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SNH48四年蔓延之路:偶像養成模式落地本土,女粉絲佔四成

2021-01-07 騰訊網

熟稔網際網路思維和粉絲經濟的SNH48所屬公司上海絲芭文化傳媒,將明星養成遊戲的規則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發揮到了極致。在他們設置好的種種「關卡」下,粉絲們用真金白銀換來各種應援票券,代替遊戲中的血瓶、裝備,幫助偶像提升武力值,以便在現實世界裡打怪升級……

騰訊娛樂專稿(文/程佳 責編/子時)1995年,臺灣一款單機明星養成遊戲——《明星志願》誕生,並迅速席捲全國。玩家操控角色完成任務,逐步將一名普通路人塑造成偶像明星。在遊戲過程中,玩家不但可以決定明星的成長路徑:學唱歌、演戲或跳舞;還可以規劃其發展方向:出專輯、拍電影或是拍廣告,甚至對明星的戀情也擁有否決權。系統則會根據明星養成的演技、歌藝、儀態等表現進行打分評級。最終,成功者會被推向更大的舞臺,失敗者則只能從頭再來。

10年後,這款遊戲的奧義被搬進了現實。由日本著名製作人秋元康一手打造、主推「可以見面的偶像」理念的大型女子團體AKB48從東京秋葉原48劇場揚帆起航,席捲亞洲,曾創下年吸金10億美元的紀錄。

2012年10月,AKB48的海外姊妹團SNH48在中國落地生根,迅速發展。在音樂唱片產業不景氣的國內市場,她們在不到4年的時間裡,共發行了13張EP和1張專輯,張張銷量驚人;團隊規模也從最初的上海一個團20多人擴大到如今上海、北京、廣州三個團160餘人;三地全年劇場演出超過600場,核心粉絲數量年增長率達400%以上,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女子偶像團體。

熟稔網際網路思維和粉絲經濟的SNH48所屬公司——上海絲芭文化傳媒,將明星養成遊戲的規則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發揮到了極致。在他們設置好的種種「關卡」下,粉絲們用真金白銀換來各種應援票券,代替遊戲中的血瓶、裝備,幫助偶像提升武力值,以便在現實世界裡打怪升級……

粉絲為何心甘情願為此買單,這套規則的魔力究竟在哪?本期《貴圈》為你揭秘。

對於SNH48的粉絲來說,炎熱的七月恰是一年中最值得狂歡的季節。每年七月底,粉絲心中最重要的活動——年度總決選以及隨後兩天的握手會和合籤會(合影籤名會)都在上海舉行。這場走到第三屆的盛事今年格外熱鬧,因為姐妹團BEJ48、GNZ48的加入,粉絲能見到的成員已經從去年的73人飆至165人,人數翻了一倍不止。

喜悅、淚水交織的總選之夜

7月30日晚的上海梅賽德斯體育館內,一萬多個座位座無虛席,演唱會門票早在開賣後1分24秒即宣告售罄。粉絲「哆啦」特意從外地請假提前趕來,為了能推動偶像張語格在總榜上更進一步,她投出了價值超過兩萬元的選票。像「哆啦」這樣的粉絲不在少數,微博ID為「畫圖混臉熟的小耗子」的23歲粉絲在飯圈中屬於「DD黨」(同時為多個偶像投票),總選花費自然更高。為了支持黃婷婷、劉炅然、文妍等幾位偶像,光投票他就花了12萬。令記者感到驚訝的是,這筆錢中竟有一部分來自家人的「捐助」,「我爸爸也是粉,他喜歡SNH48的汪束,也對BEJ48有好感」,他自豪地說。

「鞠騎」(鞠婧禕粉絲的暱稱)們大多抱著觀看「加冕禮」的心態來到現場。去年總選時,鞠婧禕就曾喊出過希望奪冠的口號,最終卻敗給了趙嘉敏。儘管她笑著面對鏡頭接過獎盃,但在攝影機偶然捕捉到的近距離畫面中,鞠婧禕的眼角流了一滴淚,而這滴淚被粉絲們稱為「鑽石淚」。今年,貼吧裡的粉絲都卯足了勁要把鞠婧禕推上第一的位置,「鑽石淚有過一次就夠了,這回我們要讓她笑著奪冠。」一位粉絲表示。

在鞠婧禕登頂的那一刻,坐在臺下的粉絲「袋鼠」也同樣心潮澎湃,甚至覺得自己擁有了能夠主宰偶像命運的能力。她一路看著小鞠從素人出發、以最普通的劇場表演為起點,最終走進了上海最好的場館加冕成為「女王陛下」。儘管現實社會的上升如此艱難,她卻通過總選投票將自己和偶像緊密連結起來,在SNH48這個舞臺上,彼此成就夢想。這種共生相伴的感受,與只能在電視和演唱會裡見到的其他明星有著天壤之別。

而面對面的交流,或許能讓我們更理解粉絲的瘋狂。在31號的握手會上,一位女性小粉絲,從見到黃婷婷的面開始就忍不住地抽泣。她向偶像講述了自己此前的辛酸經歷:為了省錢,她從廣東坐了二十多個小時的普快列車抵達上海,到站時火車晚點了五六個小時。而握手會當天,她又一大早趕來場館排隊,等了6個多小時才輪到她。在她講述的間隙,黃婷婷緊緊握住了她的雙手,溫柔地與她對話,粉絲崩潰的內心瞬間得到撫慰。

日本文化學者姜建強將這種面對面的握手場面形容為,是「聖者」(偶像成員)對「眾生」(粉絲)的一種「心的救濟」。他認為「這種徹頭徹尾的接近性,使得追求更高更遠的所謂『那時那刻』變得毫無意義,『此時此刻』才是無限接近的現場。」

走紅的少女偶像終於出「村」了?

當晚通過騰訊視頻直播收看演出的觀眾超過430萬,這其中不僅有守在電腦前的死忠粉,也有不少普通的主流觀眾,儘管後者或許只能從屏幕中辨認出一個或幾個成員。但不可否認的是,SNH48團體的名號確實已經越來越響了。

粉絲們也已經深刻地感受到了這種變化,原本只被小眾日系粉絲迷戀的SNH48妹子們,如今已贏來了大批的路人粉、甚至韓粉的喜愛。在這個體系中,粉絲們通常把非48系粉絲的世界叫做「村外」,偶像們如果能紅出48系範圍以外就叫做「出村」。

2012年,SNH48項目啟動,首期成員只有26位。經過三年多時間的發展,目前團隊成員總人數已經將近170位。絲芭文化傳媒CEO陶鶯向記者透露,僅在最近一次七期生的選拔中,海選報名人數已經超過八萬。對於團隊的迅速擴張,陶鶯的解釋是,「希望把『村』越擴越大,讓更多人加入到我們『村』裡一起玩」。

體現在選票上,「村」的增長規模則更加直觀。今年總選48位入選成員的得票數接近176萬,相比去年增長了252.47%。以「四千年美女」梗走紅網絡的鞠婧禕拿到了230752.7票,輕易趕超了第一屆總選前16名票數總和(134816票)。按照一張選票約35元計算的話,僅鞠婧禕一人就給公司帶來了800餘萬元的收入。有業內人士稱,今年總選投票加演唱會及贊助冠名就給絲芭文化傳媒帶來了過億收入。

在公司內部的調研數據中,SNH48粉絲構成也正向全民性靠攏。陶鶯介紹,剛成立時,SNH48粉絲男女比例為8:2,完全符合大眾眼中宅男女團的固有印象。而現在,不少韓粉、尤其是女粉的湧入將男女比例提升到了6:4,「個別成員如黃婷婷今年握手會上女粉比例達到6成以上,鞠婧禕則是五五開。」

所以,綜合以上數據,SNH48的妹子們符合粉絲期盼的「出村」標準了嗎?首推是黃婷婷的資深粉絲「背背山」仍然調侃自己的偶像是「十八線小咖團的一員」,不過她也承認,有越來越多面孔出現在了主流平臺上,SNH48已經在「出村」的路上邁出了一大步了。

看了總決選的觀眾就會知道,在48系世界裡,選票是如此重要。投票排名在前48名的成員才算正式「入圈」,她們也被視作這一年的優勝者。其中第48到33位屬於「起飛組」,第32到17位是「夢想組」,第16到1位是「高飛組」,高飛組中的前七名又稱「神七」,前三位則叫「御三家」。

競爭激烈的金字塔

在這樣一個層次分明的金字塔結構中,塔尖與基座之間的收入差別巨大。在去年10月接受某媒體採訪時,SNH48創始人王子傑透露,最受歡迎的top級成員月薪高達5萬元,而新晉團員的薪水只有4000元。

優勝者之間也存在不小差距。在總選前接受騰訊娛樂採訪時,去年拿下總選第12名的Team NII隊長馮薪朵笑稱,今年自己的目標就是「神七」,「因為工資會翻倍」。也有資深粉絲向記者表示,成員基本收入還與入團年限、公演場次補貼、投票、握手券、外務酬勞提成等掛鈎。隨著現在top成員外務機會越來越多,成員間的收入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對此,絲芭文化傳媒的工作人員肯定了這種薪酬分配製度,但至於具體的抽成比例則以「涉及公司機密」為由謝絕回答。

外務機會基本由總選排名決定。接下來的一年,誰能出唱片、拍電視劇、上綜藝節目、出周邊產品,都依賴粉絲真金白銀的堆積——這也是一年一度總選的意義所在。

去年的冠軍趙嘉敏和亞軍鞠婧禕一起上了湖南衛視綜藝節目《全員加速中》,後者參演的電視劇《九州天空城》現在正在騰訊視頻和江蘇衛視熱播;去年第三名的李藝彤登上了浙江衛視《誰是大歌神》和湖北衛視《非正式會談》的舞臺;第四名的黃婷婷也得到了錄製深圳衛視《極速前進》和騰訊視頻自製綜藝節目《吐槽大會》等工作機會。今年更是直接在總決選現場宣布,第三屆總選的冠亞季軍將一起成為某遊戲品牌的全新代言人。「背背山」表示,「在去年,我們再狂野的腦洞也想不到,如今小鞠能在一部上星的電視劇裡演女二,想不到黃婷婷能參與一個這麼有名的綜藝節目。」為偶像投出數萬元的選票,她覺得「值了!」。

而第一、第二屆總選都是第五名的張語格本屆卻意外掉到了第八,未入「神七」。這不僅讓張語格本人在舞臺上哭成淚人,臺下的粉絲也聲嘶力竭地喊著「張語格對不起」。

競爭的殘酷讓粉絲和偶像間產生強烈的命運共聯,偶像的名次失利也讓粉絲極力反思自己的事前不努力,產生了濃重的負罪感。

「原石」的魔力

讓粉絲心甘情願付出的源頭,在於48系的造星機制。沿襲自秋元康的「原石」理念,少女偶像組合選拔的都是不帶有專業表演背景的普通人,並要將其打造成閃閃發光的明星——相對成熟藝人模式化的演出,成員的青澀表演更能為粉絲帶來不同感受。

在公演中,成員常常以格子裙、長筒襪、齊劉海的無公害形象出現,再加上無邪的微笑、暖流攻心的擊掌和握手、面對面的聊天嬉戲(劇場MC環節),猶如出現在你身邊的鄰家妹妹或隔壁班花。尤其是對男生而言,你最容易被誰吸引?往往是身邊那些觸手可及的可愛小姑娘。

更何況這裡有百餘款可供選擇。飯顏的有鞠婧禕、費沁源,飯歌藝的有徐晨辰、易嘉愛,時尚款的有戴萌、王璐,身材擔當劉炅然、孔肖吟等。另有軟萌系、二次元、段子手等各種流派,總有一款擊中你。這也導致了SNH48粉絲中「DD黨」、「隊推」(推一整支隊伍)的大量存在;也不斷有人「改推」,飯上更年輕的後輩,這也被飯圈戲謔的稱之為「重生」。

被稱為「原石」的偶像不會被粉絲苛求完美。粉絲康寧用自己的偶像楊韞玉舉例,「一開始她也不會化妝,把自己弄得不太好看。現在自己慢慢學習,妝畫得越來越好了。能看到這種進步,我就感覺非常棒」。他坦言,自己可以容忍偶像們什麼都不會,跳舞都跳錯,「但是我們可以陪著她們一點點越來越好」。

如果能理解這一點,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在日本AKB48中,那個並不漂亮、以搞笑為標籤、也不算年輕的指原莉乃能夠三次登上團隊頂點。去年總選上指原莉乃自己的發言或許可以作為答案:「我是個吊車尾,並不是被神選中的人。全國的吊車尾們,請你們因為我的第一名變得自信起來吧」。

沒有比勵志的故事更激勵人心了——去年第二屆總選時,黃婷婷創造了從上一屆圈外到這一屆第四名的」逆襲奇蹟」。然而面對這出人意料的好成績,她卻在座位上緊張到呼吸不暢,在臺下接受急救後才暈乎乎地上臺致辭。今年,她已經能夠淡定地站在舞臺上說,「麻煩把燈光開亮一些,請對準我,我想讓我的『黃推』(黃婷婷粉絲的暱稱),看清楚我站在御三家這個位子,很自信、很閃耀、很開心。」而這正是粉絲最喜聞樂見的成功。

今年總決選之夜,絲芭文化傳媒宣布,繼姐妹團BEJ48、GNZ48後,SNH48的瀋陽姐妹團SHY48招募也正式開啟。據悉,後續南京、武漢、成都等分團也將陸續籌備。新人輩出,壓力不言自明,偶像們如何才能在重圍中脫穎而出,成為更好的一個?

記ID、撓手心,努力也是要技巧的

在採訪中,二期生李藝彤的勵志故事被陶鶯多次提及:以Team NII替補身份入團的她,由於歌舞、樣貌都並不拔尖,最初上臺的機會基本靠等——正式成員生病或者有外務工作的時候,她才能登臺。在有限的劇場表演中,李藝彤放大了自己的語言優勢,MC環節(成員穿插在劇場歌舞表演中的脫口秀)說得尤為出彩。在微博上,她又被挖掘出「段子手」屬性,頻頻將網友逗樂。於是,一大波粉絲被圈,心甘情願成為「卡推」(李藝彤粉絲暱稱)。

擁有獨特個性並不難,難的是找到和粉絲契合的那一種。大大咧咧的戴萌和粉絲的親密表現在「互懟」上。握手會的時候,她的一位粉絲跑過來炫耀:「你知道我剛去握誰的手了,你知道她跟我說了什麼嗎?」戴萌一個白眼翻過去:「那你改推吧,再見啊」。戴萌笑稱,自己和粉絲常常在這種互相「嫌棄」的狀態中完成了感情升華。

偶像當然要為吸粉付出努力,而努力本身也是有技巧的。記者曾親身體驗過,在劇場公演結束後的擊掌環節中,能用力回應粉絲擊掌,把手拍得通紅的偶像總是更讓人憐惜。

粉絲「哆啦」透露,聰明的偶像很懂得滿足粉絲們的存在感,「粉絲常常會在擊掌和握手的時候報上自己的ID,有的偶像很快就記住,下次見面的時候還能夠主動報出來,這種神對應出現時,粉絲都會很激動。」

她還舉例稱,有一次去參加自己喜歡的偶像握手會,卻被對方問「是不是第一次來」,當場就有些沮喪,結果偶像很快反應過來說,「其實每天見你都像第一次見你一樣」。「這就很聰明了」,「哆啦」評價。

千萬別小看這短短的握手會時間,前AKB48成員渡邊美優紀就以擅長「釣粉絲」而著稱,「握手會結束的時候,她會用力回握下你的手,表達捨不得你走的意思。」也有的成員會偷偷撓粉絲手心,不過這在「哆啦」看來,「有點太low了」。

別被八卦汙染,時刻保持正能量

而要想成為top級成員,則要更多地背負粉絲心中賦予的「你是我理想中的自我」、「請你帶著我的夢想走下去」之類的情愫。因此,偶像們一定是積極的、正能量的。黃婷婷的粉絲以她拼命、有原則的個性而自豪;李藝彤的逆襲之路本身就是一碗好喝的雞湯;至於鞠婧禕,她的沉穩和大氣,贏得了最多路人粉。

反面的例子,或許可以說一說Team HII成員徐晗和劉佩鑫,兩人在總選前因為拉票公演待遇不公的燈光問題在ins和微博上公開互嗆,在粉絲圈中引起劇烈震動,也讓一部分Team HII的「隊推」深感失望。一位H豚(H隊粉絲)相當鬱悶地表示,在總選這種特殊時期,兩個人都沒有大局觀,屬於嚴重偶像失格。這種失望直接體現在了成績上,去年總選第27名的劉佩鑫今年滑落到37名,去年31名的徐晗今年則未入48。

此外,身為偶像的少女,亦承受不起任何八卦消息的「汙染」。她們需要眾多粉絲的愛,不能為了一棵樹,而捨棄森林。所以,成員被公司明令禁止和粉絲私下聯繫,包括在微博、貼吧等公開社交平臺上回復粉絲的留言。想要和偶像近距離接觸的渠道都需要官方認證:公演、握手會、合籤會等。

吳哲晗曾是第一屆總決選的冠軍,就因為被曝出私聯粉絲違反了團規,一度被降級四期生。她在第二次總選舉中人氣甚至落到「圈外」,緩了整整一年,才在今年回到第23位。三期生李璇同樣因為私聯粉絲,在連續兩次被處罰後,最後無奈退隊。

有報導稱,在平時的訓練課上,老師們甚至會對成員的MC環節進行指導。比如,在回答成員最喜歡的男偶像時,要答郭德綱、貝多芬這種「無公害」型人物,才能讓粉絲們身心愉悅。否則,當心愛的妹子,一口一個「我愛吳亦凡」、「我愛李易峰」時,臺下粉絲的玻璃心估計都已碎成渣渣。

SNH48短時間內的崛起,讓人很難忽視其背後運營方絲芭文化傳媒的力量。該公司2013年成立於上海,創立之初就曾獲得李開復旗下創新工場數千萬的投資。今年4月,前上海文廣總裁黎瑞剛領導的華人文化控股集團和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又宣布聯手入股。很難想像,僅僅擁有一個女子偶像團體的絲芭文化傳媒,為何會接二連三吸引投資人的注意?

事實上,除了最惹人矚目的總選外,絲芭文化傳媒已經打通了一個以劇場為中心的粉絲經濟全產業鏈。而這,恰是SNH48品牌最有價值的地方。

劇場公演是48系核心命脈

作為「面對面偶像」,劇場是讓偶像和粉絲保持高頻互動最根本的所在,而傳統的體育館、音樂廳卻很難做到這一點。因此,SNH48表演場地被設計成僅能容納300餘人的小劇場,舞臺和觀眾席的距離被明顯拉近。「小劇場的效果是什麼?在一場持續兩小時的公演中,一大群粉絲和成員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裡,達到一個很好的互動效果。」 創新工場投資總監陳悅天認為,只有這樣,強粉絲經濟才能形成。

此前的問題在於,SNH48的劇場在上海,僅能覆蓋江浙一帶,對全國粉絲的輻射程度有限。如果缺少劇場面對面的互動,外地粉絲砸錢的可能性便降低不少。如今,北京BEJ48、廣州GNZ48、瀋陽SHY48三個地方姐妹團的成立將極大緩解這種壓力。

北京和廣州的劇場已經率先營業。身處北京的粉絲朱海晴正是因為地域原因粉上了BEJ48,「面對面的感覺還是很重要的,太遠的還是不要飯了。」朱海晴推的成員是BEJ48中人氣和站位都並不出色的蘇杉杉,她調侃自己的偶像為「洗腳婢」,「我去看她第三場演出的時候就被她記住了,而top成員粉絲太多,想和她們有互動實在太難了。」

據朱海晴透露,北京劇場的粉絲比自己想像中要多許多。以E隊為例,在官網售價168元的第三排的座位票,私下粉絲間的交易價格被抬高到了400元;總選前的拉票會上,第一排的價格甚至被炒到了1000元。E隊成員李梓也在今年總決選上成為年度最大黑馬,一舉拿下第27名的成績。

不過,人氣最高的劇場卻並非絲芭文化傳媒收入的主要來源。以坐落在上海嘉興路本部的星夢劇場為例,每周三四五都推出一場公演,周末則推出單日兩場。此外,逢成員生日、節日等也會推出相應主題演出。頻次雖高,公演的價格卻堪稱低廉。

數量最多的站席和普通坐席僅售80元,VIP席為168元,超級VIP座僅有三個,需要花費168元+會員積分競價獲得。「我們劇場演出不賺錢的」,陶鶯毫不諱言,「300多個座位,每場票房收入就幾萬塊錢,再加上運營人員、空調和場地成本,肯定是不夠的。」另一方面,陶鶯也認為,劇場的影響不能單純用收入來衡量,「對成員而言,長期的駐場演出,可以讓個人技能、團隊間的默契得到從量變到質變的提升,就跟飛行員要積累總飛行時間的道理一樣。」

相對於韓國練習生出道前封閉幾年的刻苦訓練,SNH48的培訓時間僅僅半年,堪稱速成班。但在日後的每場公演中,成員們通過實地演出獲得經驗、累積人氣,每一點進步都會被粉絲銘記於心。

想粉48系的萌妹子,要經得起「買買買」的考驗

據陶鶯介紹,目前B2C收入在公司總收入中佔據了大頭。除了公演和總決選外,粉絲們只有通過握手會和合籤會才可以與偶像互動,而這些都需要粉絲通過官網買!買!買!

每年的總決選自是不用說,投票券都隨EP售出,要投票,必買碟。以今年總選指定EP《夢想島》為例,價格包括78、278、588和1680四種。由於包含48張投票券,平均價格最為划算,1680版EP往往是賽前的搶手貨。此外,運營方還有電子投票方式,5塊錢可以投0.1票,線上支付即可。「背背山」向記者透露,每年總選為了收集投票券,粉絲們都會成箱成箱的訂購EP,拆盤後選票自己留著,EP就隨手送給周圍的朋友,也算間接為SNH48做了普及宣傳。

78元的EP裡會至少附有一張生寫(未經修圖的成員寫真照)、一張握手券和一張投票券。寫真照片隨機出現,想湊夠一整套,請多買碟;一張握手券可以和成員握手十秒鐘,十秒時間不夠,請再繼續多買碟。合影和籤名券一般被簡稱為合籤,每購買10張唱片官方將隨機贈送合影券或籤名券1張。也有粉絲為了減少花費,會私下互通有無,進行二次交易,這時價格會隨著市場行情繼續波動。

在官網上,會員是積分制。積分由少到多分為小絲瓜、銀絲瓜、金絲瓜、白金絲瓜和鑽石絲瓜。積分的來源除了購買周邊商品,還可以通過劇場門票,或參與各種官方活動進行兌換。作為鑽石瓜成員,將享受免費獲取定製周邊,邀請成員慶生、指定兩位成員微博關注等多項福利。

周邊產品方面,品種同樣繁多:成員生寫(每月發行一包,隨機包含5張成員的照片,售價60)、應援毛巾(80)、劇場公演DVD(268)……「背背山」感嘆:「絲芭運營方式就是像在做網遊,不斷地給你開新服,然後讓你不斷買裝備升級。」這類似於網際網路中常提到的生態閉環理念:運營者提前想到所有的選擇項,剩下的只是粉絲選擇本身的問題。

在今年總選前,SNH48還面臨過一次輿論「危機」。就在總選開放投票通道的前一天,AKS集團(日本AKB48母公司)突發聲明稱,因SNH48單方面違約,即日起官網將撤下有關SNH48相關內容。此外,對於BEJ48和GNZ48,日本公司表示,兩個組合和AKB48團體沒有任何關係。不少網友猜測,絲芭文化傳媒組建地方姐妹團的舉動,惹怒了日方,運營也勢必受到影響。

不過,從今年大爆發的總選和各地運營成績來看,這種擔心似乎多慮了。

逐步脫下日系帽子,從加重原創做起

從今年開始,SNH48本土化的趨勢愈發明顯。

雖然曾經以AKB48姐妹團身份出道,但在採訪過程中,記者卻並未感受到兩者間有著多麼親密的關係。在問及中日兩方具體的合作細節時,絲芭的工作人員只簡單地用「日方提供技術支持」帶過。至於前期是否有日本團隊指導成員的歌舞培訓,該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只是曲庫共享,培訓都是自己請的國內老師。」

眾所周知,SNH48通過購買版權,一直與AKB48共享音樂曲庫。今年3月,其首張原創專輯《源動力》的發布,也被外界視作逐步擺脫日系團體印象的開端。陶鶯向記者證實,原創公演和EP都是今年SNH48的重頭工作,「今年的計劃是SNH48將推出四場原創公演、至少三張原創EP。」同時,BEJ48和GNZ48的首張原創EP和MV也將在八月底、九月初推出。

在運營上,絲芭文化傳媒也同樣顯示了本土化的決心。與日本AKS公司允許成員經紀約分籤給其他公司不同,絲芭一直牢牢掌控所有成員的經紀約和運營權。這種將資源集中於平臺的做法也有利於公司對SNH48整體品牌的運營,避免出現單個成員叛逃後,粉絲大量流失的窘境。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除了鞠婧禕等顏藝俱佳的成員目前稍有藝人潛質,很多妹子在進入魚龍混雜的娛樂圈中將很難再繼續偶像的職業。

在地方團的建設上,SNH48採取的同樣是上海主導、地方獨立運營的模式,和AKS幾乎全無關係。種種現象表明,對於羽翼漸豐的SNH48來說,AKB48作為主團的影響力,已經開始逐步下降。

影視、綜藝多渠道布局

中日兩國國情的差異,也是導致SNH48走上本土化之路的必然因素。相對影視綜藝內容來說,中國音樂產業價值始終偏低。所以,SNH48的成員已經多向影視、綜藝等主流平臺多棲延展。SNH48還在多個平臺開通直播功能,每周劇場公演都可以在線收看,成員們也不定時上線直播與網友進行互動,進一步擴大組合影響力。

在布局上,絲芭文化傳媒旗下公司絲芭影視,也在今年上海電影節期間正式亮相。不僅將孵化包括《勁舞團》在內的十多部影視劇IP,還早已在動漫、遊戲等領域進行擴展。在組合運營上,絲芭文化傳媒在今年也正式宣布,將在原有SNH48及姐妹團的基礎上會推出更具特色的女子偶像小分隊,包括走韓系風格的7SENSES、主打電競的電眼少女隊、主攻時尚領域的STYLE7以及00後少女組合COLOR GIRLS。「很多路人看到SNH48還是會覺得臉盲,這些特點鮮明的小組合,將彌補這個短板,用來吸引不同的受眾群體」,陶鶯表示。同時她也透露,SNH48在傳統演藝方向的收入也在快速增長,「現在暫時來看是B2C收入多一些,未來就不好說了。」

總結陳詞:

相比日韓,中國一直被稱為「偶像沙漠」,而SNH48則是日系偶像文化走到中國進行本土化結出的果實。中國偶像事業雖然仍處在萌芽期,但已經有不少後繼者紛紛踏上探索之路,女團諸如1931、Idol School、Lunar、蜜蜂少女隊、IP Family等也已經開始著手公演和固定劇場的運營模式,偶像團體未來的生存競爭只會更加激烈。

但SNH48眼下似乎仍沒有到需要擔憂的時刻,「市場永遠是28原則,當別人在學走路的時候,我們已經在跑了。」有絲芭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至於這句話放在未來是否準確,還得留待市場和粉絲的考驗。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娛樂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內娛養成系觀察報告–snh48
    在眾多粉絲類型中,有這樣一群粉絲,年紀輕輕卻嘴上掛著:媽媽愛你,不想嫁給愛豆卻想給她當媽。這類粉絲在養成系團粉中佔比巨大,不過說在前面,確實養成系粉絲並非都是媽粉,但是相比起秀粉喜歡已經唱跳成熟的藝人,養成系粉絲更享受守護一個人的感覺,對於業務能力容忍度也更高,或許在其他體系很難想像音痴也能當唱跳偶像。但是在這裡你能看到。
  • SNH48迎來華人文化,養成系粉絲模式越來越火......
    其實從投資bilibili(B站)開始,外界就可以看到CMC布局年輕文化的一些思路。B站背後的用戶是一幫10-25歲的年輕人,他們的標籤是「宅」、「二次元」。而此次投資的SNH48這支女團背後的粉絲,標籤是「宅男」和「二次元」。推測來看,接下來黎叔還會有一系列與此有關的投資布局,我們拭目以待。
  • SNH48和TFBOYS還不能證明「偶像養成」適合中國市場
    「當下最熱本土偶像團體」的稱號。 雖同屬「偶像養成」團體,與SNH48沿襲AKB48的模式不同,TFBOYS的養成模式則更多地借鑑了日本傑尼斯事務所的培養方式。 反觀如今,「養成」模式TFBOYS的粉絲構成中各成員的「唯粉」都佔了一個很大的比例,在各家粉絲的眼裡,都認為組合之所以能夠取得如今的成就,都是由於自家成員的「帶飛」,而「唯粉」群體中更為極端的「毒唯」則認為自家成員應該單飛擺脫組合。
  • 《星動亞洲》:偶像養成的創意模式反輸
    這一全新模式,也標誌著目前國內綜藝已經開始著力於擺脫單純的節目臨摹照搬和版權引入本土化改造的低級階段,轉向對海外輸出節目的新階段。包括節目採用多屏互動的全媒體方式將粉絲參與融入節目中,全程參與到選手偶像養成的過程之中的設計,都引發了韓方的高度興趣,也由此促成此次跨國合作,實現創意模式的反輸。
  • SNH48戴萌:8年偶像養成記 粉絲「推著」築星夢
    去年最後一次參加總決選、拿到全團第9名的戴萌即席發表感言說,「如果沒有SNH48,我們就是很普通的一群人;但當我們穿上演出服,當我們站上舞臺,當聚光燈打到我們的身上,當我們聽到粉絲吶喊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成為一道光。」這番話恰好道出了養成系偶像不同於傳統明星之處:最重要的不是藝能的「絕對值」,而是在情感共鳴或投射建立之後,與粉絲一起奔向夢的彼端。
  • SNH48戴萌:8年偶像養成記 粉絲「推著」築星夢
    2012年,復旦大學校友、久遊網總裁王子傑在海外養成系偶像模式中發現商機,創建了國內首支大型偶像團體SNH48。首批26人從全國3.8萬報名者中選出,成員進團之初,先打了大半年「遊擊戰」,那是一期生減員最厲害的一段時間。如今回想起來,戴萌都說不清自己為何會從事這項事業,只能歸結為「一腔衝動」。
  • 「養成系」粉絲經濟: SNH48的商業帝國(圖)
    但看似簡單的追星,實則是精心布局的商業模式,背後的玩家——絲芭文化,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如今,作為國內養成系偶像的代表,第三屆總選的成績,讓SNH48坐穩了國內女團的第一把交椅。  SNH48初養成  總決選當晚,絲芭文化創始人王子傑登場,為瀋陽星夢劇院揭幕。
  • SNH48粉絲的「偶像養成」遊戲 三明治特稿
    作為日本AKB48偶像團體的中國姐妹團,不僅命名規則,SNH48的運營模式、早期唱片、演出風格都源於日本AKB48——由日本製作人秋元康在2005年創辦,以劇場演出為基礎的偶像團體,目前成員超過450人,唱片銷售額連續數年在100億元以上。
  • SNH48姐妹團解散,她們已盯上了全世界的宅男
    snh48應該是中國目前最受關注的女子組合了。但是現在組合被曝正式解散,只留了少數的優秀成員,其餘成員被公司安排做了女主播。公司太坑了吧,人家來做偶像想進娛樂圈當明星的,你直接給降級主播。最可惜的還是miyo,好歹也是三期生,好歹比很多小偶像在snh48的時間長吧?
  • 拖欠工資久久,團內撕逼連連,SNH48說好的少女偶像呢?
    心疼演唱的snh48組合,當時,SNH48組合在和這部電影籤合作的時候還不知道這是一部豆瓣評分2.0的爛片,也不知道這首曲子能這麼砸牌子,後來在唱到一半的時候,她們實在無法勉強自己了,就提出希望中途解約。
  • 資訊|中國聲優偶像的養成之路在何方?
    格外值得一提的是,海選選題除了童老師的代表作之外,比賽突破了以往配音比賽的固有模式,選擇虛擬男團「FLINT」的衍生條漫作品「玩火攻略之偶像前規則」作為核心比賽物料,輔以壹星娛樂旗下另一支萌寵向IP產品「全職萌主」的CG動畫,突顯比賽的原創IP屬性,為聲優的發掘和養成開啟了「IP綁定」的新模式。
  • 「格子裙經濟」 移植於AKB48,SNH48的獨特商業模式
    簡單梳理了SNH48和AKB48的關係後,接下來筆者將帶您共同了解,日式偶像經濟模式何以能在中日兩個市場都能取得成功。SNH48還有其面向粉絲的APP「口袋48」,粉絲們可以通過該APP關注偶像的日常生活和偶像進行互動以及「禮物打賞」,順應了時下的網際網路直播經濟浪潮,實則又開拓了一種偶像經濟變現的方式。
  • 「中國式偶像養成」優酷網綜《美少年學社》上線:偶像養成的溫情模式
    但眾多養成系綜藝中,《美少年學社》卻擁有自己的特質——摒棄「拼人氣」、「PK淘汰」等海外傳統養成模式,從「選拔」、「養成」到「演藝」形成生態閉環,培養真正的偶像。換句話說,「養成」的目的不是在競爭機制下選出優勝者,而是進行陪伴式教育。
  • 口袋48——養成系的吸金神器
    這就是外界對snh48一直的誤解,就從它吸金神器——口袋48這個點來深入了解一下吧~2012年,絲芭文化與AKS(AKB48公司)合作,成立國內偶像團體SNH48,「養成系」48風開始席捲中國。少女逐夢演藝圈,素人變小偶像;粉絲不停止砸錢為小偶像獲取資源甚至只是保住工作。口袋48是中國女子偶像團體SNH48 GROUP的官方APP。
  • 優酷超級網綜《美少年學社》:用創新輸出最本土的偶像養成
    如今社交媒體不斷發展,觀眾的口味也在不斷變化,粉絲們不再滿足於對偶像的遠遠觀看,而是想參與到偶像的成長中去,他們希望偶像既是可見的,也是可摸的。SNH48組合的劇場模式能夠讓粉絲體驗「面對面的偶像」,從而給了粉絲繼續支持的動力。網際網路的出現讓參與明星生產成為可能,支持偶像的方式也從單純的消費變成了「養成」。
  • SNH48人氣總決選「砥礪前行」為何不如TFBOYS紅?
    中國大型本土女子偶像團體SNH48 GROUP宣布,「砥礪前行」SNH48 GROUP第五屆偶像年度人氣總決選正式啟動!也正式發布了「『砥礪前行』SNH48 GROUP第五屆偶像年度人氣總決選預熱演唱會」,為粉絲提前送上總決選精彩預演。簡而言之,作為江湖上知名度最大、勢力範圍最廣的神秘少女組織,SNH48 Group最大的未解之謎大概就是成員人數了。
  • 樂元素匠心打造《星夢手記》,「勵志偶像+粉絲」開拓本土化偶像動畫市場
    除了動畫之外,樂元素更希望觀眾全方位去理解這6個偶像人物,線上+線下的廣泛推廣,除了宣傳之外更是滲透到粉絲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開始就打造了漫畫、音樂以及線下表演,希望通過一系列的藝術形式讓粉絲和作品產生共鳴,這也符合當下的市場現狀,增強粉絲的參與感,也是養成粉絲的過程。
  • snh48女團被曝月入不到兩千,掙得資金都用來為公司包裝新男團?
    snh48部分成員在發工資這麼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snh48成員們卻哀嚎一片···不少成員的工資連提現額度都沒有達到。雖然出道4個月來都沒什麼水花,但公司是真的對這個男團非常上心了。也就是說,D7少年團頂著snh48師弟團的名頭出道,因為太糊目前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四捨五入就是一直在花的女團粉絲的錢···天啦嚕,粉絲們總選投票的錢,明明是花給小姐姐們買所謂的「出道資源」的誒!48模式的核心就在這裡:參與總選的48系正式成員將根據名次獲得公司安排的曝光資源和影視資源等,而總選的名次由粉絲投票決定。
  • SNH48和火箭少女,壓根是兩種生意
    也正是憑藉著「正版光環」,48迅速在國內一眾女團中脫穎而出,成功轉化了國內原有的AKB48粉絲。但48系的成長之路也並不平坦,第一次重大危機是由於太過急於本土化,集中全部資源推C位等幾名人氣成員。致使當人氣成員出現合約問題神隱後,全團陷入困境。最窘迫的時候,SNH48被戲稱為「微博女團」或「劇場女團」,暗指十八線組合接不到外務。
  • 【解碼】節目不僅要養成偶像 更需要「養成粉絲」
    偶像養成的過程中,固然多編排幾次唱歌跳舞、多嘗試幾個造型是偶像訓練需要的,但節目不僅要「養成偶像」,更需要「養成粉絲」。如果節目結束,偶像宣告「養成出道」了,可粉絲群還稀稀拉拉,姑娘小夥的名字還不能被大眾記住,那這一次的「養成」不能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