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影荒。翻出英國1987年愛情片《莫裡斯》,如挖出了一顆深海明珠。三個年華正好的妙人兒:笑起來爽朗明媚的莫裡斯,同樣風流倜儻的克萊夫,忠烈果敢青春的阿列克,禁忌時代濃情激蕩的劍橋不倫之戀,真叫人過眼難忘。
不要問值不值得,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王爾德
緣分這個東西很奇妙,誰能想到,出生於基督教貴族家庭,有兩個姐姐,在片頭懵懵懂懂,還被亞伯拉罕學院老師在沙灘上畫圖進行啟蒙性教育的小莫裡斯,在劍橋怦然心動的初戀,不是她 ,而是他。
一個風華正茂,一個英俊瀟灑。
克萊夫前衛激進,自信熱情。被莫裡斯吸引,情難自已的他,彈著行雲流水的鋼琴悲愴鋼琴曲,有意無意地問莫裡斯有沒有讀過涉及同性之愛的《會飲篇》?俏著一張俊臉,親近莫裡斯,親手幫其打領結,解袖口。
一個一見鍾情,一個亦步亦趨。
波光粼粼的康河上,情竇初開的少年笑容如畫。芳草如茵的綠地上,情意綿綿的伴侶欲吻還羞。
克萊夫深情表白,甜蜜威脅:「如果你丟下我,我將在半夢半醒中度過餘生。」
莫裡斯深情的慢火被點燃,如打開魔盒,漸漸對才華橫溢的克萊夫迷戀入骨。莫裡斯拋開教條,和心愛的人兒駕駛侉子逃課,被學校勸退。 一方面,少年的莫裡斯為愛痴狂而節制,半夜爬扶梯進入克萊夫房間,只為在愛人額頭印上一吻;另一方面,欲望在膨脹,暗流激勇,連自己的妹妹和克萊夫親近,也瘋狂嫉妒,口出妄言。少年莫裡斯的愛,如鯨向海,似鳥投林,可是這時的同性戀人克萊夫,卻沒有如願以償地成長、擔當。已成為律師的克萊夫,在目睹了同樣前衛的劍橋同學,因親吻同性酒保,被判六個月牢獄和鞭刑後,對自己的感情膽怯了,面對現實社會,面對現世道德和公眾,克萊夫在對兩人未來的絕望、後怕中暈倒過去。
心急如焚的莫裡斯扶著暈倒的克萊夫,情急之下當著母親親吻了克萊夫的唇,深情蜜意不言於表。
清醒後的克萊夫恢復了鄉紳權衡利弊的本色,紳士的愛止於柏拉圖,他坦言自己會娶一個女孩,象對莫裡斯一樣愛護她。一往深情的莫裡斯哭了,撲上去親吻克萊夫,卻弄得很狼狽,弄傷了心愛人的嘴唇。
「怎麼就這麼糟糕地結束了呢?」
當初那個目若朗星,雙唇殷殷的克萊夫,不再說愛。他結婚,讓夫人給莫裡斯打電話. 「第八個電話。」現實的虛偽,殘忍,讓曾經滄海的莫裡斯聞言低低重複,聲調如泣。
這時期,早就愛上莫裡斯的年輕僕人阿列克,趁火打劫,在莫裡斯崩潰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補位。
貧窮的阿列克,勇敢、無畏,有少年的赤誠和溫柔。心如狡兔的他早就注意到浴火焚身的莫裡斯的求而不得,莫裡斯的崩潰和瘋狂——大雨如注的夜晚,為情癲狂的莫裡斯赤裸上身探出窗外,在雨中宣洩。黑暗中觀察的少年阿列克如撿到珍寶,熾熱單純的愛滿眼滿面。
「生日快樂,先生。」沒有人知道莫裡斯的生日,只有阿列克記得莫裡斯的自言自語。
劍橋的輪廓早已模糊,那個回眸撩心的劍橋少年克萊夫,有嬌妻相伴,已成為守心守身的憂鬱鄉紳。
克萊夫無疑是喜歡莫裡斯的,可是他是自私的,莫裡斯不能把他的一生壓在其有所保留的柏拉圖式愛戀上。
克萊夫一次一次地推開莫裡斯,那一夜,莫裡斯孤枕難眠,阿列克這隻小野貓爬進了莫裡斯的被窩,土匪一樣迅猛收割了莫裡斯的阿列克,最終以他的赤誠忠烈贏得了同志愛人相伴相隨。
這劍橋時代不體面道德的愛情,如帶刺玫瑰怒放。
片尾,看著克萊夫一扇一扇關上窗戶,一張臉俊美憂鬱,似淚光迷濛,窗外,那曾經令人心花怒放的過往,少年莫裡斯朗笑明媚,燃亮青春.
誰說過:「如果你丟下我,我將在半夢半醒中度過餘生。」
本人親自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