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在上海城郊的旗忠網球中心,中國最大規模女團SNH48 GROUP第七屆「偶像年度人氣總決選」進行到排名發布環節。100多個女孩兒等待揭曉今年夏天屬於她們的最大懸念。
全場成員中,唯有戴萌美得很特別。她筆挺地站在舞臺一側,頭戴鑽石皇冠,穿一件電影《羅馬假日》風格的及地晚禮裙。
在連續參加6屆總選之後,今年戴萌的身份變成了主持人,這是SNH48第一次在該位置上起用現役成員。10月中旬,她將從這裡正式「畢業」,以成熟藝人的身份步入娛樂圈。
戴萌是SNH48的一期生,即2012年進團的首批26位成員之一。在那之前,她在上海一所本科院校讀法律,從未接受過歌舞訓練。
8年過去,SNH48運營方絲芭傳媒已成為國內偶像經紀行業的頭部公司、綜合性文娛企業,而在篳路藍縷時期進團的一期生們,包括戴萌在內,至今仍有12人在籍,是留存率頗高的一代成員。
A 弄堂裡的星夢
一座能常年提供觀演場景、帶有市井氣質的劇院是重要的,它是穩定的曝光渠道,也是精神歸屬,負責確認和強化羈絆。
SNH48龐大世界的基點位於上海市區一條陳舊、狹窄的街道。從地鐵海倫路站2號口沿著哈爾濱路走向嘉興路,一幢獨棟建築的灰色磚牆上嵌著一面歷史保護銘牌,上面寫著「星夢劇院」。這裡就是SNH48駐場演出的地方。
它的本體是1931年由英國人設計的平民有聲影院;正門口的燈牌似美國百老匯風格。從劇院樓頂的天台朝下望,正是老上海裡弄的典型景觀。
「SNH48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去年最後一次參加總決選、拿到全團第9名的戴萌即席發表感言說,「如果沒有SNH48,我們就是很普通的一群人;但當我們穿上演出服,當我們站上舞臺,當聚光燈打到我們的身上,當我們聽到粉絲吶喊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成為一道光。」這番話恰好道出了養成系偶像不同於傳統明星之處:最重要的不是藝能的「絕對值」,而是在情感共鳴或投射建立之後,與粉絲一起奔向夢的彼端。
戴萌進團時,星夢劇院的建設計劃,僅僅是發布會上的一張PPT。2012年,復旦大學校友、久遊網總裁王子傑在海外養成系偶像模式中發現商機,創建了國內首支大型偶像團體SNH48。首批26人從全國3.8萬報名者中選出,成員進團之初,先打了大半年「遊擊戰」,那是一期生減員最厲害的一段時間。
如今回想起來,戴萌都說不清自己為何會從事這項事業,只能歸結為「一腔衝動」。2012年,社會上根本沒什麼人知道女團;她的家庭沒有藝術背景;她自己對偶像的認識也很有限,更稱不上是「押寶」行業起飛。
唯一稱得上「橋接點」的就是,當年這種養成系文化風靡日本,而1993年生於上海的戴萌很喜歡日本動漫,大學還加入了cosplay社團。
工作人員當場宣讀合格名單,戴萌是第一個被念到的人,內心的第一反應是:「我要當明星了?」
那時,她19歲半,專業基礎為零,但覺得自己很有表演天賦,還有點喜歡跳舞唱歌——「但也沒那麼喜歡」:「真的就是一衝動;就是那一下子覺得,我想要做這個事情,既然有機會就去試試,就籤(經紀合約)了,打包行李就來了。」
第二天,2012年10月14日,SNH48正式成軍。
B 粉絲不夠了
「熬」,可能是養成系偶像的必經之路。當今天的粉絲「考古」當年SNH48穿著格子裙蹦蹦跳跳,臺下毫無反應的經歷時,難以想像她們的內心有多強大。
與公司籤約之前,戴萌沒有問過家人,沒想到一向傳統的父母卻接受了。
這個小小的謎團直到她今年年初參加《青春有你2》時才被一封家信揭開。父母寫道:「當時我們想你可能就三分鐘熱度,也就順應了你的選擇,沒想到你堅持了7年。」唯一「差一點點就想放棄」的是進團兩個月之後一期生出道公演,公司選出的16人首發陣容,戴萌沒在列。
事情偏偏這樣巧合。首發16人中,有一名成員不能跳完全場,公司臨時決定由戴萌替上。戴萌拼了,「我好像一天就學了她所有的站位。」2013年1月12日,上海涼意浸骨的冬天,一期生們在淺水灣文化藝術中心舉行了封閉集訓兩個半月之後的首次匯報演出。當時她們的舞臺完成度、整齊程度,在多數人看來遠不及格,「像廣播體操」,更有甚者追到成員個人微博下面辱罵、嘲諷。
也有的觀眾,從那時起決定陪伴她們成長。SNH48最早一批粉絲中,大多數人原本就熟悉海外養成系文化。「一片雲」當年在上海讀大學,得知身邊成立了這樣一個新組合,自然而然地想「隨便看看」。這位「古參」(老資格)粉絲告訴南都記者,「在她們正式出道之前,我加入的戴萌應援群有一兩百人,一些人氣成員的群(人數)可能更多。」
淺水灣初公演,「一片雲」因忙於學業沒有去成,下一次機會已經是4個月之後,在上海世博園區舉行的「5·25 星花為你綻放」演唱會。那天是周六,可容納3000名觀眾的寶鋼大舞臺幾乎滿座,不少人穿著應援服,帶來了各種顏色的螢光棒和自製燈牌。
臺上成員們的進步,讓一些看過初公演的粉絲驚喜不已。「一片雲」也覺得「確實表現還不錯,有進步空間」。當《大聲鑽石》的音樂響起、戴萌出現在C位時,臺下的她瞬間被一種強烈的情緒擊中——「這首歌可能是因為她的名字的諧音是diamond(鑽石),挺巧合的。」在「一片雲」看來,喜歡上一個人站在舞臺的樣子,也近於一種巧合,「入坑」只需一瞬間。那場演出之後,「一片雲」堅定地成了戴萌粉絲。
2013年8月30日,嘉興路星夢劇院開業首演,成員和粉絲們終於結束漂流。坐席前方的站區每場售100張站票,離舞臺最近處只有兩米。首演門票被粉絲們搶購一空。
34名二期生進團之後,SNH48正式組建了以一期生為主的S隊、以二期生為主的N隊,共48人。每支隊伍有一套專屬的表演曲目,這樣,演出場次就翻了一倍。
粉絲不夠了。即便在超近距離觀看一場公演只需要80元(現在是128元)、還能得到所有演出成員的一對一擊掌致謝,大多數粉絲也不會逢演必看。劇院剛開業那段時間,偶像們為了拉新發過傳單。演出前,S隊首任隊長莫寒習慣在翻轉門的後面扒開一條縫,點數臺下有多少觀眾,先告訴隊友,以免大家上臺之後露出失望的表情。
「那段時間,很多人重拾學業,一邊念書一邊在劇場公演。」戴萌對南都記者回憶,「有的時候那種堅持是,熬著熬著,時間就過去了。」
「熬」,可能是養成系偶像的必經之路。實際上,戴萌另有一個世界,她只有在夜深獨處時才可能「想很多」,人前並不會。
C 「河」內之光
7SENSES給很多SNH48粉絲帶來模式自信。在飯圈內部,他們喜歡用首字母同為SNH的「塞納河」指代自身,簡稱為「河」。這支小分隊有了一個響亮的名號——河內之光。
2014年,SNH48終於挺過至暗時刻。
星夢劇院獲得了「年度中國中小型演出場館最具活力大獎」,第一屆總選順利舉辦,這意味著SNH48實現了自身商業模式的閉環——以低票價積聚的長尾效應,有了集中變現渠道。基本邏輯是,喜歡一個成員,就在總選期間購買指定CD專輯得到投票券,幫她坐上好位次,獲得未來一年公司提供的相應資源。
第一屆共40人參選,戴萌拿到第13名,得了5785票。按照對粉絲應援來說最划算的「1680元專輯附送48票」折算,大約為這張專輯帶動了20萬元銷售額。
這一年,網絡「流量」開始重塑各行各業,締造種種奇蹟。當紅偶像的一條微博被粉絲評論1000多萬條,創下了金氏世界紀錄(1年後這個數字達到1個億);3個少年在粉絲力捧下逆襲主流視野。資本看到了粉絲經濟的潛力,紛紛入局偶像行業;創新工場首次注資絲芭傳媒,而後者的對外宣傳中,更為頻繁地提及「網際網路思維」、「O2O模式」、「用戶參與感」……
從2014年到2016年,SNH48陸續將劇場公演放在百度貼吧、鬥魚等平臺同步直播,在B站開設了官方帳號;自有app「口袋48」迭代之後,還上線了成員直播功能。開放獲取的網生內容,很快成為網友二次傳播、創作的素材。
海外粉絲「駱駝不睡覺」是通過B站用戶製作的SNH48公演reaction(反應視頻)入坑戴萌的。在那場演出的MC環節,本不追星的她,被戴萌自然流暢的「脫口秀」吸引,給戴萌的下一年總選投入了數千元,成為了核心粉絲。至今她都沒有和戴萌面對面,但這並不妨礙她在網絡另一端見證她的進步。
2016年的第三屆總選上,獲得第12位的戴萌為海外粉絲準備了一段英文發言。當時,她剛剛拿到大學畢業證,對家裡「有了交代」,而SNH48剛剛成立BEJ48(北京)、GNZ48(廣州)兩大分團,SNH48 GROUP成員超過了160人。
整個國內女團行業也是一片欣欣向榮——至少看上去如此。行業自媒體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一個數字,後來被業內反覆引用:「2016年,200多個中國女團相繼破土,其中以養成係為盛。」但飛馳的網際網路已經容不下更多「從前慢」的養成,短短一兩年間,眾多明星項目遺憾折戟,其中包括:宣稱計劃先期投資5億元的1931女團(廣州),日本「早安少女組」前成員領銜製作的Idol School(上海),起點是衛視綜藝、卻辦不成第二屆「年度人氣排位賽」的蜜蜂少女隊(上海、成都、北京)……
戴萌對這些行業動蕩沒什麼體感。她告訴南都記者,那時她在業餘時間除了追動漫,關注更多的是韓國的「成品系」男團女團。2014年,第一屆總選TOP16成員得到資源獎勵,赴韓國拍攝MV,幕後團隊同時為少女時代、Super Junior、F(x)等韓流偶像打造作品。身高170的戴萌穿著一雙細跟長筒皮靴,跳得「腳上全是泡」。
實質性的一步要到2016年春夏。SNH48以團體形式參加江蘇衛視《蓋世英雄》,與韓國偶像組合同臺,公司選送了11位主力成員上節目試煉。在這個舞臺上,戴萌嘗試了披肩發、西裝元素的打歌服,開始在韓系包裝下外放地展現自身魅力。
女孩兒們在節目中沒能得到「金曲」嘉獎,但她們的突破性嘗試,驚豔了SNH48飯圈中同時喜歡韓流女團的粉絲們——大約從2015年開始,這樣的「回流粉絲」越來越多。
半年後的2017年4月7日,由7位SNH48一至四期生組成的小分隊7SENSES(七感)正式出道,定位為Girl Crush帥氣女神風。戴萌覺得像做夢一樣,「我發現自己很適合這種風格,就想在這個方向走下去。」
成軍半年後,7SENSES受邀出席AAA亞洲明星盛典,獲得「最佳明星獎」;次年8月,在韓國舉行的SORIBADA頒獎典禮上,獲得了「新韓流海外藝人獎」,戴萌用英文說:「希望大家感受到中國女團的魅力。」當晚,她們的舞臺表演衝上了韓網naver熱搜榜第4位。
D 夢不會停止
從SNH48畢業之後,戴萌將退出劇場公演,專注於7SENSES的活動,她希望多棲發展,嘗試主持和演戲。
2017年的一天,紀錄片《女團》攝製組在一間會議室拍下了這樣的畫面:7個女孩兒圍坐在電視機前,觀摩7SENSES的舞蹈視頻,對屏幕上方飄過的彈幕欽羨不已。「現在最火的是SNH48嘛。」她們相互附和道。1年後,她們中的6個人參加了騰訊視頻《創造101》,最終Yamy在節目中再次出道,並當選為限定女團「火箭少女101」的隊長,兩年間發了超過30首歌,包括盡人皆知的《卡路裡》。
SNH48在2019年的第六屆總選現場宣布加入這一進程,派出30多個在「河」內已有長足進步的優秀成員參加外部綜藝。7SENSES全員出戰,其中戴萌及隊友張語格、許佳琪、許楊玉琢以小分隊的名義參加了《青春有你2》,趙粵去往《創造營2020》,孔肖吟、陳琳代表SNH48參與了團戰節目《炙熱的我們》。
戴萌依次挑戰了《易燃易爆炸》的Vocal位、《MAMA》的中心位、考驗颱風的《LION》,拿過組內最高票,最終作為20強之一站上決賽直播舞臺。
在她封閉式錄製期間,粉絲也心照不宣,將參加比賽視為她「出村」的序章。事與願違,戴萌最終無緣前9名成團。但「河妹」們的表現確實令公眾刮目相看,並得到了SNH48內部的高度評價。《青你2》結束不久,第七屆總選啟動,主題就叫做「創造炙熱的青春」。
今年一期生不再參加總選,但戴萌意外成了總選舞臺上最忙的人。除了擔任主持,在當晚約2個小時的匯報演出中,她還參演了6首風格各異的曲目。
回顧在「河」裡的偶像生涯,戴萌的成績單是特別的:她參加了第一至六屆總選,從未掉出過TOP16,也從未進入過「神7」;她在塞納河的地位是特殊的:從2015年下半年到2019年初,她擔任了3年S隊的正隊長,將這支隊伍從損兵折將、士氣低落的狀態變成了「穩」的代名詞,這讓她在S隊乃至SNH48全團都成了靠山一樣的存在。
8月15日的直播後,緊接著是SNH48的養成偶像展(總選握手會)。「一片雲」在8月22日前往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參加戴萌的握手會。從2013年抱著「忐忑的心情」第一次見到戴萌、看到她「真誠的大眼睛」算起,到現在已經是第8年了。回想與戴萌相伴走過的這些時間,「一片雲」覺得,這種頻率的共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明顯,「久而久之,粉絲跟偶像形成了一種匹配,就是互相影響、互相鼓勵的關係。」
那天,她排了兩個半小時,沒有輪到與戴萌握手(後來在籤名環節見到了她)。「一片雲」心知,以後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她想對戴萌說:「希望你有更多更好更漂亮的舞臺,然後吸引很多粉絲;希望你有廣闊的資源,多方發展,成為更好的自己。」
其實那天戴萌也在期待「一片雲」的出現。平時她很喜歡分享自己的生活,同樣喜歡聽粉絲講一講自己的成長。歷經這麼多年,有時她也會感慨,許多粉絲的生活都發生了大的變化,而她們還在當偶像。
飯圈掃盲
養成系與成品系
SNH48可以說是國內第一個將舶來的「養成系偶像」概念接入本土、並成活的範本。作為一種偶像運營模式,養成系相較於將藝人打磨成熟再推出道的「成品系」來說,更凸顯粉絲的地位:粉絲即製作人,不僅是偶像成長的見證者,還是推動者。
養成系是一條需要堅持才能走到終點的路。在突圍而出的過程中,年輕的偶像會面臨很多難題,但歸根結底,她們和粉絲、和所有人都一樣,是在愛與被愛中發現自己,養成自己。
採寫:南都記者 侯婧婧 受訪者供圖(部分資料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