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寧金鄉金海農資獲頒「全國蒜王爭霸賽啟動店」
為促進全國大蒜主產區河南、山東蒜農種蒜積極性,更進一步喚醒與普及科學種蒜觀念,繼2019年4月3日鄭州中牟啟動金帝博增產藥蒜王爭霸賽活動之後,近日,在聞名全國的大蒜之鄉山東金鄉興隆鄉,又一場蒜王爭霸賽擂鼓開幕。
河南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為金海農資頒發「蒜王爭霸賽啟動店」牌匾
據悉,這次活動由國家定點農藥生產企業河南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主辦。
世界大蒜看中國!央廣新聞2018年提供數據,山東省從2017年度的242萬畝增加到2018年度的251萬畝左右,河南省從2017年度的182萬畝增加到2018年度的201萬畝左右。
金鄉大蒜,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金鄉縣是全國著名的大蒜之鄉,素有「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的美譽。大蒜種植歷史已達2000餘年,常年種植大蒜70萬畝,產品出口到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分白皮大蒜和紫皮大蒜。
草廟金海農資坐落在金鄉縣興隆鄉,總經理李金海已經營農資生意20餘年,店裡的農資不少都是為大蒜專門服務的。
「我們這裡祖祖輩輩都種大蒜,靠大蒜,大蒜是我們這裡的寶!」李金海總經理說。
對於這次金帝博增產藥河南山東蒜王爭霸賽活動,李金海總經理給予了大力支持,他提前通知了部分大蒜種植戶,啟動了爭霸賽儀式。同時,也推薦了當地的準蒜王來挑戰。
「要不是大家在地裡正忙活實在抽不開身,我店門前的廣場能擠滿人,」李金海總經理說。
金鄉準蒜王侯愛華(左)接受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採訪
準蒜王A.侯愛華,47歲,山東濟寧金鄉縣興隆鄉張廟村。
種有7畝大蒜,最擔心的就是大蒜出毛病,管理不好導致減產;還有一種擔心是市場價格波動大,使大蒜豐收變賠錢。
一周前,侯愛華家的大蒜髮現葉子有發黃現象。按以往習慣,她趕緊拔了兩棵帶到草廟金海農資諮詢。草廟金海農資總經理李金海看過大蒜後,給侯愛華推薦了金帝博增產藥。
打過金帝博增產藥一周後,侯愛華家大蒜枯黃現象消失,葉子轉綠變亮,莖稈粗壯。
「金帝博增產藥,治病才增產!我家大蒜已經證實效果。所以,我對我這次報名參加蒜王爭霸賽,很有信心!」侯愛華說。
準蒜王B.李連喜,56歲,山東濟南金山縣興隆鄉李菜園村。
種了30多年大蒜,積累了很多經驗,當地人口口相傳稱呼李連喜為「李蒜王」。但對有些大蒜常見病,「李蒜王」也是束手無策。「主要是不少藥要麼效果不明顯,要麼打的遍數多了大蒜產生抗體。所以,買到真正有效的藥,實屬不易」。
準蒜王李連喜(左)接受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採訪
李連喜說,前些天,他家大蒜有發黃的跡象,就到金海農資找總經理李金海諮詢,李金海推薦了金帝博增產藥。
李連喜先噴打了4畝「試試看」,一周後,大蒜葉片轉綠,莖稈粗壯;與同塊地沒打藥的大蒜相比,蒜穰明顯高出一截,蒜葉濃綠、厚實發亮。
「今年,我也要報名參加金帝博增產藥蒜王爭霸賽,就依靠金帝博增產藥,」李連喜笑著說。
金帝博增產藥參賽蒜地採訪準蒜王李連喜
靠金帝博增產藥人人皆能變身「種蒜專家」
「種大蒜咋能贏大獎?」
「金帝博增產藥之父」、河南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建說:「只要會用金帝博增產藥就行」。「一瓶藥一畝地,每畝打兩遍,大蒜每畝增300斤很容易(30毫升裝金帝博增產藥)。」
李國建介紹,金帝博增產藥由國家定點農藥生產企業河南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生產。在前期研製當中,發生一次病害,更新一次;發生一次凍害,再更新一次,前後共歷經300次迭代、超1000次試驗。目前在全國已推廣超百萬畝試驗田,增產糧食2億斤以上。
金帝博增產藥在大蒜上表現共有五點:第一,壯根生苗,使大蒜苗根系發達,葉片發綠,莖稈粗壯,生長健壯;第二,防病優,治病徹底,能防治大蒜紫斑病、條斑病、葉斑病、銹病等;防早衰,有效防治因抽薹造成的病菌傷口傳播,同時延長大蒜生長周期;地下果實明顯增粗、膨大,收穫期大蒜個頭大,緊實飽滿,外皮光亮;畝增產可達300-500斤以上。
一場種地比賽 喚醒9億農民幾千年沉澱下的種地信心
一場將波及全國的「金帝博增產藥蒜王爭霸賽」,目的是啥?
「喚醒科學精神!提振種地信心!」河南豫之星作物保護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帝博增產藥之父」李國建說,「誰種地、咋種地,依然是當代中國農業生產待解的難題;老齡化、觀念舊、技術差則是農業勞動力的集體畫像。」
李國建董事長表示,「金帝博增產藥2019河南山東蒜王爭霸賽」,與國家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大方向保持一致。
http://192.168.11.33/img/20190426/36/5963512762635003780.png 金鄉大蒜蒜王爭霸擂鼓開幕 30年「李蒜王」誓奪金帝博全國蒜王(2)_消費日報-貼近民生 服務百姓
來源:消費日報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