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評論163|未成年人停課宅家的日子,絕不能任由網遊填滿

2020-12-24 封面新聞

□蔣璟璟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消息,近期,由於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有關未成年網路遊戲的消費糾紛突出。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家長:莫讓「宅娃」荒於嬉,免得廢人又費錢。(中新社)

疫情衝擊各行各業,網遊產業卻是逆勢飆漲。事實上,平日裡不少家長就慣於「手機帶娃」,在宅家避疫期間,更是靠著各種電子設備哄娃求清靜。令人擔憂的是,由於有了「網課」的由頭,不少未成年人用起智慧型手機等電子產品更是有恃無恐,「學習幾分鐘、遊戲幾小時」者大有人在。

避免疫情期間未成年人沉迷網遊,一則靠家長監護,再者則靠平臺設防。近年來,各主流遊戲廠商都上線了「兒童鎖」「防沉迷系統」等保護機制,但最近的實踐表明,其效果遠不及預期。據悉,一些網路遊戲直接默認使用手機號碼就可以登錄;一些遊戲在關閉彈出的「實名制」提示框後,仍可以繼續使用……實名認證形同虛設,未成年人可一鍵登錄,可謂風險重重。

令人擔憂的是,在疫情特殊期間,不少遊戲平臺都主動發力,意圖抓住這一特殊的窗口期跑馬圈地。其發展新用戶、拉攏新玩家可謂不遺餘力,數據顯示,一些網遊的用戶活躍度、日活躍用戶數及用戶使用時長均明顯增長,這其中未成年到底貢獻了多少,可想而知。最近,不少上班族都復產復工,更是無心照看子女,網遊「乘勝追擊」乘虛而入,令人不安。

未成年人複課之前宅家的時間,絕不能讓網遊填滿。之於此,除了家長們要多上心、多監督,職能部門更應該將防線前移,敦促平臺強化前端把關。

相關焦點

  • 未成年偶像聊騷、要錢被曝光,絕不能任由他們野蠻生長
    ▼新姐堅決反對成年女性和未成年人談戀愛(還把微信備註改為「老公」也是夠了),且曝光其隱私的行為。但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未成年偶像品德教育的缺失。這些小男孩一邊在學校上文化課,一邊利用課餘時間去公司學習唱歌、跳舞,品德教育嚴重缺失,公司資源有限也不能對他們每個人的行為進行有效管控。在這種環境下,誕生了TFBOYS這樣的正能量偶像,也出現了張銘浩、陳璽達這樣行為出現偏差的年輕愛豆。
  • 低齡網遊引導女童拍攝隱私照片|關注未成年人保護
    有媒體發現,一名年僅5歲的女童,在遊戲玩家的教唆下,脫下衣服,對著行動裝置拍照……她說,在玩一款名為《迷你世界》的遊戲時,有人教她拍攝和發送隱私照片,並囑咐「不能告訴媽媽」。如果不是女童拍照時正巧被家人看見,察覺事有蹊蹺,恐怕這款對外官方宣稱有「上億用戶」的遊戲,仍在堂而皇之地以「黃暴」內容荼毒未成年人。
  • 建議未成年人玩網遊要刷臉是怎麼回事?具體情況介紹
    但移動遊戲讓未成年人遊戲沉迷和遊戲過度消費的問題也很嚴重。在疫情期間,此類情況更加突出。國內各地中小學生在集中上網課期間,各類事件頻發,比如玩網路遊戲致幻跳樓;沉迷「吃雞」遊戲、直播打賞「揮霍」家裡 40 萬元存款。
  • 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93.1%,網遊消費投訴倍增
    5月13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聯合發布《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其中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上網。
  • 網課變「網遊」!虎牙直播平臺借「免費網課」向學生推廣網遊
    如果上網課的同時,旁邊放著大大的網路遊戲廣告,你家孩子能抵擋住誘惑嗎?借「免費」網課之名推廣網遊昨日(6月8日),央視新聞頻道報導了部分直播類網絡平臺向未成年人推出「網課版塊」中存在著大量遊戲廣告。虎牙直播平臺,是一款以遊戲、社交直播為主的彈幕式互動直播平臺,在今年2月初,平臺直播開通免費上網課渠道並發布公告「停課不停學」,聲稱為廣大師生提供一站式教學。
  • 身份證號碼生成器讓網遊實名製成「紙老虎」
    執法人員發現,由於正值暑假,不少未成年人泡在黑網吧裡玩網遊。據悉,由文化部出臺的 《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8月1日已正式實施,網遊帳戶需通過有效身份證件實名註冊。那麼這些孩子又是如何進行網遊的呢?昨日,記者走訪了多家網吧,發現「網遊實名制」在廈門形同虛設,愛玩網遊的小孩輕易便可破解這一限制。
  • 港澳辦主任:絕不能任由外部勢力在香港、澳門為所欲為
    我們必須針鋒相對,與特別行政區政府建立健全反幹預協同機制,絕不能任由外部勢力在香港、澳門為所欲為。這篇近6500字的文章,主要分兩大部分:一是強調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把準治港治澳的正確方向;二是強調健全中央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特別行政區行使全面管治權的制度,不斷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
  • 為「數字原住民」撐起一片晴空,網遊公司有責任
    因此,保護未成年人網絡安全、還未成年人一個晴朗的網絡空間迫在眉睫。這不,近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以網路遊戲實名認證不到位、網遊直播平臺充值存在漏洞、誘導消費者消費、退費難等問題,對騰訊等7家網路遊戲公司和一直播等9家直播、短視頻平臺進行了約談,要求這些企業必須自查並整改,針對未成年人遊戲充值和直播打賞等問題,增加實名認證和支付前人臉識別認證雙認證功能。
  • 【成蹊之聲】成蹊帶你看新聞——關注校園霸凌和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遊
    有網友評論說這是迄今為止最真實的反映校園暴力的國產電影。它把一直以來被大眾忽視的校園霸凌問題血淋淋地展現在了公眾眼前。校園霸凌,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地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長時間欺負、侮辱的行為。據統計,日本近九成的學生曾遭遇校園霸凌,韓國每3名兒童中就有一人曾遭受校園霸凌,美國每年有約1300萬人遭遇校園霸凌。
  • 【「鳳城天平•釋法明禮」大課堂】雅慧說家事:沉迷網遊的代價
    【「鳳城天平•釋法明禮」大課堂】雅慧說家事:沉迷網遊的代價 2020-06-11 04: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遊防沉迷:一場延續15年的未竟之戰
    十多年來,為解決未成年人網遊「沉迷」問題,以騰訊為首的遊戲廠商出臺了各種「防沉迷」措施,其中最嚴格的,就是人臉識別,在遊戲登錄、支付環節兩大場景發起人臉識別驗證,對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進行甄別。「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主管部門等多方力量一起協力合作,才能為未成年人構建一道防沉迷的保護網。」01持續15年的「防沉迷攻防戰」防沉迷系統,全稱網路遊戲防沉迷系統。它第一次出現在世人前,是2005年8月,新聞出版總署發布《網路遊戲防沉迷系統開發標準》,要求國內7家大型網路遊戲運營公司預備開發防沉迷系統。
  • 未成年人玩網遊要「刷臉」,防治校園霸凌……代表委員提了這些建議
    楊金龍代表:未成年人玩網遊要刷臉全國人大代表楊金龍表示,作為教師,他非常關注網遊對未成年人的影響。他認為亟需在遊戲註冊、登陸、費用支付環節,引入目前已經成熟的生物識別技術,如刷臉登陸、刷臉支付,並建立相應制度督促遊戲平臺加強事後管理。
  • 清明節:不能忘卻的紀念,紀錄片裡的「戰疫紀」
    身邊,29歲的醫生程文濤一句句勸慰:「咱們都要好好的活著,我們都這麼努力,你可千萬不能想不開。」一個家好了,我們大家一定會好的。」在疫情面前,他們之間的關係早已超越了醫生和患者,是並肩作戰的戰友,更是摯親的「家人」。
  • 網遊實名制有大漏洞!網上找的虛擬身份證號,照樣能登錄能充錢
    、部分網遊不遵守未成年人充值限額的問題。3月17日,國內知名的遊戲企業之一騰訊遊戲發布公告稱,將全面推進落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遊戲的規定。不過記者體驗發現,網遊實名制依然存在很大的漏洞。 所謂防沉迷新規,是指國家新聞出版署在去年10月出臺的《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通知》要求網遊用戶必須實名註冊登錄;其中,使用未成年人身份證註冊的用戶,無論是遊戲時間還是遊戲充值,都將受到嚴格限制。
  • 「熊孩子」 沉迷網遊頻充值家長怎麼辦? 廣東省消委會發出消費警示
    「熊孩子」 沉迷網遊頻充值家長怎麼辦? ■疫情期間未成年人網遊消費糾紛增多,多家企業被約談 ■廣東省消委會特別發出未成年人網遊充值消費警示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馬燦 通訊員 粵消宣受疫情影響,大量未成年人「宅」在家裡,導致沉迷遊戲、過度消費等問題更加突出。
  • ​​​【小V晨讀】不能對「啃小族」放任自流
    家長必須端正態度,切實負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監護責任,正確對待未成年「小網紅」,允許展示法律範圍內的視頻內容,但不可以過度消費 「小網紅」,特別是不能將其作為賺錢工具。網絡直播平臺要從嚴把關,科學控制藉助「小網紅」「啃小」畸形。一方面嚴格落實主播準入條件和年齡限制,科學監管「小主播」行為,另一方面嚴格審核涉及未成年人的網絡直播信息,嚴禁出現超出未成年人接受範圍的內容,嚴禁借「小網紅」牟利「啃小」。
  • 如何看待未成年人遊戲沉迷,過度消費問題?
    馬化騰在最近一段時間真的是遭遇糟心的事件,就是因為未成年人一直沉迷於消費,沉迷於網絡。4月28日江蘇消保委開始對於7家網遊公司也展開一系列的約談,也要求必須要增加充值人臉識別的功能。但是大家之所以恨騰訊,是因為它的利潤大部分都是來源於遊戲端,不管是手遊遊戲又或者是網遊遊戲,都有著較高的收益,但是也導致很多未成年人因此沉迷於遊戲。
  • 這些娛樂場所未成年人不能進
    本報訊(通訊員金檢宣)近日,上海市金山區檢察院未檢檢察官聯合相關行政機關對轄區內6家KTV、2家網吧開展專項檢查,對娛樂場所有無接納未成年人、是否已設立未成年人禁止入內標誌等情況進行核查。同時,向經營者再次強調嚴格落實登記制度,不得接納未成年人入內,做到自律、守法經營,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據了解,這是有關行政機關落實該院檢察建議的一項具體行動。今年以來,該院在梳理轄區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發現,多起案件均與未成年人違規進入網吧、KTV等場所密切相關。
  • 重溫《家有兒女》,一起get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亮點!
    重溫《家有兒女》,一起get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亮點!2完善學校安全管理制度初到新家的夏雪說了一些尖酸刻薄的話,甚至帶著一個打扮很前衛的「狂野男孩」來到夏家,聲稱是自己的男朋友,故意與父母對抗。
  • 「戰疫日記③」在孝感老家,一家老小回歸劈柴做飯的日子也很溫馨
    這段時間,我們推出「戰疫日記」,用文字和影像記錄大家在疫情期間的真實經歷和感受,為大家展示一個個普通人、普通家庭在疫情下的真實狀態。讓我們一起,堅定信念,眾志成城,共同抗疫!戰疫日記 ③在孝感農村老家,一家老小回歸劈柴做飯的日子也很溫馨作者說點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