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遊防沉迷:一場延續15年的未竟之戰

2020-12-28 砍柴網

從2005年開始,包括宵禁、實名認證、控制時長、限制消費、人臉識別等在內的防沉迷框架搭建逐漸完成,即便從全球範圍來看,也堪稱最全最嚴的網遊防沉迷系統——但截至目前,也並未能徹底解決「防沉迷」問題。

作者 | chindy

出品| 極點商業

「現在連我讓奶奶幫忙刷臉消費,都受到限制了。」

12歲的鄭翔(化名)正讀初一,父母在外上班,平時住校,周末回到爺爺奶奶家裡,喜歡捧著手機玩上幾局《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周末回家一起開黑,是我們課餘最大樂趣。」

十多年來,為解決未成年人網遊「沉迷」問題,以騰訊為首的遊戲廠商出臺了各種「防沉迷」措施,其中最嚴格的,就是人臉識別,在遊戲登錄、支付環節兩大場景發起人臉識別驗證,對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進行甄別。

「攻防」另一端,是鄭翔和其他眾多未成年人想出的諸多破解辦法:比如忽悠家長通過人臉識別,以及冒用爺爺奶奶帳號註冊刷臉,甚至充值消費。

現在,這條路看上去似乎被堵死了——近日,騰訊表示已在包括《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在內的100多款移動遊戲產品開啟「人臉識別」,登錄環節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的用戶,平時只能玩1.5小時/天,也無法繼續充值。

資料圖(圖文無關)

受外界關注的是,與此前「防沉迷」措施主要針對未成年人不同,此次騰訊表示充值受限包括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個自然月充值超過 1000 元,都需要經過人臉認證方可繼續流程。

「這其實是我們上線的兩個補充策略。今年6月17日,騰訊遊戲就擴大了人臉識別應用範圍。」針對外界關注,騰訊遊戲相關負責人對「極點商業」表示:人臉識別技術上線以後,發現依然有孩子忽悠家長、爺爺奶奶刷臉等情況出現,但考慮到遊戲裡確實有一批60歲以上的真實用戶,經過反覆斟酌,採取了這種非一刀切的策略。

就在騰訊100多款移動遊戲產品開啟「人臉識別」前幾天,相關部門也表示,國家層面的實名驗證系統已基本建成,正組織企業分批接入,在明年6月1日前,所有上線運營的遊戲須全部接入。

如果時間線拉長來看,就會發現「未成年人防沉迷」已是老話題,甚至是一場已歷時至少15年的持久之戰——從2005年開始,隨著社會對未成年人保護意識的重視,包括宵禁、實名認證、控制時長、限制消費、人臉識別等在內的防沉迷框架搭建逐漸完成。

甚至,即便從全球範圍來看,也堪稱最全最嚴的防沉迷系統。儘管如此,但截至目前,也並未能徹底解決「防沉迷」問題。

「十多年來,是圍繞未成年遊戲行為,展開的防沉迷措施,以及反制手段的不斷博弈。」在接受採訪的騰訊遊戲相關人士看來,防沉迷問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很難說通過一項技術措施就可以徹底解決。「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主管部門等多方力量一起協力合作,才能為未成年人構建一道防沉迷的保護網。」

01持續15年的「防沉迷攻防戰」

防沉迷系統,全稱網路遊戲防沉迷系統。它第一次出現在世人前,是2005年8月,新聞出版總署發布《網路遊戲防沉迷系統開發標準》,要求國內7家大型網路遊戲運營公司預備開發防沉迷系統。

彼時PC網遊極為火爆,全國網遊用戶數突破2600萬,網遊市場規模超過48億,超過同年電影票房收入。

不過,由於認識偏差,以及沉迷網遊耽誤未成年人學習、引發犯罪新聞時有發生,無論是遊戲本身,抑或玩遊戲的人,很多時候都面臨從「電子海洛因」到「精神疾病」的「汙名化」審判。

輿論洶湧,監管方和遊戲企業不得不做出應對,有關部門表態:

「如果當產業和社會發生尖銳矛盾時,我們必須先考慮社會,這點毫不含糊。」

解決矛盾的大招是「防沉迷系統」,通過技術手段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

2007年7月,盛大、網易、九城、光通、金山、新浪、搜狐等7家網路遊戲公司,陸續安裝並試運行防沉迷系統——騰訊當年也在《QQ三國》中啟用防沉迷系統。

這是第一次將防沉迷和遊戲版號綁定,社會和玩家討論激烈。

「當時我喜歡玩《傳奇》,進入遊戲就開始提示需要實名認證。」在遊戲產業資深從業者高凱平的回憶中,那時他才上高中,「3小時收益減半、5小時降為零」規定卻一直延續到今天。

隨著時間推移,「防沉迷系統」進一步完善。不過現實問題是,十多年來,從《魔獸世界》到《陰陽師》,很多風靡一時的網遊似乎未受多大影響,防沉迷系統在外界看來一度差點成為擺設。

這裡面有多重原因。

一是「沉迷」本身就有爭議。「沉迷標準是什麼?玩多長時間遊戲算沉迷?」有學者就指出,沉迷可以看作一種傾向或者現象,如果牽涉到措施,就應是被嚴格界定的概念。

儘管在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國際疾病分類》新版本中,正式將「遊戲障礙」列為「成癮性」精神類疾病。但圍繞爭議,顯然還在繼續。

二是在實際操作中,各種「防沉迷破解方法」、「未成年人強制下線怎麼解除」等繞過防沉迷系統的手段眾多,加上身份信息的交易和冒用屢禁不止,「落實認證」成了大難題。

「對於大多數網遊平臺而言,基本上提交姓名和身份證號信息,即可通過防沉迷系統認證。」剛上大一的羅媛就說,她此前找了一張親戚身份證完成實名認證,就此擺脫了困擾。

三是在手遊取代PC遊戲的多年時間裡,從政策角度看,針對手遊的防沉迷系統處於失位狀態。比如2011年,8部委聯合啟動防沉迷實名驗證,但此驗證機制僅涵蓋所有在線網遊,並沒有意識到手遊發展速度如此之快。

轉折點發生於2015年,大量「強黏性」手遊出現,外界對手遊防沉迷的呼聲高了起來。2016年12月6日,文化部印發《規範網路遊戲運營》通知,手遊第一次被要求進行實名制註冊。

不過直到2019年10月25日,《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工作的通知》發布後,手遊正式被納入監管,國內未成年人防沉迷才進入「硬性管控」時代。

到目前為止,主流遊戲公司遊戲產品均已實名註冊,並接入防沉迷系統,對未成年玩家遊戲行為的管控主要在兩方面:一是限制遊戲時長,二是限制在遊戲內的消費行為。

在技術手段加持和遊戲行業共同努力下,未成年人防沉迷取得明顯成效。包括騰訊、網易、米哈遊等在內諸多遊戲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未成年人遊戲時長下降明顯,且未成年人在遊戲內充值投訴大幅減少。

不過,端遊時代防沉迷的貫徹落實執行問題,在移動端依然存在。「對遊戲廠商來說,這是一場不對等的戰役。」一位長期研究網路遊戲沉迷領域的社會學人士表示,因為破壞規則總是比建立規則更容易,哪怕遊戲廠商不斷全面升級技術措施,現實中也面臨更多挑戰。

02總辦牽頭,騰訊的「未成年防沉迷」博弈

如何防止未成年人在遊戲中過度沉迷和非理性消費,在外界看來是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拷問。

在這方面,騰訊的需求最為迫切。「從遊戲行業開始嚴管未成年人時長和消費後,和那些對我們『又愛又恨』的孩子『鬥智鬥勇』,便成了我們工作的常態。」這是騰訊互動娛樂副總裁崔曉春,最近在一個論壇上的感慨。

上述騰訊遊戲相關負責人則對「極點商業」表示,在騰訊內部,未保(未成年人保護)是一項上到總辦,下到每一個遊戲產品部門配合支持的重要任務。「過去幾年,騰訊集中了整個公司力量,調動公司各模塊的能力,在建設整個保護未成年人系統。」

一個被廣泛流傳的故事是:2017年6月底,連續幾年提出「未保建議」的馬化騰,和劉熾平、任宇昕、馬曉軼等騰訊總辦成員以及遊戲負責人一起,在深夜「拉」了一個微信群,討論《王者榮耀》與未成年防沉迷的話題。

此前的2017年2月,為響應「網路遊戲家長監護工程」,騰訊遊戲推出了「成長守護平臺」,家長可查看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間以及消費記錄,也可以禁止孩子遊玩某些遊戲,甚至還可以「一鍵禁止所有遊戲」——據說,馬化騰就深度參與了成長守護平臺的早期設計。

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家長監管未成年遊戲行為,但並沒有達到平臺最初想促進家長與未成年溝通的目的,也引起了部分用戶的強烈不滿。

因此,總辦拉群當晚,馬化騰拍板,騰訊要走在監管前面,主動做更多事。第二天,《王者榮耀》對外發布限玩和宵禁策略,並在一個月內開發上線「健康系統」,以《王者榮耀》為試點,通過遊戲大數據以及實名驗證身份信息,基於不同身份所匹配的防沉迷策略。

至此,騰訊構建了「事前—事中—事後」涵蓋未成年人遊戲行為的健康防護方案,在內部稱為未保體系1.0。

2018年年中開始,騰訊遊戲未保進入2.0階段,以《王者榮耀》為起點,騰訊接入「公安權威數據平臺」,開始對所有用戶進行實名校驗,讓成年人「持證遊玩」,未成年人則需服從嚴格的限玩規定。

問題仍然存在。從技術角度看,由於所有防沉迷措施核心都是基於身份驗證,無論是遊戲公司還是政策制定者,都面臨一個現實難題:如何準確識別玩家是否未成年人。

「解決未成年人冒用家長或他人登錄、消費的最佳途徑,就是人臉識別。」一位業內觀察人士稱:人臉識別能夠判斷玩家是否與其認證信息相匹配,堪稱最嚴格的身份校驗手段。

利用人臉識別防止未成年沉迷網遊的主張,至少在2011年之前就已被多次提起。不過,由於技術不夠成熟,此前大多主要應用於金融、信用、政務等對安全要求極高的行業。加上隱私的話題討論,一直遲遲未能實現在網遊防沉迷上。

隨著AI和機器學習等技術手段的成熟,未保系統的逐漸完善和推進,人臉識別技術,終究到了應用於防沉迷之時——2018年11月,騰訊以《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為試點,在此前接入公安權威數據平臺的基礎上,進行人臉識別認證技術測試。

其原理,是遊戲登錄環節擴大人臉識別範圍,將用戶面部信息與公安權威數據平臺數據源進行比對,如二者比對結果一致,即成功通過驗證,如比對結果不符或用戶拒絕驗證,健康系統將統一視作未成年人,納入相應的防沉迷監管。

「考慮到人臉識別技術還沒有全國統一的應用規範和安全標準,也沒有更加成熟穩定的行業技術經驗供參考,加上社會公眾依然有較大的隱私保護擔憂,所以騰訊遊戲非直接一刀切的無差別對用戶進行人臉識別判定。」騰訊遊戲相關負責人如是表示。

上述負責人稱,騰訊做法是只經手不保存,與公安部合作,將玩家提供的人臉數據上傳到公安部系統進行比對,甄別是否為未成年人,中間不做任何的緩存和保留。「全程均為機器識別,沒有人工參與。」

試點之後是一個花費團隊大量時間與精力,不斷多次灰度測試、技術調優的過程。今年6月17日,騰訊遊戲表示,正式升級未成年人保護措施,專門針對「孩子冒用家長身份信息繞過監管」的問題,擴大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範圍到支付環節,對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進行甄別。這意味著騰訊遊戲的未保進入3.0階段。

一直到最近,騰訊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了補充策略,在遊戲充值時加入語音播報,以及充值受限人群包括60歲以上的老年人。

客觀來說,這仍然是在努力提醒蒙在鼓裡的家長和老年人們,減少甚至杜絕孩子們以各種理由,哄騙家長、老年人幫忙通過人臉識別的可能。

03沒有任何完美技術,能解決防沉迷問題

根據騰訊遊戲提供的最新數據,目前平均每天有393萬個帳號在登錄環節,1.2萬個帳號在支付環節觸發「人臉」,其中因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登錄環節有約90.2%的帳號被納入防沉迷監管,支付環節有 85.3%的帳號被攔截了充值行為。

「從事前防護到事中提醒,到事後補救措施,以及各種技術不計成本的應用,客觀來說騰訊遊戲作為一家企業,已在防沉迷上做到可以做的一切。」在高凱平看來,即便從全球範圍去看,也幾乎沒有廠商在未成年上防沉迷上,所付出的努力和誠意,比騰訊們更多。

目前,國外針對未成年防沉迷普遍都是分級制度。出臺的具體監護措施,不是身份識別,就是年齡控制、巨額罰款、限制內容傳播範圍等等——根據了解,沒有任何一家國外遊戲廠商,採用了人臉識別驗證技術。而分級制度起到的作用是引導,用戶真實年齡仍無法判斷。

不過,即便騰訊遊戲在100多款遊戲中上線了實名、人臉識別雙重認證,以及表示將持續不斷去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比如與更多軟硬體廠商、行業引擎公司合作打造未成年人守護生態,但騰訊遊戲相關負責人仍然坦承:防沉迷問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很難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徹底解決防沉迷問題。

在上述騰訊遊戲相關負責人看來,由於缺乏統一部署,未成年人通過「三跨」方式繞過各類防控措施問題仍普遍存在,技術方面是廠商應該承擔的部分,但同時需要廣泛聯動社會和產業力量,承擔更多責任。

所謂「三跨」是指,未成年人跨帳號、跨廠商和跨上網終端地使用網絡,變相繞開單個企業就單款產品採取的「各自為政」的防控措施。

這裡面的客觀問題是,除開騰訊遊戲,還有其他大量的遊戲產品——然而,目前上線人臉識別技術的網遊企業,在國內也只有騰訊遊戲一家。甚至,真正落實防沉迷系統的遊戲公司,也只有騰訊、網易、米哈遊等少數頭部企業或頭部遊戲。

大量的網遊和手遊,仍處於「裸奔」狀態。「防沉迷系統引入公安部門身份認證服務,需要投入較大人力和時間,會增加企業研發運營成本。」上述騰訊遊戲相關負責人就表示,對於行業中小廠商來說,實名認證有一定難度,而且防沉迷規則涉及約束用戶遊玩時間、時長、充值消費等多個環節,觸達相對較為複雜。

這意味著,「騰訊遊戲玩不了,我還可以去別家玩。」鄭翔就如此說。在這個2020年規模達2786.87億元、6.65億用戶的龐大網遊市場上,他完全可以在騰訊遊戲裡玩夠1.5個小時,再去其他家遊戲廠商裡玩上更多的1.5小時,或者更多。

Questmobile的調查數據就顯示,中國手遊用戶在2019年6月已經突破6.9億人,其中18歲以下的用戶雖然只佔7.6%,卻是主要的時間貢獻者之一,手遊經驗豐富,遊戲時間最長。

「解決防沉迷問題,沒有任何完美技術可以實現。共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生態,需要廣泛聯動社會和產業力量,承擔更多責任。」這個觀點,已成為越來越多相關人士的共識:廠商有通過技術手段對未成年人遊戲行為進行管理的責任;家長也要擔負起監督指導未成年人正確使用網際網路的義務;學校、社會等均需要扮演恰當的角色,一起為未成年人提供一個良好的上網環境。

無論如何,人們都已意識到,和十多年前相比,不能再簡單、粗暴地將遊戲妖魔化、通過一刀切方式來保護未成年人——如同「文化部關於引導未成年人健康遊戲意見」一文當中提到的:聯合國提出,「對於兒童,遊戲是和生存、受教育同等重要的一項權利。」

如今已65歲的童話大王鄭淵潔,當被問到如何控制孩子玩手遊不上癮時,他的回應是營造一個健康的遊戲環境:「我們要求孩子每天必須玩多長時間遊戲,結果孩子就不太愛玩遊戲了。」

只不過,如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山九仞,豈一日之功」所說,健康遊戲環境的建設註定是一個長期性工程——12月中旬的未保大會上,奧運冠軍鄧亞萍在講述自己和14歲兒子的故事時,就如此說:「如果你不把遊戲視為一種運動,對孩子的教育就要把握好度,因為遊戲也好體育也好,它天然是一個進階的過程」。

相關焦點

  • 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93.1%,網遊消費投訴倍增
    5月13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聯合發布《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其中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上網。
  • 中國遊戲防沉迷成了「先進經驗」,全球多國效仿
    此外,《條例》還將實施「網遊宵禁」政策,每日晚9點(最遲晚10點)之後,初中生及以下年齡段的未成年人不得使用遊戲。這幾項政策看起來是不是很熟悉?沒錯, 2019年11月19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實名註冊、使用時長等六大層面提出了具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以確保未成年人茁壯成長。
  • 亂世メ皇城之巔網遊公會編年史目錄
    メ皇城之巔網遊公會編年史:亂世有情,風雨同舟. 亂世メ皇城之巔網遊公會榮譽殿堂:2006年5月5日,亂世メ皇城之巔 網遊公會成立,是由一群傳奇遊戲愛好者建立的一個網絡虛擬家族,這些年一路風雨兼程,跌宕起伏,不斷進軍網遊及仿盛大傳奇遊戲,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十四年來一路引領時尚潮流,屹立於傳奇之巔。
  • 網遊實名制有大漏洞!網上找的虛擬身份證號,照樣能登錄能充錢
    、部分網遊不遵守未成年人充值限額的問題。不過記者體驗發現,網遊實名制依然存在很大的漏洞。 公告透露,今年1月,騰訊的4款遊戲啟動了防沉迷新規試點。目前,又有8款遊戲將在本周內完成新規落實。預計上半年內,騰訊的移動遊戲將全部啟動新的防沉迷規則。所謂防沉迷新規,是指國家新聞出版署在去年10月出臺的《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通知》要求網遊用戶必須實名註冊登錄;其中,使用未成年人身份證註冊的用戶,無論是遊戲時間還是遊戲充值,都將受到嚴格限制。
  • 防沉迷面前,遊戲公司與家長能和解嗎?
    在陸陸續續往遊戲裡充了1萬多元後,她才意識到自己的孩子玩遊戲已有三年之久,她們家是做生意的,起初根本沒留意到這筆錢。在通話時,她的訴求只有兩點:退全款,把孩子帳號封禁掉。在騰訊團隊幫助家長追回損失後,這位家長低聲質問,「你們為什麼要做遊戲呢?」
  • 王者榮耀防沉迷怎麼解除 2020防沉迷破解方法
    王者榮耀防沉迷怎麼解除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王者榮耀2020防沉迷破解方法哦!想知道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王者榮耀2020年防沉迷怎麼解除全過程?
  • 20年全戰系列首款網遊 全面戰爭競技場今日不刪檔上線
    9月23日,在萬千全戰玩家的熱切期待下,史詩級戰爭策略競技網遊《全面戰爭:競技場》正式不刪檔上線!作為20年全戰系列首款網遊,現在你就可以立即下載遊戲,品鑑它的無限魅力。
  • 榮耀加速戰!騰訊網遊加速器校園王者PK賽圓滿落幕
    (原標題:榮耀加速戰!騰訊網遊加速器校園王者PK賽圓滿落幕) 12月19日, 「榮耀加速戰——騰訊網遊加速器校園王者PK賽」於廣州大學圓滿落幕。
  • 網遊文:我為亂世而戰,為蒼生而戰,諸天神魔皆為我而戰!
    網遊文:我為亂世而戰,為蒼生而戰,諸天神魔皆為我而戰!1.《王者榮耀之創界》——作者:光說不練簡介:網遊文,眾生皆平等,我為亂世而戰,為蒼生而戰,諸天神魔皆為我而戰!《lol之最強分析師》——作者:含情凝眸簡介:網遊文,是最強選手,也是最強分析師,我們用電競稱霸世界!這是中國電競最好的時代,這是我們的時代!精彩內容:團戰,永遠是英雄聯盟裡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在阿木木強開團之後,場上十個英雄紛紛出手,他們都做出了身為自己位置上應該去做的選擇。談不上誰對誰錯,因為這都是本能反應,眾多技能的釋放,一時間讓紫色方二塔前光華閃耀。
  • 有人哄抬頭盔價格,有人升級防沉迷系統,還有人默默升級FaceID
    小米也在財報中提到,小米2019年有員工18170名,一季度增加304名員工,2019年底小米員工人均薪酬為3.88萬元,一季度底平均月薪約3.99萬元。三星曾發布首款146英寸模塊化Micro LED電視「The Wall」電視牆,這款Micro LED電視使用2400萬顆Micro LED粒子組合併固定至玻璃背板,而後又推出了75英寸家用Micro LED電視,其畫質解析度達到4K,當然二者售價也是相當之高。
  • 遊戲大佬們開個年會,定下了國內遊戲分級,防沉迷明年全方位覆蓋
    最近,遊戲圈大家都在忙著盤點各家遊戲一整年的故事,其實遊戲界的大佬們在這段時間也圍聚在一起開了一個年會,但是小編發現其實很少有玩家會提到這個事情,要知道這次2020年中國遊戲產業年會是由官方單位主辦,遊戲廠商參與的,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理解為下一年遊戲圈的改變就會從這個會議上釋放信號
  • 《小花仙》手遊防沉迷如何解除 防沉迷解除方法
    導 讀 小花仙手遊防沉迷該如何破解,很多玩家都不知道,這個實名健康系統,讓玩家只能玩幾個小時遊戲,接下來九遊小編為大家介紹小花仙實名制健康系統詳解
  • 戰疫評論163|未成年人停課宅家的日子,絕不能任由網遊填滿
    (中新社)疫情衝擊各行各業,網遊產業卻是逆勢飆漲。事實上,平日裡不少家長就慣於「手機帶娃」,在宅家避疫期間,更是靠著各種電子設備哄娃求清靜。令人擔憂的是,由於有了「網課」的由頭,不少未成年人用起智慧型手機等電子產品更是有恃無恐,「學習幾分鐘、遊戲幾小時」者大有人在。
  • 身份證號碼生成器讓網遊實名製成「紙老虎」
    執法人員發現,由於正值暑假,不少未成年人泡在黑網吧裡玩網遊。據悉,由文化部出臺的 《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8月1日已正式實施,網遊帳戶需通過有效身份證件實名註冊。那麼這些孩子又是如何進行網遊的呢?昨日,記者走訪了多家網吧,發現「網遊實名制」在廈門形同虛設,愛玩網遊的小孩輕易便可破解這一限制。
  • 網癮戰爭20年
    但實際上,18年後的今天,當年那些出入電腦室的孩子,並沒有一個成為搶劫犯、小偷和三陪小姐。當然,這篇報導的內容真實性也無從考證。《電腦遊戲 瞄準孩子的「電子海洛因」》發表於2000年5月9日,一個月後,國務院辦公廳一紙禁令,全面禁止了國內電子遊戲及其零附件銷售。國內的遊戲市場徹底發生改變,主機與主機遊戲無法進入中國市場。隨後的幾年裡,網遊登上舞臺,成為遊戲的主力軍。
  • 騰訊「大戰」小學生,遊戲防沉迷覆蓋60歲以上老人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周昊 編輯/周遠方)從「三億人的槍戰夢想」到「王者峽谷」,總被外界說成做「小學生生意」的騰訊,正在一步步化身為「小學生之敵」。12月9日,騰訊遊戲發布公告稱,將以《王者榮耀》、《和平精英》作為試點,擴大人臉識別使用範圍。
  • 歌手當打之年總決賽歌單 歌王之戰即將直播
    歌手當打之年總決賽歌單 歌王之戰即將直播時間:2020-04-25 06:21   來源:封面新聞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歌手當打之年總決賽歌單 歌王之戰即將直播 封面新聞記者 陳穎 4月24日19:30,湖南衛視《歌手當打之年》歌王之戰即將直播,經過十一期節目的激烈鏖戰,華晨宇、MISIA
  • 全戰首款網遊《全面戰爭:競技場》上線 掀起戰爭網遊新浪潮
    全戰系列首款聯機競技型——策略戰爭網遊《全面戰爭:競技場》已於9月23日不刪檔上線。中國全面戰爭玩家曾想像的自由聯機對戰,在今天成為現實。你將以將領的身份與隊友一起指揮三千人的大軍,面對同為玩家指揮的相同規模敵軍,在總規模超過六千人的真實古戰場上進行大會戰。
  • 《王者榮耀》怎麼解除防沉迷 解除未成年實名制方法一覽
    王者榮耀市未成年人的實名制無法解除。|| 孫策 || 新英雄:囚徒/書聖/瞬 |【新皮膚爆料】| 李白團戰皮膚:敏銳之力new || 諸葛亮團戰皮膚:掌控  || 典韋窮奇皮膚 Hot!!
  • 防沉迷持久戰中,他們是如何扮演「壞叔叔」的
    與之相伴的是,移動網際網路高速發展,未成年人觸網年齡呈下降趨勢,未成年人保護成為當務之急,尤其是在遊戲行業。12月16日,騰訊成長守護高級總監鄭中在回答競核提問時表示:「從13年前《QQ三國》啟用防沉迷系統,到2017年推出成長守護平臺,騰訊一直在投身未保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