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生化危機》20周年,也是殭屍題材相關娛樂文化鼎峰之年,憑藉著一部韓國電影《釜山行》帶動整個殭屍文化討論,同時生化危機7的公布特別是VR的運用,讓殭屍遊戲進化到一個臺階,在30多年時間裡殭屍題材是電子遊戲業界常青樹,基本上每5年就有一款代表的殭屍遊戲。那麼問題來,為什麼殭屍遊戲會流行,現在殭屍進化到什麼程度,未來殭屍怎麼發展呢?一起來聽筆者一一分解吧!
遊戲裡殭屍誕生與流行
基本上目前所有的殭屍都是這樣的,被感染然後沒有任何意識、疼痛、就像低級動物一樣橫屍走肉,而且看見生人會猛撲,並且他們有很極大的感染性,被他們咬到都會變成殭屍,身體腐爛,步履蹣跚,動作遲緩僵硬,這些規則幾乎成為殭屍文化的鐵律,被後來的殭屍作品約定俗成地遵守著。
80年代殭屍遊戲《魔界村》,那時候殭屍是面向醜陋怪物
第一款殭屍遊戲很多人都討論不休,從80年代最早的魔界村,到90年代初幾個不知名的遊戲,一些所謂磚家、學者都說他們是第一。但是真正被大家認何,也是被稱為殭屍遊戲鼻祖奠基者就是大名鼎鼎的《生化危機》,在電子遊戲的發展史上,殭屍一直與之相伴相生,不離不棄,病毒、封閉場景、孤獨對抗、陰謀、變異生物等要素,《生化危機》一夜之間成為驚豔殭屍遊戲標誌性作品,它如同火種的奧運會火炬一樣傳遍整個世界。這其中著名殭屍遊戲有經典的光槍街機遊戲《死亡之屋》,還有CAPCOM同名師兄弟的《殭屍圍城》、以及把打殭屍設計得惟妙惟肖的《求生之路》……
早些來,所有的殭屍都是這樣↓《生化危機1復刻版 》殺人面孔
近些年,隨著技術提升,像索尼自身大作《最後生還者》的殭屍越來越噁心!
EA的《植物大戰殭屍:花園戰爭2》的殭屍,變成Q版造型。
動視新年貨《使命召喚》系列裡都有殭屍模式的存在……殭屍兇猛像啃噬人類腦花一樣,簡直要吞下遊戲題材的半壁江山。
現在人人都喜歡打殭屍,在設計者人眼中,出於道德考慮,把「殭屍」這個設定作為遊戲中的「敵人」簡直是完美的。這樣可以避免各種各樣社會道德的譴責。對於玩家而且,因為殭屍保留了人的外形,而且面目可憎,屠殺殭屍不僅可以讓玩家獲得殺「人」的快感,在遊戲裡面製作者為給大量的玩家提供各種各樣的屠殺工具,傳統就是刀、槍枝、最著名是電鋸。
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更強烈感官刺激的需求,殭屍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比如從五花大漢,到性感小妞、再到蘿莉殭屍、老人殭屍,每個殭屍都是千奇百怪,無所不能。通常讓大家最爽快的死法就是爆頭、斷手。在3A級大作《消逝的光芒》裡,製作者更是用慢鏡頭來詳細描繪殭屍慘死的瞬間。
可以說在最早的殭屍流行,第一個就是劇情驅動的生存恐怖體驗,比如《生化危機》系列的劇情非常有深度,不得不佩服每一部作品的編劇都功力十足,讓這個世界豐富了起來。因此我們稱這類傳統的殭屍遊戲是「劇情驅動的生存恐怖遊戲」。
其次,遊戲已經不是遊戲,已經衍生出各種各樣的產品和文化,十多年前開始,到如今依舊火爆,生化危機之所以經久不衰、引領潮流,並不僅僅是因為它趕上了一個好實機,是因為在商業上成功挖掘,產生多部經典殭屍電影、還有恐怖題材小說、以及漫畫和COSPLAY周邊產業。
最後,殭屍符合人類情感羈絆,對於玩家來說,發洩對象最多的莫過於人類,而這種衝動也是人類情感發展史上最淺層,也是最隱蔽的力量,可以說對同類施暴才能讓人類感到力量,而這個時候殭屍這一生物就成為了最佳的替代品。因此殭屍和喪屍的出現更多情況下可以滿足人類鬥毆、殺戮的意識,在遊戲中玩家被迫進入潛意識,而潛意識釋放時更容易產生快感。
殭屍在遊戲裡面的進化
最初的喪屍我們一般稱為一級喪屍,他們沒有意志 , 是活動的死人。動作遲緩、高度傳染性 , 被喪屍攻擊者很可能變成喪屍 , 遵循這個套路,從1996年開始,20年來都是套著「殭屍」馬甲成為FPS、ACT、RPG主流遊戲。
而且衍生出各種各樣在殭屍襲擊下的慘狀,比如眼珠被活生生挖出,有的腦袋被削掉一半,有的被開膛破肚,五腑六髒被當作超值晚餐大快朵頤。連休閒類遊戲也有《植物大戰殭屍》裡緩慢的想吃腦子的殭屍。而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殭屍則經過神話傳說、影視劇等形式流傳下來,在遊戲中以Boss,鬼怪等形式融入其中,如《《仙劍四》中的淮南王。
《生存危機》、《喪失圍城》CAPCOM傳統殭屍
無雙體驗殺怪的《電鋸糖心》
沙盤式RPG體驗上《死亡島》
隨著遊戲技術的不斷成熟,劇情不斷深入,開始出現了二級喪屍,其中有「明星」級角色:收割者、舔食者、暴君等等,他們兇猛無比、狡猾多詐,而且還有一個共同點,皮厚血多,很難打死。而且保留了一些人類的原始本能和良知,他們能夠分清對與錯 , 就像善良的吸血鬼這種設定。
隨著時間的推移,二級喪屍已經不能滿足玩家們的需要,他們要求更加高,於是很多人設計都開始從人類的視角思考問題,它們拷問人性的情節,從而誕生三級喪屍,他們是倖存的人類,但是這些人往往比殭屍還要殘忍,這種思路十餘年進化歷程,不得不提一個非常成功的作品。
並從恐怖遊戲氛圍中走出來,形成Q版風格殭屍文化,玩家必須避開或者和殭屍作戰來生存,但充滿喪屍的世界,最可怕的卻不是喪屍,而是和你一樣倖存下來的——人類。
這類型最代表遊戲就是沙盤地圖另類玩法的《武裝突襲2》
VR體驗成為未來殭屍的進化革命技術
從1996年到2016,遊戲裡面大量的殭屍出現,雖然已經進化多三個階段,殭屍的種類、變化也是多種多種,但是很難讓人不感到審美疲勞,尤其是在劇情方面。大多數殭屍題材遊戲的劇情都會涉及到一個邪惡公司研究危險病毒,結果發生洩漏事件造成殭屍末日。
除此之外,殭屍遊戲玩法越來越受限制,除了打槍還是打槍,殭屍怪獸的AI令人著急,千篇一律都是暗黑氣質或者把殭屍Q化,讓殭屍賣萌,拓寬了戲路的殭屍果然短暫吸引到眼球。更深層點就像《最後的生還者》《行屍走肉》開始越過生存問題探討人性與人情,遊戲中每每給主角帶來根本傷害和轉變的,往往不是殭屍而是人類,從而表達了「人比殭屍更可怕」的觀點。
所以,從2016年開始CAPCOM製作人表示《生化危機7》將「回歸恐怖本源」,這個回歸併不是簡單迎合老玩家的口味,而且是殭屍的AI,還有設計、以及VR體驗式革命。
比如,遊戲中的殭屍不但可以使用道具,更懂得隱藏奇襲。遊戲中的屍變怪獸懂得利用通風口等位置隱藏狩獵,甚至發信號集團攻擊。殭屍跟手遊的人物一樣都具有各自的技能。
2016年韓國打造了屬於自己的殭屍電影《釜山行》。也是跳脫出傳統的打殭屍模式,還專門為此打造了全新的故事線,令整個骨架瞬間豐滿了起來。
大大紅大紫的《守望先鋒》作為一款不走尋常路的FPS競技遊戲,也要跟風,在今年萬聖節時候準備也要推出有特殊亂鬥的PVE打殭屍模式。
未來殭屍怎麼進化,筆者覺得VR體驗才是殭屍的革命技術,想像一下當你近距離看到每一個殭屍被爆頭,被火燒,被車壓,被刀砍,被棍捅的時候,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在內心深處,殭屍只是每一個人的夢魘,而現在VR技術,就要把每個人的夢魘用音樂、圖像的形式全新的表現出來。
殭屍這還可以進化到哪種程度。那麼人的本能究竟有多邪惡恐怖、或者說有多善良美好、 這就要看每個遊戲設計者基本功,還有他們理念是怎麼樣,所以說殭屍的進化史就是遊戲技術、遊戲玩法理念的進化史,是種時代象徵體現,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