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席地而坐》,一部很喪很喪的文藝片。
筆者看的是長達230分鐘的導演剪輯版。
這片有四大特點:
一是色調,主色調是黑與白,以及黑與白之間的灰,營造出的氛圍是撲面而來的壓抑,絕望、喪;
二是有大量對次要人物和背景的虛焦,給觀眾一種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觀感,一種極致的孤獨感。每個主角都是孤單一個人,只有他們自己,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三是大量的長鏡頭,特別是跟隨主角背影的鏡頭。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而走著,而我們只能在熒幕前看著他們的背影,看著孤單背影的我們,也是孤獨的。
最後是些許的雜音畫外音腳步聲錯亂,這應該是因為導演來不及處理(導演為了堅持原作,了結了自己的生命),這此敬胡遷導演/作者,他也是個孤獨的人。
「滿洲裡,有一隻大象,它他們整天就坐那,可能有人老拿叉子扎它,也有可能它就喜歡坐那。」
一個偷情朋友老婆使得朋友跳樓的混混;
一個與狗相依為命被女婿逼著去養老院的老人;
一個為朋友出頭失手害死校園惡霸的中學男生;
一個整天被媽媽辱罵並與副教導主任曖昧的中學女生;
四線四進程,對生活失去希望的他們,渴望逃離的他們,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這一團糟的世界註定了的,他們都想去滿洲裡看那頭大象。
其實大象跟他們又有什麼關係呢?並沒有什麼關係。看與不看,都改變不了什麼,那頭大象在那坐著,這就夠了。
好奇吧,這是這個世界他們唯一的念頭了,或者說唯一的牽掛吧,他們想去看看這隻奇怪的大象。
或許換個地方就能讓生活變好點?人總是要對未知的地方有點期許的。
人生沒有盼頭,自然也就沒有人生了。
又或者,是孤獨靈魂的相互吸引?畢竟,與眾不同本身就是要承受孤獨的,那隻大象也不例外。
儘管在這操蛋的世界,「人活著啊,是不會好的,會一直痛苦一直痛苦。從出生的時候開始就一直痛苦,以為換了個地方會好,好個屁啊!會在新的地方痛苦」,什麼都不會變,努力改變不了什麼,「其實人生最好的狀態是,你站在這裡,看著遠方,感覺那裡一定比這裡好,而不要過去」。
喪就完事了,好好活著,然後喪著,然後繼續活著。與原著大象坐著只是因為腿斷了不同的是,片中最後他們只聽到了象鳴,導演在這喪爆了的片裡最後還是給了一絲念想。
活著都不容易,但還是要好好活著。
人間不值得,不值得我們為之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