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與伯父一家微信群內對罵,還上了法庭

2020-12-23 環球網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據湖北宜昌長安網12月18日消息,因多年積怨,侄女與伯父一家在微信群中對罵;逞一時之快,「參戰」人員均構成名譽侵權。近日,宜昌市夷陵區人民法院審結這起微信群對罵引發的名譽權糾紛案。

微信群中對罵洩憤

趙某、張某夫妻育有趙甲、張某某、趙乙、趙丙4個兒子。趙某去世後,几子在母親張某的養老以及財產分配問題上產生矛盾。2019年5月15日,四兄弟籤訂《關於張某贍養的協議》,約定由趙丙負責母親的生養死葬,母親張某的財產等由趙丙繼承。

2020年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當地村委會為疫情防控建立了微信群,趙一(父親趙丙)、趙二(父母趙乙、陳某)、趙乙、陳某均為微信群成員。2020年5月4日上午,大家在微信群聊天時,侄女趙一與伯父趙乙、伯母陳某發生激烈言詞衝突,隨後演變為侮辱謾罵。在群內他人幾次勸解後,雙方才沒有繼續互罵。當時微信群成員102人,雙方的言詞在當地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2020年5月25日,趙二、陳某、趙乙訴至夷陵區人民法院,要求趙一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審理中,趙一提起反訴。

辱罵誹謗構成侵權

法院審理認為,名譽權是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維護自己名譽並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公民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

在本案中,雙方當事人因養老、財產分配等發生矛盾後,已經村幹部調解達成協議。但雙方沒有就此化解矛盾,將心中的怨氣以微信聊天方式發洩,沒有考慮到雙方的血濃於水的親情關係。在疫情防控微信群內發表侮辱、誹謗對方人格尊嚴的文字、語音,造成不當言論的傳播,構成名譽權侵權,相關責任人應就自己的言行承擔民事責任。

趙一首先在微信群內就「土特產網絡買賣」的話題轉換到「賣人」這一不當話題上,雖沒有直接言明與之話題相關的姓名,但該微信群的成員均系村民,即使平時大家使用網名聊天,但都知曉對方的身份,在沒有指向特定人的情況下,其隱射對象不排除與趙一及其家庭成員存在矛盾的相對方。在此情況下,其伯母陳某進行回擊,導致相互辱罵、人身攻擊,使得趙乙、趙二也參與其中。由於趙一不尊敬長輩,首先在微信群內使用侮辱、誹謗言語,引發矛盾,且不當言語較伯母陳某、伯父趙乙多,存在主要過錯,應承擔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精神損失等民事侵權責任。

趙乙作為趙一的伯父,在妻子陳某、女兒趙二遭到侄女趙一的言語侮辱後,沒有起到長輩在晚輩中具備良好人品的表率作用,不能自我克制、勸阻雙方,而是直接在微信群裡以較多的語音謾罵侄女趙一,不僅有損做長輩的自身形象,也給晚輩趙一造成了一定的名譽權損害。同理,陳某在微信群的不當言語雖系借用趙一的侮辱言語回復,但這種方式不僅不利於平息矛盾,反而導致矛盾升級,也構成了對趙一名譽權的侵害。本院對陳某、趙乙提出的「不得已回擊」的理由不予提倡,故趙一的反訴請求部分成立,陳某、趙乙也應承擔一定的民事侵權責任。

趙二雖也在微信群裡使用了不當言語,但不當言語較少,過錯程度較輕,尚未造成對趙一名譽權侵權的嚴重後果。故趙二在本案中不應承擔侵權責任,但應引以為戒,規範個人言行,樹立網絡文明交往風尚。

法院判決道歉又賠錢

結合雙方當事人的訴請,各自侵權給對方造成的損害程度,以及侵害名譽權行為傳播導致當事人在村級範圍內的社會評價降低的實際情況,夷陵法院遂判決趙一於判決生效後7日內在村委會辦公樓處公示欄內張貼致歉聲明,向趙二、陳某、趙乙賠禮道歉,陳某、趙乙在相同位置張貼致歉聲明向趙一賠禮道歉,張貼時間為7日,如逾期不執行,則由法院在上述地址全文張貼本判決書內容;同時判決趙一於判決生效後7日內賠償趙二、陳某、趙乙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陳某、趙乙於本判決生效後7日內賠償趙一精神損害撫慰金2000元。

法官提醒,在網際網路時代,微信雖為網絡虛擬空間,但已成為與人們生活密不可分的交往工具,微信群也是公共場所,公民在微信群內發表言論也應遵守法律法規,應符合公序良俗要求,切勿因一時氣憤,發表不當或侵害他人權益的言論。另外,在發生糾紛後應當積極尋求合理合法的解決途徑,切莫使衝突加劇,甚至造成違法犯罪的嚴重後果。

相關焦點

  • 侄女與伯父一家微信群內對罵,法院判決「參戰」人員道歉賠錢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據湖北宜昌長安網12月18日消息,因多年積怨,侄女與伯父一家在微信群中對罵;逞一時之快,「參戰」人員均構成名譽侵權。近日,宜昌市夷陵區人民法院審結這起微信群對罵引發的名譽權糾紛案。微信群中對罵洩憤趙某、張某夫妻育有趙甲、張某某、趙乙、趙丙4個兒子。趙某去世後,几子在母親張某的養老以及財產分配問題上產生矛盾。
  • 侄女與伯父在微信群對罵,為何最後竟鬧上了法庭?
    但是也有的人在這些平臺上打著言論自由的幌子發表一些不當的言論,那麼,這些所謂「鍵盤俠」發表的侵害他人言論的行為是否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前幾日,湖北宜昌就審結了一個類似的案例,侄女與伯父在本村的微信群對罵,最終參與這場微信「對罵大戰」的人員都構成了名譽侵權。
  • 通過微信群對罵,判!
    因多年積怨,侄女與伯父一家在微信群中對罵;逞一時之快,「參戰」人員均構成名譽侵權。近日,宜昌市夷陵區人民法院審結這起微信群對罵引發的名譽權糾紛案。2020年5月4日上午,大家在微信群聊天時,侄女趙一與伯父趙乙、伯母陳某發生發生激烈言詞衝突,隨後演變為侮辱謾罵。在群內他人幾次勸解後,雙方才沒有繼續互罵。當時微信群成員102人,雙方的言詞在當地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 因微信群內對罵被判賠禮道歉 法院:參戰人員均構成名譽侵權
    12月21日 消息:據夷陵法院公眾號報導,近日,宜昌市夷陵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微信群對罵引發的名譽權糾紛案。因多年積怨,侄女與伯父一家在微信群中對罵,「參戰」人員均構成名譽侵權。趙某、張某夫妻育有趙甲、張某某、趙乙、趙丙4個兒子。趙某去世後,几子在母親張某的養老以及財產分配問題上產生矛盾。
  • 一家人在微信群中對罵,法院判決:「參戰」人員道歉、賠錢
    據宜昌夷陵法院微信公號消息,因多年積怨,侄女與伯父一家在微信群中對罵;逞一時之快,「參戰」人員均構成名譽侵權。近日,宜昌市夷陵區人民法院審結這起微信群對罵引發的名譽權糾紛案。2020年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當地村委會為疫情防控建立了微信群,趙一(父親趙丙)、趙二(父母趙乙、陳某)、趙乙、陳某均為微信群成員。2020年5月4日上午,大家在微信群聊天時,侄女趙一與伯父趙乙、伯母陳某發生發生激烈言詞衝突,隨後演變為侮辱謾罵。在群內他人幾次勸解後,雙方才沒有繼續互罵。
  • 微信群對罵:解壓怎可如此簡單粗暴
    突然之間,花式對罵群席捲網絡。抱著好奇心加入一個對罵群後,一連串裸露的黃色動態圖在成都姑娘溫如玉的眼前刷屏了,讓她感覺「噁心」。退群之前,她向後臺以「散布黃色暴力內容」舉報了這個對罵群。近日,成都商報記者潛入了多個對罵群,目擊大尺度的辱罵言論,甚至有涉黃信息充斥其中。
  • 周秉德:周總理親侄女,被懷疑是假冒,沒見伯父最後一面抱憾終生
    一、認識毛澤東之女嬌嬌,給毛澤東送小魚小蝦當「貢品」周秉德第一次見伯父是1949年,在此之前,她只聽到父親的一位朋友指著報紙上的消息,跟她說「你伯伯在共產黨內是做大事的。」那時的周秉德對伯伯毫無概念。周秉德的父親周恩壽是黃埔四期學員,1927年國共分裂時,他因戀愛問題與大哥周恩來發生分歧,從此離開大哥。
  • 微信群內罵不絕口,被罵者無奈告上法院
    被人在群裡辱罵 她無奈告上法院今年1月2日,本以為這次爭執早已畫上句號。但石某和陳某兩天以來並未「解氣」,又在該小區另一個郭某不在的微信群中,以文字和語音的形式開始謾罵郭某,發布了「郭某是害群之馬」「鬧垮了其他小區業委會」「攪屎棍」「不要管那些畜生的」等不當言論,還引起了部分業主的附和。
  • 微信群聊、遠程視頻、掌上法庭……這些法院如此開庭腦洞大!
    2月4日上午,受疫情影響,北戴河法院第一審判庭首次在微信群聊開展「網上法庭審判」。同日,福建省石獅市人民法院也通過網上開庭、視頻庭審等方式遠程審理案件。此舉一出,各地法院紛紛效仿。北戴河法院採用「微信群聊」實現網上開庭2月4日上午,受疫情影響,北戴河法院第一審判庭首次採用微信群聊的方式在網上開庭。
  • 成都一副教授遺產無人繼承 法院首判侄兒侄女部分繼承
    3年前,88歲的趙老離世,留下一筆遺產,由於趙老沒有法定繼承人,他的侄兒侄女與西華大學為遺產問題几上法庭。  一審法院認為,姐弟倆非法定繼承人,駁回了他們的全部請求;侄兒不服上訴,成都中院發回重審。近日,郫縣法院作出最新判決,侄兒侄女可以繼承部分財產。這是郫縣法院首次判決法定繼承人之外的親屬繼承遺產。
  • 伯父軼事
    伯母那語調,即使我們那時候還小,也能夠感覺到一股酸酸的味道。      哥哥(他大兒子)結婚的時候,即使那時候還很困難,他卻堅持要唱一場花鼓戲,而且家爺老倌親自上臺。唱了一出《平貴回窯》,還有一出《蔡崑山犁田》。伯父先演薛平貴,再演蔡崑山。連不要休息,只在換戲中間的間隙裡喝了一大茶碗谷酒。
  • 重要提醒:最好退出這些微信群,不然很可能會被封號
    導讀:歡迎各位讀者,來看小編的文章啦,文章屬原創,素材來源於網絡隨著微信的普及,現在幾乎人人都會有自己的微信帳號,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就很多了,最先開始的微商,後來慢慢的微商被接納。後來微信紅包火了之後,微信紅包就被用來作為賭博的工具,但是最近出了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就是在微信群裡面對罵。喜歡看籃球的朋友應該都知道,NBA總決賽最近開打,而總決賽的兩隻隊伍是克利夫蘭騎士跟金州勇士,喜歡看球的人應該都知道,騎士隊的詹姆斯在季後賽中一直表現的非常優秀,可以說是一直一個人在拖著一整個隊在打,於此同時就有了雙方的球迷不時的在網上發布一些調侃的PS圖片。
  • 「叮叮叮」,佛山這些微信群,我愛了!
    「叮叮」,是屏幕那頭的一個TA在微信群、qq群、釘釘群閃動,或許未曾謀面,卻互相守望、共盼希望。欣儀的小侄女分享到群中的畫。畫中醫生叔叔和護士姐姐打敗了兇惡的病毒。才上幼兒園的小侄女還讓爸媽在畫上寫上「辛苦他們了!」欣儀親友群分享的祝福和表情包。4家長群2月2日,天氣乍暖還寒。
  • 我一年內潛入了數百個搖滾微信群,掌握了搖滾青年的所有秘密
    人群中瀰漫著刺鼻的荷爾蒙味,而且還夾雜本不屬於這個年紀的膏藥味兒,像是九十六度的伏特加摻了紹興黃酒,有點格格不入,但又覺得理所應當。音樂節完事之後,相互不認識的人湊在一桌喝酒唱歌加微信,散夥完事拉一群聊天吹牛逼。
  • 在近200人的微信群裡,他指名道姓地謾罵、侮辱他人,結果……
    老閔和老秦有一個共同的微信群群裡有近200人今年3月老閔連續在群裡發布謾罵、侮辱老秦的語音老秦認為老閔在這麼多人的微信群裡多次指名道姓誹謗、辱罵自己並在群裡群外肆意造謠侮辱自己人格嚴重損害了自己的名譽權給自己及家人的工作、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於是
  • 微信群內咒罵他人應承擔法律責任
    /公共空間裁判要點1.認定微信群中的言論構成侵犯他人名譽權,應當符合名譽權侵權的全部構成要件,還應當考慮信息網絡傳播的特點並結合侵權主體、傳播範圍、損害程度等具體因素進行綜合判斷。原告提供微信聊天記錄及張某某的證人證言予以證明。微信聊天記錄來自兩個微信群,人數分別為345人和123人,記載有暱稱X郡主發送的有關黃曉蘭、蘭世達公司的言論,以及其他群成員詢問情況等的回覆信息;證人張某某是蘭世達公司顧客,也是小區業主,其到庭陳述看到的微信群內容並當庭出示手機微信,群主微信號為X---calm。
  • 東莞健身交流微信群
    更多關於東莞健身交流微信群的內容
  • 微信群內出言辱罵他人,珠海一女子被判道歉並賠償2000元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15日電 微信群內罵鄰居「騙子」,被判賠2000元?住在同一棟的兩位鄰居程琳(化名)和吳珍珍(化名)因為曾經的過節而積怨甚深,最終矛盾升級為名譽權糾紛。近日,珠海市香洲法院審結該案,吳珍珍因在微信群內出言辱罵原告程琳,被判令賠禮道歉並賠償2000元。
  • 備孕微信群二維碼聊天群
    備孕微信群聊天群微信群大全 微信群大全 微信群聊天群 微信群交流群 母嬰群 寶媽群 互助群 同城群 交友群 微信群聊群 聊天群
  • 「無後」副教授離世留遺產 侄兒侄女為爭產打官司
    3年前,88歲的趙老離世,留下一筆遺產,由於趙老沒有法定繼承人,他的侄兒侄女與西華大學為遺產問題几上法庭。  一審法院認為,姐弟倆非法定繼承人,駁回了他們的全部請求;侄兒不服上訴,成都中院發回重審。近日,郫縣法院作出最新判決,侄兒侄女可以繼承部分財產。這是郫縣法院首次判決法定繼承人之外的親屬繼承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