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宇:早出晚歸的抗疫技術人員

2020-12-28 新華網重慶頻道

  【人物簡介】重慶市疾控中心傳防所腸道傳染病防制科科長

夏宇

  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夏宇是最先投入其中的專業技術人員之一。從1月19日開始,夏宇先後到長壽、巫山、萬州、大足、忠縣、榮昌、銅梁、九龍坡、渝北、巴南等區縣進行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和指導。其中參與指導處置巫山縣全市首例病例的調查,九龍坡區全市首例死亡病例的調查,巴南區全市首起企業聚集性疫情的處置,並對大足、榮昌、忠縣、銅梁的首例病例均進行了現場指導。

  在此期間,夏宇從未休息過一天,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0點以後,有時候甚至是凌晨三四點。2月11日,夏宇前往巴南區麻柳鎮進行某企業聚集疫情調查處置,調查完畢晚上7點多回到單位,匆匆在食堂吃了一碗麵條,就開始和同事撰寫調查報告。

  疫情初期,某區縣疾控中心諮詢夏宇,有一名密切接觸者無任何臨床症狀,但PCR核酸檢測陽性。這引起了夏宇的高度警覺,出於職業敏感性,他考慮到是否存在無症狀感染者的情況,於是立即對這一現象進行進一步的調查核實,綜合既往傳染病疫情調查處理的經驗,判斷這種可能性非常大,此人極有可能存在傳染性。

  但是在當時,國家的防控方案並沒有提及「無症狀感染者」這一概念,為了將疫情擴散的風險控制到最低,夏宇指導該區縣對該名感染者果斷採取隔離措施。隨著對此病毒的認識程度逐漸加深,在中國疾控中心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中,正式提出了「陽性檢測者」這一概念,並明確指出其具有傳染性,印證了夏宇同志當時做出這一決定的正確性,為疫情防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月17日,夏宇接到中心緊急通知,前往湖北孝感進行增援,他毫不猶豫接受了組織交於的光榮任務,毅然前往疫情重災區。援助孝感期間,他充分發揮專業水平,盡心盡責,全力以赴,指導和獨立完成流行病學個案、聚集疫情調查上百例(起),對孝南區所有社區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進、養老機構、精神衛生中心累計50餘所機構進行疫情防控指導,查找存在的風險點。

  他耐心細緻幫助當地疾控和相關醫務人員提高流行病學調查和分析水平,累計培訓103人次。結合國家和當地疫情防控相關方案、文件精神,積極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並推動解決。深入了解當地實際情況,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用實際行動彰顯疾控隊伍愛崗敬業、擔當作為、攻堅克難的精神,受到當地同行的高度認可。

  援助孝感期間,除了做好業務工作外,夏宇時刻不放鬆學習,他每日堅持學習中央有關疫情防控的文件、政策。在重慶前方指揮部的領導下,與同事們通力協作,克服困難,落小落細疫情防控相關措施,為有效控制對口支援區域的疫情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張譯尹)

相關焦點

  • 百卓網絡科技夏宇: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紅利在技術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7月8日,焦點科技旗下百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宇在2020 長三角生產性服務業創新雲峰會暨上海市產業電商「雙推」工程啟動儀式上指出,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紅利不在於流量和資本,而在於技術。企業數位化平臺是產業網際網路的基礎。
  • 夏宇 * 李格弟
    —— 來自網絡夏宇1956年生於臺灣,夏宇並不是她的真名。筆名、藝名、真名,這些在她看來只不過是一些符號。她有時叫夏宇,有時叫李格弟,有時叫李廢……在網上你甚至找不到她的照片,即便現在的曝光率如此之高,還是沒有人能成功的拍到她。籤名會上她說「你們可以擁抱,但不可以拍照」。
  • 夏宇的詩:謎底就是它自己
    不少學者以後現代的視角來解讀夏宇,確實把握住了她對「意義」的玩弄與解構,然而夏宇本人卻並不贊同「後現代」的標籤,她曾在一次座談中說:我所以為的核心其實跟這個概念[後現代]是不太一樣的,我不要去講那個後現代的去中心化,它簡單到就像我們吃蘋果,最後會碰到一個蘋果核,我們寫詩像吃蘋果,到最後會碰到一個核心……我其實是為這個蘋果核寫詩的,但我沒有辦法更深入地告訴你那是什麼東西,我只能告訴你那就是一個蘋果核
  • 廣宇集團:轉讓夏宇房產不超過3%股權
    來源:中國網地產中國網地產訊 4月29日,廣宇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轉讓夏宇房產不超過3%的股權給公司跟投有限合夥杭州兆宇和舟山聚宇,其中公司轉讓給杭州兆宇不超過2.4%股權,轉讓給舟山聚宇不超過0.6%股權。
  • 當代詩·面孔(36)|夏宇(1956-)
    胡亮/文世人但知李格弟和童大龍,不知夏宇。李格弟和童大龍乃是臺灣詞壇高手,所作堪稱「純金打造」,每為李麗芬、王祖賢、張艾嘉、薛嶽、庾澄慶、趙傳、陳珊妮、齊氏姐弟、蘇打綠、王菲、蔡依林、蕭敬騰等藝人傳唱。實則,詞人李格弟,詞人童大龍,都是女詩人夏宇。有點吃驚吧?
  • 開卷八分鐘:夏宇《88首自選》
    臺灣一位女作家,非常出名的,叫做夏宇,她最近出版了一本詩集,一本書,選了88首她自己的作品,很薄的一本書,是她從80年代一直過來的,她的作品,她出了不同的詩集,然後她從裡面選的每一本書,選了幾首,組成這本書,好小的書。夏宇是誰呢?
  • 夏宇:甜蜜的復仇
  • 龍江排爆警察夏宇24年拆彈150多次:「用我驚心動魄 換你歲月靜好」
    所以,在夏宇看來,排爆,絕不是紅藍之間的「選擇題」,而是一道道複雜的「應用題」,而且答案必須一次做對。2013年元旦前日,與大慶相鄰的安達市,一男子開槍殺人未遂,在辦公樓內留下爆炸裝置後飲彈自盡。這是夏宇處理的比較複雜的一次排爆任務。因為炸彈靈敏性極強,當地公安機關通過省公安廳求援。接到支援指令,夏宇和同事立刻趕赴現場。
  • 馬家輝:夏宇的詩每一個字都很純粹
    臺灣一位女作家,非常出名的,叫做夏宇,她最近出版了一本詩集,一本書,選了88首她自己的作品,很薄的一本書,是她從80年代一直過來的,她的作品。她出了不同的詩集,然後她從裡面選的每一本書,選了幾首,組成這本書,好小的書。夏宇是誰呢?
  • 深企推出「抗疫頭盔」 可無感機動巡查發熱人員
    &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2月24日訊(記者劉夢婷)疫情期間,戴口罩、勤洗手是每個人的日常;排查發熱人員、做好記錄是每一個復工復產企業的抗疫日常。面對大規模人流,如何做到無接觸測溫、無接觸記錄,至關重要。
  • 上臺分享抗疫故事,南寧5名一線護理人員代表感動眾人
    大會對2019年南寧市臨床護理職業技能大賽獲獎團體和個人進行表彰,並授予南寧市定點醫療機構、援鄂醫療機構等「抗疫先進護理集體」牌匾。表彰現場。來自南寧市市屬醫療單位的5名抗疫護理人員代表分別進行事跡宣講。他們飽含深情地講述了各自參與抗疫一線救治的生動故事和感人經歷,感動了觀眾,也激勵了護理人員。
  • 【壹周特別策劃】專訪夏宇:沒有李泰祥,可能就不會有李格弟
  • 宜昌肯德基為抗疫防疫一線人員送餐
    15中午,肯德基員工將600份熱騰騰的愛心餐,送到了一線抗疫人員手中。 當天中午12點,肯德基員工將數十份愛心餐,送到了桑德環衛工作人員手中。每份愛心餐包括兩對香辣雞翅、一塊原味雞和一個華夫餅。
  • 天宮殿街道的暖心「抗疫」故事
    天宮殿街道梧桐路社區工作人員李光彩家裡也有兩個孩子,小的未滿4個月。他每天早出晚歸,為了家中孩子健康,他只能在門外與家人聊聊天,然後獨自回到另外的「家」。他說,「我是一個父親,更是一名社區工作者。我堅守崗位,完成使命是為了讓更多的父親愉快地和孩子在一起。」
  • 用生命築起平安的防線 ——全國「最美基層民警」夏宇
    用生命築起平安的防線 ——全國「最美基層民警」夏宇 2020-12-17 2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她穿牆而過,遊走字間:夏宇/李格弟
    夏宇和李格弟是同一個人,兩個都不是她的真名。寫詩的時候,她叫夏宇;寫歌詞的時候,她叫李格弟。
  • 抗疫醫護人員:讓我成為你的盾牌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護人員不計報酬,無懼生死,衝鋒在前,以身為盾,守護百姓健康。  「我們是黨員,我們堅決請戰上一線!」1月24日,大年三十,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40餘位醫護人員,在《萬眾一心,遏制疫情,我們可以》的請戰書上莊重地籤下了自己的姓名,「衝在防治第一線,不懼生死,為人民健康,隨時準備犧牲一切」。
  • 致敬武漢抗疫英雄 一線抗疫人員坐上「好聲音」決賽現場C位
    一線抗疫英雄坐在體育場最佳位置。武漢復甦,抗疫英雄居功至偉。在20日晚《中國好聲音》總決賽活動現場,主辦方邀請了武漢經開區76位抗擊新冠肺炎一線人員,組成「抗疫英雄方陣」,坐在體育場正對舞臺前方的最佳位置觀看演出。這76位一線抗疫英雄中,既有醫護、公安、社區工作者,也有環衛工人、公交司機、消防員。
  • 宋彩萍榮登「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
    宋彩萍榮登「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宋彩萍榮登「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3月7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火神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宋彩萍榮登「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30年的軍旅生涯,她先後轉戰過6個科室,4次參加國際醫療救護任務。無論面對百歲老人還是呱呱墜地的嬰兒,不分民族、膚色,她30年如一日用自己的一顆真心,溫暖無數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除夕那天,宋彩萍巡查病房時接到赴武漢抗擊疫情的命令。
  • 張董牛村董忠恩:帶病抗疫不鬆勁
    董忠恩:帶病抗疫不鬆勁發布日期:2020年03月03日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田家莊鄉張董牛村黨支部書記董忠恩帶病戰「疫」不鬆勁,以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去年年底,董忠恩因病到省二院急診搶救,因消化道出血過多,身體非常虛弱,醫生再三叮囑其回家後必須靜養3個月身體才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