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4日 09: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14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14日報導,世界銀行經濟學家擔心,如果新冠疫情遲遲不終結,全球恐將面臨金融危機。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萊因哈特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曠日持久,可能會使家庭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不堪重負,並演變成金融危機。
她說:「這起初並不是金融問題……這首先是一場衛生危機,但是它有一些元素已經演變成經典的資產負債表問題。」
萊因哈特強調,不要將預期中的經濟反彈與復甦混為一談。她說,世行預測人均收入到2021年年底仍將低於疫情前的水平,這意味著任何有關復甦的說法都是「誤導性的」。
北半球大片地區目前的新增確診病例仍在創紀錄。萊因哈特說:「……我很擔心,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越長,個人、家庭、企業和國家的資產負債表受到的壓力就越大。」
在13日結束的美國經濟協會年度虛擬會議上,與會經濟學者重點討論的課題之一是,新冠危機將導致全球債務負擔加重,不平等現象將加劇,長期而言可能阻礙全球經濟增長。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的數據,2020年全球債務增加逾15萬億美元,達到創紀錄的277萬億美元,相當於世界經濟產值的365%。家庭、企業、政府均背負了更多債務。
曾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指出,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和較貧窮國家將債臺高築,可能引發「足以危害全球的債務危機」。
新冠疫情也加劇了在各國內部以及國與國之間的不平等問題,而窮人受到的衝擊尤其嚴重。在美國,非裔和西班牙裔的新冠死亡率明顯高於白人,失業的大多是休閒和服務業等行業的低薪工人,白領員工則得以繼續在家辦公。
斯蒂格利茨說:「這場大流行病暴露了不平等的嚴重程度,並在許多方面加劇了這些不平等。」
富裕國家如美國通過大量政府援助,減輕了國民受到的衝擊,但貧困國家卻無法做到這一點。據報導,世界各國為抗擊疫情衝擊,共撥出了12.7萬億美元作為公共開支以提振經濟,而全球46個最不發達國家在這筆開支中所佔的比率僅為0.002%。
(編輯:裴春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