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B輪融資和戰略升級之後,以「實景營銷」為概念的亞洲星光將聚焦三大業務:引進音樂內容,定製化孵化,實景文化。可以說,這是近年來,演唱會領域最雄心勃勃的一次「戰略革新」。
文| 陳賢江
2017年10月31日,「亞洲星光」在北京舉辦戰略發布會,宣布獲得君聯資本領投的數千萬元B輪融資。完成B輪融資的「亞洲星光」除了公布公司即將啟動的「中國有嘻哈巡演」、「Ultra china電音節」、「三亞國際音樂節」和「張韶涵全球巡演」等重點項目外,還將完成戰略升級:成功推行了兩年的「影唱聯動」將會升級為「X+唱聯動」,亞洲星光也將從最初的演唱會製作公司徹底轉型「全場景IP互動娛樂營銷」。
作為轉型的重要步驟 「亞洲星光」在發布會上宣布了兩件大事:成立「星光實景」和「場景娛樂聯盟」。而在完成B輪融資和戰略升級之後,以「實景營銷」為概念的亞洲星光將聚焦三大業務:引進音樂內容,定製化孵化,實景文化。可以說,這是近年來,演唱會領域最雄心勃勃的一次「戰略革新」。
「場景娛樂聯盟」成立,包括小米電視、摩登天空和黑馬LIVE等
亞洲星光的這次戰略升級,有兩個關鍵詞特別值得關注,一個是「IP」,一個是「全場景」:「IP」,意味著演唱會將會超越傳統認知下的音樂消費場景概念,附著更多傳播價值和內容價值,為「全場景」營銷創造條件——無論在演唱會市場還是營銷領域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
從「影唱聯動」到 「X+唱聯動」
在這次戰略發布會上,亞洲星光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X+唱聯動。這個概念是由兩年前的「影唱聯動」升級而來的。
所謂「影唱聯動」,簡單說來就是電影捆綁演唱會的跨界營銷。以亞洲星光最早的「影唱聯動」項目為例。2015年11月,「老炮兒」演唱會在北京舉辦,登臺獻唱的除了崔健、趙傳和黑豹等歌手和樂隊,還有電影《老炮兒》的導演馮小剛、演員吳亦凡、李易峰等。
顯而易見,「老炮兒」演唱會既是一場演唱會,也承載了為電影《老炮兒》做宣傳的重任。所以叫「影唱聯動」。對於參與這個項目的音樂人和電影人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同時獲得兩個市場的關注。對於電影《老炮兒》來說,最直接的好處是拓寬了宣傳面。
數據顯示,這個項目覆蓋人群2000萬,線上人流300萬,完成電影票預售超過20萬張,「影唱聯動」初戰告捷。
隨後兩年裡,亞洲星光又以「影唱聯動」的模式先後舉辦了「I DO致青春音為走心演唱會」、「小米電視假如我是羅大佑」等多個項目,創造了「線上傳播平均覆蓋人數10.25億,線下傳播平均覆蓋人數5.27億」的驚人數字。
隨著「影唱聯動」不斷深入探索,「X+唱聯動」的概念呼之欲出。如果說「影唱聯動」是電影和演唱會的「連接」,那麼「X+唱聯動」意味著演唱會具備了連接一切的可能性。至此,演唱會不再只是一個消費場景,同時也具備了媒介屬性。
亞洲星光CEO馬樂:「解決消費演唱會、明星藝人的痛點、客戶的需求轉化,以品牌為主題,場景娛樂才能讓認知度更具象化。」
演唱會如何變成「媒介」?
「X+唱聯動」的根本要求是演唱會具備「媒介屬性」,可以連接一切。那麼,傳統演唱會是怎麼具備媒介屬性的呢?這裡面涉及近年來演唱會消費場景的變革,包括傳播渠道的變化和O2O的普及。
2005年,亞洲星光開始主辦演唱會,當時網際網路還處於1.0時代,社交媒體剛剛出現,國內還沒有微博。在那之後,長達10年時間裡,演唱會的宣傳主要靠線下廣告和傳統媒體(平媒、電臺、電視)。
由於渠道壁壘的存在,傳統演唱會基本上是單一的獨立的消費場景,消費者在演唱會的消費過程中,基本與外部隔絕。
2010年前後開始,社交媒體大爆發,移動網際網路飛速發展,媒體渠道發生巨變,作為線下場景的演唱會逐漸跟網際網路深度關聯。尤其是近年來,直播平臺興起,越來越多的演唱會採用O2O模式(線上+線下),演唱會也開始成為一個可以連接各種渠道的「傳播中樞」。
以「I DO致青春音為走心演唱會」為例。這場演唱會在騰訊進行了直播,同時在線人數高達455萬,累計觀看人數3795萬,線上宣傳覆蓋人數2.7億。因為這些巨大的流量,演唱會就具備了「傳播價值」。
這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基本邏輯,傳播價值取決於流量,流量越高,傳播價值越大。而在這方面,演唱會的優勢在於,作為一個「場景」,它可以接入的渠道太豐富了。
這就意味著,通過演唱會,信息可以帶著品牌流向各種渠道和平臺,讓品牌被這些渠道和平臺的受眾獲得,讓品牌獲得前所未有的露出。
成立場景娛樂聯盟,推動IP化的全場景營銷
「全場景IP互動娛樂營銷」是亞洲星光戰略升級的重點,也是公司的全新定位。
根據發布會傳達的信息,「亞洲星光」為落實「場景戰略」做了兩件事:第一件,2017年底,隨著三亞項目啟動,星光集團在後面將會大力布局實景娛樂和實景音樂的產業,並且專門為此成立了「星光實景」;第二件,組建「場景娛樂聯盟」,摩登天空、芭莎能量、天浩盛世、黑馬Live、小米電視等成為首批戰略合作夥伴。
看起來,「亞洲星光」對於「實景產業」志在必得。
「全場景IP互動娛樂營銷」這個概念裡有三個要素:全場景、IP和互動。
如前所述,亞洲星光已經把演唱會改造成了一個可以連接一切的媒介,藉由這種連接,同一個品牌,可以在同一個項目裡出現在不同的場景中被不同場景的用戶/消費者所接觸到,對於品牌來說,其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而且,在當前的網際網路技術條件下,無論是單一場景下的強互動還是不同場景之間的互動關聯,已經沒有什麼門檻了。問題是在於如何更好的實現不同場景之間的關聯和多渠道、不同資源的整合。
其實,亞洲星光的諸多項目本身就是IP,如「中國有嘻哈」和張韶涵,他們自身的價值具備了一定的聚合力和吸附力。當這些IP和他們所吸附的資源進入到場景之中後,需要一個「角色」來串聯和整合資源。亞洲星光的解決方案就是打造自主IP「娛樂家小i」。
《超級IP:網際網路新物種方法論》中反覆提到一個詞,連接。按照書中的觀點,可以連接多元商業模式才是IP。演唱會已經部分承擔了IP的角色,連接各種場景。「娛樂家小i」無疑讓這種連接具有更強的黏性,它可以附著在亞洲星光的所有項目及相關場景上,推動品牌在不同場景之間的流動,刺激用戶參與互動的同時也帶動客戶之間的聯通。
而不斷壯大的「場景娛樂聯盟」將成為這種關聯的資源池和動力源,新的聯盟成員將會為「場景革新」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
既連接用戶,更連接客戶
根據上文中所述的種種,我們會看到,亞洲星光所推動的演唱會場景革命,是沿著這一個路徑進行的:第一步,用演唱會連接用戶,建構IP,第二步,用IP來連接不同客戶,形成一個多維立體的關係。
在這個立體結構中,用戶-品牌,品牌-品牌,相互關聯,相互帶動,其巨大的傳播價值要遠遠高於傳統的線性傳播。
也就是說,在這個所謂的「全場景IP互動娛樂營銷」矩陣中,包含了兩層關係:第一層,由活動(演唱會)來連接和活化用戶,形成一個巨大的用戶層,第二層,聚合了不同品牌、不同領域的客戶,而讓用戶層和客戶層關聯到一起的,就是具有強大依附能力的IP。
亞洲星光的IP化全場景營銷概念也就更加完整了。
在這個結構中,活動(演唱會)是立足點,用戶層需要一定量的活動來維持。而從亞洲星光公布的2017-2018年重點項目看,有中國有嘻哈巡演、Ultra china電音節、三亞國際音樂節和張韶涵全球巡演等項目為「X+唱聯動」保駕護航,亞洲星光可以放手去推動第二層的關聯了。
近年來,音樂市場向演唱會傾斜,演出收入成為藝人重要的收入來源,藝人也越來越願意參加現場演出。但是,相比前網際網路時代,當下的演唱會除了宣傳上更多使用社交網絡和加入直播外,盈利模式和營銷思路似乎並沒有更多的變化。亞洲星光把IP思維帶入演唱會合作中,開創全場景營銷,是一次富有想像力的嘗試,我們衷心希望這個嘗試真的能為行業開闢出一個新的航向。
專注音樂產業研究、監測音樂市場動態
微信/手機:185 1323 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