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不如《八百壯士》的,只是缺一個「俠女」徐楓

2020-09-05 銜娛翻生

無論正式上映後幾乎一天2個億的票房,還是網上汗牛充棟的針對影片優劣、反映歷史真偽的討論,排片率幾乎佔據50%的《八佰》堪稱是今年的現象級影片了。


《八佰》在豆瓣上目前7.7分的表現仍然是近年來國產電影裡可圈可點之作。

也有好事者拿來兩岸的兩部血戰四行倉庫的影片來做對比,《八佰》的優勢幾乎是碾壓性的。


但是相比較45年前的《八百壯士》,《八佰》也有自己的弱項——女人戲。

《八佰》中的女演員裡,戲份最多的是遊過蘇州河去送旗的楊惠敏的扮演者唐藝昕。


排除在顏值上,她無法和《八百壯士》中同一角色飾演者林青霞相比以外,唐藝昕在管虎的調教下,表演層次的豐富性在某種程度上要略好過當年同是20歲演出的林大美人。


儘管林青霞靠《八百壯士》拿到人生第一個演技獎——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但和15年後演《滾滾紅塵》得到金馬影后相比,當年林大美人的演技還是有些浮誇。

在《八佰》中出現的管虎老婆梁靜飾演的教授妻子,也演活了上海小市民的市儈形象,她們不關心局勢,只擔心麻將會不會輸錢,樓上漏不漏水。


好久沒在主流影片中出現的劉曉慶,好像幾乎沒什麼表現空間,不知是不是和導演溝通好了,只拍側面鏡頭以迴避年齡帶來的顏值劣勢。

倒是有限的時間裡還是把一位國軍軍官遺孀、賭場大姐大的架子演得充分到位。


但這些所有的女人戲在影片進入高潮後幾乎戛然而止,僅在國軍衝橋時有一些群演的鏡頭。

而《八佰》的結局也被很多影迷詬病,說有虎頭蛇尾之嫌。

但其實《八佰》該拍的都拍了。

首先是衝橋過去的士兵,被租界裡的英軍繳械,國軍不解。


其次是留守四行倉庫的雜牌軍們,姜武在唱過《定軍山》後坐定了機槍背後,影片裡第一次讓東北男人形象立了起來。


樓下主動向日軍出擊的敢死隊裡,李晨和王千源等人一步步走向敵營。


這不算虎頭蛇尾。

歷史上,被繳械的國軍們後來下場悽慘,謝晉元甚至被汪偽政權收買的部下捅死。

也可以想像,片中留守在四行倉庫樓上和樓下的那些人,不會有一個生還。


慘烈和悲壯無須都在鏡頭前展示。

但和《八百壯士》相比,真正在結尾弱的只是《八佰》裡缺少一個徐楓。


素有「俠女」之稱的徐楓,在片中飾演的是凌維誠,謝晉元的妻子,這個角色在《八佰》中沒有出現。


相對《八佰》,《八百壯士》在結尾幾乎是團圓的場面,謝晉元率部衝橋成功後,騎上高頭大馬,揮舞著大刀向前前進。不熟悉歷史的還以為他要繼續去抗日呢。


這才是嚴重的與歷史不符。

不過拋開這些史料來說,《八百壯士》勝過《八佰》的只有徐楓飾演的凌維誠。

她的演技是絕對碾壓戲中的林青霞、張艾嘉等女星的。


在蘇州河對岸最後聲嘶力竭地哭喊叫丈夫謝晉元快點過來的情景,徐楓演得鮮活立體,能看出由內而外散發的激情。

那一場哭戲好像1980年《克萊默夫婦》中的年輕的梅麗爾·斯特裡普的表演。當年的梅姨其實在片中戲份並不多,但是僅有的幾場演出各個令人嘆服,獲獎名副其實。


《八百壯士》最後一幕她凝望丈夫騎馬遠去時候的眼神中透著複雜,當時已經出道快十年的徐楓演技正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獲得了兩屆金馬獎影后的徐楓,演《龍門客棧》出道,演《俠女》成名,被稱為「永遠的俠女」。


只是當梅姨在大洋彼岸拿到小金人的時候,比她還小五歲的徐楓已經二婚後息影。從此只投資拍電影,再沒有演過電影。

她一手促成拍攝的電影裡,最著名的兩部片子,一個是風華絕代的張國榮主演的《霸王別姬》,一個是林青霞蟾宮折桂的《滾滾紅塵》。


她的丈夫湯君年曾經是臺灣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拿錢讓妻子在息影后去投資拍電影。

湯君年也是最早進入上海浦東投資的企業家之一,中國最頂級豪宅湯臣一品就是湯君年的作品。


可惜在2004年,在拍攝《美麗上海》期間,年僅56歲的湯君年,在香港養和醫院病逝。那之後的徐楓再沒投拍過電影。

2017年的金馬獎將終身成就獎頒給了六十七歲的徐楓,頒獎嘉賓是當年和她一起演《八百壯士》的張艾嘉。


張艾嘉的頒獎詞中說到,

「四十多年來,她一直享受一個非常美麗的名字——俠女。背負一個美名很困難的,她做到了。俠女冷豔無情,但現實中她很熱情。她是個好演員,是個非常有眼光的製片人。《山中傳奇》修復版來自她慷慨的捐助。」

雖然近些年再沒看到徐楓的湯臣影業去投拍電影,但她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支持華語電影。

四十年沒再演出過,不僅是大陸人不熟悉,連當年她的粉絲們也都老了。


不是《八佰》,我們已經忘了這位「永遠的俠女」。

而45年後對比兩版電影,徐楓的形象依然在所有演員中可以拿到最高分。徐楓曾說「人會死的,但電影不會」,其實在影迷心中,經典永不會過去,片中人亦如此。

相關焦點

  • 去看電影《八佰》前,不妨先看一遍《八百壯士》,林青霞主演
    所以有些網友將《八佰》撤檔定義為一次商業炒作,也不是沒有道理。為何有些網友會有這樣的觀點呢?也很簡單,因為一部電影,一部臺灣省1975年上映的電影,柯俊雄林青霞徐楓等人主演的《八百壯士》。而《八佰》在畫面上肯定不輸《八百壯士》,畢竟總投資和新科技在那裡呢。
  • 去看電影《八佰》前,不妨先看一遍《八百壯士》,林青霞主演
    所以有些網友將《八佰》撤檔定義為一次商業炒作,也不是沒有道理。為何有些網友會有這樣的觀點呢?也很簡單,因為一部電影,一部臺灣省1975年上映的電影,柯俊雄林青霞徐楓等人主演的《八百壯士》。三、《八佰》和《八百壯士》都是大場面電影雖然《八百壯士》誕生於四十多年前,但以現在的眼光看,當年的製作也堪稱大場面。而《八佰》在畫面上肯定不輸《八百壯士》,畢竟總投資和新科技在那裡呢。
  • 「八佰VS八百壯士」簡單聊聊《八佰》這部電影
    百科資料【八佰VS八百壯士】簡單聊聊《八佰》這部電影【八佰VS八百壯士】八百壯士,即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524在電影史上,迄今為止以「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為題材的影片,一共有三部:《八百壯士》(1938年版),《八百壯士》(丁善璽執導,1975年版臺灣拍攝),和《八佰》(管虎作品,8月21日上映)。由於筆者幾經查找,沒有找到《八百壯士》(1938年版)的片源,沒有看過最早的老版影片,就不對老電影作評論了。
  • 《八佰》與《八百壯士》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疫情過後上映的第一部國產大片絕對要數《八佰》,《八佰》上映已經有好幾天的時間了,票房成績也比較樂觀,成為了拯救電影市場的救市作品。《八佰》講述的是在1937年發生的真實故事:服從於國民黨的800名戰士在蘇州四行倉庫拼盡全力抵擋日本人的襲擊。關於這個故事,其實早在1975年就有一部叫做《八百壯士》的老電影已經拍過這個題材,所以很多網友都會將《八佰》與《八百壯士》用來做對比。
  • 【八佰VS八百壯士】簡單聊聊《八佰》這部電影
    《八百壯士》是丁善璽執導的劇情影片,於1975年上映,柯俊雄、林青霞等主演。其講述了國民黨八八師五二四團團長謝晉元率領四八○ 青年軍官死守四行倉庫的故事。 在電影史上,迄今為止以「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為題材的影片,一共有三部:《八百壯士》(1938年版),《八百壯士》(丁善璽執導,1975年版臺灣拍攝),和《八佰》(管虎作品,8月21日上映)。 由於筆者幾經查找,沒有找到《八百壯士》(1938年版)的片源,沒有看過最早的老版影片,就不對老電影作評論了。
  • 八佰壯士奔北坡-1975年《八百壯士》影評
    《八佰》可以說是今年最受期待的華語電影之一,雖然因為題材敏感的緣故而屢次跳檔甚至重拍,但大家對此電影的熱度依舊不減,畢竟幾百孤軍守衛四行倉庫的壯舉單是講出來便讓人覺得心潮澎湃,配合當代的聲光效所呈現出來的成品也足以吊起觀眾的胃口。
  • 電影《八佰》,《八百壯士》與謝晉元的後來事
    《八佰》終於上映了,據說國內點映日日新高,好評如潮,票房收入可觀。跟臺灣1975年的老電影《八百壯士》比較,技術上無疑大大進步,以川軍的視覺進入,一開頭就是無比慘烈的戰場戰事,將觀眾迅速帶入規定情景。也是導演的功底和意圖。尤其是對很敏感的送國旗掛國旗的史實,既不能迴避還不能過分渲染,也算是煞費苦心。
  • 對比《八百壯士》,《八佰》淡化謝晉元、楊惠敏,故事性更弱了
    但是對於四行倉庫保衛戰來說,其實早在該事件發生的第二年就拍了一部電影,然後到1975年再度拍了一部《八佰壯士》。那麼與《八佰壯士》相比,《八佰》又有什麼特點呢?01.當然在整部影片的視效呈現上,《八百壯士》與《八佰》不可同日而語。無論是場面的氣勢,還是光影的搭配,《八佰》都是頂級的視效呈現。
  • 看完《八佰》之後,再回顧75年林青霞版的《八百壯士》感觸太深
    由管虎執導拍攝的《八佰》已經成功落幕,該片在播出後,迄今為止,《八佰》累計票房已經達到31億,成為了一部不折不扣的爆款影片。這部講述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被稱作「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也通過這部電影讓大家熟知。
  • 八佰真實原型結局是什麼 八百壯士原型故事揭秘
    八佰原型結局電影《八佰》受到了很多的關注,主要是因為這部影片真實的還原了一段歷史故事,讓大家感受到了戰爭的慘烈與殘酷。《八佰》真實原型結局更是慘烈,八百壯士原型故事原來是這樣的!
  • 新電影《八佰》與老電影《八百壯士》
    該片取材自1937年抗日戰爭期間,史稱「八百壯士」的國民黨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在團長謝晉元率領下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頑強阻擊日軍的故事。電影因種種原因一再推遲上映,今年八月終於上映。
  • 八百壯士的故事為何要取名《八佰》?
    八百壯士的故事 ,為何導演管虎要起名為「八佰」?取名《八佰》的一個原因,既是八佰壯士的統稱,也是寧做百夫長,血濺國破處的誓言。實際上,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參戰的是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 420餘人。為了迷惑進攻的日軍,領軍的謝晉元中校答道:「八百人」。由此,「八百壯士」就成為了這支孤軍的代號,被刻在歷史長河裡。
  • 《八佰》:「八百壯士」其實不是800人!是智慧也是悲壯!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的劇情還是很吸引觀眾的。電影《八佰》講訴的是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電影在陳述歷史事實的同時,也引起了觀眾們心中對於因為抗日戰爭而犧牲的烈士的由衷敬佩之情。觀眾們對於烈士的敬佩是毋庸置疑的,但就是對於這部電影的片名「八佰」,有些網友展開了爭論。
  • 最後一位「八百壯士」,隱姓埋名68年!生前期盼《八佰》上映
    他是最後一位「八百壯士」,隱姓埋名68年!生前期盼《八佰》上映文/小雪《八佰》這部影片在點映的時候,就大受歡迎,如今的累計票房,已經突破了5億(此處應該有掌聲)!這名壯士,正是現實中最後一位「八百壯士」!
  • 杜淳演繹民族英雄謝晉元《八佰》再現「八百壯士」浴血之戰
    影片中,杜淳飾演的謝晉元帶領「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壯舉令人感動,而活動當日,謝晉元之子謝繼民老先生及家人也特地來到北京觀影,與謝晉元扮演者杜淳同框,也是對《八佰》的肯定和鼓舞。電影《八佰》北京首映禮還原民族英雄 把角色當做使命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的團長謝晉元率領「八百壯士」堅守蘇州河北四行倉庫,掩護部隊撤退
  • 電影《八佰》裡不能忘的記憶 八百壯士湖北勇士是主力
    【電影《八佰》裡不能忘的記憶 八百壯士湖北勇士是主力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一曲《八百壯士歌》,傳唱八十餘載,唱出了中華兒女的英雄氣概,也留下了「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英雄傳說。
  • 「八百壯士」精神,與時代同行!電影《八佰》熱映,四行倉庫火了→
    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毛澤東同志為其題詞:「八百壯士,民族革命典型」。「八百壯士」聞名天下。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在四行倉庫駐紮的「八百壯士」眾志成城,英勇抵抗日軍進攻。
  • 電影《八佰》裡的「八百壯士」,到底有多少人
    「電影《八佰》,有約的嗎?」最近幾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這句話刷屏了。改編自1937年「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八佰》在全國點映後,口碑爆棚,而「八百壯士」用熱血和生命守家衛國的故事也深深感動和震撼了廣大觀眾。
  • 八百壯士無所懼,但為國人付丹心——《八佰》
    電影《八佰》是由管虎導演拍攝的一部戰爭題材的影片,其背景放在了1937年發生的淞滬會戰期間。為了守住最後的防線——四行倉庫,而當時只有一個加強營於此頑強抵抗日軍的進攻,史稱「八百壯士」。八百壯士何處來 《八佰》的背後是真實歷史事件,電影取材於1937年在上海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當時的戰爭很激烈,中國正處於低谷時期,中日交戰三個月,奈何中國敗了三個月
  • 電影《八佰》中「八百壯士」後來怎麼樣了?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在四行倉庫堅守了四天四夜的英勇將士們的故事,當時堅守在此的是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實際兵力420人。到了租界區,英軍還把這些勇士的武器給收繳了,然後又違背了當時讓八百壯士返回部隊的諾言,把他們圈禁在一個稱之為「孤軍營」的地方,生活條件非常惡劣,還受到白俄士兵的欺壓。 從此,「八百壯士」失自由,再次淪為孤軍。他們被關在鐵絲網內,不能出大門一步, 上海淪陷後,形勢越來越惡化,日偽方面多次想要勸降謝晉元,都被他罵了出去。