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小說,記得當年是打著手電捂在被子裡看完的,也曾一度認為這是金庸先生最好看的小說,現在的家中依然保留著至少三個版本的鹿鼎記小說。
熟讀原著的人都會對影視版本的《鹿鼎記》心存芥蒂,但把小說搬上螢屏始終還是要進行改編的,而改編卻不能只看編劇,更多的是看演員。
張一山版《鹿鼎記》
最近張一山版本《鹿鼎記》正在熱播,閒暇之餘開始刷劇,也不由得會和以前的電視劇版本進行對比,陳小春版本中那個滑稽的韋小寶,黃曉明版本的那個搞笑韋小寶,直到現在張一山版本中那個驚掉下巴的韋小寶,不得不說還是陳小春版本的更加經典。而張一山的版本演技稍顯浮誇,無論是表情還是肢體動作,都有點超出觀眾的接受範圍,超限了。
表情有些浮誇
說實話張一山版本《鹿鼎記》中,導演馬進是知名導演,編劇申捷也是很有名的編劇。至於演員張一山、唐藝昕領銜主演,張天陽、朱珠、楊祺如、郭泱、關芯、王祉萱、鍾麗麗主演,可以說從導演到演員都是實力強勁,但為什麼觀眾反應是爛片呢?這不由得像我想起了之前的張藝謀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和馮小剛的《夜宴》,也許很多時候並不是電影本身的問題,而是觀眾們還沒準備好接受這種新的演繹形式。再加之武俠片本身的拍攝難度,也使得演員們對武俠角色的解讀沒有達到觀眾們的心理預期。
看到評論中超低評分,也專門跑到豆瓣網上看劇評,2.9分,確實低的可憐。這個評分對演員來說是沒有絲毫情面,要知道對於豆瓣評分低於3分的都是網紅式的電影,之前鹿晗的《上海堡壘》、丁冠森的《新笑傲江湖》等等。要是把張一山定位為網紅,那也是不可想像的。
《鹿鼎記》
《滿城盡帶黃金甲》
《夜宴》
其實對於張一山版的《鹿鼎記》沒必要拿著那些武俠大劇的眼光去看待它,試問一句,您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笑了嗎?我們可以把它定位成一部喜劇就可以了,雖說沒有達到預期,但是笑了也就達到目的了。
我對張一山的印象還是非常好的,之前看到《家有兒女》古靈精怪的夏冰雹,到後來《餘罪》中的警痞餘罪,留下了不少的青春回憶,但這似乎也把張一山限定在了一個浮誇的表情表演中,而形象的突破也許是張一山要面對的最緊要的事了。
《家有兒女》
《餘罪》
任何一部電視劇,都需要演職人員和觀眾共同成就,而看電視劇首先是看,而不是去審視它,至於評分還是讓那些專業人員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