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作為人生最重要的選擇之一,買房過程中難免糾結取捨不斷。看房怕忽悠?選房沒主見?
今天,九居所從5大緯度,來聊聊一套房子的硬實力。
1. 地段
香港富豪李嘉誠曾說過:決定房地產價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
此話一直被房地產行業奉為金科玉律,地段也是購房者最為關注的選房維度。
市中心享有完善的配套和發達的交通,能輻射到更好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和服務資源,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擁有極大的便利。
相應的,特別是一線、新一線城市,市中心高高在上的房價足以讓大多數購房者望而卻步。
市區主要區域離市中心距離並不遠,也能輻射到一定的城市優質資源,這個區域的商業氣息雖不及市中心濃厚,但生活氣息卻很足,生活成本也更低。
房價雖不比市中心便宜多少,但因為選擇變多了,所以購房者在這裡更容易找到合適的房子。
越往城市中心,配套設施就越完善,能享受到的便利服務也越多;相反,越往城市邊緣,配套設施完善度就越低,能享受到的便利服務也越少。
對住在城郊的上班族來說,如果公司地點在市中心,通勤時間將被大大拉長。雖然距離遠了,房價卻也低了不少。
你願意用1小時通勤時間換數十萬房價差嗎?
2. 交通
房地產還有一句話:地鐵一響,黃金萬兩。
好地段作為房產最稀有的要素,要滿足價格一定不便宜,但如果交通便利程度足夠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地段的不足。同時,交通的外延,也意味著更低的生活成本和購房成本。
交通以距離地鐵站1公裡內為佳,以距離公交站800米內為佳。對投資者來說,臨近地鐵、高鐵則意味著更大的升值潛力。
以蘇州站片區為例,自2010年翻新並投入使用後,周邊房屋均價從10000+飆升至現在的30000+,並迅速聚合萬達廣場等眾多綜合體進駐。
3. 配套
我們從教育、商業、醫療三個方面來說配套。
教育配套
有孟母三遷,今有家長花費百萬爭奪老破小學區房,都是為了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
教育是每一個家庭都會面臨的問題,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志願填報等問題伴隨著每一個孩子的成長。
成熟的教育配套和優質教育資源不僅能讓孩子的求學之路更通暢,還能為房產帶來高附加值。今年,位於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的民辦張江集團學校轉制為公辦,並更名為「上海市張江集團中學」。轉制後,對口小區房價迅速增長。
買房作為人生最重要的選擇之一,買房過程中難免糾結取捨不斷。看房怕忽悠?選房沒主見?
今天,九居所從5大緯度,來聊聊一套房子的硬實力。
商業配套
亞里斯多德說: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
成熟的商業圈能直接提高城市生活的便利性,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居住在配套成熟的小區,將大大提高生活幸福感。試想,家門口就有餐飲、咖啡廳、商場,閒時約上三五好友一起逛街是件多麼快樂的事,工作日下班途中還能順路把菜買了。
移動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在手機app埠買菜、點外賣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生活習慣,對年輕人來說,在菜場選購新鮮水果蔬菜卻漸漸成為了稀有的生活體驗。
但是,「樓上居住,樓下買菜(購物)」仍是一個不錯的加分項。一般來說,商業配套超市、菜場、藥店是基礎需求,如果附近有大型超市、綜合商場等設施,商業配套就更加完善。小區周邊的商業配套越成熟,就越有生活便利性和投資性。
醫療配套
如果說成熟的商業配套提高人的幸福感,那麼成熟的醫療配套將提高人的安全感。
在實際急救搶救中:
休克在30分鐘內是有效的控制和幹預時間,出血以及解除窒息在10分鐘之內是搶救黃金時間,心臟驟停在4分鐘之內是搶救黃金時間。
抵達醫院的速度將直接影響搶救成功率,還要考慮到交通擁堵的情況。
特別是在社會老齡化速度加快的今天,醫療配套越來越成為購房者考慮的重要因素。
一般來說,醫療配套設施包括衛生站、居住區門診、醫院,現在多數小區會配有衛生站,大型醫院以開車15分鐘內為基礎需求。
4. 環境
我們從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來說環境。
外部環境
小區附近的花園、街心公園能大幅度改善居住環境,是城市居民親近自然、放鬆休閒的場所。外部環境也越來越成為購房者看重的要素。
內部環境
這裡引入3個概念,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容積率。
綠化率不是一個準確的用詞,準確的說法應為綠化覆蓋率。綠化覆蓋率是綠化垂直投影面積之和與佔地面積的百分比,樹的影子也可算入。
綠地率是綠化用地佔總土地面積的比例,小區綠地率在30%~40%為佳。
容積率是小區全部建築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之比,一般不能高於3.0,容積率越低,社區的生活舒適度就越高。
除此之外,小區交通規劃是否動靜分區、人車分流?小區是否為不同年齡層次的居民提供娛樂休閒環境?小區是否有景觀設計(戲水池,花壇,庭院,步道,坐凳等)?都將影響整個社區能否形成一種適宜交往、娛樂、休憩的空間氛圍。
5. 戶型與樓層
一般來說,樓層越低,採光通風越差,南部地區特別是梅雨季節還可能伴隨潮溼。但是低樓層相對高樓層價格更低,更方便出行,不受電梯故障影響。
樓層越高,採光通風越好,視野越佳,但價格也更貴。除此之外,高樓層可能存在水壓低、電梯故障、消防安全等隱患。
所以,選樓層其實是一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如果採光、通風影響均在可接受範圍內,你會選擇更便宜的低層嗎?
總結一下,從地段、交通、配套、環境、戶型與樓層5大維度進行分析,可以大體了解一套房的硬實力如何。
可以發現,一套十全十美又價格便宜的房子幾乎是不存在的。作為普通購房者,我們只要能夠在經濟可承受範圍內,找到相對更好的房子,就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了。
生活,本就是一段很長的路。
買房,也不是為了停留,而是為了更好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