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的歷史源遠流長,古希臘、古羅馬劇場是最早的兩種典型的劇場形式。通過對這些最早的典型劇場形式的了解,可以增加對劇場的全方位理解,對當前劇場建設也會有所啟發。
古希臘· 埃匹多拉斯劇場(The Theatre of Epidaurus)
古希臘劇場,埃匹多拉斯劇場,公元前350年-340年建造,是一座保存得最完好的古希臘劇場。由建築師帕魯克勒斯設計,自古被認為是最和諧、最美麗的古希臘劇場的傑作。
初建時期擁有觀眾席34排座位,約可容納6200位觀眾,擴建後達55排座位,約可容納14000位觀眾。整個座位區約為215度扇形,座位排距約73釐米,每排升起約33釐米。觀眾席圍繞的表演場地為正圓形圓場,直徑約為19米,周圍用石灰石鑲邊,正中圓心有一圓石塊,主要是歌隊的表演場地,在觀眾席的對面有景屋。最初,景屋是提供演員化妝、調換服裝、休息和儲藏道具用的,由於景屋是演出的背景,漸漸地景屋也起了布景的作用,在演出中裝扮成宮殿、廟宇、樹林和山洞。觀眾席朝北略偏東,觀眾可以避開太陽光的照射,景屋舞臺西南略偏西,有充足的太陽光照亮演區。
埃匹多拉斯劇場,在建築上完全對稱,音響效果很好,即使在最後一排觀眾席,舞臺上的說話也能聽的一清二楚。至今,每年夏天都有固定的演出季,由希臘國家話劇院等著名表演團體演出古希臘戲劇。
埃匹多拉斯劇場由聚集在一起的觀眾席、圓場和景屋三部分組成,作為典型的古希臘劇場,未形成一個統一的建築。
古希臘劇場演員使用面具。面具起源於祭祀儀式,往往用粗麻布做胚,加石膏定型,再上色。面具的嘴巴部分呈短喇叭狀,可以聚集聲音。演員也可以通過換面具,來變換角色。演員可以通過換面具,來變換角色。對於不少規模大的劇場,這種面具可以改善後區座位的視聽效果。
古希臘劇場已經發展了一些快速換景的裝置,有的在舞臺一側建有窄長的布景庫,存有多個木框架做成的景片,可以快速更換。也可將裝有輪子的整幢立體木構景屋推出來。當時已經有了原始的舞臺設備,如推臺,大概是裝了輪子的活動平臺,其作用類似於現在的車臺,推臺是從景屋向舞臺推出的。按照當時的禁令,在觀眾前是不準表演殺人的,如劇中發生兇殺,劇本會讓其在後臺發生,有了景屋以後,會從門內傳出慘叫聲,或讓一位目擊者站在門口斷斷續續地告訴觀眾發生了什麼,然後用推臺把屍體展現在前臺。
古羅馬劇場,奧朗日劇場,位於法國南部,建於公元前一世紀,是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古羅馬劇場之一。
古羅馬的演出,不少劇本中沒有歌隊,這時樂池被規定為特權階層看戲的保留位置。舞臺前有一幅幕布,幕布位置下面有藏幕的溝,演出開始,幕布落進藏幕的溝裡,演出結束幕布又由下向上拉起來。
典型的古希臘、古羅馬劇場的比較:
古希臘後期劇場
1、古希臘劇場觀眾席依山傍勢建在山坡上,劇場選址受到限制;古羅馬劇場觀眾席由混凝土拱形結構建築組成,可在任何選定的平地上,劇場選址不受限制。
古羅馬競技場
2、古希臘劇場觀眾席扇形可超過半圓;古羅馬劇場觀眾席為正半圓扇形。
古羅馬劇場
3、古希臘劇場中間歌隊演出場地呈圓形;古羅馬劇場中間歌隊演出場地近似半圓形。
敘利亞的布斯拉古羅馬劇場
4、古希臘劇場舞臺臺面高出歌隊表演場地3米以上;舞臺臺面高出歌隊表演場地1.5-1.6米,舞臺長,有時長達100米。
古希臘後期的劇場
5、古希臘劇場景屋比較簡單樸實;古羅馬劇場景屋華麗常帶有雕塑。
古羅馬競技場
6、古希臘劇場觀眾席、景屋與中間表演場地未成一體,觀眾席、景屋是獨立的建築;古羅馬三者組成整體一個建築。
本文集中觀點整理自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百度文庫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