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列出一份待辦清單對提高你的效率具有非凡的意義。那些沒有為去年的自己感到尷尬的人,可能是學得還不夠。我們每天都有很多學習的機會,但是當我們忙於做其他同樣重要的事情時,可能一時間沒法留出足夠的時間去學習,一份待辦清單可以讓你查漏補缺,避免遺漏重要的事項。本文作者Thomas Oppong,原文標題To-Learn List: A System For Constant Learning That Can 10x Your Knowledge。
圖片來源:Fernando Molina
大多數人都有一份待辦事項清單——一份需要在一天、一周或一個月內完成的任務清單,通常是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來排列的。
如果你想每天都做到最好,一份有效的待辦事項清單會帶來非常大的不同。
把清單上最重要的事情一一划掉這件事情也可以用於學習任何東西——從學習某項技能到閱讀書籍。
一份長長的待辦事項清單上,可能有一些你想學的東西。為了讓你的知識更快地增長,你最好為你想學的所有東西都創建一份單獨的學習清單。
我一般習慣於列出一份學習清單來進行自我指導和學習。使用這種方法,我能讀更多的書,更快地學習新概念。
我列了一份待學習清單,以確保每天讀到的最好的書籍和看到的很棒的想法與其他任務同等重要。
列出一份待學習清單可以幫助你自我學習——它可以讓你在你目前理解範圍內的各種主題中遊刃有餘。
說實話,高效的學習者都有一份待學習清單。
The School of Life的創始人兼主席Alain de Botton表示:「那些沒有為去年的自己感到尷尬的人,可能是學得還不夠。」
我們每天都有很多學習的機會,但是當我們忙於做其他同樣重要的事情時,可能就無法留出足夠的時間去學習。
因為其他的事情打擾,我們經常不得不暫時把學習的事情拋在腦後,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以後不能再重新撿起來。
為了使學習過程更容易,你最好創建一份學習清單,並寫下概念、想法、心智模式和你想探索的主題。
或者更好的辦法是把它們保存到你最喜歡的書籤應用中。我用Pocket來保存我在網上遇到的每一個新點子——我建議你也試試這種方法。
你甚至可以把你的待學習清單分成兩部分。
第一個可以是儲存創意以備將來使用的地方,我一般就用Pocket來儲存創意。我的Pocket裡有一大堆我想要探索的想法。我每天都重新看一遍清單,每天都能學到一些新東西。
第二部分是在接下來的幾天、幾周或幾個月內你想要學習的5件最重要的事情——它們可以是你想要深入探索的想法、技能或想要讀的書籍。
「在我的一生中,我所認識的聰明人(在廣泛的主題領域)沒有一個不是一直讀書的——一個都沒有。」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Warren Buffett的長期商業夥伴Charlie Munger說。
列出一份學習清單意味著你重視自我學習和個人成長。學習是你能做的最好的投資之一。或者正如Benjamin Franklin所說的:「對知識的投資收益最大。」
要想成為最好的自己,就要不斷地學習。
我每天利用休息時間學習新東西。我在放鬆的時候學得最好。我們都會有覺得該學習新東西的時候,記住,抓住這些時間來學習你要學習的東西。
「智力資本將永遠勝過金融資本。」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企業家、投資者和慈善家Paul Tudor Jones說。
修身養性對於個人和事業的成長都是至關重要的。
Albert Einstein、Richard Feynman、Leonardo da Vinci、Galileo Galilei以及Marie Curie都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個人學習上,或者是在傳統教育之外,或者是作為正規學校教育的替代品。
據他哥哥說,Elon Musk在長大的過程中每天都讀兩本書。Bill Gates每年讀50本書。Mark Zuckerberg每兩周至少要讀一本書。
Warren Buffett每天要花五到六個小時閱讀五份報紙和500頁的公司報告。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巴菲特將80%的時間用於閱讀和思考。
《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稱,「Nike創始人Phil Knight對他的圖書館如此尊敬,以至於你在裡面不得不脫鞋鞠躬。」
自我學習是一種習慣,我們很多人都可以效仿,在不斷變化的工作世界中茁壯成長。把要學的東西列成一張明確的清單(每次1-5件事)可以幫助你保持專注,並督促你終身學習。
譯者:喜湯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