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片 |《雨果》——馬丁•斯科塞斯用對喬治•梅裡愛的一次致敬

2021-02-15 1905電影網

點擊圖片 觀看原片

2012年2月的「好萊塢高地中心」(原柯達劇院),70歲高齡的美國著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再次成為焦點人物。他執導的3D電影《雨果》以11項提名領跑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並最終斬獲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等5個重要獎項,論戰績僅次於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的《藝術家》。這兩部影片無疑是柯達劇院當晚最耀眼的雙子星,機緣巧合的是兩者都與早期默片電影史息息相關,更戲劇性的是馬丁•斯科塞斯用《雨果》向法國電影先驅梅裡愛致敬,而法國導演米歇爾•哈扎納維希烏斯卻反過來用《藝術家》引領我們體驗了一回好萊塢默片的興盛與衰落。前者堪稱是彩色3D的夢幻視覺童話,後者則是精緻復古的黑白默片,形式雖然大相逕庭,但旨趣卻大體相同。兩部影片為我們推開了一扇通往電影初創時的神秘之窗。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雨果》劇照

《雨果》是拍給孩子們的,但又不完全是只給兒童看的電影。熟悉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的觀眾都知道,他被冠以「電影社會學家」的稱號,他的大多數作品在主題上往往會涉足沉重的社會話題。

但是對於馬丁導演本人來說,他的觀眾沒有年齡限制,他更在意的,是自己能不能為觀眾帶來其他東西。他曾經自問:我只是50到70年代的產物嗎?我有沒有在繼續成長?我還有什麼有趣的東西能對觀眾訴說?這一次,古稀之年的馬丁做了一次全新的冒險:採用他之前從來沒有使用過的3D技術,作為向觀眾傾訴的方式。

《雨果》攝影師羅伯特•理察森

《雨果》的攝影師,是曾憑藉《刺殺甘迺迪》和《飛行家》,兩次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的羅伯特•理察森,《雨果》更是讓他第三次捧起小金人。第一次面對3D技術,馬丁和理察森,兩位白髮老人都是從零起步。馬丁•斯科塞斯認為, 3D不是一個噱頭,而是一種講故事的新方法和新角度。最終呈現在銀幕上的視覺體驗,的確是非同一般。影片的畫面奇幻瑰麗,但又帶有明顯的斯科塞斯電影語言風格。甚至當年看過《雨果》的觀眾,後來回憶起這部電影,即使不能記住片中的情節,也會對電影的畫面記憶頗深。

《雨果》劇照

馬丁•斯科塞斯拍攝《雨果》的另一的動機,源自於他個人的童年記憶。1942年,馬丁•斯科塞斯出生在一個義大利裔美國家庭。童年時的小馬丁患有哮喘病,大部分時間只能待在家裡,一臺16寸的小電視機成為他生活的全部。正如影片中,雨果透過鐘錶縫隙觀察紛繁複雜的巴黎一樣,童年時那臺小小的電視機屏幕,是小馬丁窺視外界的窗口。馬丁的父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影迷,在小馬丁病情略有好轉後,父親帶著他頻繁出入影院,大銀幕所帶來的震撼使得馬丁瘋狂地迷戀上了電影。多年之後,馬丁•斯科塞斯巧妙地將這段往事鑲嵌進了電影《雨果》中。影片裡,裘德•洛飾演的雨果的父親就是一個狂熱的影迷。在父親去世後,雨果潛入電影院,沉浸於黑暗中的銀幕世界,暫時忘卻對父親的無盡思念。

《雨果》劇照

馬丁•斯科塞斯最終選擇了小說《造夢的雨果》,作為電影本片的拍攝藍本。《造夢的雨果》的作者布萊恩•塞茲尼克,與電影其實淵源已久,對古典好萊塢電影有所了解的觀眾和影迷,不會對「塞茲尼克」這個姓氏感到陌生。賽茲尼克家族,誕生過好萊塢顯赫一時的大製片人:大衛•塞茲尼克,《亂世佳人》、《金剛》等劃時代的影片,都是他一手操控的影史傑作。從一口氣讀完這部小說,到最終將它拍成電影,馬丁用了足足四年的時間。

《雨果》工作照

1861年出生在巴黎的喬治•梅裡愛,原本是知名魔術師。1896年,盧米埃爾兄弟的《火車進站》在巴黎首映時,梅裡愛就是現場的觀眾之一,從此,他對電影無比痴迷。他變賣家產,蓋起了世界上第一個攝影棚。在這個透明的玻璃屋裡,他拍攝了上百部充滿奇思妙想的短片,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是《月球旅行記》。時隔百年,這部不足十二分鐘的科幻片所體現出的想像力,仍舊讓人驚嘆。可惜,時運不濟,一戰的爆發,以及電影技術和觀念的演變,使得最終一貧如洗的他,關閉了攝影棚,成為巴黎火車站的一個玩具商販。一生所拍的五百多部電影的膠片,最終被溶解,做成了高跟鞋鞋跟。他本人,在巴黎郊區的養老院度過了餘生。

喬治•梅裡愛(1861—1938)

《雨果》中,扮演的喬治•梅裡愛的,是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獲得者本•金斯利。他在電影中說,美好結局只存在於電影裡。恰如這句臺詞,影片《雨果》,為梅裡愛安排了另外一種人生結尾,為這位老人送上了慰藉。


《雨果》中本·金斯利扮演的梅裡愛

透過孩子的眼睛,斯科塞斯為電影這門他深愛的藝術,寫了一封溫暖的情書。而電影為什麼存在,生活為什麼需要電影,斯科塞斯也給出了他自己的答案。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這部充滿致敬意味的奇幻冒險故事吧!

相關焦點

  • 《雨果》:馬丁•斯科塞斯的初心,寫給電影的情書
    在這個時間點上,讓我想起了一部2011年的電影,這就是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雨果》。她的樣子看上去,大不了雨果幾歲,看來這從小混火車站的人就是不一樣,撩妹技能簡直滿分。雨果討不回筆記本,撩上老頭的養女也是好事一件。於是他帶著漂亮小姐姐就去看了電影,並且送她回家,臨別時女孩對雨果說:「感謝你帶我看電影,那是很特別的禮物」。
  • 電影史之導演系列2:喬治·梅裡愛
    2011年,馬丁·斯科塞斯執導了電影《雨果》,在奧斯卡金像獎上得到了11項提名,並最終贏取了五項大獎。這部轟動一時的影片致敬了法國傳奇導演喬治·梅裡愛,讓影迷重新想起了這位將魔法融入電影的偉大導演。喬治·梅裡愛對電影作出的巨大貢獻,就連導演馬丁·斯科塞斯自己都說:「作為一個電影創作者,我認為今天有關電影的一切,都是源自喬治·梅裡愛」。
  • 電影史之導演系列2:喬治·梅裡愛
    2011年,馬丁·斯科塞斯指導了電影《雨果》,在奧斯卡金像獎上得到了11項提名,並最終贏取了五項大獎。這部轟動一時的影片致敬了法國傳奇導演喬治·梅裡愛,讓影迷重新想起了這位將魔法融入電影的偉大導演。1888年7月,27歲的梅裡愛用父親家族的錢購買了他的導師羅伯特·胡迪尼擁有的一家小型魔術劇院。在這裡,梅裡愛呈現了精彩絕倫的舞臺幻象和幽默短劇。電影史上第一個讓人銘記於心的日期——1895年12月28號,對梅裡愛來說,也同樣意義非凡。
  • 《雨果》:重遊電影世界的起點
    該片是一部致敬初代電影人和早期電影的作品,它很好地展現了電影人的敬業精神和電影情懷,是一部精神核心勝過電影內容本身的佳作。其實小雨果已經是萬事俱備了,只是機器人的身上有一個新型的鎖孔,雨果對此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巧的是當他帶伊莎貝爾去見機器人的那一天,他發現伊莎貝爾戴著一條心型鑰匙項墜。
  • 默片時代講座 魔術師的浪漫故事:喬治·梅裡愛
    /人/節(包飲品)人數限制:30人報名:18819042102(陳矮)或拉至文末點擊閱讀原文 主辦方:陳映電影工作坊第三講:魔術家的浪漫故事:喬治·梅裡愛講座時間:2017年1月14日(周六) 晚19:00 - 21:00
  • 喬治・梅裡愛,奇思妙想的電影魔術師(內有詳細影片資料)
    喬治•梅裡愛|Georges Méliès        喬治•梅裡愛,一位法國電影製片人
  • 豆瓣日曆 2020 年 12 月 28 日《雨果》
    《雨果》(英語:Hugo,中國香港譯《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中國臺灣譯《雨果的冒險》)是一部2011年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的3D電影,根據美國作家布萊恩·塞爾茲尼克於2007年發表的奇幻兒童小說《雨果的秘密》(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改編而成
  • [2011][雨果][冒險/劇情]高清資源百度雲,1080P資源在線觀看!
    《雨果》資源百度雲下載
  • 諾蘭是這個時代的喬治梅裡愛嗎?
    他一方面用在這個時代早已處在邊緣位置的介質,執導一個看似陳舊的類型片故事,但另一方面他也在推動新的剪輯語法的革新,推動整個行業對於全新可能的探索。《信條》可能諾蘭拋出的一塊磚,也許現在看來不盡如人意,但這塊磚最終一定能對其他的導演有所啟發。再回到《信條》,這一次諾蘭使用的高概念是迴文結構。
  • 第84屆奧斯卡獎提名揭曉 《雨果》11項領跑
    第84屆奧斯卡獎提名揭曉 《雨果》11項領跑   中新社洛杉磯1月24日電(記者毛建軍
  • 每日小眾文藝電影推薦:《雨果》,一部寫給電影的情書
    大家好,這裡是小魷魚,今天還想為大家帶來一部略帶科幻色彩的影片,《雨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部影片也算是一個紀傳體電影,當然,主人公不是大家第一反應想到的那個大文豪雨果,而是歷史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的製作者,喬治·梅裡愛。
  • 北京國際電影節觀影手冊 一周看盡全球佳片
    而對那些平時只能以影碟觀影為審美參照的「專業影迷」來說,在大銀幕上欣賞這批境外佳片,勢必也是一次非常難得的享受。  本屆影展境外展映片目涵蓋了過去一年最具知名度的佳片,除了大量奧斯卡獲獎作、三大歐洲A類國際電影節的奪獎片之外,諸多在海外市場獲得票房佳績的優秀電影,也將悉數登場,足以滿足商業片和文藝片兩派影迷的觀影需要。
  • 《雨果》,馬丁·斯科塞斯拾起的失落時光
    事實上,1902年喬治·梅裡葉執導的電影《月球之旅》也是作家布萊恩·賽茲尼克寫出這個故事的起點,他對喬治·梅裡葉的緬懷,則是作為一名繪本作家對令人血脈賁張的想像力的崇拜——一支火箭飛進月球(人)的眼睛,他(月亮)又痛又無辜地吐了吐舌頭。
  • 3D奇幻電影《雨果》上映 最萌最炫的兒童節禮物
    由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執導,斬獲奧斯卡5項大獎的3D奇幻電影《雨果》就是一份最好的兒童節禮物。該片將於本月31日在內地院線全面上映,屆時小朋友們也能像電影中的雨果一樣,在奇妙的銀幕世界中無限暢遊。  導演給女兒的禮物  《雨果》根據同名暢銷小說改編,被業內視作《哈利·波特》之後最好的兒童奇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