級萌芽狀態,無法與較古老、更高級的古希臘文化相抗衡,古羅馬人幾乎全盤照搬了古希臘戲劇。他們繼承了希臘劇場和劇本,譯成拉丁文進行演出。
  • 埃及古羅馬劇場
    古羅馬劇院建於公元前20至10年,原來是堡壘,後來石材被拆解成其他建物之用,現僅存2根古羅馬柱,被當地人戲稱為"兩寡婦"。該建築有別於其他羅馬圓形劇場,這座建築矗立於山頂上,是古羅馬時代的娛樂勝地,在中世紀時則被用作石礦場,而現在再次成為娛樂勝地,特別是仲夏之夜,常會舉辦露天音樂會表演,在沒有屏障的星空下聆聽演奏,是一種很特別的享受。
  • 在戶外劇場看戲才是一件很潮的事兒
    劇場的發展,經歷了很長、很大的變化。古希臘的劇場為露天劇場,3 個部分毗連一起又各自相對獨立 。古羅馬時代 ,這 3 個部分成了統一的建築整體,為半露天。1618 年在帕爾瑪建造了第一座有鏡框式舞臺的劇場,後來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裡,就是在這種劇場的基礎上,從不同的方面去改進它,豐富它,直至發展成具有現代化機械設備的劇場。
  • 羅馬人的快樂你想像不到,破解羅馬劇場傳說之謎!
    要說到羅馬鬥獸場啊,我們最熟悉的就當屬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的古羅馬競技場了,他的名字叫Amphitheatrum Flavium中文呢就是弗拉維圓形劇場。那麼我為大家稍加科普一下它的來歷,想要了解詳細的歷史資料的小耳朵呢可以去找度娘哈。
  • 最……的劇場都在這裡了嗷
    之前辦事員曾寫過一篇全世界最「任性」的劇場,包括為觀眾匹配最不match的「相親對象」啦,「按笑計費」啦……(回顧戳這裡)總之就是為了擺脫刻板「人設」,紛紛大顯神通。這次讓我們「正經」一點,來看一些「真正」夠得上「世界之最」的劇場。建於公元161年。
  • 盤點義大利圓形劇場的前世今生
    圓形劇場觀看角鬥表演,露天劇院欣賞戲劇,公共浴池閒談和放鬆身心,三者共同構成了古羅馬人的文化生活。「Panem et Circenses」——古羅馬詩人尤維納利斯一針見血地揭示出當時人們狂熱而殘酷的信仰:在填飽肚皮之後,還有什麼比觀看一場血腥的爭鬥更令人心滿意足的呢。
  • 拜佔庭「文人劇場」的生成
    與其詞根相同的古希臘詞語還有「θεάτριζο」和「θεάτρικος」,兩者皆表達「公開」或「洩露」的語義(Sophocles 789)。因此,他認為「θεάτρov」的來源更近似於與「俱樂部」(σύλλογος)同義的術語,而非古希臘意義上的劇場(Gaul, Thomas Magistros 19)。但他又指出表演的文人「在中間」(είς το μέσον)或將自己置於「中間」(έν τώ μέσώ)的設定,非常類似於古希臘劇場的設置(Failler and Pachymère 569)。
  • 動態攝像劇場:劇場藝術與電影藝術之間的紐帶
    本篇所要與各位探討的,是關於動態攝影劇場(das kinematographische Theater)的相關內容。 要更深入的了解「動態攝影劇場」,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歐洲戲劇的發展歷史。法國法蘭克福大學戲劇系教授漢斯·蒂斯·雷曼將世界戲劇的整個發展史大概分為三個階段: 一、前戲劇劇場時期:包括古希臘戲劇及各民族最原始的戲劇形式; 二、戲劇劇場時期:中世紀戲劇之後以劇本為中心的戲劇形式; 三、後戲劇劇場時期:20世紀初萌芽,70年代後蓬勃發展直至今日。
  • 耶路撒冷西牆下發現古羅馬劇場的遺蹟(賀宗寧)
    Avi Solomon)指出,在威爾遜拱門下面所發現的劇場結構打開了一個前所未見的窗口,讓我們可以看到羅馬人在佔領耶路撒冷之後的公眾日常生活狀態。烏茲理說:「這個劇場建築是一個完全戲劇化的發現。」但150年來,一直沒有人能夠找到這間劇場的遺蹟。這個劇場是羅馬人在耶路撒冷所建的一個公眾建築。 公元70年,第二聖殿以及大多數猶太人在耶路撒冷的建築,都被羅馬軍隊剷平。羅馬帝國決定另外命名為埃利亞卡毗陀利拿(Aelia Capitolina)。猶太人於公元132-136年反抗羅馬的統治。
  • 建築風情:古羅馬文明的象徵,羅馬鬥獸場
    ARCHIECTURE◆建築風情 古羅馬文明的象徵,羅馬鬥獸場The Symbol of Ancient Roman Civilization這座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建於公元72年-82年間,現僅存遺蹟位於羅馬市中心,採用卵形的圓形劇場形式設計建造而成,使用材料包括洞石、凝灰巖及磚飾面的混凝土。羅馬鬥獸場可以容納五萬至八萬名觀眾,平均觀眾約六萬五千人。鬥獸場用來進行角鬥士的比賽、海戰表演、處決、重要戰役的歷史重演,以及以羅馬神話為基礎的戲劇演出等。
  • 從維羅納劇場開扒尚在演出的古代露天劇場,假期list請收好!
    法國-奧朗日奧朗日的古羅馬劇場(The Théâtre antique d'Orange)建於公元前1世紀,可以容納1萬名觀眾。阿斯班多斯的古羅馬圓形劇場(Aspendos)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是小亞細亞保存最完好的古蹟之一。而今,每年由土耳其組織的阿斯班多斯國際歌劇與芭蕾舞節都會在這裡都會上演。
  • 新書 | 《20世紀探索劇場理論研究》出版
    20世紀反幻覺劇場的根本動因:一方面是19世紀發展到極端的自然主義幻覺劇場,過分追求表面逼真,甚至真物上臺,不惜以生活表面的真實代替藝術,這取消了藝術本身;另一方面以摹仿論為中心的幻覺劇場,已不適應現代人對人與存在的哲學反思,對戲劇藝術本體特徵的追問和現實社會政治的要求。這就導致20世紀反幻覺劇場在三個層面展開:舞臺空間、表演美學和社會政治層面。
  • 後戲劇劇場專題 | 「劇場」辨析
    與20世紀80年代以來文化和社會科學中的「空間轉向」相應,在漢語中使用表示演出空間的「劇場」一詞也標示了一種學術視角的轉向。「劇場」強調空間中各種元素的相互關係,把演出視為人在空間中的活動。在演出研究中使用「劇場」一詞,旨在打破西方舶來品的「戲劇」學的邊界,向更廣泛的人類活動敞開,也將對劇場藝術的研究放置在社會學、人類學等更廣博的人文科學視角之中。
  • 建築生眼中的古羅馬Ⅴ尤裡烏斯·克勞狄烏斯王朝
    公元50年,坐落在羅納河谷的奧朗日古羅馬劇場(The Theatre Orange)建成,這是所有宏偉的古羅馬劇場中保存最完好的羅馬式劇場之一。由於羅馬人已經掌握了成熟的混凝土拱券技術,因此劇院能夠擺脫地形的限制,直接建造於平地上。
  • 狄奧尼索斯的劇場
    ),在許多研究者眼中,它甚至足以與雅典衛城的阿迪庫斯劇場(Teatro Atticus)相提並論。「古代劇場」由希臘人始建於公元前三世紀,羅馬人佔據西西里之後,又將其重築並繼續使用,後人遂以「古代劇場」名之,而非希臘劇場或羅馬劇場。
  • 每周一書 ||《20世紀探索劇場理論研究》
    一、  從幻覺劇場到反幻覺劇場20世紀反幻覺劇場的根本動因:一方面是19世紀發展到極端的自然主義幻覺劇場,過分追求表面逼真,甚至真物上臺,不惜以生活表面的真實代替藝術,這取消了藝術本身;另一方面以摹仿論為中心的幻覺劇場,已不適應現代人對人與存在的哲學反思,對戲劇藝術本體特徵的追問和現實社會政治的要求。
  • 「紙片人劇場」推廣價格預估,靠譜的自媒體推廣平臺
    紙片人劇場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2,綜合排名位列223687名,娛樂分類排名位列58239名,領先了79.9%的百家號。  紙片人劇場百家號近期文章情況 紙片人劇場最近一個月文章表現質量分布為,0%為優質文章,100%為中等文章,0%為普通文章,以下為各類文章近期案例。
  • 英國國家劇院現場與戲劇劇場的危機
    這個自身封閉的虛構世界,使戲劇劇場既區別於文藝復興之前的前戲劇劇場(包括古希臘和中世紀戲劇),又區別於20世紀以後的後戲劇劇場。如果非常籠 統地概括這個發展過程,那麼從前戲劇劇場到戲劇劇場,就是現實世界逐漸被排除出劇場、演 出空間由開放走向封閉、觀眾從參與者轉變為旁觀者的過程;從戲劇劇場到後戲劇劇場,則是 這個自身封閉的虛構世界逐漸被打破、現實世界重新進入劇場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