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到底有多重要?因為他的去世,劉備大哭:孔明誤我!

2020-12-24 騰訊網

在三國時期出現了很多經典的人物形象,諸葛亮就是其中的一位。諸葛亮自從被劉備三顧茅廬請下山後,一直效忠於蜀漢,為蜀漢盡心盡力做了許多的事情。諸葛亮也同樣為蜀漢發現了許多的人才並加以培養,使得這些人才也同樣為蜀國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諸葛亮畢竟是一個人,而不是一位神,也難免會犯下一些錯誤。

在關羽被呂蒙攻打兵敗之後,關羽便被殺。而在當時能夠支援關羽的劉封卻沒有伸出援手,任由關羽兵敗身死。在劉封回到成都地區後,諸葛亮便建議劉備將劉封賜死,劉備也聽從了這位丞相的建議賜死了自己的這位義子,於是作為蜀漢的一位功臣就這麼離開。

諸葛亮如此建議劉備也有著自己的原因。在當時劉封手上握有重兵,而且劉封本人勇猛無比,為蜀漢做出了無數的貢獻。但是諸葛亮卻害怕劉封會因此對蜀漢造成不利的影響。再加上劉備此時的兒子劉禪十分無能,與劉封相比簡直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再加上劉封在蜀中的威望極高,劉禪遠不能及,但是劉封畢竟是義子,劉禪才是劉備的長子。所以諸葛亮為了防止日後的劉封會謀權篡位,於是建議劉備將劉封殺死。

此時的蜀國已經沒有多少得力的戰將,劉封的死無疑讓此時的蜀國雪上加霜。在劉封被劉備賜死後,劉備也醒悟過來,對自己將義子賜死的這件事十分悲痛。並且大呼:「孔明誤我。」諸葛亮在這件事上確實欠缺考慮,單純的認為劉封在日後會對劉禪造成威脅。但是他卻沒有考慮到劉封所做出的功績以及劉封對蜀漢的忠心。在此之前劉封就已拒絕孟達的招降,並且不屑於與孟達這種人為伍,足可看出劉封對於蜀漢的忠心。

但是這些諸葛亮都一概不知,便建議劉備殺死了劉封。但是在劉備殺死劉封之後,便意識到這是錯誤的,在劉備之後的表現也可以看出劉封對於劉備的重要性。但是一切都已為時已晚,劉封獲得了再多的功績此時也無法救活他,而劉封也只能含著自己的冤屈去到地下。劉備也只能後悔,損失了這樣一位得力戰將,讓蜀國的實力大打折扣。

相關焦點

  • 此人聽說孔明去世,撫胸大呼:蒼天有眼,蜀國有救矣!他是誰?
    此人聽說孔明去世,撫胸大呼:蒼天有眼,蜀國有救矣!他是誰?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上,經歷了不少國號,而歷史上最讓人想要去了解的就是三國爭霸的時候吧。而在名著三國之中更是有很多讓人感到爭議的地方了。就好比,在劉備逝世之後,身為宰相的諸葛孔明該不該發起戰爭。
  • 劉備關羽張飛劉禪孔明,如果在地府相聚,劉老闆會最先打哪個巴掌
    今天呢,不看其他因素,只看最先加入蜀漢陣營的幾員老團員,在他們身上是否有過錯?老成員: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此四人,皆為蜀漢最早的頂梁柱。當然了,後續掌門人劉禪,他是劉備的接班人,繼承他老爹的財富。以上五人,對於蜀漢滅亡到底誰的責任最大?作為創業始祖的劉備,我們暫時不談他的過失!其餘4人,關羽,張飛,諸葛亮,劉禪,此四人到底誰的過失最大?假如,他們與劉備在地府相聚,劉老闆會第一個打誰的巴掌?
  • 【讀通鑑】解謎赤壁之戰:只因說錯一句話,孔明被劉備「雪藏」十多年
    哈,你再也想不到,是孔明誒。《三國志·劉備傳》載,(劉備)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史學大師呂思勉先生在他的《三國史話》中認為,諸葛亮這話未必確實。因為當時的襄陽,人心不定,攻破自然是容易的,但轉瞬曹操的大兵來了,卻如何能守呢?「諸葛一生唯謹慎」,怕不會出這處主意吧?
  • 劉備託孤兩人,為何世人只知諸葛亮而不知李嚴?孔明對李嚴做啥了
    當然,僅靠諸葛亮一人是不行的,他也需要幫手。李嚴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而從劉備的角度來看,他也並不希望諸葛亮獨掌大權。所以,劉備在臨死前託孤於諸葛亮和李嚴二人。
  • 劉備、關羽、張飛、孔明姻親、血親知多少
    關羽、張飛、劉備、孔明四人的這種關係就十分複雜而微妙。轉戰沙場二十餘載的四十七歲老將劉備緣何冒嚴寒、屈尊三顧於年僅二十七歲的青年,僅僅是因為諸葛亮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嗎?事情當然不那麼簡單,這還因為諸葛亮是荊襄深有影響、有巨大實力的人物。
  • 徐庶到底有多厲害, 後來為何不再輔佐劉備
    後曹操俘虜徐母到許昌,他不得不拋棄劉備,投入曹操陣營。那麼,徐庶的能力到底有多強?徐母去世後,他為何不願再歸順劉備,下面依據演義,分析如下。劉備送走劉琦,正準備撥馬回城時,偶遇徐庶,只見他「葛巾布袍,皂縧,烏履」,長歌而來。玄德聞歌,暗思:「此人莫非水鏡所言伏龍、鳳雛乎?」
  • 諸葛亮臨死時大呼:水鏡先生救我!原來此人早就算準了孔明的結局
    諸葛亮臨死之時,大呼:水鏡先生救我。當時身邊的人都很疑惑,到底誰是水鏡先生呢?歷史上真的有這個人嗎?
  • 倘若此人不死,諸葛亮根本不用六出祁山,出一次,或將曹魏蕩平!
    要說到三國時期的「明星」,我想諸葛亮必定上榜,為何呢?單單是他提出著名戰略《隆中對》,就足以讓他名動三國了,諸葛亮堪稱一代賢相,也是古代軍師的代表性人物,在他身上有著「神機妙算」的標籤。諸葛亮雖然智商超高,但是在劉備死後,他雖然六出祁山,依舊卻沒有為劉備匡扶漢室!孔明最後一次與司馬懿交手,竟然被其活生生耗死於軍營之中。作為孔明謎來說,對於這一點,是絕對很難接受的。
  • 郭嘉不死,孔明不出
    他的才華不是賈詡、荀彧、荀攸、程昱可以比得了的,如果他還活著的話,曹操不一定能一統天下,但應該至少能少了很多彎路,曹操對郭嘉的信任甚至大於夏候兄弟。郭嘉作為曹操的第一謀士,可以說是當時數一數二的人物。而剛好郭嘉去世的那一年,臥龍諸葛亮剛好追隨劉備出山。由於郭嘉的才華,使許多人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看法。鬼才郭嘉是如何追隨曹操的?
  • 世人常說:郭嘉不死孔明不出,其實還有前半句
    然而相比之下的劉大耳朵(劉備)就有點悲慘了,因為他的發家史可謂是一路坎坷。而且劉備西去時,還將蜀漢的未來全權交給了孔明,就連孔明死了之後,留下的妙計也讓蜀國的人獲益匪淺。從中就不難發現,這一些假如沒有孔明的計策,恐怕劉大耳朵也不會有著如此不凡的成就。所以說諸葛孔明無論是在當時那個時期還是現代,對他的評價都是相當高的。
  • 鬼才郭嘉到底有多厲害,他是怎麼死的?
    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唯奉孝為能知孤意。」而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郭嘉真的有曹操說得那麼優秀?郭嘉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又有多厲害?郭嘉出生於潁川,郭嘉的生世並不是特別清楚,由於三國志魏書十四卷中隻字未提,裴松之也沒在底下注其他歷史文獻說明,所以我們對郭嘉具體的出身不是很清楚,不過郭嘉是一個積極的入世者這點毋庸置疑,不過他的入世跟荀彧、諸葛孔明有很大區別,後者注重忠君、輔佐主公成就事業,完成自己的任務就可以功成身退,而郭嘉不同,他的積極入世帶著極大的功利性。因此他先投袁紹,後又去了曹操那裡。
  • 孔明的南中之戰詳解
    昭烈帝劉備在失卻荊州和兵敗的接連打擊下,病入膏肓,於永安城託孤孔明,隨即含恨離世。隨著一代雄主的逝去,蜀漢對南中四郡的威懾力急劇下降,其中的三郡很快傳來了背叛的消息。雍闓,西漢什邡侯雍齒之後,南中大豪族,時任建寧郡太守。聽聞劉備去世的消息後,立刻生了不軌之心。
  • 連諸葛亮都自嘆不如的蜀漢奇才,若不早逝,何來劉備伐吳失敗
    得到了諸葛亮的劉備,就像是進入山中的老虎,要多威猛有多威猛。孔明有才,劉皇叔識才,並且願意聽取孔明的意見,所以劉皇叔的勢力才能快速建立起來。
  • 劉備最信任的謀士不是龐統,也不是諸葛亮,而是屢獻奇策的此人
    三人之中,又以劉備的能力最弱,但是此人卻因為有著一批心甘情願追隨之人,而得以在亂世之中分一杯羹。水鏡先生司馬徽曾經說過一句話「臥龍鳳雛,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而劉備最為神奇的是,將諸葛亮和龐統都收入了麾下,但是令人震驚的是,劉備一生之中最信任的謀士卻不是此二人,而是法正。
  • 世界上最大的恩情莫過於知遇之恩(孔明遇劉備)
    諸葛亮用盡一生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即使用鑲星法都不能延長自己的壽命,抱憾而終。雖然諸葛亮一心匡扶漢室,可是連年戰爭,三國勢力均衡穩定時,諸葛亮還是選擇了逆天而行,在其他兩國都安享太平之際九次伐魏,生靈塗炭,上天動怒,所以在他用計火燒司馬懿之時,上天忽下大雨,孔明識天文地理之,卻沒料到有這場雨,才站在雨中許久留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句話,如此悲涼。此後,孔明心力憔悴,把營帳扎在對司馬懿沒有威脅力的對面,然後過度勞累而死,不得不說是個悲劇。
  • 三國演義上水鏡先生說: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他知道劉備必敗嗎
    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了臥龍鳳雛,但是他也知道劉備是打不倒曹操的,是無法興復漢室的,所以建議劉備去請諸葛亮後,司馬德操仰天大笑出門去,說了句: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水鏡先生大約知道,曹操是不可消滅的。
  • 茶館三國|此人謀略不在諸葛亮之下?劉備呂布被玩弄於股掌!
    彧有一計,名曰二虎競食之計。今劉備雖領徐州,未得詔命。明公可奏請詔命實授備為徐州牧,因密與一書,教殺呂布。事成則備無猛士為輔,亦漸可圖;事不成,則呂布必殺備矣:此乃二虎競食之計也。』」但是在劉備的化解下,「二虎競食」之計並未成功。因此,又有了「驅虎吞狼」之計,原文如下:「…『又有一計,名曰驅虎吞狼之計。』…彧曰:『可暗令人往袁術處通問,報說劉備上密表,要略南郡。
  • 劉備三顧茅廬一心只為諸葛亮,他不知道的是,途中錯過了一位奇才_崔州平
    諸葛亮是千載難逢的奇才,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他輔佐劉備成就帝業,自己也流芳百世。劉備三顧茅廬,一心只想請諸葛亮出山,然而,他不知道的事,在前往隆中的途中,他錯過了一位奇才。那人一襲黑衣,頭上扎著逍遙巾,拄著拐杖走過劉備身邊,劉備誤以為他便是諸葛亮,下馬便拜,一問方才得知,此人並非諸葛亮,而是博陵崔州平。由於崔州平在政治上沒有太大野心,所以他的名氣比不上諸葛亮,但是論起才華和學識,他與諸葛亮卻在伯仲之間。在演義小說中,崔州平的出場時間很短,仿佛一個不問世事的隱士高人,飄逸而來,瀟灑而去。
  • 水鏡先生到底有多強?
    導言:217年,東吳名臣魯肅去世,世人因為演義的影響,多把魯肅當成一個老實的糊塗蟲。其實不然,魯肅頗有雄才大略,在政治才華上不遜於諸葛亮。
  • 亂品三國之三 劉備比張飛大幾歲?聊聊三國英雄們的年齡
    而劉備呢,直到赤壁大戰之後,年近五旬之時,才算有了一塊兒相對安穩的地盤。其後又收四川、戰漢中,臨去世前還跟東吳惡戰一場,吃了個大虧。總之是一輩子沒過幾天安穩幸福的好日子。比較起來,孫權比劉備的命好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