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虹波路的葉清女士下班回家,將車開至小區地下停車場,準備倒車入庫時,車的右前處被刮傷了。這已經是葉女士在停車時被刮蹭的第26次。「不是我車技太差,而是停車位實在太窄了,稍不注意就會刮到牆上。」葉女士說,自己在2012年購買了車位,但車位寬度只有2.2米 左右,平時將車停好後,也只能勉強打開車門,從車縫鑽出來,「如果是男士開車的話,肯定出不來。」對此,葉女士感到十分無奈。
車位不符合標準
停車後下車麻煩
與葉女士有相同煩惱的,還有小區業主曾培文先生。曾先生說,自己買車位時車是一輛兩廂小車,勉強夠停。自從換了一輛越野車後,麻煩便接踵而至。「以前車小,根本沒注意車位的大小,但換了越野車之後,每次停車,我就差爬車窗出來了。」曾先生說,他測量發現,「停車位只有2.28米寬,我的越野車寬1.885米,車一停,幾乎開不得門,太惱火了」。
開發商:可錯開停車 具體措施需商定
當日下午,該小區一名工作人員針對停車位問題給出了這樣的答覆:「車庫內的停車位有大有小,曾先生的停車位不是用來停越野車的,當初劃停車位是用於停微型車的」,但面對劉女士的車位也較窄的問題,該工作人員說,「劉女士的停車位和隔壁的停車位,可以協商採取錯位停車的方式,一個往前停一點,一個往後停一點,這樣停車後就可以打開車門。」雖然有了建議,但曾先生和葉女士都不願意接受這個方案,雙方還在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